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千年矿山又青春,沉睡铜亮耀世人(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千年矿山又青春,沉睡铜亮耀世人(散文)


作者:梦中楼兰 举人,3466.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49发表时间:2024-10-22 16:43:48

中条山脉横贯山西南端,位于黄土高原边缘,南临黄河,北接涑水盆地,山峦起伏,岭谷交错。其东北与太行山相连,西北与吕梁山相望。山脉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丰富,以“内铜外盐”而闻名全国。
   在中条山南麓,我国主要铜产地旁,有座功勋纪念碑。碑的正面刻“开发地下宝藏造福人民”,背面为“地质找矿功勋卓著”及政府部门镌刻的碑文。碑前汉白玉雕刻的三位地质工作者栩栩如生。此碑让人忆起二一四地质队的艰难历程及其贡献,他们揭开地矿奥秘,唤醒沉睡宝藏,将沉默的中条山化作闪亮明珠的故事,传承在每一个垣曲人民的心中。
   时空的长河中穿越回1953年4月12日的清晨,一条布满荆棘、悬崖峭壁、云雾缭绕的山间小路上,20多人正赶着几头毛驴,艰难地攀登着。他们的步伐缓慢而沉重,仿佛每一步都在与大自然的险峻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较量。偶尔,路过的村民会停下他们匆忙的脚步,用一种充满好奇和疑惑的目光打量着这一群既不像民夫,也不像商贩的不速之客。
   这些村民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难道这些人就是“南人盗宝”和“西人探物”传言里面的人物吗?村民们的眼神中充满了警惕和好奇,仿佛在猜测这群不速之客的真实身份和目的。这些民间传言在遥远的小山村里如同幽灵般飘荡,也给这个宁静的山村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而那群赶驴的人却似乎对周围的环境和村民的目光毫不在意,他们只是默默地继续前行,仿佛心中有着某种坚定的信念和使命。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急需发展,但矿产资源短缺。毛主席提出“开发矿业”。为找铜矿,国家决定在中条山区域勘探。1953年初,张家口成立“一四三勘探队”,前身为“二一四地质队”。当时的地质部部长李四光,部委党组书记、副部长何长工,一四三队首任队长王植就是二一四地质队的负责人。而这步履匆匆的20多人正是二一四地质队的新组成员。
   这些地质工作者们抵达垣曲铜矿峪后,发现该地沟壑纵横、丛林苍茫、山路崎岖、人烟稀少。仅见一户人家和一座破旧大庙,曾香火极盛,现破烂不堪。传闻此山有灵产铜,古人修庙祭山神。勘探队以大庙为据点,支帐篷、设营寨,开始筹备工作。
   首要任务是解决运输、修建和饮食问题。二一四队雇了40余名垣曲民工和50余名富家滩煤矿矿工,组建新地质队进行详查和普查。普查范围在铜矿峪东北2.15平方公里,进行1:50000地质填图。详查则在铜矿峪5平方公里内进行1:5000地质填图和洞探施工。计划在折腰山至小豹岭一线打174个洞,总长352米,先探明矿体,再在适宜地段布置槽、井探揭露地表。
   他们夜间照明用的是汽灯,全套设备皆是人扛肩抬,沿着羊肠小道运至折腰山。于9月24日安装结束,点火开钻,一次成功。大家欢呼雀跃,高兴地流出了热泪。
   1953年深秋,前苏联专家洛吉诺夫在宣化庞家堡铁矿听取王植、白瑾汇报后,认为铜矿峪铜矿属细脉浸染性铜矿。他强调该矿品位低但规模大,前景广阔。1953年11月中旬,测量、坑探、地质、化验人员开始工作。尽管天气严寒,环境恶劣,他们克服困难,每天背矿样、扛仪器,吃冷食、喝凉水,终于获得矿样和数据。地质工作者数月完成铜量测量,确定地表矿化范围,绘制矿体等值线,并制定1954年详勘设计。
   1954年,勘探设计制定计划,迅速组织劳动,修建工地,运输物资,安装机器,安排生活。东镇至铜矿峪路毁桥塌,动员17000余名民工抢修,一个月后畅通。6月初完成运输任务。1100余名职工和民工组成勘探大军,华北地质局局长亲自指挥,两年奋战完成详勘任务。
   至1956年3月底,完成钻探工作量37532米等任务。6月提交勘探报告,探明纯铜储量787600吨,为我国首次探明大型细脉浸染型铜矿。铜矿峪铜矿的发现解决了谜题,推动了地质科学发展,为找矿提供了借鉴。为开发资源,需找后备基地。转业战士成为勘探主力。
   1954年,安装苏联钻机和国产柴油机投入生产。面对自然灾害和严寒,职工抢修恢复生产。通过专家指导、劳动竞赛、加强管理和技术培训,超额完成钻探任务。钻探工人无惧恶劣环境,昼夜坚守岗位,勇于奉献,展现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崇高精神。
   经地质工作者长期努力,不辞艰险,含辛茹苦,经过30个寒暑的风风雨雨,踏遍了中条山区的崇山峻岭,揭开了中条山矿藏奥秘,探明了储量丰富的铜矿。
   垣曲境内已查明21种有色金属矿产,46种金属及非金属矿产。铜矿储量全国第三,中条山铜矿峪矿为全国超大型铜矿床。虽已过富采期,但深部勘探显示储量增加,活力依旧。现保有金属储量194.6万吨,可供开采矿石量400万吨。
   据地质考察和文献记载,汉代垣曲已有人开采铜矿。北魏《水经注》提及“亳川水出此山矿谷”,即今垣曲铜矿峪、篦子沟。唐朝徐茂公曾亲自考察中条山铜矿,盛唐时中条山铜矿兴起,设铸钱使、钱监官吏,开采豹子沟、篦子沟等地铜矿,设冶炼炉于程子村、刘庄冶。地质普查发现近百处古矿坑洞,多为唐代所开,历朝历代均有开采记录。
   抗日战争时,日军重视中条铜矿。1941—1943年,日本参谋部调查班、北海道帝国大学派人到垣曲调查矿产,并撰写了《山西省垣曲县地方地质矿产调查报告》。
   垣曲的铜矿历经多朝开采,几度兴衰,终因多种原因沉睡地下。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地质工作者才揭开其奥秘。真可谓是:
   千年矿山又青春,沉睡铜亮耀世人。
   工业发展跨骏马,垣曲盆地换新装。
   垣曲矿产丰富,金矿资源集中于皋落、民兴、金牛寺一带,褐煤、焦煤资源则沿亳清河至王茅。垣曲山水间蕴藏宝藏,地秀山灵,物丰人美,这样的环境孕育了垣曲人民,也成就了地质事业的繁荣。
   为表彰二一四地质队在中条山寻矿的杰出贡献,山西省政府和地质矿产部决定在垣曲县为其树立功勋纪念碑。
   1986年11月17日,纪念碑落成典礼在垣曲县举行,山西省政府秘书长范守同与地矿部部长朱训共同揭幕剪彩。多位领导为大会题词,各地政府和企业赠送牌匾。山西省、地、县领导和全国地质系统数千人参加了盛会。
   纪念碑落成典礼隆重,肯定二一四地质队几代职工的成绩,激励全国地质工作者,号召广大人民投身国家建设。纪念碑碑文全文如下:
   建国初期,根据社会主义工业建设之急需,中央地质部于1953年,在中条山麓组建华北地质局二一四勘探队,由王植工程师主持,以铜矿峪为中心,展开大规模普查找矿和地质勘探。在党的领导下,全体地质勘探工作者,不辞艰险,茹苦含辛,经过30个寒暑的风风雨雨,踏遍中条山区的崇山峻岭,揭开了中条矿藏的奥秘,探明了储量丰富的铜矿。
   1956年,首次探明铜矿峪细脉浸染型铜矿,规模巨大,远景可观,为我国大型铜矿之一。在中条腹地,先后探明了胡家峪、桐木沟、篦子沟、老宝滩等十一处中小型矿床。极易总体开发采炼,为建设我国有色冶金工业的铜矿基地,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和矿产资源。并取得了丰硕的科学研究成果,提交了百余份各类地质矿产报告。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授予山西省地质局二一四队为“地质找矿功勋地质队”的光荣称号。为表彰中条山铜矿开拓者的功勋在此树碑留念。
   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垣曲人民继承了二一四地质队的不畏艰难和奉献精神,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进取,勇往直前。他们以坚定的决心和不懈的努力,迎接新的挑战,拥抱新的机遇,共同迈向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个充满希望和梦想的新时期,垣曲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努力,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和谐、美好的新垣曲。

