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情感小说 >> 【齐鲁】干洗店那些事(小说)

编辑推荐 【齐鲁】干洗店那些事(小说)


作者:静观悲喜 白丁,10.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23发表时间:2024-11-15 11:57:50
摘要:发生在干洗店的故事。

大学毕业后,郑晓辉回到故乡,在县城附近的镇政府里当文秘,工作了几年,一晃二十七八了,还是单身一人。母亲的二姐帮忙给郑晓辉介绍了一个女孩,起初两人相处得还算融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关系便产生了一些裂痕。女孩总喜欢抓住一些郑晓辉认为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不放,弄得他心里很不痛快。比如,她到郑晓辉家来带了些礼物,郑晓辉到她哥哥家去,自然也要带些东西,女孩当时没说什么,事后却跟郑晓辉计较,说她哥哥好歹也是当官的,别人到她家去都是送苏烟,郑晓辉送的档次太低了。这让郑晓辉很是憋气和窝火,觉得女孩太过势利,很是不满,但没有发作,后来郑晓辉到女孩的大姐夫家去,带了些礼物,回来之后又说郑晓辉去的时候没有带烟,让郑晓辉气不打一处来,渐渐地两人经常在这些问题上计较,以致矛盾越来越大,经常发生争吵,郑晓辉也感到郁闷,觉得没什么意思。两人之间的感情最终还是破裂了。
   转眼间就进入了夏天,郑晓辉和女孩分手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感情仍然是一片空白,没办法,郑晓辉只能忍受着孤独和寂寞。这一年,郑晓辉的妹妹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见他比以前更加的肥胖,不由得担心起来,便天天忠实地督促郑晓辉锻炼身体。妹妹说:“其他的什么事情都不要放在心上,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郑晓辉也深以为然。在妹妹的带动下,郑晓辉坚持锻炼了很长时间,天天晚上吃过饭后,就在桥下花坛边的鹅卵石小道上健步如飞。每天都要跑四五公里左右,有时是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运动量不算小,经常是一身大汗。饭量也控制得很严格。原来一顿要吃两碗饭,现在只吃一碗饭。虽然有时感到饥饿,但还是坚持了下来。每天称几次体重,看看是不是降了下来,如果降了一斤就兴奋异常,如果多了一斤则又开始犯愁。这样经过两个多月魔鬼式的训练,郑晓辉居然从一百六十多斤降到一百四十多斤,效果非常明显。当然妹妹功不可没。见到郑晓辉的人都说他瘦了,郑晓辉也不知道是锻炼的结果,还是因为没有爱情滋润的结果。遗憾的是最终还是没能坚持下来,不久就开始猛烈地反弹,郑晓辉的体重很快就又恢复到一百六十多斤了。
   不觉已是八月中旬,一天,父亲回到家,对郑晓辉说:“我有个朋友打算帮你介绍一个女朋友,你可以去见见。”郑晓辉听了自然很是高兴。晚上,父亲带郑晓辉去赶一个饭局。父亲所说的那个朋友也在桌上,朋友描述了一下女孩的大致情况。吃过饭后,父亲把郑晓辉带到一个干洗店,自己推说有事走了。郑晓辉这才知道自己要见的女孩就是这个干洗店的店主。郑晓辉打量了一下女店主,只见她身穿一件粉红色的衬衫,下身穿一条牛仔裤,眉眼间多出了几分秀气,确实是美女。郑晓辉觉得挺好的。女孩见郑晓辉到来,忙搬凳子让郑晓辉坐。郑晓辉观察了她好久,觉得很满意。心想只要她愿意,郑晓辉就和她谈。郑晓辉问女孩叫什么名字,女孩回答说叫马艳。郑晓辉问她是否认识那个给自己介绍对象的人,马艳说见过几次面,但也不是很熟。郑晓辉生来性格内向,嘴皮子不太利索,一时也想不出什么话题来聊,只好这么傻坐着。女店主的顾客比较多,一直在忙个不停,郑晓辉也只能看着她忙,坐了一会,觉得无趣,就离开了。
