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男人世界(短篇小说)
一
几座不高的小山头围着小小的村庄,这几年上面要求植树造林搞绿化,原本光秃秃的小山头都被栽上树木,苍绿的树林把小村庄掩映起来。村庄很小,只有几十户人家二百来口人。土地更少,每人只有一亩多山沟里的贫瘠土地。这些年化肥供应充足,并不肥沃的土地种上玉米,每亩也能收获八九百斤,填饱肚子不成问题。至于其他的生活来源,也只能和其他农村一样,年轻人出去打工。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年轻人们陆陆续续走出去,把青春大好年华都消耗在工地、车间里。
平日的小村庄里,只有老人和孩子,很短的街道上看不到几个人影。大家都外出谋生,有几户挣了钱,在城里买了楼房,有的人家没在外面买房,为了孩子上学方便,在外租房搬离了小村。后来村里连孩子都很少见,只剩下不多的老年人。
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小村里的人忽然陆续多了起来,是一些打工的人回来后再没有出去。回来的这些人都是四五十岁的年纪,从年轻时候就外出打工,手里也积攒下几万块钱,那是家里帮他们攒下,准备娶媳妇当做彩礼。无奈这些年彩礼钱增幅越来越快,攒钱速度跟不上彩礼涨价,最要命的现在城里建了很多楼房,女孩子们出嫁不但要彩礼,还要求必须在城里买一套房子。尽管县城比大城市的房价低很多,但是买一套小单元也要几十万,再加上彩礼钱和举行婚礼时的费用,娶个媳妇前前后后没有一百万下不来。一百万,对于一个卖苦力打工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回村不再出去的这些人都是没结过婚的光棍儿,他们辛辛苦苦这么多年没混上老婆,现在已经到了四五十岁的年龄,各个都是心灰意冷,觉得自己再也没什么奔头。很多人的父母都上了年纪,父母也需要人照顾,干脆留在村里照顾父母,自己也不用再风餐露宿受苦受累。
有一句俗语说“傻子过年看街坊”,一个不想再出去打工的人会影响到第二个,这样接二连三,中年光棍儿都留在村里,让寂静的小村庄一时热闹起来。
村里回来的人多了,而且都是光棍儿,别的村背地里叫这个小村庄“光棍村”。
二
在一块僻静的山洼里,一个老板模样的人带着十几个年轻人站在那里,那些年轻人都染着红色、黄色的头发,手里提着铁棍、大砍刀等武器,一副气势汹汹的架势。
对面也站着一个老板模样的人,不过是孤身一人。
“刘老三,你他妈的歌厅不停业,老子今天打断你的双腿!”带着人的老板恶狠狠地向孤身一人的老板喊道。
“庞四儿,谁胜谁负还不知道呢,你他妈的要是输了,赶紧把歌厅让给我,滚出镇子!”孤身一人的老板面无惧色,同样硬气地回答。
“我看你是望乡台上打秋千——不知死的鬼!弟兄们给我上,把他的两条腿都打断,让他爬着回去!”
一群小混混正要往上冲,只见孤身一人的刘老三微笑着拍了三下掌,忽然从附近的小树林里冲出了十几个人,他们身穿破旧的迷彩服,头戴安全帽,一副农民工打扮。他们手里没拿铁棍、砍刀之类的武器,而是每人手举一根大木棒,冲过来之后,他们抡起木棒就打。别看他们已经四五十岁的年龄,常年劳动让他们都有用不完的力气,那些整天吃喝玩乐的小痞子如何是他们对手,几分钟过后,小痞子就被他们打得鬼哭狼嚎,纷纷落荒而逃,只剩下那个名叫“庞四儿”的老板。
“兄弟们,把他给我押过来!”
几个中年人上前扭住庞四儿,把他拉到刘老三面前。
“兄弟们,先让他尝尝劈柴炖肉的滋味,注意点,别打断胳膊腿。”
几个人把庞四儿按倒在地上,抡起木棒一阵暴打,打得庞四儿满地翻滚大声哀嚎。
“别打了,别打了,我服了,服了,爸爸、爸爸,爸爸们别打了。”
庞四儿被打得叫爸爸,引起一群人哈哈大笑。
“你的歌厅还开不开?”刘老三问道。
“不开了,免费送给你。”
“回去后写转让协议,然后滚得远远的,永远不许在这里露面!”
