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情感小说 >> 【金文·岁月】岁月的领悟(小说)

编辑推荐 【金文·岁月】岁月的领悟(小说)


作者:汤文来 布衣,137.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41发表时间:2024-11-21 10:06:34
摘要:这篇文章讲述了李墨从乡村到城市,再回归乡村的成长历程。首先是儿时回忆剪影,继续展示经历高考、大学、求职的挫折与困惑,最终选择回到乡村,过上简单而充实的生活。在乡村,他学会了欣赏自然,珍惜情感,找到了内心的安宁。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他在农业技术和互联网销售方面取得了成功,带动了乡村的发展,并重新收获了爱情。文章通过李墨的经历,展现了成长、坚持和回归自然的重要性,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
   初冬的黄昏,像一幅色调暗沉的油画。夕阳的余晖无力地穿透厚重的云层,洒在宁静的乡村大地上。冷风飕飕地吹过,落叶在暮色中悄然飘零,宛如失去方向的舞者,最终无奈地躺倒在冰冷的泥土之上。
   李墨独自站在村头的小山坡上,脚下的枯草在风中瑟瑟发抖。他紧了紧身上那件略显单薄的旧棉袄,目光深邃而迷茫,望着眼前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沧桑之感。
   李墨出生在这个偏远的乡村,曾经,这里是他心中最温暖的港湾。儿时的他,在田间地头奔跑嬉戏,与小伙伴们一起捉泥鳅、捕蝉、放风筝,那时的日子简单而快乐。村后的那条小河,承载了他无数的欢笑和回忆。夏天,他和小伙伴们在河里游泳、摸鱼,清凉的河水洗去了夏日的炎热和疲惫。冬天,河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他们就在冰上滑冰、打陀螺,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村庄。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墨开始渴望外面的世界。他努力学习,希望能够走出这个小乡村,去看看外面的繁华与精彩。终于,他考上了县城的重点高中,离开了家乡。在县城里,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同学们穿着时尚的衣服,谈论着他从未听过的话题,他感到自己格格不入。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高中三年,李墨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他每天早早地起床,背单词、做习题,晚上还要在昏暗的灯光下复习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成为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那一刻,他成为了全村人的骄傲,父母脸上也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大学的生活对李墨来说是全新的挑战。城市的繁华让他眼花缭乱,同时也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个个才华横溢,他在其中显得平凡而普通。为了不落后于人,他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学业,每学期都能拿到奖学金。
   毕业后,李墨满怀信心地踏入了社会,他梦想着能够在大城市里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求职的道路充满了坎坷,他四处碰壁,投出的简历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那段时间,他住在简陋的出租屋里,每天吃着泡面,心中充满了焦虑和迷茫。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一家小公司给了他一个机会。虽然工资不高,工作也很辛苦,但李墨还是非常珍惜。他每天早早地来到公司,加班到很晚才回去。他努力工作,希望能够得到上司的认可,然而,职场的复杂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同事之间的勾心斗角,上司的苛刻要求,让他感到心力交瘁。
   在这座繁华的城市里,李墨感到无比的孤独。他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每天下班后只能回到那个狭小的出租屋,独自面对冰冷的墙壁。他开始怀念家乡的温暖,怀念父母的关爱,怀念儿时的无忧无虑。
   如今,他站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梦想,想起了那些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的日子。他不知道自己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觉得一路走来,失去了太多太多。
