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小河往事(散文)

精品 【晓荷·奖】小河往事(散文)


作者:冬阳先生 秀才,2275.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49发表时间:2024-11-20 12:56:18
摘要:雨季过后,秋末冬初,小河开始慢慢干涸,一个又一个深浅不一的脚窝子,一道又一道清晰的水位线,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故事。 云烟易散,往事悠悠。村头的小河连同属于它的往事,永远地停留在了故乡的旧影里。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用以形容我们村北入口这座桥头再恰当不过了。从北面进入村子,它是唯一的入口,桥下这条河由东向西流淌,护住整个村子,村民都叫它“齐后支渠”。向西直通博平一干渠,向东汇入茌平茌新河,曾经是村里东西北三侧大片田地早春灌溉的唯一水源。
   早春,灌溉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农事。冬去春回,万物复苏,沉睡一冬的小麦开始返青,这个时候急需水分,春灌便是重中之重。用于灌溉的水源主要依靠黄河水,上游位山灌区引黄闸开闸后,黄河水便通过河流主干道,干渠,分干渠,支渠逐渐灌满河道,给流经沿途的田地带来丰收的希望。
   上游来水时,不仅大人兴奋,小孩子们更兴奋。如果刚好赶在周末来水,我们会跟着大人一同来到村后的小河。大人们站在桥头边闲侃家常边把手搭于额头远眺。孩子们不顾大人的呵斥,三五成群顺着河堤滑入河底,在干涸的河床上疯跑!来水是自西向东,我们便向西面跑,去迎接黄河之水。
   小学时期有一本课外读物《黄河之水天上来》而伙伴们把它改为“黄河之水西边来”。河道两侧是光秃秃的杨树,等待萌芽的柳树,树下河堤坡面上是枯黄的芦草,它们都在等待返青,渴望喝到早春第一股甘甜。南侧坡面有时还会残留未融化的积雪,但河床早因枯竭已久而干裂,土层满是裂纹,每道裂缝里藏匿着整个冬天的故事。走在河床上时而会发现几个深浅不一的脚窝子,这又是谁留下的印记,又藏有一段什么样的故事?我顾不上去探究,跟着小伙伴继续向西跑,比赛谁能先和黄河水相遇。
   不知不觉间,桥头上村民的身影越来越模糊,父母的呼唤在二月的春风里渐行渐远。我们依旧疯似地跑着,跑着……直至传来一声惊呼。“啊!水来了!”一抹浑浊的水流像一支沾满墨的毛笔在如宣纸般平整的河床上神奇走位,又像一条灵巧的水蛇蜿蜒前行,在平坦的河底,敏锐地发现哪里更为低洼。小伙伴们折返往回跑,有的跑在水前面像是领路者,有的则在水的两侧如同左右护法,护卫着这孱弱的涓涓细流匍匐前行。
   水面和流速在孩子们的惊讶声中,越来越宽,越来越快,裹挟着沿途的枯枝、树叶、杂草、上游的故事向前流淌。桥头上,大人们也开始兴奋起来,对着孩子们大声喊道。
   “小兔崽子们,还不快上来,一会儿水大了小心把你们冲跑。”
   孩子们哪顾得上大人的叫喊,依旧撒欢式地疯跑。随着水流速度变快,我们也变得更加激动,一同激动的还有那被水漫过的树根、茅草、河床。年龄小一点的孩子因跑得慢,被水打湿了鞋子,一边惊叫连连一边加快了奔跑速度。当我再回头望向后方,河底已被浑浊的黄河水覆盖,两侧的枯草已被淹没,裸露的树根也被淹没,一个个深浅不一的脚窝子还有我们杂乱无章的脚印全部被淹没了,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过。湍急的河水裹挟着杂物不时地撞击着河岸,水位逐渐上升,这些杂物连同它们的故事,有的跟着河流继续涌动,有的则被树根挽留下来打着漩涡相谈甚欢。
   来到桥底,大家你拥我挤地钻过小桥的拱洞,兴高采烈地继续跑向东方,直到大人们再次发出桥头狮吼,才悻悻地爬上岸趴在桥头上向下观望。水位继续渐涨,柔弱的涓涓细流变成了波涛汹涌的急流,势如猛兽,狂奔而行,我们倒吸一口凉气,再也不敢轻视河水的力量。
