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天下第一镇(散文)

精品 【东篱】天下第一镇(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008.3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58发表时间:2024-11-24 07:33:53
摘要:千万不要说我们村有多大,千万不要说我们镇是天下第一,也不要说我们所在的城有多大,到过河北的燕郊,不敢随便说“第一”。


   如果不是这样的头衔,可能就会被我无缘错过。
   可我对这个“天下第一镇”的拜访又是那么不合时宜。是在今年的秋末一天的黄昏,在镇子上住了一个晚上就匆匆而别。没有到处走走看看,真没有资格给这个镇写点东西,却心中有一股温暖之气和宏阔的概念,就不管文字的苍白了,一定要记下这个“第一”。
   天下第一镇叫“燕郊”,一个富于诗意的名字。
   我是要去北京的昌平,必须从这个燕郊经过。江山文学东篱文友“天方夜谭”告诉我,即使不为了文友相见,也要看看燕郊。他说,燕郊是一块飞地,隶属于河北省,却插在北京的地界。北衔顺义,西接通州,就像一只燕子,落在这京华一侧。当然,我把这个“燕”字解读成燕子是望文生义,却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么美,燕郊就是一只乳燕,展翅而往京城。看着燕郊方圆几百里的新兴楼舍,感觉可不是燕衔泥而建,燕子怎么担负起这么浩大的工程。
   “天方夜谭”住在燕郊之西,就在通州的潮白河岸边,相距咫尺。我驱车而至。黄晕的夕阳挂在潮白河上,白水融金,秋意远遁。大堤之上,杨柳依然婆娑,不顾季节,飞声作舞;间或有桑槐,皆葱茏,密不透风。这为燕郊之西,镶了一道经秋不凋的绿边,颇有锦绣之感。
   潮白河,属于通州,也属于燕郊。原来潮白河是潮河与白河汇于一处而得名。想想吧,燕郊隶属于河北省三河市,三河即泃河、洳河、鲍邱河,三河贯境,燕郊也有很多的三河支流,可以说是被河网缠绕的北方重镇,不是江南水乡,却胜似“水镇”。可惜的是,我不能闲坐河岸,得“潮白河畔暮云闲”的静谧一刻,疏远了河景,忙着会见河岸人。
   “天方夜谭”告诉我,他就是潮白河的守河人,说是“河长”也可以。可见他喜欢这个地方,尽管他是寄居,却有了房产,并非为客。此前,他在微信中告诉我,他住在一个镇子里。镇子,在我的印象里,有个方圆三五里大小足矣,哪知燕郊镇非我印象里的镇,它大到让我惊悚,方圆105公里。京华拥挤,房价也高,能够在燕郊落脚安家,也是有着自豪感的。他告诉我,燕郊是北京的“后花园”,尽管他也属于“北漂一族”,却像一只燕子,飞到了后花园。
   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美誉,并非完全处于地理位置,据观察记录,燕郊西一带,有很多珍奇的鸟类,达61种。赤腹鹰、松雀鹰、白腰杓鹬、白腰雨燕、长尾山椒鸟、灰山椒鸟、黑枕黄鹂、暗灰鹃鵙、远东树莺……哦,我在黄昏来,鸟儿归巢了吧,不然会万鸟飞鸣,迎接着我这个远方的来客。
   从他家到北京天安门,直线距离30公里。每年冬天,通州的潮白河水冰封之时,他可以滑冰至对岸,搭乘地铁,穿过地下的繁华,就到了他的北京办事处,他在北京“10分钟生活便利圈”里。
  
   二
   感谢历史给这个镇留下一个芳名。我读出一串“燕”名,燕山,燕京,燕郊,雁栖湖……“天方夜谭”告诉我,雁栖湖,是另一个“雁”,曾经举办APEC会议、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会议,那是远方的雁,哈哈,此燕非彼雁。
