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乡场上(散文)

精品 【晓荷.奖】乡场上(散文)


作者:廖春波 布衣,243.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10发表时间:2024-11-16 02:18:29

凉山州越西县中所镇,每月逢三六九便赶场。在历史上,各部落散居山林,也以此集聚山下,交流货物、信息,维系情感、关系,十分活跃。如今,再过几天就是彝历新年了,州政府办已通知休假一周,年前最热闹的赶场日到来。街道依然是旧模样,低矮斑驳的板壁房,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川流不息的当地人,身穿古朴彝族服饰,多姿多彩,满面笑容。
   公路宽敞,有三轮车,运载着猪,去猪市场。小胡同内,两旁摆摊,密密麻麻,人声鼎沸。稀奇古怪,应接不暇,有修鞋的,还有磨坊,也有爆米花的,滚筒自转在火上,炒熟砰的一声,全装进大竹筐。由彝山雄鹰乐队演唱的歌曲《欢乐彝族年》,通过循环播放,响彻偏僻角落,又增添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浓厚节日氛围。
   “过年啰过年啰
   我们彝家过年啰
   太阳你歇一歇
   月亮你歇一歇
   太阳月亮来相会
   共庆彝族年啰……”
   鸡市场熙熙攘攘。头裹青布、挑花刺绣、戴着耳珠、披衫而行的善男信女,手捧或怀抱大公鸡、扁嘴鸭、长颈鹅、大白兔、小猫狗等,还有挎一竹篮禽蛋,悠闲穿梭人群中的。他们似乎不是在交易,而是在观景,释放无比喜悦的心情。那些活禽东张西望,对外面的世界好奇,也不在意流落何方。在地摊上,待售猫狗更不少,牵绳或装大竹篓,不时卖萌。
   在入场口,有一群狗崽,挤作一团,嘴伸向母犬,吸吮奶乳,毛发皆纯黄,为田园犬。狗是忠诚的动物,彝族人禁食狗肉,人与狗为伴,相处很融洽。两位买主旁观,提起一条条狗,东挑西选,评头论足。狗伸直腿,吊半空中,一动不动,任由摆布,毫不挣扎。它们望着侧边正包皮蛋的老大娘,鸭蛋在她握草木灰的一双茧手里,滚动自如,似小皮球。
   猫也多,是土种。黑猫白猫,应有尽有。有的敞放平地,有的拴于竹椅。兔子乖巧,三三两两,吃着青草。黑山羊被人牵着,一对头角弯而长,温顺地穿过人流。肥猪从车上赶下地,欢奔活跳横冲直撞。背负小孩子的老妇,嘴叼铜烟杆的壮汉,一会儿买一把青菜,一会儿割一块鲜肉。蔬菜摊和肉食铺,全卖的本地产品,原生态,无污染。
   中药材与水果、杂粮、鱼等农副产品也琳琅满目,一字排开。选购者走来走去,或站或蹲在摊点。买卖双方,和和气气,憨厚淳朴。稚嫩的儿童,逗着小猫狗,别人买去,依依不舍。一位彝族少女,仿若汉化,穿牛仔裤,席地而坐,守着山货,面对顾客,露出羞涩微笑。一群小伙子,游荡她周围,还大胆哼着火把节上唱红的情歌《土妹妹》:
   “老记着你的名字
   眼睛像天上星星
   散发着智慧光芒
   温柔像一面湖水
   我的妹妹耶耶……”
   路过的姑娘们哄笑,这群人也一哄而散。帅气冲天的少男,鼻梁长且直,身披查尔瓦,头戴英雄髻,洋溢着青春气息,也惹人喜爱。当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派丰收景象,展现在乡场上,更让人高兴。路边墙根,便有老汉扎堆,妇女交头接耳,谈论家长里短,年景收成。自从脱贫攻坚后,日子越过越舒坦,愁眉苦脸的干人,全场也看不见了。
   走出场,入老街,属龙泉村管辖地,古色古香,弯弯曲曲。幽深处,有土房,至少逾一百多年,转角墙壁上方,开凿两扇小窗,下端一孔,可置蜂桶。一路上,赶场者络绎不绝,普遍背着竹背篓,一边东游西逛,一边买所需的,各种各样东西,不一会儿背篼就装满了。竹编是门技艺,器制不可胜数,如筲箕、箩筐、簸箕,满街有售,精工细作。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越西一带,尚有许多这样的集市,锅碗瓢盆,柴米油盐,风土人情,包罗万象,甚至有彝文手抄本,吸引着游客。不仅美景多,美女迷人,美食也纷呈,早点如包子、馒头、稀饭、抄手、小面、凉粉、烧饼,热气腾腾的,油炸土豆、火腿肠等,隔老远闻香。若逛累了,随便找一家店,嗦一碗粉,别提有多惬意。
   特色小吃中,燕麦醪糟,味道是甜的,回味无穷。卷粉也有风味,加配菜和配料,品种繁多,搅拌均匀,卷起来吃。在市场上,还有卖牛的,挑牛的诀窍,少有人知。偶遇马拉车,像人力车,车轮仅两个,还可载客。竹杆横拦,悬挂长辫出售,看老板的帽子,纷纷缠此发辫。菜市区,年货多,蔬果丰盛,粮油齐备,腊肉、香肠等,令人垂涎欲滴。
   三十多年前,我赴邛海边开会,路过西昌等地时,到附近赶场,见识彝族风情,留下深刻印象。现在,冬日暖阳,凉山不凉。“走,去越西赶场”,成为响亮名片。中所集镇,尤具代表。货真价实,诚实守信。人山人海,涌动如潮,仿佛昨日重现,我又返老还童。多么难得的人间圣境,在大凉山隐秘呵护下,保存完好,出乎意料。我还想去,故地重游。
  