   大人们谈论着接下来的灌溉事宜。不久后,水流势头减慢直至安静下来,黄沙开始慢慢沉淀,河水由浑浊变成灰黄再变成清澈。几天后,小河两岸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一台台水泵像是饥渴的怪兽,大口大口吮吸着河流甘甜的乳汁,随后又把更为清澈的甘甜喷洒在麦田里。空气里弥漫着咕咚!咕咚的声响,不时出现几声满足的饱嗝。
   孩子们把家里破旧的纱窗,绑在交叉的木棍上,制成一个简单的渔网,蹲守在水袋子出水口,等待着意外收获。刚刚睡醒的小鱼被水泵吞进,天旋地转地涌向出水口,掉落在渔网之中。地头上被水流冲出的泥坑里,不时泛起几朵水花,拇指肚大的小鲢鱼、小鲫鱼、小泥鳅还未享受短暂的安宁,便被小孩儿们装到罐头瓶里等待未知的结局。
   灌溉结束后,小河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河边的杨树、柳树开始变得枝繁叶茂,绿意盎然,几声蝉鸣飘过,春天已悄悄离去,夏天带着它独有的热情袭来。黄昏时分,农人们忙完一天的农活,把一板车割来的野草倒进河里,经过清洗后,再用三股钢叉挑回板车,为牛羊准备了一顿干净的晚餐。随后,便踩在岸边甩出毛巾按在河水里洗上一把,擦去一天的酸臭与疲惫。几个年轻人直接跳进河里,任由河水肆意冲刷着身心上的劳累。
   稍大一些的孩子们,站在桥上,模仿电影里的桥段,喊出振奋人心的台词相拥跳下。又有几位孩子模仿着《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做出一个滑稽的动作,随后一个筋头翻入水中。扑通一声!泥土色的浪花翻滚后便没了动静。当你的心提到嗓子眼的时候,远处水面露出的小脑袋,让你大吃一惊。“扎猛子”在农村孩子眼里没有什么可惊讶的,很多孩子即使不会游泳,却早早地学会了扎猛子。他们在岸边的浅水区,抓住水下裸露出的树根,深吸一口气,一头扎进水里,在水中抓着树根匍匐前行,少则两三米,多则五六米,实在憋不住了,便把头猛得探出水面,用手快速抹一把脸上的水,露出得意之色。一旦学会游泳,他们便如同一条条小鱼,时而飘在水面,时而潜入水中。
   小河不算太宽阔,却拥有宽广的胸怀,任由孩子们在它怀里玩耍嬉闹,哪怕他们把清澈的水搅成泥浆绝无怨言。它留下农人劳作一天的辛苦,留下一板车野草根上的泥土,接受着孩子们的肆意妄为,享受着鱼虾穿行其中,它用无私的心胸为村子带来快乐。
   夏末,烈日依旧肆无忌惮地烘烤着这片土地,蒸发着水位线骤降的小河。小河两岸再度燃起机器的轰鸣,随着一股股清泉喷洒而出,田间喝足水的玉米苗显得更加娇嫩、翠绿、粗壮。给大自然带来勃勃生机,给农人们带来丰收的讯息。
   随着水位持续下降,岸边一道道清晰的水位线像是五线谱,弹奏着夏末秋初的赞歌。河面逐渐变窄,河水变浅,水面上泛起密密麻麻的涟漪。大人和孩子们从家里拿来渔具,粗制的渔网、水桶、脸盆卷起裤腿,跳进河水里,一场人鱼大战爆发在即。
   人们用铁锹或徒手挖出泥巴垒起道道堤坝,把小河分为一段又一段。大家都站在属于自己的战区,撅着屁股用盆子费力地往外刮水。很快河水便被刮得所剩无几,虽然相邻战区还有水偷偷渗入但不影响捉鱼。浑浊的泥浆水面上泛着点点水花,像父亲眉头上的皱纹一点点扩散,像是姐姐脸颊上的酒窝既深邃又好看。
   水面上出现一道道黑色的脊梁,没错!出鱼了,有大的,有小的。小鲢鱼最不耐呛,浮在水面翘着小嘴大口喘息,最容易捉到;小鲫鱼则是露着黑黑的脊梁,躲来躲去,丝毫不知自己已暴露位置;黑鱼最为狡猾,即便水干了,它依旧藏在泥浆里一动不动,很难发现;泥鳅与鳝鱼则像水蛇,在泥浆里蜿蜒游走,留下了一道道弯弯曲曲的水纹;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小鱼,薄如纸片,在阳光照射下五彩斑斓,姑且叫它们小彩鱼吧!