   一个没有故事的城市,或者镇子,往往是苍白的,燕郊却是有着深厚的历史的,是一个被历史光顾与呵护的重镇。
   燕郊之名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因地处燕国都城之郊而得名。这里记载着春秋齐燕联盟的美好故事。燕王送行齐王回国,到了燕郊,燕王牵手不舍分别,齐王劝燕王回都,相送千里终有一别啊,燕王自豪地说,这才到哪,只是到了我之城郊。燕之城郊,即燕郊。算来,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此后,秦始皇东巡碣石,于此经过;曹操北征乌桓,行军于此;汉光武帝追击敌军,也曾穿过燕郊;隋炀帝东行,一定要先欣赏燕郊之景;唐太宗东征,车马在此集结……
   帝王的脚步于此杂沓,风尘从这里扬起。曾经的霸州,折柳送别东行客;曾经的燕郊,被帝王的车辇驶过,留下一串哒哒蹄音。古事悠悠,却为胜地打上了历史的符号,涂上一道道皇家色彩。
   燕郊在清朝时期还被称为“烟郊”,据说乾隆皇帝曾在燕郊设行宫,写过不少对联,盛赞燕郊风景,如“溪树色光成净赏,花香鸟语绝尘缘”,有御笔写作“烟郊”,有“烟郊行宫”字样为证。不知是笔误,还是根据当地人的叫法而有意为之。无妨无妨,一个城,总是要藏着一些神秘,是潮白河水汽袅袅如烟,还是燕郊百姓的烟火生活动了皇帝的赞赏之意?这些猜测,都会给一个地方带来更多的意象,中华的名城名镇,都充满了饱满的成色,这就是华夏文明的底蕴。当然,燕郊名字的由来,还有很多版本,我想,因为燕郊承载着很多故事,这些故事,都在诠释着这个名字,就像古代美女西施,我们还可以唤作西西,西子,丽姬……有很多的芳名,再多几个,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层面做深度的审美。
   尤其傍晚,据说和早晨一样,都是拥挤的,就像乡下赶集那样壮观。拥挤,是繁华的另一种说法吧。我和“天方夜谭”驾车往一家名为“燕郊烧鸽子”的饭店赶去。十里啊!导航告诉我。“天方夜谭”告诉我很近的。也是,燕郊方圆百里,十里就像从家门口到街门口的距离。从京城夜归的车辆,鱼贯相接,不敢分神。尤其是在这样一个被称为“镇”的地方,还有专用的公交车道,黄线为标,据我的经验,只有在大城市里才专设公交车道,一个镇子,也这么有气派!我不以为是限行,而是繁华使然。一切井然有序,我并不抱怨。天方夜谭跟我介绍燕郊,一个镇,就有6所高校,令我瞠目。他还告诉我,燕郊还是一个听起来是休闲之都的名字——睡眠之城。睡眠,并非是死气沉沉,而是一种京郊现象,那些进入北京城工作的人,夜晚要回到燕郊睡觉,叫“白天京城夜在郊”,这样的现象又令我给了燕郊一个注脚,那些上班的人群,就像群燕一样,巡飞在京与郊之间,形成了一道具有时代特色的“燕往燕归”的景象。不是燕归在秋季,而是天天飞舞,用不着叮嘱“梁间燕子去须归”。“漂”在北京,住在燕郊,这是多少北漂一族的生活状态。没有这个生机勃勃的时代,怎么能有如此壮观的景象。和天方夜谭谈起各自的生活。他是唐山滦州人,也是漂来北京创业,一漂三十载,早就把燕郊当作自己的家,在燕郊和北京,他都有住房,早就不再“漂”了,莫道他乡远,漂泊终成家。他远超苏子所吟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一漂三十载而“善其身”,早就把燕郊当作自己的家,在燕郊和北京,他都有住房,早就不再“漂”了,莫道他乡远,漂泊终成家。他远超苏子所吟的“此心安处是吾乡”表达的自我安慰境界,“善其身”有了更为实际“安居”意义。燕郊是走进北京的一个跳板,但不是独木桥,数十万的北漂大军,无数的通勤人员,激活了这处生活的江湖,翻起了不息的浪花。光是地铁站在燕郊就有三处,现代化的燕郊,早就不是皇家的几驾车马能够使其风尘滚滚了。不可回避的是,燕郊的涅槃,就在改革开放之后,这是任何时代都无法企及的蝶变。
