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爷爷的旧时光(散文)

精品 【晓荷·奖】爷爷的旧时光(散文)


作者:汪震宇 举人,4262.4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39发表时间:2024-11-07 09:38:53
摘要:爷爷就会迈着他那略显迟缓却无比稳重的步伐,从堂屋一步一步地缓缓走进来。他身上穿着的,总是那件洗得发白、补丁摞补丁的粗布衣裳。那衣裳的布料早已褪去了最初的色泽,呈现出一种质朴的灰白色。

【晓荷·奖】爷爷的旧时光(散文) “震宇呀,起床咯,太阳都晒屁股啦!”爷爷那带着浓浓乡音的呼喊声,如同清脆的晨钟,悠悠地传进屋内,将我从甜美的梦乡中唤醒。
   我揉着惺忪的睡眼,缓缓坐起。此时,那缕调皮的阳光,正透过那扇老旧的、糊着粗纸的窗户,挤了进来。那粗纸因年久已变得有些泛黄,上面还隐隐约约能瞧见曾经糊纸时留下的不规则褶皱,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阳光斑驳地洒在简陋却无比亲切的土炕上,土炕的边缘历经岁月的摩挲,已变得有些圆润,炕面上的席子也因多年的使用而泛出淡淡的光泽。
   爷爷就会迈着他那略显迟缓却无比稳重的步伐,从堂屋一步一步地缓缓走进来。他身上穿着的,总是那件洗得发白、补丁摞补丁的粗布衣裳。那衣裳的布料早已褪去了最初的色泽,呈现出一种质朴的灰白色。补丁的颜色也是各有不同,有的是深蓝色,像是从一件旧得不能再旧的衣服上裁剪下来的;有的是深灰色,仿佛在诉说着它曾经也是另一件衣服的组成部分。每一个补丁的针脚都细密而又整齐,从中不难看出爷爷缝补时的那份用心。
   爷爷微微弯着腰,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眼睛眯成一条缝,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每一道皱纹都仿佛是岁月用刻刀精心雕琢而成的。那些皱纹或深或浅,有的如沟壑般纵横交错,那是多年来风吹日晒、辛勤劳作留下的深深印记;有的则似细细的水纹,记录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而这些皱纹里,满满当当都是对我藏不住的疼爱。他会用那带着独特腔调的乡音,轻轻唤着我的小名“震宇”,那声音不高不低,恰到好处,宛如这乡间最动人的旋律,悠悠扬扬地将我从甜美的梦乡中缓缓拉出,带入新一天的温暖与关怀之中。
   爷爷可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呐,一辈子都与这片土地紧紧相依,在那片肥沃得如同母亲怀抱般的土地里,挥洒着自己的汗水,也孕育出了他身上最为质朴、最为可贵的品质——勤俭。“世上饿不死勤快人,勤俭人。”这句话呀,从爷爷那满是岁月痕迹、带着浓浓乡音的嘴里说出来,就如同古老而神圣的箴言,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我一生都难以忘怀的人生准则。
   吃饭的时候呢,便能最为真切地感受到爷爷的勤俭了。一家人围坐在那张有些斑驳、满是岁月痕迹的八仙桌旁,桌上摆放着的,都是些简单却又充满乡土风味的饭菜。那八仙桌的桌面,因多年的使用而有些磨损,边角处甚至露出了里面的木头纹理,仿佛在诉说着它见证过的无数次家庭聚餐。
   爷爷总是最后一个动筷子的,他会先静静地坐在那里,目光缓缓地从桌上的每一道饭菜上掠过,那眼神里透着一种对食物发自内心的敬重与珍惜,仿佛这些饭菜不仅仅是用来果腹的食物,更是这片土地上生活赐予的珍贵礼物,承载着一家人辛勤劳作的汗水与期盼。
   当爷爷终于拿起筷子时,他吃饭的模样,那可真是细致入微,让人印象深刻极了。他吃得很慢很慢,每一口都像是在进行一场庄重的仪式,细细咀嚼,仿佛要从简单的饭菜中品味出这片土地上生活的百般滋味。爷爷是绝对见不得碗里有剩饭的,哪怕只是一粒米,在他眼中那也如同珍珠般珍贵无比。
   就说有那么一次吧,我吃饭时心不在焉的,东张西望,手里的筷子也是胡乱扒拉着饭菜,结果碗里就剩下了好几颗饭粒。爷爷本来正吃得慢条斯理的,眼神偶然间扫到了我碗里的饭粒,瞬间,他脸上那温和的笑容就像被一阵寒风掠过,一下子凝固住了,那原本透着和蔼的神情仿佛被一层阴霾笼罩,变得凝重起来。
   他先是愣了一下,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紧接着,眉头紧紧地皱成了一个疙瘩,那皱纹就像一道道沟壑般更深更明显了,每一道沟壑里似乎都填满了对粮食浪费的痛心疾首。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那几颗饭粒,眼神里满着焦急与心疼,那目光炽热得好似要把饭粒重新熔回到碗里去。
