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奖】小雪怀母(散文)
又到小雪的节气了,我的世界开始飘雪。二十六年前的今天,母亲病逝于寒夜,像雪花一样飘逝,从此我就记住小雪,它夺走我的亲人。昨日对口支援万州的上海下雪,但万州无雪,只是天阴沉,西北风凛冽,周边城口、巫溪一带大雪封山。妻子清早出门,随摄影班师生,坐动车去郑州,转三门峡观展,参加研学活动。我留守在家,一只猫陪伴。
凌晨噩梦,梦见亡母。在洪水滔天的长江上,我乘渡船至江中心时,有数段圆木滚滚而来。我站立船舱口,巨木横冲直撞,将机动船撞沉了,乘客们随船坠江,唯有我跳下船,暂时浮在江面。我转身一看,在沉船处,咕咚咕咚的,水泡齐冒,却无影无踪。我踩水潜泳,欲缘木求生,还连呼救命,不料遭水鬼阻拦,怎么也爬不上去,双脚又突然抽筋。
我挣扎激流险滩,眼看筋疲力尽,连呛几口浑水,正慢慢往下沉时,脚底被人用手托举,又轻松自如凫起来。那手指长茧,温暖而有力,我踏实于手掌,像野鸭游向前。靠近南岸,大雨滂沱,我猛蹬腿,扑向沙滩。水下的一双手顿时抽走,江上露出半截模糊身影。我擦亮眼,竟是慈母,她微笑着,像观音菩萨,我想拉扯她,却腾空而去。
梦醒后,天未亮,睡不着,怀想她。好久不见了,还过得好吗,若转世投胎,也长大成人。母亲啊,您生前吃了多少苦,死后还保佑着儿孙们,化险为夷,不曾回报。每当我重返故乡时,我都祭拜您和父亲,焚香烧纸,悲从中来。橘园坟地芳草萋萋,思念之情倾诉不尽,恩重如山,历历在目。纵使您不投梦,我也记得忌日,还有冥诞,怎能相忘?
您生在盛夏,却死于隆冬,从酷热到冰冷,似人生旅程,终究晚境凄凉,谁也摆脱不了。想当年,您也是大家闺秀,嫁廖家,却成了苦儿媳妇。分家另过,又养育六个子女,成家立业,您患了一身疾病。深更半夜,经常呻唤,不肯花钱医治,每次住院,刚有好转,就闹着要回家,牵挂家人,猪牛羊狗鸡鸭鹅兔等。人来客去,热情大方,从不吝啬。
我还保存三张医药发票,那是您住万县市天城区妇幼保健院三天的西药费,也是最后一次入院治疗。其中,1996年12月3日7.60元,12月6日29.54元,12月7日10.13元。彼时,尚无新农合,国家没补贴,全为自费,由我承担,医院虽流行创收,但医德医风还好,检查费少,用药奏效。您只住一周院,便下床活动,兴高采烈的,不愿打针输液。
这次也是小雪,我接您进城的。在我的住处,没玩几天,您说胸口闷,送医确诊,心脑血管病。我陪护您,尽微薄孝心。您逢人便夸,我脸红别扭。病情缓解,您讲家史,外公外婆和舅姨等,涉及家族一百多人,可我偷懒,未作笔记。您是文盲,但记性好,对亲戚好友如数家珍,有的老辈子埋偏僻处,坟冢消失也了然于心,还嘱咐我,寻根问祖。
我时任区长秘书,加班加点工作,妻子也在上班,白天侄女照料您。下班后,我守护,不时在病房写材料,妻子也为您炖鸡汤,改善伙食,端茶倒水。出院休养,在我家里,您闲不住。菜端上桌,雪风吹冷,用蜂窝煤炉灶,不知热多少遍。客人在座,您殷勤夹菜,还宠爱孙女,不准打骂。周末,我护送回老家,坐着公共汽车,一路拥堵,溜溜滑滑。
没料想,半年后,旧病复发,日趋严重。您腿脚不便,也拒不离家,强撑着病体。我开了一些常备药,何大国同学是当地卫生院医生,还拜托他上门诊疗。时好时坏的,又熬过一年。直至瘫痪,神志不清,卧床不起,回天无力。小雪那晚,天寒地冻,撒手人寰。在病榻旁,父亲拉着您僵硬的手不放,儿女恸哭,我恍若五雷轰顶泰山崩塌,耿耿难眠。
雪花飘飘,奔丧者成群结队,娘家人多,通宵达旦守灵堂,送上山后,还依依不舍回望。寒风呼啸,似凄厉喊叫,您躺在野地,坟头积雪,像白发覆盖。那年冬天,我备感寒冷和失意,春节返家,看见厨房冷锅冷灶,无娘煮饭,缺忙碌熟悉的背影,也透心凉。虽有哥嫂宴请父亲和我,但毕竟不如自家,母亲维系大家庭的作用,实在是太重要了。
十一月二十二日,对我来说,刻骨铭心,几乎每年的小雪,皆是这天,而寒衣节也提醒,该祭祖了。母亲,您那边冷吗,要换厚棉衣,别舍不得穿。记得儿媳给您买的羽绒服,您仅穿了一冬,还是新的,就留在人世间,八旬大姐至今仍穿它越冬,依然保暖。您一生勤俭持家,一套好衣也未穿,补巴衣服光脚板,蓑衣斗笠不打伞,起早贪黑,日晒雨淋。
现在,子孙后代日子好过了,大多数农民移居城镇,您也不用牵肠挂肚的。各自多享清福,在这阴霾的小雪天,别再上坡劳累,耕种那些荒山野岭。家畜家禽,特别是猪,也不要饲养太多,土蛋腊肉,少卖少送,留给自己补身子。下大雪,莫出门,待在屋内,围炉烤火。我也老了,每况愈下,晚年不易,更想念您,遂作此文,呜呼哀哉,伏惟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