   停车,在燕郊也是麻烦,饭店老板引我们到饭店对面的停车场,可能是他租下的车位,这是城市的格局,小镇不小,赛过多少中小城市。燕郊镇有人口120万,我是外来客,参与到了小镇的夜生活,就像熟客,这里是比较标准的京腔,我的胶东方言马上有了转换,入乡随俗嘛,这个夜晚,我成了地道的燕郊人。据说,朋友相见,都要打破忌讳,先问老家何处。我还跟燕郊人不熟,真希望隔桌的人来如此问我。
  
   三
   夜晚,被“天方夜谭”安置在“北京福成国际大酒店”,燕郊灯火已深,如果不告诉我,这是燕郊一镇,我还觉得自己已经夜入京华。我在酒店高层,极目西南,一去繁华之夜三十里,试图看到燕郊的一边,怎么可能!华灯满夜,星辰满天,目眺之处,仿佛商量好了在这一处天空垂下,每一盏灯火点亮,都有一群燕郊人,那边,直接北京,这让我有了一个新词——京华燕郊。在我心中,这就是一个崭新的成语,表达着辐射形成的雍容华贵。
   天下第一镇,原本是指景德镇,景德镇忍不住,就在名字后面缀上了一个“市”字,将天下第一镇让给了燕郊。我去观赏过“天下第一泉”——济南趵突泉,也走进“天下第一村”——山东淄博的周村,登上了“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在我的履历中,又多了一个游历“天下第一镇”的经历。中国文化里,崇尚“第一”的概念,“第一”在中国文化中已经不仅仅是表示顺序的数目词,更多的是成就、尊荣和首要的位置意义,包含着极高的价值。我觉得更是一种精神的表达和展示,通常说,某某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这是自豪,也是精神制胜。“第一”,会让多少人血脉贲张,斗志昂扬。可以说,“第一”的精神气魄已经融入中国人的骨子里,成为做人、干事业的目标。“天下第一镇”,并非浪得虚名,是要论综合实力的,据说有20几家大型国企入驻燕郊,堪称“经济重镇”。
   凌晨五点,我拉开房间的窗帘,燕郊一夜未眠?是的。她总是在灯火璀璨里,是“睡城”,更是不眠之城。灯火点亮了一座不夜城,有多少笑脸陪着这彻夜的灯火啊。尽管第二日他们还要奔波在燕郊与北京之间,但心中是甜蜜的,甜蜜在路上,乡愁在繁华里。当他们的亲人、父母问及他们在北京的日子好吗?辛苦吗?他们从来不会顿作颓丧的脸色,因为能够在北京打拼,就不是凡人。这个时代,可以让多少平凡一夜陡转而为不凡。多少年不是问题,只要给足了时间,就像东篱的文友“天方夜谭”,让我崇拜,崇拜他的打拼精神,不凡经历。
   燕郊,是一个有温度的地方,她给了多少“北漂”人以机会。在我的认知里,凡是好的城镇,只要能够给人机遇,给人发展的未来,就是“第一”;能以不同的姿态,跑在时代的前列,就是“第一”,无论大小,无论南北。那些在京城忙碌的北漂人,每日下班的时候,一定说“收拾一下回家”,漂到燕郊即为家。说来,我也是“北漂一晚”,尽管是深秋时节,依然觉得心头热乎乎的。
   赶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好政策,处于北京东缘的燕郊,就是这条发展轴线上的一只头“燕”。
   燕郊,的确又是镇,冲出中心城,马上就遇见了山川田野,秋色围裹,我在奔向北六环时,一路或绿或黄,秋色如画,我迤逦其中,身轻如燕,飞车昌平。
   燕郊东北的孤山,以问候状朝向燕郊;燕郊之东的“灵山漱玉”,应该是在为燕郊吟唱着时代的玉歌。我飞驰在通往顺义的“木燕路”上,就是离不开一个“燕”字。我如燕,还是燕郊之“燕”多情地一路陪伴?