   然后呢,爷爷极为缓慢地放下了手中的筷子,动作轻得几乎没有一点声响,就好像生怕惊扰了这几颗饭粒似的。他缓缓地抬起那只饱经风霜的手,那手背上青筋凸起,像一条条蜿蜒的小蛇,皮肤粗糙得如同砂纸一般,上面布满了老茧,每一个老茧都是他多年劳作的印记。他的手指微微颤抖着,一点点地朝着那几颗饭粒伸过去,动作轻柔得如同在呵护着世间最脆弱的珍宝。
   当他的手指快要触碰到饭粒时,他的手指动作越发小心谨慎了,几乎是屏住了呼吸,仿佛这是一个无比神圣的时刻。他轻轻一捏,那几颗饭粒就稳稳地夹在了他粗糙的指尖之间,在他指尖的衬托下,饭粒显得更加渺小而又醒目。
   爷爷小心翼翼地把夹着饭粒的手抬出来,那动作就像是在托举着一件稀世珍宝,缓缓地送到嘴边。他微微张开嘴,嘴唇有些干裂,那是长期在田间劳作,风吹日晒的结果。他把饭粒轻轻地送进嘴里,然后慢慢地闭上嘴,开始咀嚼起来。
   他咀嚼的动作很慢很慢,每一下都像是在细细品味着什么珍贵的东西,嘴巴轻轻蠕动着,有条不紊地把饭粒嚼碎。他一边嚼着,一边用那满含深意的眼神看着我,眼神里除了刚才的心疼,又多了几分深深的责备和殷切的希望。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的咽下那几颗饭粒,然后重重地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震宇呀,你可知道,一粒米,来得有多不容易哦。从播种到收割,要经过多少道工序,要费庄稼老汉七十二道脚手呢。咱们能有饭吃,那都是老天爷的眷顾,也是咱自己辛苦劳作的成果,吃得再多,我不心痛;可要是抛洒了,那就是作孽呀,我这心子可痛得厉害呢。”那一刻,我望着爷爷那认真而又严肃的神情,心中虽有些懵懂,但也隐隐约约明白了粮食的珍贵,以及爷爷对勤俭持家的那份坚守。
   除了吃饭这件小事,爷爷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着他的勤俭。他身上的衣服,总是那几件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补丁摞补丁,可爷爷却总是把它们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每一个补丁的位置、每一道针线的痕迹,都仿佛在诉说着爷爷对生活的尊重和不浪费的态度。他常说:“衣服嘛,能遮体保暖就行,没必要讲究那么多。”家里的农具,在爷爷的精心呵护下,虽然也都有些年头了,但依旧好使,每次用完,爷爷都会仔仔细细地擦拭干净,摆放得规规矩矩。他说:“这些家伙什儿,可都是咱庄稼人的好帮手,得爱惜着点儿。”
   爷爷平日里,天不亮就会起床。他会先到院子里,拿起那把用得有些旧了但依旧结实的扫帚,慢慢地清扫着院子里的落叶、尘土。那扫帚的竹柄因长时间握持,已被磨得十分光滑,上面还残留着爷爷手心的温度。他扫地的动作很有节奏,一下一下,不紧不慢,仿佛在和这片院子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扫完院子后,他会走到鸡窝旁,打开鸡窝门,看着那些鸡欢快地跑出来,嘴里还念叨着:“鸡儿们,出来吃食咯。”然后他会细心地把准备好的鸡食撒在,看着鸡们争食的样子,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鸡食是爷爷用自家种的粮食和一些野菜混合而成的,散发着一种质朴的农家气息。那鸡食的颜色是淡淡的黄绿色,夹杂着一些褐色的末,可能是晒干的野菜碎块。鸡们看到食物后,纷纷围拢过来,有的伸长脖子,急切地啄食着,有的则在旁边跳来跳跳,等待着更好的机会。爷爷站在一旁,微微弯着腰,眼睛里满是温和的笑意,看着这些鸡们欢快的样子,仿佛自己也感受到了它们的喜悦。
   做完这些,爷爷会去看看他平日里悉心照料的小菜园。那小菜园用一圈简陋的篱笆围着,篱笆上爬满了一些不知名的藤蔓植物,有的还开着小小的碎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爷爷走进菜园,先弯下腰仔细查看每一株蔬菜的生长情况,用他那粗糙的手指轻轻拨开叶片,查看叶片背面是否有虫子,嘴里还念叨着:“这些菜可得好好长呀,都是咱一家人的吃食呢。”他会小心地拔掉那些杂草,动作很轻,生怕伤到蔬菜的根系。对于那些长得稍高一些的蔬菜,如西红柿、豆角等,爷爷会用一些细长的木棍给它们搭起简易的架子,让它们能更好地生长。在浇水的时候,爷爷会提着一个破旧的水桶,从院子里的水缸里舀满水,然后慢慢地沿着菜畦边走边浇,水从桶里缓缓流出,在阳光下闪烁着点点光芒,滋润着每一株蔬菜。