“是是是,回去就写转让合同。”
“饶了他吧。”庞四儿听后,赶紧屁滚尿流地跑走了。
“谢谢几位弟兄,每人一百算是今天的工钱,跟我去镇子里喝酒,吃饱喝足找小姐随便玩,今天全部免费。”
“谢谢三哥!”一群人跟着刘老三,兴高采烈去了镇子里。
刘老三是“光棍儿村”的人,后来在镇上开了歌厅。庞四儿的歌厅见刘老三抢了他的生意,就和他约架想把他赶走。庞四儿自以为手下有几个小混混,打架刘老三肯定不是对手,刘老三见庞四儿约架,想起了村里的光棍儿,他回村把老乡们叫来,果然赢了庞四儿。
三
光棍儿村的这些光棍儿人到中年,个个却还精力旺盛。每家就那几亩山沟里的薄田,尽管无法使用机械,他们凭借自身的力气,侍弄起来也不在话下,一年到头休息时间比下地劳动的时间还多。闲下来的时候,这群光棍儿在一块喝酒、打麻将,身体里的雄性荷尔蒙积攒多了,就去刘老三的歌厅里潇洒一把。
自从那次帮刘老三赢了约架,光棍们感到替人“拔闯”也能得些好处,于是再有打架斗殴的找上门来请他们帮忙,他们都是全力前往,条件是提前讲好帮忙打架的价钱。打架斗殴违法,他们帮人打架虽然没出现过伤亡,被拘留是免不了的,后来被拘留习惯了,他们说:“拘留和住姥家一样,管吃管住还省得自己在家做饭。”
光棍儿村成了附近没人敢惹的村庄,对于这样一个讲不通道理的小村子,镇里也伤透了脑筋。
有一次附近的公路上发生了车祸,把道路阻断了,公路上的汽车排起了长队。一些对附近比较熟悉的司机想从光棍儿村的砂石路绕路过去,于是就把汽车朝光棍儿村开过来。村里的光棍儿们见很多汽车朝村头驶来,立刻发现了“商机”,他们在村头的道路横上几根粗大的树干,想过去的汽车逐辆收费。不愿花钱的司机想掉头回去,无奈道路狭窄,后面跟了好多汽车,大点的汽车无法掉头,他们只好忍气吞声掏腰包。
正当这群光棍儿为今天的收入高兴的时候,一辆桑塔纳轿车停在跟前,司机开门走了下来。
“你们在这里拦路收费,得到了谁的允许?”司机厉声问道。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拿买路钱来。”一个光棍儿嬉皮笑脸说了一段当年拦路抢劫强盗说的顺口溜。
“把树干挪开,放行汽车!”桑塔纳司机更加严厉地命令道。
几个光棍儿见对方开的是桑塔纳,知道不是什么大人物,立刻反齿相讥:“你算什么东西,想让挪老子就挪?皮发痒了是吧?”一个名叫大宝的光棍儿手提大木棒,上前推了桑塔纳司机一把。
桑塔纳司机更利索,他一把夺过大宝手中的大木棒,返身用腿一拌,大宝被摔了个屁股蹲儿。
“这小子想动手,兄弟们,教训教训他!”一群光棍儿大喊着高举手里的木棒,朝桑塔纳司机扑过来。
桑塔纳司机并不着慌,他左冲右突,三两个回合,几个光棍儿都躺在了地上,后面排队的司机一片掌声。
“滚起来,把树干挪开!”桑塔纳司机大声命令。
“是是是,我们挪。”
光棍儿不吃眼前亏,他们见打架不是人家对手,爬起来把拦路的大树干挪开,灰溜溜地回村了。
四
光棍儿们刚吃完午饭,村里多年不见动静的大喇叭忽然响了起来:“全体村民请注意,全体村民请注意,镇里为我们村派来新书记,今天新书记和大家见面,大家马上到村委会来开会。”
听说村里召开会议和新入驻的书记见面,这群光棍儿正没什么事可做,他们陆续来到村委会。等他们见到新来的书记立刻傻眼了,原来就是上午和他们打架的那位桑塔纳司机。
“真是不打不成交,看来咱们真是有缘分,村委会的院子不小,要不要再和几位切磋一下?”这位新来的书记笑着问大家。
大家上午都领教了这位新书记的厉害,他们互相看了一眼,没人吱声。
“开玩笑了。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张为民,四十岁,原来是部队特种兵营长,今年刚转业到镇政府。听说咱们村最穷,我就申请担任这个村的书记。我看诸位都大我几岁吧?都是我的老哥,上午多有得罪几位老哥了。”这位张书记说完双手抱拳给大家作揖。
一群光棍儿大眼瞪小眼,乖乖,原来人家是特种兵营长,再多几个人也不是人家对手,不过看他和颜悦色的样子,以后不会总是找茬打架吧?
“老哥们,中央的各种惠农政策电台、电视天天广播,我就不再重复了,今天也不算是开会,大家坐一块,商量一下如何相应党中央的号召,把我们村的生产、生活搞上去,改变村里的贫困面貌。大家随便说说,看我们村发展有什么具体困难。”
光棍儿们愣了一会,一个名叫二赖子的人说道:“不愁吃不愁喝,只愁老二没有窝。”他说着还指了一下裤裆,引起光棍儿们一阵大笑。
“想找老婆?好办,栽上梧桐树,自然引得凤凰来,只要我们把生产、生活搞上去,还愁找不到老婆?”