共 18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生动描绘了越西县中所镇赶场的热闹景象与浓郁的民族风情。文中展现了赶场日的繁荣,街道上低矮斑驳的板壁房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人们身着彝族服饰,欢歌笑语。市场内各类摊位琳琅满目,鸡市场的善男信女带着活禽,猫狗兔羊猪等动物活泼可爱,蔬菜水果、中药材等农副产品丰富多样。年轻人或大胆表达爱意,或洋溢着青春气息,老人妇女谈论着生活的美好变化。古老的街道古色古香,竹编技艺精湛,美食小吃令人垂涎。不仅有常见的早点,还有特色的燕麦醪糟和卷粉。这里保留着传统的交易方式和淳朴民风,货真价实,诚实守信。作者回忆往昔,对比今时,对中所镇的赶场充满留恋。这场赶场不仅是商品的交流,更是民族风情和文化的展示,是人间烟火气的生动体现。它见证了脱贫攻坚带来的幸福生活,让人们感受到了大凉山在岁月变迁中的坚守与发展,是一片保存完好的人间圣境,吸引着人们故地重游。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编辑: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18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1-16 02:18:46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1-16 02:19:56
  这篇文章描绘越西县中所镇赶场的盛景。街道古朴,人们身着彝族服饰。市场热闹,活禽、农副产品丰富。古街有百年土房,竹编技艺精湛,美食多样。赶场展现民族风情,见证脱贫成果,民风淳朴,是人间烟火的生动体现,令人留恋。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3 楼        文友:廖春波        2024-11-16 06:28:33
  编按神速,解读到位,谢谢师友,遥祝冬安!
4 楼        文友:何叶        2024-11-18 18:37:38
  恭喜精品!廖老师真棒!加油!
何叶
5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1-19 17:21:10
  这篇写越西县中所镇赶场的文章超赞!把热闹场景、特色风情描绘得鲜活生动,有浓浓的人间烟火气,让人仿佛置身其中,真心喜欢,值得一读!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