   到了中午,爷爷也来不及回家吃饭。他会找个树荫下,从随身带的布袋里拿出几个自家烙的饼,就着从井里打来的凉水,简单对付一下。那烙饼的外皮金黄酥脆,里面却是软软的,散发着麦子的清香。井水冰凉刺骨,却也在炎热的中午给爷爷带来了一丝清凉。吃完饭后,他会在树荫下休息一会儿,闭上眼晴,享受着片刻的宁静。但没一会儿,他又会起身,继续投入到劳作中。爷爷吃饼时,会先把饼掰成小块,然后慢慢地放进嘴里,细细咀嚼,感受着麦子的香味在口腔里散开。他喝井水时,会先捧起一捧水,感受一下水温,然后再慢慢喝下去,那井水凉凉的,带着一丝甘甜,沁人心脾。
   傍晚时分,在夕阳的余晖洒遍院子的时候,爷爷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他会先把农具在院子里摆放好,那摆放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仿佛农具们也有了自己的“家”。然后走进屋里,坐在那张老旧的椅子上,轻轻捶打自己的双腿,缓解一天的疲劳。那椅子的靠背有些倾斜,坐垫也因多年使用而有些凹陷,爷爷坐在上面,身体微微向后靠,双手有节奏地捶打大腿和小腿,嘴里偶尔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仿佛在感慨一天的劳累,又仿佛在回味这一天的劳作成果。爷爷捶腿时,会先用手掌轻轻拍打大腿外侧,从大腿根部开始,一路拍打到膝盖,然后再换小腿,力度适中,既能缓解肌肉的酸痛,又不会让自己觉得太疼。
   在我准备去南方上学的头一天,那本是一个充满着对未来憧憬与期待的日子,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脸上,暖暖的,仿佛在为我即将开启的新旅程送上祝福。然而,一通电话,却如同一记闷雷,瞬间打破了这份美好的宁静。电话是爸爸打来的,电话那头,爸爸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和哽咽:“你爷爷快不行了。”那一刻,我只感觉大脑一片空白,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瞬间停止了运转。紧接着,一种无法言喻的悲痛如汹涌的潮水般向我席卷而来,我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我张着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是一个劲儿地哽咽着。
   我慌乱地收拾好东西,心急如焚地往家里赶。一路上,我望着车窗外飞逝而过的乡村景色,脑海里却全是爷爷的身影。我想起小时候,爷爷总是会在清晨,带着我去村头那口老井打水。井口的青石上,布满了岁月的青苔,滑溜溜的。爷爷会先把水桶小心翼翼地放到井里,然后熟练地摇动着辘轳,那辘轳发出的“嘎吱嘎吱”的声音,仿佛是一首古老的歌谣,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不一会儿,水桶就被打了上来,爷爷会笑着把水桶提到岸边,然后用瓢舀起一瓢水,递给我,说:“震宇呀,来,喝口井水,甜着呢。”我接过瓢,仰头喝下,那井水凉凉的,带着一丝甘甜,沁人心脾。
   又想起夏日的午后,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爷爷会带着我去屋后的的片竹林里乘凉。竹林里,凉风习习,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着一首美妙的乐曲。爷爷会在竹林里找一块平整的大石头,铺上一块旧布,然后让我躺在上面。他自己则坐在旁边,拿着那把用了多年的蒲扇,轻轻地为我扇着风,驱赶着蚊虫。我躺在那里,望着头顶上那一片翠绿的竹叶,听着爷爷讲着那些古老的故事,渐渐地,困意袭来,我便在这清凉的竹林里,在爷爷的守护下,进入了梦乡。在乘凉时,爷爷扇风的动作很轻很轻,生怕用力过大把我弄醒。他会时不时地停下来,看看我是否睡得安稳,然后再继续扇风。他讲的故事也很有趣,有的是关于神仙鬼怪的,有的是关于村里的老一辈人的传奇经历,每一个故事都能让我听得入神。
   又想起秋收时节,田野里一片金黄,那是丰收的颜色。爷爷会带着我走进那片金色的海洋,手把手地教我如何收割庄稼。他递给我一把小镰刀,然后自己拿起一把大镰刀,示范着给我看:“震宇呀,看爷爷这样,把镰刀拿稳了,顺着庄稼的茎秆割下去,可别伤着自己啊。”我照着爷爷的样子做,可总是显得笨手笨脚的,不是割得太高,就是差点割到自己的手。爷爷看到了,并没有责备我,而是耐心地走过来,握住我的手,带着我一起收割,嘴里还念叨着:“慢慢来,别急,多练练就好了。”在爷爷的带领下,我渐渐掌握了收割的技巧,也体验到了丰收的喜悦。在收割过程中,爷爷会不时地提醒我注意安全,比如镰刀的使用角度、步伐的移动等等。他还会和我的朋友,如怎样割得更快又不伤庄稼,怎样把割下来的庄稼堆放得更整齐。