   回到家和妹妹聊起马艳,妹妹说这女孩她有所耳闻。马艳的干洗店原来是她姐姐开的,后来姐姐远嫁,就把干洗店留给马艳了。姐姐开始和县城的一个混混好过,这个混混原来还和一个播音员好过。妹妹认为马艳是个好女孩,这么多年没听说过她有什么绯闻,而且还小有积蓄,家庭条件不错。郑晓辉听了顿时心花怒放,越发来了劲头,下决心一定要把马艳追到手。
   父亲也帮郑晓辉出谋划策,父亲让郑晓辉把他的一件呢子大衣送去干洗,顺便借此联络感情。郑晓辉按计行事,可惜还是天分太差,烂泥巴糊不上壁。就算有人在身边帮着出主意还是搞不定,半天说不出几句话来。妹妹没少说郑晓辉的思想观念太落后,跟不上时代潮流了,这样和八零后的女孩交往起来就有非常大的障碍。妹妹说郑晓辉根本就不懂得八零后的女孩究竟在想些什么,让他多光顾网站学习一些小知识,以了解八零后女孩的想法。郑晓辉听了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可心里到底还是不服气,所以依然是我行我素,左耳进右耳出,根本没当一回事,也没放在心上。早上起床后既不刷牙也不洗脸,不修边幅,胡子过了半个月也没刮,头发一个月了也没理,更没有兴趣去琢磨女孩的心思。现在郑晓辉才后悔当初没有采纳妹妹的忠告,学个一招半式的,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不然也不会这样撑不开场面。
   郑晓辉把呢子大衣送去,马艳开了个单子给郑晓辉,让郑晓辉过几天来拿,郑晓辉规规矩矩地等了几天来拿,付了十三块钱。但也仅此而已,两人什么也没发生,马艳还是马艳,郑晓辉还是郑晓辉,没有任何进展。只是在某一个时间段,郑晓辉成了她的一名顾客而已。再说郑晓辉这个人抠得很,叫他花大钱无论如何都是不会干的。在大学里追一个女孩,追了三年也没成功,临近毕业了还是没什么收获。郑晓辉急红了眼,不惜孤注一掷,咬牙拼光了血本。成箱成箱地给她买优酸乳,半个月就做一次百八十的面膜或是面部护理,花了不少父母的血汗钱,一些同学知道了都对郑晓辉是恨铁不成钢,纷纷责怪他就是把家卖了也没用。现在想想那是真的是年少轻狂和无知,但还是挽回不了那个女孩子的心。在读书的时候这样挥霍几乎等于是犯罪了。毕业后也很少这样花钱。郑晓辉追马艳也是这样。后来郑晓辉也并没有因为自己要追她而特别照顾她的生意,除了帮父亲干洗过一回呢子大衣,后来郑晓辉没有干洗过任何一件衣服。
   过了几天,郑晓辉又去找她,目的很直接,就是要争取把马艳追到手,别无他求。话说回来,虽然目的是很直接的,但郑晓辉还没傻到当面表白或是拿着一束玫瑰花向她跪下来说:“我爱你,嫁给我吧!”诸如此类的非常肉麻的话语。再加上由于性格等各种原因,郑晓辉行事的方式还是曲折含蓄的。只是想方设法地去和马艳套近乎,联络感情而已。东拉西扯,从不直接说要追马艳,也不会借照顾生意这种方式来接近她。恋爱归恋爱,生意归生意。当然在今天这个社会,大家都不是傻子。郑晓辉去了就算是什么也不说,马艳也能一眼看穿他的意图,用不着把那层窗户纸给捅破,更何况是她这种在生意场上打拼多年,见多识广的女孩。所以郑晓辉觉得用不着做更多的自我表白。再说太直接了也过于冒险,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羞于说出口。郑晓辉想如果采取委婉含蓄的方式,至少还有一些希望,还有些努力争取的劲头。说得不好听些,也只是迟些结束而已,但如果被立马拒绝,那就等于是被当庭宣判了死刑,那就彻底玩完,就什么希望都没有了。
   郑晓辉去的这天,马艳穿了一套黑色的裙子,在夏日里显得格外妩媚迷人,郑晓辉恍恍惚惚如在梦中,越发不能自已。但事实还是没有任何进展,所以郑晓辉只能做着白日梦,兀自在那儿想入非非一番。马艳跟郑晓辉闲聊了一会,对他也没什么热情。然后就坐在一个小藤椅上,耳朵里塞着耳塞,自顾自地听着MP3,脚随着音乐打着节拍,听得非常投入,也不朝郑晓辉看一眼,好像是忘了这世界上还有他这样一个人存在。郑晓辉觉得非常尴尬,很不好意思,坐了一会儿,也是心神不定,实在是无可奈何,连招呼都没打就悄然离去。
