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泸沽湖洛洼半岛(散文)

精品 【星月】泸沽湖洛洼半岛(散文)


作者:荷锄叟 秀才,2377.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4发表时间:2024-10-22 13:14:43
摘要:原创首发。

【星月】泸沽湖洛洼半岛(散文) 一直认为泸沽湖在云南,谁曾想,在我们从成都出发,沿京昆高速公路直奔“向云端”目的地腾冲的时候,途径航空航天城西昌,路旁标志牌显示了“泸沽湖”字样。怎么,四川还有一座泸沽湖?很快,又一块标牌出现,证实了泸沽湖就在高速公路的右前方,而且路程也只有220公里。泸沽湖这就到了?打开手机,赶紧翻看高德地图,果然。
   原来,泸沽湖位于四川省盐源县与云南省宁蒗县交界处,为川滇两省共同管辖。其形状类似一个大烟斗,湖东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盐源县泸沽湖镇,湖面狭长,是烟斗的长柄;湖西为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的永宁乡,水面宽阔,似烟斗的锅子。泸沽湖基本呈西北东南走向,南北纵贯9.5公里,东西横跨5.2公里,面积为50.1平方公里。它处在横断山脉北端的大凉山上,位置较高,海拔高度约为2690米,是高原断层溶蚀陷落形成的湖泊。
   云南是我国天然湖泊最多的省份之一,滇池、洱海、泸沽湖、抚仙湖都是耳熟能详的优美去处,而且,泸沽湖以它秀美的景色与特有的民族生活方式,多年来一直占据着云南旅游景点排行榜的首位,被誉为“神仙居住的地方,香格里拉的源头,母系氏族的家园”。这样的地方怎么能错过?于是,我们果断作出决定:下高速,走S221省道,去泸沽湖。自驾游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随心所欲,不论以前怎样的计划,也不管腾冲已经预约了住宿,还是毅然决然地改道了。
   走上S221才弄明白,只有200公里的路程,为什么需要将近6个小时,也亲身体验到,泸沽湖旅游为什么四川省没有云南省叫得那么响亮。——横断山脉的北段,大凉山上的道路,山高谷深,坡陡路窄,又正值雨季,水毁塌方,曲折难行啊。好在,天黑之前我们顺利到达景区,入住一个位于洛洼半岛的水一方拉姆客栈。而洛洼半岛恰好就在烟斗的斗与柄的转接处。
   水一方拉姆客栈是一位摩梭族女子开的,处在四川一方的泸沽湖洛洼半岛最顶端的部位,上下两层的原木结构建筑,纯粹的摩梭族建筑风格。客栈大门口一方门贴,认不得上面画的什么字,或许也只是一种象征性符号,像伊斯兰家庭门楣上的画符,也像春节期间我们贴在大门上的“福”字。正对着大门一架牛头骨(也许是羊的),弯曲的犄角,惨白的骨骼,格外醒目。女主人患病,生活自理困难,目前客栈由其女儿管理。姑娘25岁,既要照顾母亲,又要打理客栈,从经营状况看,显然很吃力,虽然还有她的姨妈帮扶着,客栈院落、房间都显出荒芜、破败的迹象。按照摩梭族的习俗,她们家没有男丁,母亲、姨妈还有姑娘本人,才是真正的一家人。姑娘说,她的妈妈和姨妈都是走婚。
   2024年7月20日6时30分,我一个人,打开水一方拉姆客栈虚掩着的木门,走向码头。起来得早了,向日葵好像还没有找到日出的方向;门前池塘里一条小船已经出发,一位女子划着桨,她要趁早去收虾篓;码头旁边的白塔、玛尼堆在黑暗中很显眼,白亮亮的,一个人影绕着白塔,手里应该捻着素珠,静悄悄的;码头上一排溜小船,窄窄的,长长的,当地人叫它“猪槽船”,此刻的它们也都静默着,紧依着泸沽湖水,等待着各方游客的光顾;猪槽船西侧,“川海巡311艇”也静默着,守护着整个港湾的游船,也守护着白塔、玛尼堆;小艇旁边的水面上,那个叫做“水性杨花”的神秘植物还没有睡醒,默默地含着花苞,像我一样,等着阳光的升起。
   说到泸沽湖,大家都会想到走婚的摩梭族,其实,走婚制度早已经成为过去,现在的年轻人跟我们也没有什么不同,也一样的上学、打工、闯生活,就像经营客栈的那位姑娘,把客栈的信息投到网上,经营生意,也划着自家的猪槽船载客游览,而且,依靠着泸沽湖开发旅游资源,她们的生活也算富足。
   倒是有一种植物需要说一下,那就是“水性杨花”。其实,这种植物学名叫做海菜花,具体可以称作菠叶海花菜,是一种沉水植物,根系在水下的泥地中,开花的时候才由一根细长的花茎通到水面之上。每天早上太阳出来就开花,花是白色的,由三片花瓣组成,花蕊浅黄色,看上去冰清玉洁;花期很短,一般在中午时分就凋谢了。至于为什么叫“水性杨花”了,不得而知,或许就是其花漂浮在水面上,且花色洁白娇嫩,花期又太短的缘故吧,待以后考证。