共 30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用细腻的笔墨,叙述了我国地质队员深入中条山区域勘探铜矿资源的感人故事。中条山脉储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可新中国成立前,没有得到开采利用。新中国成立后,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我国派出了由地质部长李四光和一些地质专家组成的214地质队,他们不畏艰难,深入山区,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极端恶略的环境中经历了30个寒暑的风风雨雨,踏遍了中条山区的崇山峻岭,揭开了中条山矿藏奥秘,探明了储量丰富的铜矿。从此揭开了垣曲县地下奥秘,让地下资源成为新中国宝贵资源的一部分,而地质队员也因此受到上级表彰,为其树碑立传;垣曲县得到长足发展,成就了一个繁荣美好的新垣曲。散文叙述了家乡的地理风貌,矿产资源,风土人情,读之增长见识;也叙述了地质队员为了勘探祖国地下宝藏而经历的千辛万苦,他们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使人感动,我们要传承他们这种精神,为实现我们的中华梦而奋斗!散文基调向上,弘扬正能量,读之给人向上的力量!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4-10-22 16:46:06
  问候楼兰社长,写作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梦中楼兰        2024-10-22 22:43:12
  感谢刘社精彩按语!辛苦了!
3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0-23 15:00:52
  恭祝老师佳作连连,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花明”社团,展示您的风采!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4 楼        文友:梦中楼兰        2024-10-24 17:07:29
  感谢纪总关怀!遥问安好!
5 楼        文友:老百        2024-10-25 08:51:47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6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0-28 19:00:52
   欢迎老师投稿柳岸,向老师问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