   因为没有任何进展,所以郑晓辉的心情有些郁闷,局面始终是打不开,感觉阻碍重重。郑晓辉开始愁眉不展,但对马艳也毫无办法。久而久之,郑晓辉开始产生了自卑感。如果马艳愿意和郑晓辉交往,那是求之不得。她长得很漂亮,属于美女一类。虽然没有正式工作,但比起一般的女孩来说,还是要强得多,就算是有正式工作,也不见得格外就好到哪儿去。如果能和马艳在一起,郑晓辉经济上没有什么压力,一举两得,郑晓辉有什么不乐意的?可这件事光是郑晓辉乐意不行,如果马艳不同意,郑晓辉还是白搭,只能是空欢喜一场而已。有时郑晓辉感觉有些自惭形秽,觉得自己配不上马艳。马艳性格开朗活络,她的干洗店也确实很忙,顾客络绎不绝,跟什么人都能谈天说地,没有任何障碍。犹如《沙家浜》里的阿庆嫂一般:“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这也很正常,如果她性格不开朗,话也和郑晓辉一样少的话,恐怕她这个干洗店早就开不下去了,生意也是要靠人做的。马艳在社会上有很多朋友,机关单位的,企业的,学校的,推销的,电视台的,她的干洗店真像老舍笔下的茶馆,真是一个社会的窗口,三教九流齐全,什么人都有,各色人等都经常光顾她的干洗店,有空都来店里坐坐,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天南海北地和马艳闲聊。郑晓辉很不喜欢在这样的场合谈情说爱,况且这样的场合也实在不适宜于谈情说爱,因为丝毫没有这种气氛。尤其是对于他这样嘴皮子不利索脑子也不灵活的人来说,更是施展不开手脚。根据以往的经验,遇到这种局面基本上是没什么指望,郑晓辉的心情因此越发黯然,感觉自己和马艳不是同一类型的人。马艳也不太适合自己,完全是两个圈子里的人。马艳对郑晓辉的圈子一目了然,而且持不屑一顾的俯视态度,而郑晓辉对她的圈子却非常陌生,就算是郑晓辉想融入,也根本就融入不了这个圈子。所以只能是徒生伤感而已。
   如果总是这样去马艳的干洗店硬耗着,彼此之间又没什么话题,郑晓辉也觉得无聊。所以有时也买些水果带去,总不能每次都玩空手道吧,所以时常买些苹果桔子,香蕉枇杷之类,前后大约花了一百多元。跟妹妹提过此事,妹妹说:“在别人眼里,一百元几乎不值一提,就你而言,肯为谈恋爱花一百元,也算是不少的了。”马艳有时对郑晓辉也是蛮热情的,碰到她的几个朋友也在店里坐着侃大山时,她也会到隔壁买几根冰棒,也递给他一支。虽然是见者有份,但郑晓辉还是受宠若惊,心里非常高兴。马艳有时和郑晓辉闲聊。渐渐地郑晓辉也知道了她做生意的一些情况。知道她的干洗店冬季是旺季,夏季相对来说是淡季。其实大多数干洗店差不多都是这样,所以知道这一点跟不知道也没什么区别。好在郑晓辉不做生意,也不需要去刺探什么商业机密,马艳也用不着防范他。郑晓辉问马艳的干洗店客户来源主要是哪些,马艳回答说她的干洗店也开了很多年,基本上是固定的客户群。马艳的家就在街上,离她的干洗店只有一公里远,买的是新房子,正准备装修。每天骑着电动车上下班。一般是早上九点多开门,晚上九点多关门。马艳还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没有人来的时候,她就在店里上网。在郑晓辉的观念里,拥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就算是很有钱了。有一次郑晓辉无意中就说:“你还有电脑啊!”和马艳聊了聊电脑的价格,随后就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了。后来过了很久,郑晓辉没有再纠缠马艳了,又有人给他介绍另一位女孩,郑晓辉和那个女孩聊了半天,才知道原来她和马艳是好朋友,不由感叹这个世界真的是太小了,转来转去就这么大的地方。