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回家的路(散文)

精品 【晓荷·奖】回家的路(散文)


作者:水中天 童生,656.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77发表时间:2024-10-23 16:30:47
摘要:这条回老家的路,便成了我今生走得最多的一条路,也是今生最重要、最难忘的一条路。

十多年来,在城里生活的我回老家的次数变得频繁起来,一是父母都已年迈需要吋常探望,二是交通条件得以改善,三是交通工具得以改善。这条回老家的路,便成了我今生走得最多的一条路,也是今生最重要、最难忘的一条路。
   老家在城区南部山村,距市区并不远,也就是二十多公里的路程。少时的记忆里,到处都是坑洼不平的土路,人们到城里办事大多靠步行,肩挑背扛,也有少数人拉架子车或赶着骡马车的,天不亮就出发,天黑才回来。回来时总是疲惫不堪,像是经历了一场劫难,让我感觉他们到了遥不可及的远方。有些进过城的人似乎很得意,露出见过大世面的样子,眉飞色舞地讲着奇闻趣事,让我们羡慕和神往。十一二岁的时候,第一次随大哥步行进了城,欣喜地看到了另一番天地,但衣着光鲜的城里人似乎在用鄙视的眼光看着破衣烂衫的我们,让我首次感受到了城乡之间的不同,甚至开始思考人与人之间何以有如此大的差别。及至在城里上高中,我便时常独自来回走在这条路上,对沟沟坎坎都谙熟于心。三年的风雨兼程,还绊随着寂寞而漫长的夜行,顶风冒雨、赤足踏泥行走时而有之。有时走累了,感觉这条路好长,长得没有尽头。
   那时,这条路路况不同,出城到乡政府这段是省道,混凝土路面,六米宽左右,而剩下十余公里均为土路,三米宽左右,蜿蜒起伏,雨雪天时汽车不能通行。毕业后回到城里工作,初上班时,工资很低,于我而言,自行车算是奢侈品,积攒了大半年工资才买了一辆飞鹰牌自行车,可当天就被偷了,气愤且心疼不已。那时,村里尚未通车,回老家时便借同事的自行车,小心翼翼地骑着,担心损坏。后来又攒钱买了一辆飞鸽牌二八大杠自行车,方便多了。山村土路有个几百米长的陡坡,有一次从上到下骑行到一半时,刹车突然失灵,连人带车一头栽进了山脚下的稻田里,摔得我晕头转向,浑身是泥,自行车也快散了架,秧苗损毁一大片。幸亏附近村民把我和车拽了上来,一番清洗,并把自行车散失的零件找回,修理好,让我安全回到了家。以后每次经过这个地方,就会想起当时的狼狈相。不久,民营公共汽车开通了,中巴,有时便带着和妻子女儿一起坐车回老家。遗憾的是班车只有一辆,而且每天只有一个来回,没有固定时间,等到客满才发车,很不方便。妻女俩本来都晕车,加上汽车在山路上更加颠簸,使她俩苦不堪言,每次坐车都像大病一场。那时的出租车还是黄色小面包,人们称之为面的,遇到老家有急事,便打面的,但一听说到老家山村,知道路况的司机都摇头不去,既使勉强去了,也不保证完全送到目的地,而且价格昂贵,不打表。母亲听说打车很贵,总是心疼不已,说我在外不容易,嘱咐我以后尽量少回来。
   十多年前,国家实施了村村通工程,村里的道路变成了混凝土路,不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了,摩托车也多了起来,民营公共汽车也增加了,车费有所降低,出租车也愿意打表进来,人们出行方便多了。然而,道路宽度并没有增加,坡度和平顺度也没有改变,只有三米的混凝土路面难以会车,总是出现很多不便。尤其是路面硬化后,摩托车速度加快,由于道路曲折,视线差,每年都会出现多起交通事故,有的还不慎坠崖,导致车毁人亡,令人扼腕叹息。2011年底,我也买了代步汽车,回家就方便多了,每次行驶在狭窄且崎岖的山间道路上,总是万般小心,母亲也再三叮嘱我一定要开慢些,注意安全。
   母亲一辈子操劳,没有出过远门,最远的地方就是本城,而且次数极少。她第一次进城是和父亲一起借辆架子车带十多岁的大姐看病,天微亮出门,天黑回来。大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那时医疗条件差,也无钱看病,她刚满二十岁就带着对人间无比的留恋离开了。这条进城之路是她今生唯一经过的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远行,可她却无力用脚丈量,只是躺在架子车上,或许对沿途的一切没有多少记忆。而母亲再次进城,是来照顾妻子坐月子,女儿刚满月就匆忙回到老家,那里有她更多的牵挂。此后很多年就不曾来过,因她晕车也十分严重。多年来,年迈的父母一直厮守在老屋,两个哥哥的家与老屋有一段距离,中间还隔一条小河。哥嫂们对父母照顾很多,而我和姐妹们都住在城里,自然难尽孝道,惭愧之余,力图尽量弥补,抽空就回去看看。父亲不晕车,每年也会进城来转转,大家聚在一起,喝喝酒,打打牌,而母亲却不愿出门,总是拖着年迈且羸弱的身躯忙碌着,不知道停歇。七八年前,在姐妹们一再邀请下,母亲偶尔也勉强进城,但住个三两天就急着回家,因为她总是担心同样年迈的父亲照顾不好自己,也担心那些鸡鸭和天天围着她转的阿猫阿狗。
