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铁路上的新闻情缘(散文)
一叶知秋到,一镜知秋美。当11月的秋风带来一丝凉意时,那个最不像节日的节日——记者节已悄然来临,因为这一天的“主角”依然在路上。
这个节日,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个职业的认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作为一名铁路职工,一名热爱写作的基层通讯员,在这条国家西煤东运第二大能源运输大动脉上,我用笔和镜头,记录着那些不为人知的感动和精彩已经10年有余。
说起我与新闻宣传工作的结缘,那仿佛是命运的一次偶然安排,却又像是命运给我开了一个玩笑。中考时报了师范类新闻专业,结果却考取了全国重点铁路中专,攻读了铁道信号专业。毕业后没有如愿进入新闻行业,而是进入了朔黄铁路公司,成为了一名铁路职工,当起了信号工。
上班的新鲜感过后,觉得信号工这个岗位枯燥乏味,每天总是重复着同样的工作,让我感觉不到想象中的那种轰轰烈烈与澎湃激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发现那些看似平凡的巡视检修检查,却并非是我肤浅的认知,我们负责的铁路是国家西煤东运能源大通道,全国十分之一的煤炭都要从这条铁路运出去,因此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从表面上看微不足道,但意义非凡,值得学习和宣传。想通了这一点,天生热爱写作的我,每天下班后,毅然决然地拿起笔,写同事们扎根山区的感人故事,写大家爱岗敬业的劳模精神。而且还自掏腰包买来一台相机,将同事们的工作逐一定格,将公司的发展变化逐一记录。
随着自己写作技能的逐步提升,2013年6月,我如愿以偿调入办公室助勤,专门从事了文字工作。千载难逢的机会让我信心满满,暗暗告诫自己“要想做好宣传工作,就必须到生产一线去采访、去体验、去感受。”于是,每个天窗我都穿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走进了那些我曾经认为枯燥的作业班组和施工现场。在那里,我看到了职工们挥汗如雨的身影,听到了他们铿锵有力的号子,感受到了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那些画面和声音,如同一股股清泉,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也激发了我创作的灵感。
在往后的岁月里,我用笔和镜头不断记录着生产一线员工们的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尤其是2013年12月,我拍摄的一张神池南站员工扫雪的照片“笑战风雪”,荣获集团首届摄影大赛一等奖和全国摄影比赛三等奖,照片的发表更加激发了我写作的热情和写作的兴趣。
烈日下,我走到生产一线,观察和撰写员工们如何在高温下坚守岗位、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通讯报道;暴雨中,我走到防洪抢险中,切身感受一线员工如何抗击风雨、如何战胜洪涝灾害;风雪中,我走进风雪中,用镜头记录一线员工如何鏖战风雪、如何为了列车安全畅通而默默奉献的照片。这些作品,不仅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同事的赞扬,更让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今年6月我撰写的《朔黄铁路:迎峰度夏护航运输安全》荣获6月份提名奖。随后我又将拍摄的视频剪辑成片子在集团《一线周刊》播放,荣获9月份“月度好新闻”奖。
随着撰写稿件在《国家能源集团报》《神华能源报》和集团内网的不断发表,我逐渐体会到了它的魅力和力量。新闻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担当。它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和力量。而我作为一名铁路职工和新闻宣传工作者,能够用自己的笔触和镜头,记录下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传递出这些积极向上的力量,我感到无比自豪和荣幸。
如今,我已在新闻宣传岗位上工作了多年。回首过去,我感慨万分。是新闻,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方向;是新闻,让我感受到了集团大家庭的美好和温暖;是新闻,让我学会了如何用心去观察和感受生活。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坚守这份热爱和执着,用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精湛的技艺,去书写更多关于重载铁路和铁路员工的故事,去传递更多正能量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