   水性杨花是泸沽湖特产,但不限于泸沽湖,云贵一带水系都能见到。这种花对水质要求苛刻,只在水质纯净的环境中生长,一旦发生水污染,它就会成片死亡,因此,被视为水质的指示器,有“环保菜”的美誉。海菜花的这种生长习性和对水质的敏感性,使得它成为中国特有的濒危水生植物,并被列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
   拉姆客栈的那位姑娘说,这几天正是泸沽湖“水性杨花”的盛开期,我们来得正是时候。只是洛洼半岛码头是一个避风的港湾,“水性杨花”虽然不少,但毕竟船只、游人还时有干扰,不能得见这种奇异的花朵的不同凡响之处。要看到开得好看的“水性杨花”,就要到湖水比较深的地方,这种花一般开在距离岸边十余米远的湖水里。据说王妃岛附近有一片花海,是“水性杨花”聚集的地方,只是到那里需要乘坐猪槽船,每人80元。因为我们住在水一方拉姆客栈,每人可以少给10元,客栈小姑娘说,我们三人就可以包船,一般猪槽船要载8人。——这样的价钱够我们住一宿客栈了,于是,放弃了乘船去花海的念头。
   不过,既然来了,还是尽量多走一走,就顺着半岛西边的一座小山上的栈道,向王妃岛方向摸索前进,居然在靠近王妃岛的地方,找到一个幽僻的水湾。这里没有人来,湖水清澈见底,湖边的石子、沙粒五颜六色的,早就淘洗得干干净净,温润如玉石玛瑙;岸边两株歪脖子垂柳,柳枝细长而柔顺,丝丝缕缕地吹落着;柳树下还有一条猪槽船,停在岸边的沙地上,估计是废弃了的。尤其是水面上一大片“水性杨花”,恰逢太阳公公露出笑脸,那神奇的花朵终于展现出她柔弱、娇嫩的神态。
   阳光透过薄雾普照湖面,水面波光粼粼,湖水借了阳光,溶进了薄雾的乳白与天空的淡蓝,还有远山、小岛的暗绿、新绿,从而,让波光里的“水性杨花”更加冰清玉洁。白色的小花漂浮在清澈的水面上,那才叫不染一点尘渍的白,纯净的白,晶莹剔透的白,洁白;但那花朵只有三片花瓣,并不舒展,皱皱巴巴的,褶皱的纹理异常清晰,如小时候玩皱纹纸扎制的小花;花蕊是嫩黄的,浸透了清水,洗却了尘埃,是更加娇嫩的淡淡的黄,而白色的花瓣更加洁白了。泸沽湖水异常清澈,所以,每一朵花都有一根长长的花茎在水下牵扯着,花茎暗绿色,随着湖水的晃动,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每一根花茎都又细又长,像牵着风筝的细线,它需要一直扎到湖底的泥沙里,所以,有的可以长达三四米。据说,当地的居民将花和茎捞起来,可以做成一道美味的菜肴。
   泸沽湖的游船也是当地独特的风景。它叫“猪槽船”,一个很接地气的名字,满满的人间烟火气。说起来,这个名字的来源,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个属于摩梭族的传说。
   很久以前,泸沽湖不是湖,而是一块低洼的盆地,西面狮子山脚下有一股清泉,有一天被一条大鱼堵住了泉眼,于是,人们用九架十八头牛拼命把鱼拖了出来,大水随之从洞口汹涌而出,顷刻间淹没了所有的村寨,也淹没了所有人畜,整个盆地成了一片汪洋,形成了今天的泸沽湖。一个正在喂猪的妇女,见大水滚滚而来,危急时刻迅速跳进了木头的猪槽子,得以幸存。
   其实,猪槽船,原来是独木舟,由一根粗壮的圆木镂空,两头削尖而成,因其状如一只长长的猪槽而得名。现在早就不用独木舟了,但那船的形制还保留着。这种船宽不足一米,长度可达十米以上,而且船舷很高,船舱很深,远看很像端午节赛龙舟用的龙船,但要比龙船吃水深,更稳妥。猪槽船是泸沽湖特有的游船,分属于湖上各个不同的人家,因而,形制大同小异,但色彩却五颜六色,这也是泸沽湖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一条船限乘八名游客,很安全。不过,猪槽船不只是游船,也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工具。一大清早捞虾篓的妇女,驾驶着的小巧一点,方便在芦苇和水草的滩涂劳作;另外的一对母子驾驶的就跟游船没什么差别了,他们从湖里捞菜回来,靠向码头,小男孩把小手握成喇叭筒,大声向岸边喊:“爸爸,拿菜来——”