   风越刮越猛,李墨的头发被吹得凌乱不堪。他深深地叹了口气,眼中闪烁着泪花。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他必须重新找回自己的方向,重新找回生活的意义。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李墨缓缓地走下山坡,朝着家的方向走去。远处的村庄里,升起了袅袅炊烟,那是家的温暖,也是他心灵的归宿。
   2
   李墨拖着沉重的步伐,缓缓走进了那个熟悉的小院。院子里的老枣树依旧挺拔,只是枝头上的枣子早已不见踪影。他坐在那张破旧的木凳上,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那些曾经的相遇与离别。
   大学时期,李墨参加了学校的志愿者活动,在那次活动中,他遇见了林悦。林悦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一双大眼睛总是闪烁着灵动的光芒。他们一起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筹集物资,一起在炎炎烈日下奔走呼号。在那些忙碌而充实的日子里,李墨和林悦的心越靠越近。
   他们一起漫步在校园的小径上,分享着彼此的梦想和心事。林悦梦想着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去揭露社会的黑暗面,传递正能量。李墨则渴望在商业领域有所建树,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在彼此的鼓励和支持下,他们的感情日益深厚。
   然而,毕业的钟声敲响,现实的压力让他们不得不面对分离。林悦得到了一个去外地实习的机会,而李墨则留在了本地工作。远距离的恋爱让他们感到疲惫和无助,渐渐的,争吵和误解充斥着他们的生活。
   最终,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他们在电话里结束了这段感情。李墨记得那个夜晚,窗外的月光如水,却照不亮他心中的黑暗。挂断电话后,他默默地流泪,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无光。
   工作后的李墨,在一次商务会议上结识了合作伙伴陈晨。陈晨是个精明能干的职场女性,她的果断和智慧让李墨佩服不已。他们一起为了一个项目日夜奋战,在合作的过程中,李墨对陈晨产生了别样的情愫。
   可是,陈晨早已心有所属,她把李墨当作朋友和工作伙伴,从未有过超越界限的想法。当李墨鼓起勇气向她表白时,陈晨委婉地拒绝了他。那一刻,李墨的心中充满了失落和尴尬。
   还有那次旅行中遇到的背包客小王,他们在青旅的大厅里畅谈人生理想,一起结伴走过了一段美好的旅程。然而,分别的时刻总是来得那么突然,他们在火车站挥手告别,约定着下次再见,可谁都知道,这也许只是一句空洞的承诺。
   李墨想起了那些在火车上、在咖啡店、在图书馆偶然相遇的人们,他们的面孔在他的脑海中一一闪过,有的清晰,有的模糊。每一次相遇都像是一颗流星,短暂地划过他的生命天空,留下一抹璀璨的光芒,然后又消失在无尽的黑暗中。
   那些曾经的拥抱,那些温暖的笑容,那些离别时的泪水,都成为了他生命中无法磨灭的印记。他知道,人生就是一场不断相遇和离别的旅程,每一个过客都带着自己的故事走进他的世界,又匆匆离去。
   李墨抬起头,望着天空中的繁星,心中默默地对那些曾经相遇又离别的人们说:“愿你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3
   李墨在小院中呆坐了许久,直到夜幕完全降临,他才起身回到屋内。躺在那张熟悉的硬板床上,他翻来覆去难以入眠,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古人对于秋天的种种描述。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的这首诗,他不知在心中默念了多少遍。李墨开始细细品味其中的深意,在他的记忆中,秋天似乎总是带着一丝悲凉的气息。
   小时候,每到秋天,他看着田地里逐渐枯黄的庄稼,感受着日渐寒冷的天气,心中总会有一种莫名的失落。大人们忙碌着收割,脸上虽然带着丰收的喜悦,但也难掩劳作的疲惫。秋风刮过,落叶纷飞,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无情。
   上学后,秋天意味着新学期的开始,暑假的欢乐时光一去不复返。教室里的窗户被风吹得嘎吱作响,他望着窗外的景象,心思却早已飘远。书本上那些关于秋天的诗词,大多充满了离愁别绪,让他对这个季节更加感到惆怅。
   然而,如今的李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起伏,再看秋天,却有了不同的感受。他想起刘禹锡眼中的秋天,毫无寂寥之义,反而饱含“胜春朝”之色。他开始思考,秋天难道真的只是衰败和悲伤的象征吗?
   秋天,是庄稼成熟的季节,那金黄的麦浪、沉甸甸的稻穗,不正是辛勤耕耘后的丰硕成果吗?那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挂满枝头,不正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丰厚馈赠吗?
   秋天,也是候鸟南飞的季节。天空中,那排成整齐队列的大雁,向着温暖的南方飞翔,它们目标明确,坚定不移。那振翅高飞的白鹤,排云而上,展现出无比的勇气和力量,这不正是生命的坚韧与不屈吗?
