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齐鲁.激情】土坯飞墙(散文)

精品 【齐鲁.激情】土坯飞墙(散文)


作者:老树听风 秀才,1433.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40发表时间:2024-11-15 08:06:32

李大山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手中把玩着一块已经风干的泥巴。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照在他沧桑的脸庞上,眼中闪烁着对泥土深深的敬意和热爱。他回忆起年轻时,父亲手把手教他如何揉泥、塑形、晾干,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智慧和汗水。
   “大山,你看这泥巴,就像我们的生命一样,经过风雨才能变得更加坚韧。”父亲的教诲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如今,李大山已是村里公认的制陶高手,他的双手仿佛有魔力,能将平凡的泥土塑造成精美的艺术品。但他心中清楚,这份技艺不仅仅是为了谋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随着现代化的步伐加快,传统的手工制陶逐渐被机械化生产所取代,但李大山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他要将这份古老的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份来自大地的礼物。
   一天清晨,李大山像往常一样在自家的小院里忙碌着,准备着即将到来的庙会。他计划用自己亲手制作的陶器参加展览,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传统手工艺。正当他专心致志地揉捏着泥坯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李师傅,不好了!”邻居小王气喘吁吁地跑来,脸上满是焦急,“村东头的老宅要拆了,说是要建新的商业中心。”
   李大山的心猛地一沉,那座老宅不仅承载着他儿时的记忆,更是村里历史的见证。他知道,一旦拆除,那些珍贵的记忆也将随之烟消云散。他放下手中的工具,决定去现场看看。
   来到现场,只见一群工人正在忙碌地搭建脚手架,老宅的一角已经被推倒,砖瓦散落一地。李大山心痛不已,他上前与工人理论,却得知这是上面下达的命令,无法更改。就在这时,一位中年男子从人群中走出,他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张经理。张经理态度强硬,声称一切按照规划进行,不容置疑。李大山情急之下,提出用自己的陶艺作品换取老宅不被拆除的机会。张经理冷笑一声,提出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条件——在三天内,用泥土制作出一个完整的土坯墙,并且要能够承受一定的重量。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挑战,李大山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传统技艺的一次挑战。他坚定地点了点头,决定接受这个挑战,不仅要保护老宅,更要证明传统手艺的价值。
   接受了张经理的挑战后,李大山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准备中。他知道要在短短三天内完成这样一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必须精心策划每一步。首先,他开始挑选合适的泥土,这种泥土不仅要有足够的粘性以保持形状,还要有足够的强度以支撑重量。他在村边的河边找到了理想的地点,那里的土壤质地细腻且富含矿物质。
   接下来是制作模具,李大山选择了传统的木制模具,这种模具可以更好地保留泥土的自然纹理。他小心翼翼地雕刻着每一个细节,确保模具的精准度和实用性。与此同时,他还准备了必要的工具,包括铲子、水桶、绳子等,每一样都经过仔细检查,确保在关键时刻不会出差错。为了提高效率,李大山还动员了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帮忙。他们一起搬运泥土、搅拌泥浆、填充模具,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在这个过程中,李大山不断传授自己的经验和技巧,希望能够激发他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和热情。
   夜幕降临,灯火通明的工作室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尽管大家都疲惫不堪,但看到逐渐成形的土坯墙,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李大山站在一旁,目光坚定地看着这一切,心中默默祈祷着明天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亮了工地上忙碌的身影时,李大山已经开始了他的挑战。他穿上了一件干净的蓝色工作服,头戴草帽,双手沾满了泥土的气息。在他面前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土坯,这些都是昨晚他和村民们辛勤劳动的成果。随着太阳逐渐升高,气温也跟着上升,汗水顺着李大山的额头滴落下来,浸湿了他的衣领。但他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反而更加专注地进行着每一个步骤。他先是用铲子将土坯一块块地搬到墙基处,然后仔细地调整位置,确保每一块土坯都能紧密贴合。
   最难的部分来了——将土坯一块块垒砌起来。这不仅需要力量,更需要技巧和耐心。李大山深吸一口气,双手稳稳地托起一块土坯,准确地放在预定的位置上。随着高度的增加,难度也随之加大。每当土坯达到一定高度时,都需要有人在上面接住并稳固好位置。这时,一位身手敏捷的年轻人跳上了简易的脚手架,他是被选中来完成这一关键任务的人。
   “准备好了吗?”李大山抬头问道。
   “准备好了!”年轻人回应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紧张和期待。
   随着一声令下,李大山双手提起一块土坯,分腿站定,一猫腰,双手发力,土坯如同脱弦之箭一般飞向墙上的目标。年轻人伸手接住,稳稳地放置在墙壁上。一次、两次、三次……每一次成功的传递都让在场的人们发出欢呼声。尽管过程中也有几次失误导致土坯破碎或位置偏移,但在李大山的带领下,大家迅速调整状态继续前进。当最后一块土坯稳稳地嵌入墙体,整个场地陷入了短暂的静默。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堵刚刚竖立起来的土坯墙上,它不仅承载着李大山和他的团队无数个日夜的努力,更是传统手艺与现代挑战之间的较量。