   人们脸上被黄泥浆水染满,像是戏台上一张张脸谱,只露着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地盯着水面,张开双臂,五指分开,犹如雄鹰的利爪随时向猎物出击。扑通!扑通!孩子们仿佛灵活的小猴子,在水里冲过来,窜过去,泥浆满天飞,不时有几条鱼、泥鳅被扔到岸边。岸上的小跟班迅速地看准自家人扔上来的鱼,扑过去按住抓起来放到鱼兜里或桶里。有时因为太着急,一个没站住滑进水里,弄得满身是泥,引起大伙一阵哄笑。
   太阳照在人们脸上,各式各样的黄泥脸谱,有的湿漉漉,有的已被太阳晒干,一道道裂缝像被烤裂的陶瓷罐。几条幽黑如小孩儿胳膊般粗细的大黑鱼,最后也没能逃过猎手的眼睛。
   中午时分,村子里炊烟袅袅,不时回荡着孩子们的嬉笑声,夹杂着扑鼻而来的鱼肉鲜香。小河恢复了它的平静,残余的水洼慢慢变得清澈起来,劫后余生的小鱼们惬意地游弋其中,随时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几只不知名的水鸟,站在岸边捡拾着孩子们扔掉的螺狮、小河蚌、小虾米。灌满水的脚窝子,一道道小堤坝,几处浑浊几处清的水洼,像岁月流逝留下的斑驳,低吟着乡村赞歌。
   雨季过后,秋末冬初,小河开始慢慢干涸,一个又一个深浅不一的脚窝子,一道又一道清晰的水位线,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故事。
   如今小河还在,只是桥头已被修缮成混凝土制。河床与河堤上长满了枯黄的芦苇,芦苇根部泡在浅浅的水里,一阵风吹过,芦花随风飘扬,苇杆摇动水面,荡起层层涟漪,但清波之下却没有了鱼虾。这些水并非上游的黄河水,而是岸边养猪场,养牛场以及温泉景区流出的污水。掺杂着牛羊粪便的污水和洗浴后的废水混合在一起,散发出一种难闻的气味。
   云烟易散,往事悠悠。村头的小河连同属于它的往事,永远地停留在了故乡的旧影里。
  

共 34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是一部乡村生活的壮丽史诗,一幅田园风光的精美画卷,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了乡村小河的前世今生,让读者深深陶醉其中。作者以细腻入微的笔触,从村北那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气势的桥头入手,将我们引入了这个充满故事的世界。桥下的齐后支渠不仅仅是一条普通的河,它是村庄的命脉,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情感纽带。文中对早春灌溉的描写堪称一绝,冬春交替之际,小麦返青对水的渴望与黄河水的奔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将自然规律与农事活动紧密相连,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人类对土地的依赖。那黄河水沿着复杂的水系缓缓而来,就像带着希望的使者,给沿途的土地带来生机,这一过程宛如一场盛大的生命之舞。孩子们迎接黄河水的情节充满了童真童趣,他们对黄河水的好奇与热爱,如同火焰一般在字里行间燃烧。“黄河之水西边来”这一妙趣横生的改动,尽显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他们在干涸河床上的奔跑,与周围的杨树、柳树、芦草和积雪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童年时对大自然探索的身影。而黄河水初至时的描写更是精彩绝伦,那如墨的水流在河床上蜿蜒前行,像是拥有生命一般,孩子们与水的嬉戏互动则为这画面增添了灵动的色彩,将那份纯粹的快乐传递给了每一位读者。文章对不同季节小河场景的刻画也十分精彩。夏天,小河是村民和孩子们的欢乐天堂,无论是农人们洗去疲惫的身影,还是孩子们花样百出的跳水、游泳,都展现出了小河对村民生活的重要意义。它像一位包容的长者,默默承载着乡村的欢笑与汗水。夏末秋初的捕鱼场景更是热闹非凡,人们与鱼虾的“大战”被描绘得活灵活现,从筑堤到捉鱼,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个充满欢笑和泥土芬芳的现场。然而,文章最令人动容的是对小河现状的描写。现代发展带来的污水污染,让曾经充满生机的小河变得面目全非,这一变化犹如一把利刃,刺痛了读者的心。作者通过今昔对比,深刻地表达了对环境变化的痛心和对传统文化消逝的惋惜,使文章在展现乡村之美的同时,更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总之,这篇文章在情感表达、细节描写和主题升华上都表现出色,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反复品味。感谢赐稿晓荷,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21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1-20 12:57:27