“说得轻巧,这里连蛤蟆都没有母的,去哪里找老婆?这里就是个男人世界。”
“男人世界怎么了?我们部队没有几个女兵,也是个男人世界,男人世界就不保卫祖国了?男人世界就不能把生产生活搞上去了?男人就更应该有担当,更应该拿出男子汉的气魄!”
五
接下来的日子,张为民书记白天去山沟里转悠,晚上去各家各户串门,遇到光棍们聚在一块喝酒他也参加,而且每次喝酒他都要掏钱。慢慢光棍们对他有了好感,说他够朋友讲义气。
有一次又有人来村里找光棍们去帮忙打架,刚走到村口就发现张书记站在那里。
“想出去打架是吗?有本事从我身边走过去,能过去随便由你们出去打架。”
只见张书记换上了跟脚的旅游鞋,扎上了裤脚,上衣扎在腰带里,浑身上下收拾得利利索索,一副准备开打的架势。几个光棍儿面面相觑,他们领教过张书记的厉害,就算大家一块上也不是人家的对手,光棍儿只好垂头丧气回家。从此以后,光棍儿们再也没有出去帮人打过架。
有一天张书记又把一群光棍儿召集到一块,他说:“经过这些天调研,我发现咱们村蕴藏着其他村所没有的巨大财富。”
“穷山恶水,哪有什么财富。”有的光棍儿不屑一顾地说道。
“我们村巨大的财富就是人,就是在场的诸位老哥哥!大家现在身强力壮,很多人还有一身技术,都有在外打工的经验,更亲眼见到过咱们国家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这些就是蕴藏在你们身上的财富!我相信,如果把这些财富开发出来,一定能够改变我们村的贫困面貌。”
光棍儿们表面不言语,心里却说:“唱高调谁不会,电视里比你唱的好听多了,连老婆都混不上,还说什么财富。”
张为民不理会大家疑惑的眼神,他接着问大家,家里存了够吃几年的粮食。光棍儿们有的说够吃三年,有的说够吃五年的,家家户户都有余粮。存了这么多粮食的原因是这些年玉米价格太低,光棍儿们的手里又都有存款,他们看不上卖粮的仨瓜俩枣,干脆把粮食堆放在家里。
“既然大家都有存粮,两三年不种地也不至于没饭吃,我提议,明年我们村地里不种庄稼了,改为栽种葡萄。我咨询了专家,他们通过对这里的土壤、水文和气温的调研,说我们这里特别适合葡萄生长,我们改种葡萄,两三年就能见到收益。”
“我们只吃过葡萄,却从来没种过,能行吗?”
“大家放心,我已经和市里的农科所说好了,由他们提供优种葡萄苗,算作他们的试验田,他们会免费支援一些机械、肥料和技术,大家只负责管理,到时候收益都是大家的。”
既然有这么多不花钱的好处,光棍儿们也都同意了。这些年上级今天号召种这些东西,明天号召养那些东西,每次号召都有补贴,不管最后是否成功,反正补贴的钱是真的到了手里。现在张书记让大家种葡萄,别管最后行不行,白给东西白给钱是真的。有了便宜不占是傻瓜,大家都同意了张为民的提议。
到了春季,光棍儿们在农科所专家的指导下,把各户承包的土地都栽上了葡萄。
张书记又把大家召集到一起问大家,村外有这么多的森林草场,为什么没有养羊的?大伙儿告诉他,原来镇里也提倡过养羊,并且免费给各户提供了小羊,家里养一只羊还要每天伺候,也赚不了几个钱,到了过年过节的时候,都杀掉吃肉了。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政府为了实现公路村村通,给我们村里拨了几万块钱的修路款。我看咱们村的砂石路也不错,和柏油路一样,下多大的雨也没有泥泞,影响不了交通,柏油路我们就不修了。”
“好啊,不修柏油路,我们把钱分了吧。”
“修路钱是专款专用,不能分给各户,我想了个办法,不如挪用一下修路款,咱们搞一项副业,每家都有股份,和分钱一样。这件事我请示了镇政府,他们也同意了。”
“咱们搞什么副业?”
“养驴。”
“现在一头毛驴一万多,这点钱能买几头驴?”
“咱们不在本地买驴。我们部队原来驻守新疆,哪里的老百姓都信教,他们喜欢使用毛驴,却从来不吃驴肉,我们从他们那里买一批老驴,用不了多少钱。”
感谢分享佳作,祝佳作频频。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