   “成功了!”不知是谁先喊了出来,紧接着掌声雷动,欢呼声此起彼伏。村民们纷纷围拢过来,有的抚摸着墙面感受它的温度,有的则是惊叹于它的坚固。就连一向冷漠的张经理也不得不承认眼前所见的一切超出了他的预期。
   李大山站在人群中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情感。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胜利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证明了即使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文化依旧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通过这次经历也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当天晚上整个村子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庆祝活动持续到了深夜。篝火旁人们载歌载舞分享着各自的故事,而李大山则默默地坐在一旁心中暗自许下一个愿望,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加入到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遗产的行列中,来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庙会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李大山带着他的团队以及那堵见证了奇迹般历程的土坯墙,来到了展会现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不仅如此,他还特意设置了体验区邀请观众亲手尝试制作小型陶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传统手工艺的乐趣所在。
   “真是太神奇了!没想到泥土还能变成这么漂亮的东西!”一位小女孩兴奋地说着她的小手上沾满了湿泥但脸上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看着这一幕,李大山感到由衷地高兴,因为这正是他所期望看到的——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中国传统手工艺。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外界重新认识到了传统手艺的魅力,同时也激发了许多年轻一代对手工艺的兴趣,为未来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会结束后,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向李大山,请教如何入门学习制陶技艺。甚至还有几位外地游客,表示愿意留下来深入学习一段时间。面对这样的情况,李大山决定开设一个工作室,专门教授感兴趣的人学习制陶技术,同时也会定期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不同地区之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随着夕阳西下,温暖的余晖洒满了整个村庄,给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外衣。站在村口远眺的李大山,心中充满了希望,相信只要有人愿意去传承,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共 288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通过讲述一位热爱陶艺的李大山,因为热爱,所以苦练技术,通过不断的摸索与钻研,终于成为一名技术精湛的陶艺高手。但他虽然身怀绝技,却没有自私自利,把所掌握的技术技巧,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喜欢陶艺的人们。他的所作所为,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与憧憬的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人。李大山虽然是一名普通老百姓,却对传统的陶艺充满了喜爱与痴迷,于是,在别人的眼里,他从小就是一个不务正业,整天滚在泥水里的一个人,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在探索真正的传统技艺。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不断失败中,在孜孜不倦中,他终于获得了成功。成功后,他不忘初心,把所学的技艺,毫无保留地教会爱好陶艺的人。散文描述了一名普通人的爱好,为时代带来的精神享受。一个人的无私形象,在作者的笔下描述的生动活泼,充满情趣,不仅写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写出了主人公的活泼纯真,顽皮好动的天性,形象生动,景色描述画面感强,人物动作和环境描写相映成趣,场面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情景交融,故事脉络清晰,生动感人,妙趣横生,令人读之不禁为之动容,陶醉其中,感慨万端!是叙事散文中的佳作!欣赏,问候作者!【编辑:成敏】【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15002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成敏        2024-11-15 08:12:10
  又是一篇佳作暖文,一篇充满了正能量充满了希望的生活篇章,老树听风老师的文章,都是写的这样让人感动,在生活中发现激情与阳光!
2 楼        文友:成敏        2024-11-15 08:13:34
  非常不错的佳作,无论是写作技巧还是情感的流露,老师的这篇文章都是可圈可点的!感谢赐稿,问好遥握!
3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3-19 08:15:31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