   当我赶到家时,家里已经弥漫着一种沉重的哀伤氛围。爷爷躺在那张他睡了多年的土炕上,脸色苍白,双眼紧闭,呼吸微弱得几乎难以察觉。我冲到爷爷炕前,“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握住爷爷的手,那手,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温热,变得冰凉冰凉的。我声泪俱下地喊着:“爷爷,爷爷,我回来了,您看看我呀。”可爷爷依旧静静地躺在那里,没有任何回应。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地揪住,痛得无法呼吸。

共 718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回顾了爷爷的一生,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对爷爷那份质朴无华却深沉的爱。文章开篇,读者就被带入了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早晨,阳光透过窗户,唤醒了沉睡的孙子。这里的细节描写,如“老旧的窗户”、“泛黄的粗纸”、“土炕的边缘”,不仅营造了一种怀旧的氛围,也让读者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随着文笔的推进,爷爷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他那“洗得发白”、“补丁摞补丁的粗布衣裳”,“饱经风霜的脸”和“每一道皱纹”,都是岁月留给他的印记,也是他勤劳一生的见证。爷爷的形象,是中国传统农民的缩影,他的生活哲学和价值观,通过他的日常行为,传递给了下一代。文章中,爷爷对粮食的珍惜和对浪费的痛心,通过一次吃饭时的场景被深刻地展现出来。那几颗被孙子浪费的饭粒,成为了爷爷教育孙子的契机,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深意。在描述爷爷的日常劳作等细节,展现了爷爷的勤劳和对生活的热爱。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却是爷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文章的高潮部分,是爷爷在农活儿比赛中的坚持和勇气。尽管受伤,爷爷依然坚持完成比赛,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人动容。这不仅是对爷爷个人的赞美,也是对所有在困难面前不轻言放弃的人的致敬。最后,文章以爷爷的去世和孙子的悲痛结束,但这不是结束,而是一种传承的开始。爷爷的精神和品质,将永远活在孙子的心中,成为他前进的动力。一篇语言流畅、主题鲜明散文,这不仅是对爷爷的怀念,也是对那个时代农民生活的记录。它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也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份跨越时空的爱和力量。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09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4-11-07 09:39:46
  为老师点赞、敬茶献花,祝创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1-07 15:26:44
  芹芹森老师,收到您对我文章的肯定,满心欢喜!您的认可如璀璨星光,照亮小宇写作之路。每一句夸赞都是动力,让我更有信心去雕琢文字。感谢您的慧眼识珠,我会继续努力,不负您的期望,用更好的作品回报这份珍贵的鼓励。
2 楼        文友:芹芹森        2024-11-07 09:40:59
  作者以其生动的细节和深情的叙述,成功塑造了一个勤劳、质朴的爷爷形象,展现了中国乡村的传统美德和生活哲学。通过日常琐事的描写,传递了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深刻信息,同时,爷爷的坚持与勇气在农活比赛中得到了生动体现,激励着后辈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文章情感真挚,是对传统价值和家族记忆的珍贵传承。好文,拜读学习!