   四年前,母亲生病了,村医输了两天水不见好转,我回家要带她进城到医院看看,她起初不愿意,在大家的一再劝说下,她才上了车,并对我说,检查完了拿些药就赶紧送她回来。为减少晕车,我尽量开得慢且平稳。一检查,是胆总管结石,必须得住院治疗。一番准备和检查,第二天就做了手术。推出手术室,主治大夫对我们说,老太太真坚强!她的胆囊和胆总管充满结石,已出现严重的发脓和粘连,痛苦程度可想而知,而她居然隐忍这么久!术后前几天,她的身上还插着几条管子,她总是想把它们拔掉,要求回家,姐妹们小心地轮流照看着。住院期间,母亲多次埋怨我们不送她回家。一个月后,母亲可以出院了,我送她回家,把车开得很慢。一路上,大家不时谈起这条路,母亲也插话,指着我说,上学那些年都是步行,多造孽啊。她坐在副驾上,一直看着前方,当看到熟悉的小河和山村,不禁喃喃自语,回家了,终于回家了,兴奋得完全像个孩子。第二年,母亲大腿骨折,又做了一次手术,出院回家的情景与上次相似。那两年,我和姐妹们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回去看看。前年年底,母亲突发脑梗昏迷,用救护车送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无力治疗。这次,是救护车把她从医院送回老家的。这是她最后经过这条路,且一直处在昏迷状态,回家没几天就与我们阴阳两隔。没想到,母亲最后几次经过这条路都是去看病。我想,在天堂里,她肯定会认识这条路,记住这条回家的路,也会保佑行走在这条路上的我们注意安全。
   去年,老家的山村道路规划重修。一天,我回家时,走在即将变样的路上,忽然心血来潮,行驶时用手机把这条路录了下来,并配上陈彼得那首《一条路》的歌曲发到抖音里:一条路,落叶无迹,走过我,走过你……。他那充满沧桑的烟嗓仿佛唱的就是这条路,让我感慨万千。我的这条抖音也引起了一些家乡游子的共鸣。只可惜车上没装手机支架,我是左手举着手机右手握着方向盘拍的,效果欠佳。后来几次想重拍,却看到沿途已开始劈山架桥、铺路砌沟,道路正修得热火朝天而作罢。
   两天前,我们又回了趟老家,道路彻底变了摸样,变得更宽、更平坦了,有些路段已铺好了柏油,划好了标线,立起了路牌。在回城的路上,小妹忽然发起了感慨,常听人们说,父母在,家就在。而今,老母亲已不在了,你们说,如果哪天老父亲也不在了,尽管这条路修得这么好,我们还会经常回来吗?我说,会的,到那时,哥嫂还在,山村还在,乡亲还在,回家的这条路还在,总之,我们的根还在。
   回来后我仍在思考我们的对话,让我有了太多的感受。路的一头,是我的生养之地,一路走来,走不出父母的视线。既使再坎坷,也有坦途,总能踏出一路风景。因为这条路,一直都在我的心里。

共 289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当我们读完这篇充满深情与回忆的文章,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不仅仅是一条普通的回家之路,更是作者人生的轨迹,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亲情的厚重与对故乡的眷恋。这条路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从坑洼不平的土路到如今宽阔平坦的大道,它如同一个沉默的见证者,诉说着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曾经,人们肩挑背扛,在艰难的跋涉中感受着城乡的差距;如今,便捷的交通让回家变得轻松而温暖。在这条路上,有作者年少时的憧憬与迷茫,第一次进城时感受到的城乡差异,让他开始思考人生的不同。高中三年的风雨兼程,这条路陪伴着他成长,那些寂寞而漫长的夜行,成为了他人生中难忘的记忆。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条路也见证了作者的家庭故事。母亲的一生,与这条路紧密相连。她为了子女操劳一生,却很少走出山村。几次进城,都有着特殊的缘由,而每一次的经历都让人感慨万千。尤其是母亲生病的那些日子,这条路更是充满了牵挂与担忧。最后,母亲在这条路上走完了人生的旅程,让人不禁潸然泪下。这条路,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道路,更是心灵的归程。它连接着城市与乡村,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连接着作者与家人。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这条路都将永远留在作者的心中,成为他生命中永恒的记忆。感谢作者为我们带来如此真挚动人的文章,让我们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感受到了那份浓浓的亲情与对故乡的热爱。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02500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0-23 16:32:31