那个女孩跟郑晓辉说,她刚跟郑晓辉相亲的时候,到马艳的干洗店去玩,两人闲聊的时候,不知怎么的,马艳突然提起了郑晓辉,还好马艳并不知道这女孩在跟郑晓辉相亲,但女孩觉得很尴尬,但又不好说什么,只得“哦”了几声,随声应和。女孩跟郑晓辉提到马艳对他的印象,觉得郑晓辉看不起人,说她还买得起电脑啊,意思是太小看她了,以为她没钱吧。郑晓辉听了女孩的描述,简直有些哭笑不得。老实说,郑晓辉早就把这事给忘了,当时纯粹是一句无心之言,绝没有其他的意思。真的没想到这句话会得罪马艳,惹得她不高兴。以致在她心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真的是一场天大的误会,百口莫辩。郑晓辉也绝对没有看不起她的意思,只能说自己太不注意说话的方式了。另一方面,郑晓辉唯一感到一点安慰的是,既然马艳在别的女孩面前能提到自己,说明自己在她心目中多少还是有那么一点份量的,至少不是完全忽视郑晓辉的存在。如果郑晓辉再注意一点自己的言行,说不定就能和她在一起呢。当然郑晓辉知道这仍旧只能是空想而已。郑晓辉的一位同事的妻子也经常到马艳的干洗店里玩,她们很要好,同事的妻子也说马艳在她面前提到过郑晓辉。听到这里,郑晓辉想,呵呵,看来马艳不止在一个人面前提起过自己呢。不过同事的妻子又说郑晓辉跟马艳不太适合,马艳的性格是属于外向型的,能力也非常强,一般人是入不了她的法眼的。郑晓辉也认为同事的妻子说的话是完全正确的。而且这个时候郑晓辉也早就没有再去找过马艳了。
   郑晓辉多次邀请马艳吃饭,马艳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不是太忙就是可以回家去吃。终于经不住他的软磨硬泡,一起吃了两次饭,一次是在小饭馆里随便点了几个菜,还有一次是吃盖浇饭。马艳穿着一件深紫色的毛线衣,长发飘飘,郑晓辉观察着她,心里暗自赞叹确实是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坐的时候腰板挺得笔直,可以说是社交礼仪的标准教科书,这一点让郑晓辉有些钦佩,也对她更敬重了几分。那段时间,马艳正在为房租的事情犯愁,她的店面位于闹市区,可以说是黄金地段,房租自然不便宜,一般都是九百元左右一个月,但房东突然漫天要价,要把房租翻一倍,这样就是一千八百元一个月,马艳觉得很不划算,要是这样的话就等于一年到头全都是辛辛苦苦帮房东忙活了,太不值得了,讨价还价了几次,也没谈出什么结果。郑晓辉存心要卖弄自己,就说:“我会算卦,要不我帮你算算吧。”马艳诧异地看着郑晓辉说:“你还会算卦?真看不出,原来你还有这一手.。”于是欣然同意。

共 818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静观悲喜老师的这篇情感小说《干洗店那些事》描述的是在镇政府任文秘的郑晓辉两次恋爱失败的故事,第一次因主人公郑晓辉不注意生活中人情往来的送礼细节,引起女朋友的不满而分道扬镳。第二次主人公郑晓辉一度被开干洗店马艳的美貌所吸引,也曾暗下决心一定要追到手,尽管付出诸多的努力,但因主人公的性格所致,最终也败下阵来,成为此生的遗憾。通过主人公两次失恋的经历,我们也深深感觉到真是性格决定命运。假如郑晓辉性格开朗些,假如郑晓辉精通人情世故,假如郑晓辉格局再大些、再善谈些,凭着文秘的工作完全可以改写自己的人生。可惜生活没有假设,就像河水不能倒流,人生的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根本就没有再来一次的可能。有鉴于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审视自己的不足,在现实生活不断完善自己,注重学习、善于学习,尽最大可能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只有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被时代所淘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感谢老师赐稿,期待老师更多的佳作问世。