回复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1-07 15:27:41
  敬爱的芹芹森老师,得知您肯定了我的文章,激动不已!您的鼓励似温暖春风,拂过心田。在写作时我常忐忑,而您的认可给了小宇莫大勇气。我会以此次肯定为鞭策,不断提升,让笔下文字更具风采,再次感谢您给予的这份宝贵支持。
3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1-07 11:35:16
  欣赏老师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3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1-07 15:28:27
  纪老师,真的特别感谢您对小宇文章的肯定呀!当看到您的赞许,那种喜悦难以言表。您的肯定让我明白努力有了回报,也让我更坚定在写作上前行的决心。我会倍加珍惜这份鼓励,不断探索,争取写出更多能让您满意的好文章。
4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4-11-07 19:45:20
  文章通过一次吃饭的场景,表现了爷爷对粮食的珍视。文中描述爷爷的诗,通过描述爷爷的日常劳作等细节,展现爷爷的勤劳和对生活的热爱。这些似乎平常的小事也构成了爷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孙子的影响深远。岁月如歌,思念成河,托起后代人绵长的挂念,是这些温暖成就了优秀的小宇。点赞佳作,问侯老师。
回复4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1-08 09:16:52
  十月老师,您对小宇虐文的肯定,那可真是给我这只在虐文海洋里瞎扑腾的小菜鸟插上了一对金翅膀呀!我本来还怕自己写的虐文太 “虐”,把读者都吓跑了,结果您倒好,不仅没跑,还一个劲儿点头说好。得嘞,我这就展翅高飞,继续去炮制更多让人哭得稀里哗啦的虐文啦,多谢您的 “神助攻” 呀,哈哈!
5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1-08 10:43:27
  佳作欣赏!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5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1-08 11:28:29
  谢谢老师的肯定,您的肯定让我看到了希望。敬茶!
6 楼        文友:何叶        2024-11-09 18:41:28
  恭喜精品!加油!
何叶
回复6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1-12 08:53:35
  谢谢!谢谢!谢谢!
7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1-28 18:31:22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7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1-29 09:32:07
  感谢小雨老师的认可呀,您对小宇文章的认可促使小宇去思考写作的更深意义。
8 楼        文友:上卿张娟        2024-12-02 18:29:38
  每一天都可以看到汪老师的编文,看到汪老师给我们作者的留言,深受感动。由于我工作的原因,所以很久没有来评论作品了,今天我仔仔细细的看了汪老师写的这篇《爷爷的旧时光》,我前前后后看了两三遍,对作品的情节深受其中。每个人都有童年,在童年的生活中,我们总会怀念某个人。那一定是我们的长辈,爷爷奶奶或者我们自己的爸爸妈妈。在那个时代,亲人就像我们生命中的音符一样,在跳动,在传承,在这篇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新时代的风貌,也看到了爷爷给予作者的爱。让读者深深的感受到了那种跨时空的爱和力量及信念。
张娟
回复8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2-03 09:50:32
  承蒙娟姐姐老师肯定小宇的文章,小宇备受鼓舞,定会努力钻研,争取写出更出色的文章,谢谢老师!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