   别了,燕郊!别了,天下第一镇!但我心中已经装下了你的“第一”的名片……
  
   2024年11月24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1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说起天下第一镇,你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瓷都景德镇,怎么成了河北燕郊呢?天下第一,不是随便说说的。怀才老师告诉我们:天下第一镇,原本是指景德镇。如今,景德镇名字的后面多了一个“市”字,将天下第一镇拱手让给了河北燕郊。“燕郊”,一个富于诗意的名字,虽然隶属于河北省,却插在北京的地界。北衔顺义,西接通州,是京都的后花园,就像一只燕子,栖息于京华一侧。一群燕来燕往、早出晚归的“北漂”一族,“朝在京城暮在郊”,巡飞在京与郊之间,形成了一道具有时代特色的“燕往燕归”的景象。不是燕归在秋季,而是天天飞舞,“漂”在北京,住在燕郊,这是北漂一族的日常生活状态。江山文友“天方夜谭”也是北漂一族,而且一漂三十载,早就把燕郊当作自己的家。他在燕郊和北京,都有住房,早就不再“漂”了,莫道他乡远,漂泊终成家。他远超苏子所吟的“此心安处是吾乡”,“善其身”有了更为实际的意义。虽然被称为“镇”,却有专用的公交车道,还有6所高校。燕郊是走进北京的一个跳板,但不是独木桥,数十万的北漂大军,无数的通勤人员,激活了这处生活的江湖,翻起了不息的浪花。光是地铁站在燕郊就有三处,现代化的燕郊,早就不是皇家的几驾车马能够使其风尘滚滚了。不可回避的是,燕郊的涅槃,就在改革开放之后,这是任何时代都无法企及的蝶变。燕郊,有着3000多年的深厚历史,是一个被历史光顾与呵护的重镇。燕郊之名,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因地处燕国都城而得名。这里记载着春秋齐燕联盟的美好故事。燕之城郊,即燕郊。秦始皇东巡碣石,于此经过;曹操北征乌桓,行军于此;汉光武帝追击敌军,也曾穿过燕郊;隋炀帝东行,一定要先欣赏燕郊之景;唐太宗东征,车马在此集结……在清朝时期还被称为“烟郊”,据说乾隆皇帝曾在燕郊设行宫,有御笔写作“烟郊”,有“烟郊行宫”字样为证。一个城,总是藏着一些神秘,是潮白河水汽袅袅如烟,还是燕郊百姓的烟火生活动了皇帝的赞赏之意?这些猜测,都会给一个地方带来更多的意象,中华的名城名镇,都充满了饱满的成色,这就是华夏文明的底蕴。雁郊隶属于河北省三河市,泃河、洳河、鲍邱河,三河贯境,是被河网缠绕的北方重镇,不是江南水乡,却胜似“水镇”。怀才老师虽然不能闲坐河岸,没有“潮白河畔暮云闲”的闲情逸致,疏远了河景,却造就了东篱两大高手的心手相牵的缘分。齐王劝燕王回都,相送千里终有一别。文友相见,难舍难分,潮白河水流淌着江山文坛的一段佳话,燕京,燕郊,雁栖湖这群燕(雁)飞舞的北国风光也深深留在编者和读者的记忆之中。这几天,编者也像飞来飞去的乳燕一样朝出暮归,时间仓促,草草收场吧。深度好文,倾情推荐。【东篱编辑:雪胎梅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24002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11-25 10:49:02
  首先还是很羡慕天方老师啊,能够和咱们敬爱的怀才老师畅聊,还能一起赏风景,多么美好的事情,真是羡煞我等了。天下第一镇写法依旧是怀才体,围绕“燕”和“镇”,把一座城的底蕴写得恣意盎然,光彩夺目,欣然拜读学习了,问好老师,日日安好,创编快乐!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25 17:53:15
  始终觉得此行给天方老师添了不少的麻烦,我是个不喜欢麻烦人的人,见面反而觉得不自在,因为心中老是觉得欠了人家的,耽搁了人家的时间。燕郊,是好风景,我感到震撼,所以为之记。谢谢欣然老师的美评,遥握,期待佳作,谨祝创丰!
12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1-25 15:18:04
  文章怎么可以写这么好啊,我边读边赞叹。我明明知道怀才老师出手无凡笔,但还是忍不住要赞叹!收藏了,让我反复品读吧!遥握问候怀才老师,谨祝冬暖安好!
回复1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25 17:54:20
  一直被湘莉老师鼓励着前进,有点成绩,或者写得顺畅点,离不开湘莉老师的鼓励鞭策。谢谢湘莉老师给小文留墨,遥握,期待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13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1-25 15:20:20
  很羡慕怀才老师和天方老师相聚,当时,真想插翅而往!
回复1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25 17:55:53
  可惜我们相距太远,如果就是三五百里,那就几小时赶到,现在要跑上千里,是公里,不易。神交吧,彼此的文字应该知晓彼此的性格,能够在东篱相守这么多年,也是知心的人。遥握。
14 楼        文友:江亲莲        2024-11-26 07:15:09
  其实,人生的这条路,更像是坐公交车。在不同的站点,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在这条渐行渐远的交通路上,有的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可过了这段路,你又会在紧挨着的站点遇见新的人和新的环境,没有人可以一直陪着你。回望这一路,当你真正能够挺过孤独的日子,就说明内心又接受了一次崭新的洗礼,至少已经从深渊中走出来了。向写作老师学习,致敬辛勤写作的老师,佳文欣赏。感恩遇见!
君子立世当刚毅坚卓。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文与道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回复1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1-26 07:37:24
  谢谢江老师留墨,祝你创作快乐!
共 14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