   泸沽湖洛洼半岛是深入到湖心的一块陆地,环湖游线路不包括这里,因而是一处相对幽僻的所在,从这里出发,乘猪槽船可以到王妃岛,是湖上最近的码头。王妃岛,也是一个美丽的去处。王妃岛原名博洼俄岛、博凹岛,属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整座小岛面积7.5亩,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这样的小岛确实很小,但对于当地人来说,这里是一个拥有特殊意义的地方,是泸沽湖土司喇宝臣为纪念“女儿国”最后一位王妃肖淑明,将博洼俄岛改名为王妃岛的。王妃岛四面环水,紧邻洛洼半岛上的小山,远望恰似“白银盘中一青螺”,其上,绿树掩映之中,隐约可见屋脊瓦檐,如海上仙山、神仙居处。
   所谓“女儿国”,就是指泸沽湖畔的摩梭族部落,他们一直奉行走婚习俗,男不婚女不嫁,部落家庭以女性为主。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制度慢慢消失,摩梭族也慢慢跟上了时代发展的脚步。
   距离洛洼半岛不远的地方有一片草海,草海上还保留着一座“走婚桥”。走婚桥是横跨在泸沽湖上唯一的一座桥梁,木结构,仅能供人通行。相传为走婚的摩梭族男女约会之地,因而被称作天下第一鹊桥。“传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桥梁的架设,自然是方便两岸民众交往的。据介绍,这座桥的第一个功用就是方便民众交往,还有就是便于当地土司召集部族人员,更有效地抵御外敌侵扰。
   现如今,走婚桥成了泸沽湖旅游打卡地,当地居民以此招揽生意,吸引外地游客来走婚桥上走一走,顺便兜售一些当地的土特产。泸沽湖旅游业开发,让这里不再与世隔绝,现代文明的春风,早就吹遍了各个僻静的角落。因为这里水浅滩多,水草丰茂,一眼望去,满目葱翠,形成大面积的湿地“草海”景观,远山近水,蓝天白云,景色宜人。你瞧,身着民族服装的老人、孩子,把刚刚从草海里采来的鲜花,编织成五颜六色的花环;或者用闪着七彩光芒的璎珞,给爱美的小姑娘,编织小辫子;有的游客喜欢旅拍,换上民族服饰,化好妆容,走过走婚桥,也别具情趣。
   7月21日,又是一个阴雨天,一大早从洛洼半岛出发,走过泸沽湖镇上长长的石板路,环湖一周,而后告别泸沽湖,向云南丽江方向前进。

共 409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记述了游览位于云川交界处的泸沽湖绮丽的自然景观和鲜为人知的风土人情。首先简介了泸沽湖状如烟斗,东岸属川,西岸属滇的彝族地区高海拔走向西北东南。风景秀美旖旎。接着介绍了下榻的摩梭族 女子水一方拉姆客栈的朴实宜居和湖上猪槽船的独特来历和变迁;文中着重描绘了水上阳花这一湖上特产素雅洁净的植物的形状和习性,是绿色环保水质的标的物侯。并介绍了泸沽湖形成的神话般传说,以及当地少数民族历史形成的走婚习俗和逐步走向文明的沧桑巨变。一篇介绍祖国江山秀美和风土人情的美文,文笔流畅干练,清新如水,如饮甘泉。力荐欣赏研读。【编辑:冠景华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023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冠景华庭        2024-10-22 13:17:46
  拜读老师美文,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回复1 楼        文友:荷锄叟        2024-10-22 14:16:18
  多谢老师推荐!是一篇游记,记录旅行足迹,有劳了!
2 楼        文友:荷锄叟        2024-10-22 14:14:15
  多谢老师编辑,辛苦了!
原名,贾晔;笔名,叶中华;网名、新浪博客、微信公众号名,荷锄叟。
3 楼        文友:冠景华庭        2024-10-22 20:57:43
  荷老师莫客气,向江山文学的开创者致敬!
4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24-10-28 07:10:34
  早就听闻泸沽湖的美景 今天读了贾老师这篇文章,感觉百闻不如一见。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4 楼        文友:荷锄叟        2024-10-28 08:07:40
  去看看吧,春秋泸沽湖景色更美。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