   李墨意识到,秋天其实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季节。它是对过去一年辛勤付出的总结,是为未来积蓄力量的时刻。它既有着收获的喜悦,也有着重新出发的勇气。
   就像他自己的人生,虽然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每一次的失败都为成功积累了经验,每一次的痛苦都让他更加坚强。秋天让他明白,人生没有永远的低谷,只要心怀希望,不断努力,总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晴空。
   在这个寂静的秋夜,李墨对秋天有了全新的认识,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慨和力量。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不再畏惧,因为他懂得了秋天的真谛。
   4
   在那个秋意渐浓的夜晚,李墨的思绪如同一缕轻烟,在岁月的长河中飘荡。他睁着双眼,凝视着黑暗中的天花板,心中对岁月的流逝感慨万千。
   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这是一个简单而又深邃的真理,李墨在经历了诸多风雨后,对此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回忆起童年,那时候的日子仿佛是一首悠扬的童谣。春天,他奔跑在开满野花的田野上,追逐着五彩斑斓的蝴蝶,感受着微风的轻抚,那是生命最初的蓬勃与活力。夏天,他与小伙伴们在村边的小河里嬉戏,清凉的河水漫过膝盖,笑声在整个山谷回荡。秋天,他帮着父母在果园里采摘熟透的果实,红彤彤的苹果映照着他那充满喜悦的脸庞。冬天,他穿着厚厚的棉袄,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冻得通红的小手却丝毫不减玩耍的热情。
   那些年,时间仿佛过得很慢,每一天都充满了无尽的新奇和欢乐。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脚步开始加快。
   中学时代,学业的压力让他的生活变得紧张而忙碌。清晨的早读,夜晚的自习,堆积如山的作业,一场接一场的考试,时光在笔尖与纸张的摩擦中悄然流逝。他在书海中奋力拼搏,为了心中的梦想努力前行,却也在不经意间错过了许多窗外的风景。
   踏入大学的校门,李墨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高深莫测的专业课程、充满激情的演讲比赛,他努力地融入这全新的环境,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能力。然而,四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毕业的钟声敲响,他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迷茫,匆匆告别了那段青春激昂的岁月。
   进入社会后,岁月的流逝变得更加迅疾而无情。工作的繁忙、生活的琐碎,让他感到应接不暇。每一天都像是在与时间赛跑,还来不及细细品味,一天就已经过去。曾经的梦想在现实的磨砺中渐渐模糊,曾经的激情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逐渐消磨。
   但李墨也渐渐明白,岁月的流逝并非只有失去,它也带来了成长和收获。那些曾经的挫折和失败,让他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那些曾经的欢笑和泪水,让他懂得了珍惜和感恩。
   春花的绚烂绽放,虽然短暂却无比美丽,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喜悦。秋月的清辉洒下,宁静而安详,让人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夏日的阳光炽热,孕育着万物的生长,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冬雪的洁白无瑕,覆盖了大地的一切瑕疵,给世界带来了一片纯净和祥和。
   每一个季节的更替,每一次日出日落,都是岁月流逝的见证。它们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出生活的千姿百态。
   李墨深知,无论岁月如何流逝,都应该用心去感受其中的美好,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未来的每一天。因为,正是这必然的流逝,才让生命变得如此珍贵而富有意义。
   5
   日子在平淡与忙碌中悄然流逝,李墨对生活的理解也愈发深刻。尤其是当他经历了尘世的喧嚣与繁华之后,更能体会到繁华落尽的素简之美。
   曾经,李墨也向往着都市的繁华,渴望在灯红酒绿中证明自己的价值。他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间穿梭,身着名牌服饰,出入高级场所,追逐着功名利禄。那时候,他觉得只有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发现,这种表面的繁华并不能填补内心的空虚。在那些觥筹交错的场合,他虽然面带微笑,内心却感到无比的孤独;在那些追求物质的过程中,他虽然得到了很多,却也失去了更多宝贵的东西。
   繁华过后,李墨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他想起小时候在乡村的生活,虽然简单朴素,但却充满了真实的快乐。那时候,没有奢华的物质享受,却有着邻里之间的亲切问候,有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温馨晚餐,有着在田野里自由自在奔跑的畅快。
   于是,他决定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回归到一种更简单、更纯粹的状态。他辞去了那份高薪但却让他身心俱疲的工作,离开了繁华的都市,回到了曾经熟悉的乡村。