【编辑:含笑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含笑花        2024-11-15 11:59:17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永远都不会过时。
位卑言轻布衣身,我以我笔写我心。
回复1 楼        文友:静观悲喜        2024-11-15 18:27:08
  谢谢您的点评和鼓励!我的意图是探讨男性在恋爱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我觉得如果男方自己条件跟不上,就不要有妄想。也许是我的思想悲观了一点,老师强调了提升自己的重要意义。让我深受启发。在齐鲁发文还真不容易啊,第一次不是原创,第二次达不到精品的标准。谢谢老师的厚爱!终于硬着头皮搞个一个。开个玩笑,希望老师不要介意。还是要自己努力多花点工夫。
回复1 楼        文友:静观悲喜        2024-11-15 18:28:06
  感谢编辑老师的精心撰写的编按!您的点评真是一针见血,精准到位!谢谢您的鼓励!辛苦您了!顺便问一下,齐鲁有微信群吗?能不能拉我进齐鲁的微信群。不知道满山红叶老师在不在齐鲁的微信群里。我非常钦佩她,高产高质。如果能进群方便我向满山红叶老师请教。不过估计她也忙得很。呵呵。
2 楼        文友:静观悲喜        2024-11-15 18:18:45
  感谢编辑老师的精心撰写的编按!您的点评真是一针见血,精准到位!谢谢您的鼓励!辛苦您了!顺便问一下,齐鲁有微信群吗?能不能拉我进齐鲁的微信群。不知道满山红叶老师在不在齐鲁的微信群里。我非常钦佩她,高产高质。如果能进群方便我向满山红叶老师请教。不过估计她也忙得很。呵呵。
3 楼        文友:江亲莲        2024-11-28 10:54:41
  其实,人生的这条路,更像是坐公交车。在不同的站点,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在这条渐行渐远的交通路上,有的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可过了这段路,你又会在紧挨着的站点遇见新的人和新的环境,没有人可以一直陪着你。回望这一路,当你真正能够挺过孤独的日子,就说明内心又接受了一次崭新的洗礼,至少已经从深渊中走出来了。向优秀的写作老师学习,致敬辛勤写作的老师。感恩遇见!
君子立世当刚毅坚卓。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文与道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回复3 楼        文友:静观悲喜        2024-11-28 19:14:03
  感谢江老师的精彩点评和鼓励!您说得非常好。人生就是一个同自我作斗争的过程。心性俢养和自我提升是一辈子的事。活到老学到老。
4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3-19 08:15:42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4 楼        文友:静观悲喜        2025-04-06 23:42:27
  谢谢老师的鼓励!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