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有你在,我不孤单(随笔)
一
一个人在遭遇情感上的巨大打击、情绪跌至低谷、内心茫然不知所措时,她是渴望有人陪伴,有人听她的倾诉,有人帮她缓解痛苦的,哪怕只是默默地陪着她,什么话也不说,只是双眸凝视着她,无声地告诉她“别灰心,有我在”,她的心里也会感到些许安慰。
我深知最真的友情,不一定是物质上的相互给予,而是双方在精神上相互赋予能量,尤其是在某一方最茫然无助的时候,这样的赋能更是一种雪中送炭。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孩子的朋友,是她高中时的同窗,孩子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工作,那女孩也刚好在上海读研究生,只要有机会,她们就在一起玩耍,她们的相处就是那种情同姐妹的关系,互相欣赏,互相信任,互相帮助。有一次,那女孩知道我孩子感染了甲流,非要去看我孩子,我孩子在电话里一再对她说怕传染给她,不要她来,那女孩依然坚持要去看我孩子,我孩子不想连累她,就自己一个人去了医院,那个女孩赶到时扑了空,只好把买的一些水果之类的东西放在孩子租房的门口,然后又匆勿回去了。
那一次,我明白了我孩子为什么能和她和谐相处这么多年。
二
女孩在读研究生时与同校一个男生谈恋爱,她会把她的一些关于她男朋友的事告诉我孩子。我孩子也就从她的诉说中陆陆续续知道了一些她和她男朋友之间的故事。
我也看到过女孩发的朋友圈,看到了那个男孩的样子。他戴着眼镜,又高又瘦,看起来斯斯文文。女孩曾经告诉我孩子,那男生性格温和,这也是她很喜欢他的理由。男孩的父母都是体制内的,他好像深受父母的影响,懂得如何迎合学校领导的心,他本人也有意向将来考公务员。
女孩与那男孩谈恋爱已经有几年了,但双方都没有带对方见家长,也没正儿八经提到结婚成家。男孩的借口是他还没有毕业,生活还没稳定下来,女孩是从内心认定了这男孩就是她的终生伴侣,也不着急,不催着男孩与她结婚。
孩子告诉我,那个女孩与她男朋友虽然有过甜蜜的秀恩爱,但也产生过矛盾,女孩对男孩的某些观念与行为有不满,男孩也认为女孩太过于强势,让他感觉压抑。只是女孩告诉我孩子,她如今为了避免她和男朋友产生矛盾,对于一些会让她男朋友敏感、反感的话题尽量是避而不谈。
然而即便是这样,女孩依然感觉到了情感已经出现了危机。她的男朋友被学校派去德国进修,其间与一些学弟学妹住在一起,男朋友好像在那边过得挺开心,他告诉女孩,他在德国的日子里过得很充实,也很放松,那些学妹让他感觉相处起来很舒服……
那个女孩子告诉我孩子这件事情,我孩子又告诉我,我对孩子说,那男孩估计是要移情别恋了。
果然,孩子昨晚告诉我,那个女孩原计划与我孩子今天去上海某公园玩的,但因为心情不好取消了。她男朋友向她提出了分手,而且是毅然决然,没有商量的余地。理由是他与女孩性格不合。
女孩现在挺痛苦,昨晚本来对我孩子说她只想一个人待在屋里让自己静静,今天又对我孩子说希望我孩子能去她那里陪陪她。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她一时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三
这个985高校毕业的研究生,从高中时就一直是学霸,性格好强又优秀的她,却曾在一个她喜欢的男生面前示弱,可是一腔深情未能得到对方珍惜,两人相恋几年,最后仅仅因为男方出国几十天就形同陌路。她不甘心,也想不通。
孩子昨晚告诉我们这件事情时,我是提醒孩子不要介入他人的因果,不要刻意打听什么,更不要好为人师,如果朋友只想一个人独处,那更好,那就不去打扰她,让她独自面对情感上的变故,让她自己去劝慰、疗愈自己。
我对孩子说,以你目前的认知,还不足以指导他人的人生。
孩子也接受我的提醒,她知道自己都是单身狗,没有恋爱的经验,她也不知道如何劝解她的朋友。她只能等待朋友在某一天彻底走出失恋的阴霾。
但是今天孩子接到朋友发来的信息,从字里行间感受了朋友的无助与苦闷,还有一份对温暖、真情的渴望,这让孩子在本能中又生出侠义之心。真正的朋友不就是关键时刻的相互赋能么?肝胆相照,不就是在一个人最落寞的时候及时给予鼓舞与信心么?孩子决定去朋友的住处,陪她一夜,哪怕只是当个倾听者也行。
中午,我在电话里对孩子说,你去也行,而且她主动提出要你去,说明她现在的心理状态不是很好,她需要你,毕竟谈了几年的朋友就这样吹了,不可能像拍掉身上的灰那么淡定,若无其事,她目前情绪低落是很正常的,需要你去陪伴,你就责无旁贷,因为你是她在上海唯一信得过的朋友。
我还对孩子说,去了后尽量多听她说,然后适当说一些比较中性客观的话,而不是火上浇油、添油加醋,毫不负责地去怂恿她做什么。当然也不能代替她作决策,最好是和她一起分析她和男朋友走到这一步,到底错在哪一方,如果是女孩的问题多些,那需要的是反省自己,如果是男孩的问题,那他主动提出分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样即便是吹了,也能从这一段感情中吸取教训。
我继续对孩子说,一个人如果是非你不娶,那他自然而然会接受你的方方面面,包容你,而不是挑剔你,他也不会权衡利弊、骑驴找马。一个人不安心与另一个人结婚成家,才会找种种借口搪塞对方,不把结婚的大事提上日程,然后等到遇到自认为最佳人选时,再把旧人一脚踹开。
四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不能因为自身匮乏而对他人寄予太高期望,一个人如果是因为自己内心缺爱而希望有人爱自己,那么必然会失望,因为没有谁有义务去爱你,所以自身要强大,不要过于向外求。遇到对的人,是福;遇不到,是命。所以只能随缘,而不是强求,别人不爱你了,你就要有转身就走的勇气与果断,而不是要死要活。感情是双向奔赴,而不是一厢情愿,两个人都想携手一生,都把对方视为无人可取代的良人,这才叫爱情,只要有人在权衡利弊,那这样的关系就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年轻人应该问自己,你最想要的是什么?你最想跟一个什么样的人共度一生?你想要的,是充满了确定性的,还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正常人都会追求确定性,那么什么是确定性?一个人的品质浑然天成的好,就是确定性,只有跟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才会安心,关系持久;而品质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人,与其同这样的人凑合着过,还不如早点分手。这叫及时止损。
人有时要学会转换思维,换一种角度看问题,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失去,就会有所得,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人,任其离开也许是自己的重生。
最后我再提醒孩子可以与她的朋友分析一下,我们每个人是否真的可以压抑自己的天性去委屈求全,在拧巴中和他人长久相处?如果自己不能,别人也不能,这就是性格不合,这就是注定了不适合做终生伴侣,所以趁早分手未必是坏事。
我希望孩子的朋友能尽快梳理好自己的思绪,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为了一段已然变质的感情纠结太久,迷失自我,毕竟好好爱自己,才是至关重要的。
我也希望孩子今天的陪伴,能让她的朋友真正感受到“有你在,我不孤单”,能让她的朋友感受到友情的力量足以驱散笼罩在心头的阴霾!
正确理解和把握一个社会,才能把握好自己。社会是各种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是这个总和里的一个数字,我们讨厌孤独,不想孤独,起码心中要有一句话——有你在,我不孤单。自己给自己力量,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都是活着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