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现代诗歌 >> 【齐鲁·激情】叶落归根(六首)

精品 【齐鲁·激情】叶落归根(六首)


作者:伍培阳 秀才,1133.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70发表时间:2024-11-20 08:43:04

<>叶落归根
  
   “选择日落告别枝丫
   一枚叶子
   也怕碰上相见不相识的儿童么?”
  
   在石桥边
   疑虑,踟蹰
   左脚平声,右脚仄声
   许久,许久
   他才从那首唐诗里转出来
   ——村头无人
   三步并着两步
  
   <>坎坎复坎坎
  
   树上的枝条
   打着寒噤,悉数弹出去
   最后的叶子
  
   坎坎复坎坎
   樵声响起
   “贫穷预备过冬的柴禾了”
   云团聚拢佛家山
   “冷时,裹裹身体”
  
   <>深秋
  
   登上峭壁的蚂蚁
   运动复眼
   翻读——
   旷野,山岭,沟壑……
  
   “我已尽力了”
   蛤蟆溪时断时续地呜咽
   沿途丢下:砾石,枯草
   小动物的残骸
  
   <>冬青树
  
   “走啵?”
   “等等”
   “想走啵?”
   “再等等”
   寒风呼啸着
   翻过棚山岭的海拔
   气温更低了
  
   檐下,一只试图用视线
   挑唆香樟树叶的狗仔
   撒腿便跑
   迅速回到它的童话世界
   ——新垒的草窝
  
   <>求助
  
   绘画的纸用完了
   面向天空
   踮起脚尖伸出手臂
   那么高,那么远
   能够着吗
  
   她想哭
   雨点哗哗啦啦落下来
   洇湿望眼
  
   <>肩头
  
   “累了,困了,就靠一靠”
   看见:一朵白云一团白云
   朝棚山岭泊去
  
   奶奶揉搓眼睛
   奶奶酸楚
   等了好多年,她的肩头
   一直被岁月空着
  
  

共 6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以下是对这六首诗的解读,《叶落归根》:以叶子告别枝丫的视角展开,通过 “怕碰上相见不相识的儿童” 这样奇特的想象,赋予叶子一种类似人的情感与担忧,或许暗示着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叶子不再是单纯的自然之物,而是承载了某种对陌生与变化的怯意。诗人描述叶子在石桥边 “从那首唐诗里转出来”,这一表述巧妙地将现实情境与古典文化联系起来。唐诗往往是我们文化记忆中关于乡愁、离别等情感的经典表达,叶子从唐诗情境中走出,似乎带着那种传统诗词里的怅惘,又急切地奔向熟悉的村头,表现出对归处的渴望,即使村头无人,也三步并作两步,有一种急切又略带落寞的归乡之感。《坎坎复坎坎》:开头描绘树上枝条 “打着寒噤,悉数弹出去” 以及最后的叶子的状态,生动地勾勒出深秋时节树木在寒冷侵袭下的瑟缩之态,给人以萧瑟、冷清的直观感受。 “坎坎复坎坎” 的樵声响起,既增添了一种听觉上的节奏感,又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节奏与劳作。“贫穷预备过冬的柴禾了” 这句话直白地点出了生活的艰辛,人们在寒冷的季节来临前要为生计做准备,而云团聚拢在佛家山,“冷时,裹裹身体” 则有一种在艰苦生活中自我慰藉、从自然与信仰处汲取温暖的意味,整体营造出一种生活虽艰难但仍有希望与坚守的氛围。《深秋》:诗以登上峭壁的蚂蚁为观察点,通过蚂蚁 “运动复眼” 翻读旷野、山岭、沟壑等景象,以小见大地展现出深秋广阔而苍凉的自然画卷。蚂蚁虽渺小,但它的 “阅读” 仿佛是在审视这深秋世界的种种,暗示着即使微小如蚂蚁,也在感受着季节的沧桑变化。“我已尽力了” 这句话像是蚂蚁的心声,也可看作是万物在深秋面对肃杀氛围的一种无力感的表达。而蛤蟆溪时断时续地呜咽以及沿途丢下的砾石、枯草、小动物的残骸等,进一步渲染了深秋的衰败、凄凉之感,让人感受到生命在这个季节里的脆弱与无奈。《冬青树》:诗中以 “走啵?”“等等” 这样简单的对话形式展开,反复的询问与等待的回应,营造出一种欲行又止、犹豫不决的氛围。这里的等待或许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或者是对某种未知的谨慎态度。寒风呼啸翻过棚山岭,气温更低,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檐下那只试图用视线挑唆香樟树叶的狗仔,最后撒腿便跑回到它的新垒草窝。狗仔的行为既表现出动物对寒冷的本能躲避,也从侧面烘托出环境的严酷,而它回到草窝的举动,又有一种回归安全港湾的感觉,与诗题《叶落归根》在某种程度上有回归、寻找庇护的内在呼应。《求助》:诗歌开篇点明绘画的纸用完了,这是一个很具体的关于艺术创作遇到阻碍的情境。纸作为绘画的载体,用完意味着创作的中断,反映出创作者面临的物质局限。主人公面向天空,踮起脚尖伸出手臂,试图去够那 “那么高,那么远” 的未知,这里的天空可象征着无限的可能、艺术灵感的源泉或者是某种理想的境界。然而这似乎是艰难的,甚至是有些绝望的,所以她想哭,而雨点哗哗啦啦落下来洇湿望眼,既像是上天对她困境的一种回应,又进一步强化了那种无助、失落的情绪。《肩头》: “累了,困了,就靠一靠” 这句话传达出一种对依靠的渴望,而看见白云朝棚山岭泊去,仿佛是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景象,可又与后文奶奶揉搓眼睛、酸楚的情绪形成对比。奶奶等了好多年,她的肩头一直被岁月空着,这里的肩头象征着可以给予他人依靠、承载情感的地方,却一直未被填满,深刻地表现出奶奶在岁月长河中那种孤独、期待落空的心酸,也暗示着或许亲人的远离或缺失,让她在漫长的人生里缺乏那份应有的慰藉与依靠。 总体而言,这组诗围绕着深秋、自然景象、生活情境等展开,通过诸多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或表达对归处的向往,或呈现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或抒发艺术创作的困境与渴望,或刻画岁月中人物的孤独与期待,都在不同程度上呼应着 “叶落归根” 这一主题,暗示着万物在历经种种后对回归、对某种情感寄托的追寻。【编辑:明月沧海】【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02000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明月沧海        2024-11-20 09:02:55
  期待作者新的精彩!
明月沧海:本名宁利强,1976年生于山东莘县,1993年开始文学创作。
2 楼        文友:伍培阳        2024-11-20 09:24:29
  明月沧海老师上午好!谢谢您这么精彩精到的点评!祝冬安!
3 楼        文友:土木禾刀        2024-11-20 22:02:27
  诗和编按俱佳。有了好诗也就有了好的编按,有了好的编按,诗歌的好处也就愈发彰显。
4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2-18 08:24:39
  恭喜佳作摘精!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