  这篇文章如同一幅乡村生活的多彩画卷,从春到冬,小河的故事充满生机与温情。今昔对比深刻,细节生动,唤起了我们对田园生活的怀念,是难得的佳作。
回复1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1-20 14:18:25
  感谢汪老师辛苦编发与超棒的精美留评剖析,给拙文增光添彩。文学之旅一路同行,向老师学习。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1-20 12:58:07
  文章以小河为线,串起乡村四季,春灌的希望、夏嬉的欢乐、秋捕的热闹,无不精彩。对小河变迁的描写更让人心痛,文字有力量,情感真挚,值得称赞。
回复2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1-20 14:19:25
  再谢汪老师留墨添香,致敬我们的童年,致敬那段令人终生难忘的过往。
3 楼        文友:西门望雪        2024-11-20 20:49:40
  好有趣的北国儿时生活,让我这个南方人大开眼界。
回复3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1-21 15:45:27
  感谢望雪老师来访,留墨添香,欢迎老师来北方做客。
4 楼        文友:范明秀        2024-11-21 06:19:10
  我们家紧挨着一条河,对于大河的感情和老师一样的深沉。下河捉鱼和游泳当然是男孩子的专利,但是喜爱家乡,念惜过往的心是一样的。都说水是财气,我们傍水而居,定会人杰地灵。喜欢冬阳老师的每一篇文章!祝好!
回复4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1-21 15:48:37
  感谢范老师抬爱读拙与留墨添香鼓励。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一条河,这条河能够串联起我们所有童年的回忆,哪怕它是干涸的,它依旧在我们心里流淌,流淌着深深的乡愁。
5 楼        文友:何叶        2024-11-21 18:16:43
  恭喜咱家帅哥又一精品!感谢支持,期待更多精彩!
何叶
回复5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1-22 09:55:06
  感谢社长鼓励,遥祝冬安
6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4-11-21 18:46:54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冬阳老师就是晓荷社团里的一匹骏马,有你社团最精彩!赞!赞!赞!
回复6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1-22 10:20:31
  感谢付老师抬爱读拙与精美留评鼓励,敬茶献花
7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1-21 18:53:25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7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1-22 10:21:04
  感谢小雨老师鼓励,遥祝冬安
8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1-21 20:33:33
  恭喜佳作摘精!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8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1-22 10:21:45
  感谢纪老师鼓励,敬茶三杯,遥祝冬安
9 楼        文友:萧垦        2024-11-21 22:06:02
  祝贺老师佳作加精,问好,点赞。
回复9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1-22 10:22:33
  感谢萧老师到访鼓励,敬茶三杯,遥祝冬安。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