  读完这篇文章,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作者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与回家之路的点点滴滴,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感悟。这条路不仅是回家的通道,更是连接亲情的纽带。作者对母亲的描写尤为动人,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文章的结尾更是让人深思,回家的路永远在心中,它是我们的根,是我们心灵的归宿。强烈推荐这篇佳作!
回复1 楼        文友:水中天        2024-10-24 07:37:30
   非常感谢汪老师辛勤编辑并精心编按。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条路。心之所向,终生不忘。问好老师!
2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0-23 17:54:42
  回家的路不管是泥泞的土路,还是平坦的柏油路,不管是熟悉的路,还是陌生的路,不管路的长短,路的宽窄,只要他的目的地是家,这条路上所有的一切都变得亲昵,温热,熟悉,每走一步,心情就会好几分,因为每走一步,我们离家就会近一些。一篇非常棒的好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在我们心里画上了一道回家的路。好文点赞拜读学习。
回复2 楼        文友:水中天        2024-10-23 23:02:03
  感谢冬阳老师支持!家是心灵的港湾,回家的路最让人难忘和幸福。祝老师万事顺意!
3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0-25 09:02:29
  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回老家之路的变迁以及与这条路相关的人生故事。从年少时的土路难行,到如今道路变宽变平坦,这条路见证了作者的成长、家庭的变迁和岁月的流转。它承载着对父母的牵挂、对故乡的眷恋,是今生最重要、最难忘的路。文章情感真挚,令人动容。推荐大家一读,感受这份浓浓的乡愁与亲情。
回复3 楼        文友:水中天        2024-10-25 09:28:16
  再次感谢汪老师支持!敬茶!
4 楼        文友:何叶        2024-10-25 20:37:16
  恭喜精品!加油!期待老师更多精彩!
何叶
回复4 楼        文友:水中天        2024-10-25 21:15:55
  多谢社长鼓励!
5 楼        文友:芹芹森        2024-10-25 21:11:31
  恭喜老师获得精品!
回复5 楼        文友:水中天        2024-10-25 21:16:51
  谢谢芹芹森老师的关心和鼓励!问好!
6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0-25 23:32:52
  恭喜周老师斩获精品!你最棒,加油!
回复6 楼        文友:水中天        2024-10-26 00:32:12
  谢谢东阳老师鼓励。问好!
7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0-26 11:27:55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7 楼        文友:水中天        2024-10-26 12:51:16
  谢谢小雨老师鼓励!恭喜发财!
8 楼        文友:麦玲        2024-10-27 08:50:59
  文章书写自然,耐读有温度。结尾很有深度,让人回味。佳作点赞,精品点赞!期待老师更多好文!
回复8 楼        文友:水中天        2024-10-27 21:16:38
  非常感谢老师支持拙作,请多指教。问好!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