   在乡村,李墨住进了一间简陋但却温馨的小屋。他在屋前开辟了一块小菜园,亲手种植着各种蔬菜。每天清晨,他迎着第一缕阳光起床,给蔬菜浇水、施肥,感受着土地的气息和生命的力量。
   他不再追求时尚的服装和昂贵的饰品,而是穿着舒适的棉麻衣物,享受着简单带来的自在。他不再频繁地参加社交活动,而是与几个知心好友相聚,品一杯清茶,聊一聊人生。
   夜晚,他坐在小院里,仰望着满天繁星,听着虫鸣蛙叫,内心感到无比的宁静。没有了城市的喧嚣和繁华,他却找到了内心深处真正的安宁。

共 887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江山文学评论:这是一部“乡村生活的蜕变与寻觅”故事,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李墨在乡村生活中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其从迷茫到坚定的转变,具有较高的文学质量。文章内涵丰富,不仅讲述了个人成长的故事,更折射出当代青年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困惑与选择,以及对传统与现代、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深刻反思。1、在思想层面,作品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李墨的经历代表了新时代背景下,许多年轻人对生活意义的探索和对个人价值的追求。这种思想深度使得作品具有了较强的现实意义。2、此外,文章还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色。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当下社会转型期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冲击和价值观重塑。3、在文化层面,作品深入挖掘了乡村生活的文化底蕴,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温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以及对现代文明的理性审视。4、综上所述,该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性、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成为一部值得品味的文学佳作。编辑推荐语录:《乡村生活》通过李墨的成长与蜕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美好,激励我们在平凡中发现生活的真谛,勇敢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幸福。文章适合热爱自然与乡村生活的人、经历挫折与成长的人、对人生哲理感兴趣的人、追求内心平静与幸福的人、年轻读者尤其是大学生和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喜欢文学作品的人阅读。请大家雅赏品鉴!【金文编辑:江西学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江西学士        2024-11-21 10:14:25
  感谢汤老师赐稿,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很多人是以成功者的身份返乡创业,这个群体自然不会有烦恼、且有成功者的快乐。而一些准备不足的年轻人,还有些深受一些“门第”观念、劳动价值观念影响的人,不能面对乡村的美好与机遇,被迫返乡寻找机会,这些人就像李墨,需要重新挥毫泼墨书写新的人生价值观,择业观,事业观,描绘在乡村振兴中的事业蓝图。此时此刻,借助江山文学黄金般的平台,寄语年轻人,任何时候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学习阶段掌握一技之长,毕业后报效祖国和人民,建设家乡,永远是对的。今天的国家主席当年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担任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培育了无数有用人才,将一些“普通”的年轻人,锻造的自信、阳光、有成就,为社会做贡献。
乌篷船,听雨眠,一蓑烟雨枕江南
2 楼        文友:江西学士        2024-11-21 10:16:38
  再次感谢汤老师的用心创作,你的作品体现了一名作家对社会的深刻观察,为时代思考、担当,文艺为人民服务,为时代代言,文化是生产力,文学里有答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乌篷船,听雨眠,一蓑烟雨枕江南
3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1-21 10:55:06
  持之以恒,坚持创作,祝福汤文来老师创作愉快!
4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1-21 10:55:48
  感谢江西学士倾情编辑,祝福老师快乐生活快乐工作!
5 楼        文友:汤文来        2024-11-21 11:20:47
  编辑们,尤其王社长,辛苦了!
6 楼        文友:婉影        2024-11-22 21:22:43
  小说创作着实不易,汤老师持之以恒地创作,精神令人敬仰!希望这篇小说能够获精!
7 楼        文友:婉影        2024-11-22 21:25:49
  江西学士老师精湛编辑,值得学习!
8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1-29 20:41:36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