
【柳岸】蜕变(散文)
回顾过去,我自认为道德正直,勤勉善良,热爱生活,但这么多年来我的生活却是一团糟。
老伴戏称我为“家中母老虎”,对此我深感不悦,认为这一切皆因家人不够优秀,时常惹我生气,故而我成为“母老虎”乃是理所当然。于是,在我的影响下,家庭氛围时常紧张,成员们神经紧绷,唯恐触动我这枚“炸弹”的引线。
每天回家后,我对家人表现出不满,导致与伴侣频繁争吵,儿子也受到我恶劣态度的影响。儿媳尽量避免与我接触,连家里的小狗见到我很害怕。我忽视他们的感受,任由自己的情绪发泄。
年初,我有幸加入垣曲县虞舜家文化协会,得益于挚友师师的推荐。协会成立初期,师会长精心策划了学习活动,帮助我们新成员深入了解圣贤文化。她强调,女性在家庭文化传承中扮演关键角色,其个人素质和行为对家庭发展有重大影响。她认为,只有自己的家庭幸福,才能帮助他人找到幸福。
我们首先学习了《中国好家风》,它涵盖了九章内容,深入讨论了家风、伦理、孝道、婚恋、生活习惯、对祖先的态度以及人生意义。书中强调了家庭和谐、道德诚信、正确金钱观和家风传承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我意识到是个人行为的错误导致了家庭问题和自我挫败感。因此,我开始每日反思自己的言行,学会尊重他人意见,不再固执己见。同时,我也努力理解和包容他人,摒弃偏见。此外,我们还深入学习了《弟子规》这本古典著作,其内容虽然简短,却包含了个人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培养良好家风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指南。《中国好家风》教会我们如何经营家庭和人际关系,而《弟子规》则为我们提供了行为和道德的准则。
每当我情绪低落,想要向家人发泄时,我就会想起“修身为本”的教诲,从而克制自己,以平和的方式交流。看到生病的丈夫,我想到《弟子规》中的“亲有疾,药先尝”和“宽转弯,勿触棱”,这些话语让我心中的不满和责备渐渐消失。
同时,我与儿媳的关系经历了从疏远到亲密的转变,现在我更加关心她的情绪。作为家庭的一员,我意识到传承家庭美德的重要性,孩子们在正能量的影响下健康成长。儿媳也开始关心我,我们经常交流,她还经常送我礼物表达孝心。我们的家庭关系因此变得更加和谐。我也努力控制自己的急躁,为家人树立了积极的榜样,影响了老伴和儿子,使我们的家庭氛围更加平和。
每次和孙女去公共场所,我们都会捡拾垃圾并分类,把可回收的物品给拾荒老人。孩子逐渐学会了负责任和关爱他人,总是主动清理垃圾并帮助老人。我告诉她,每一点善行都很重要,鼓励她持续做好事。孩子记住了,每天都会问:我们今天做了多少好事?我回答说,我们今天很棒做了三件好事,但做好事是一辈子的事,需要一直坚持。她很高兴地说:以后要每天都做好事!
走在街上,我亦不忘力所能及地伸出援手;即便是如厕的片刻,我也会顺手刷一下脏马桶,并清扫卫生间以及少有人迹的走廊,我默默许下心愿,愿此生能成为一个弃恶扬善之人。
古人云:“何以百世流芳?非以瓦全,而以德馨。”又言:“人若不改过自新,多因循守旧,畏缩不前;我辈当奋然前行,勿迟疑,勿等待。小恶如芒刺在背,大恶如毒蛇噬心,皆应速除之,不留丝毫犹豫,此乃风雷之变也。”更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之训。我唯愿余生能严于律己,善行不断,福泽家人,此心足矣!
在晚年,我有幸遇到良师益友,深感幸运。古语有云:“君子好学不倦,日有所进。”通过学习圣贤书籍和家庭文化,我的家庭发生了巨大变化。几个月内,家庭氛围从喧闹变得和谐,充满幸福和喜悦。现在,我们家人相亲相爱,家成了我们心灵的避风港。家文化的魅力让我在晚年学到了如何做人和经营幸福家庭,美好的生活已经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