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回望儿时月夜明(散文)

精品 【晓荷·奖】回望儿时月夜明(散文)


作者:冬阳先生 秀才,2275.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49发表时间:2024-11-26 18:23:26
摘要:乡间小路在夜深人静里接受着月光的洗礼,世间仿佛蒙上一层神秘面纱。夜风轻轻拂过面颊,凉而不冷,月光洒落在身上,辉而不耀。一种前所未有的清净与空灵,沁入心田。在这如梦如幻的月夜,我深吸一口气醉在其中。

夜半时分,睡梦中我被一阵急促的狗吠声惊醒,尽管困意难消,我还是起身透过田字窗向外望去。还未发现异样,倒是如白昼般的老院子让我眼前一亮。抬头仰望,一轮明亮的满月悬于西屋与正屋的夹道上空,月亮旁边漂浮着几朵闲云。在月光的辉映下,云朵的边边棱棱都能看得清楚,不免心生感慨,好久没有看到这般明亮的月夜了。
   我穿衣走到院子里稍站片刻,不知谁家的一只橘黄色大猫,独自在屋檐处徘徊。皎洁的月光洒在它的身上,影子被投射在院子里放大了数倍,虽不清晰还是引起了狗的注意,又是一阵急促的低吼。在这静谧的夜里,我轻声对猫呵斥几声,它便迈起轻盈的步伐,跑向邻居家的屋顶。夜再次静下来。
   经过这么一折腾,我困意全无,爬上屋顶,望向笼罩在头顶无边无际且深邃的夜空。一轮圆月高高地挂在无尽的深蓝色里,几颗闪亮的星散落在周围。月光如银色天使降临,世间恍若白昼。举目望去,村子里错落有致的房屋,光秃秃的杨树、老榆树,屋顶上高矮不一的烟囱,街道上的路灯杆,都蒙上了一层神秘元素,在我脑海里勾勒出一幅静谧素雅的乡村水墨画。
   像这般明亮的月夜,在儿时谈不上新鲜。从农历上旬的初七八到下旬的二十三左右,除去阴雨天,每晚都有月亮。即便是月牙都特别明亮,从半月到满月,一日比一日亮,待到农历十五前后,更是夜如白昼。
   晚饭后,我与邻居家的小伙伴们跑向街道。当时的街道不同于现在这般安静,大人们刷完碗筷,喂完牲畜,便走向屋后街头与邻里们开始拉呱。他们三三两两或谈谈地里的庄稼或说说别人家的糗事。一阵阵爽朗的笑声,撕开夜的静寂,随夜风飘向很远很远。
   七八十年代,物资相对匮乏,生活较为艰苦,当时还有很多家庭吃不上白馍,更别说有玩具了。虽然没有像样的玩具,但小伙伴们会就地取材,在我们眼里什么都可以当做玩具。大伙儿从邻居二奶奶棉花柴垛上抽几根棉花杆,撸去横七竖八的叉叉,右手抓着棉花杆根部,左手抓着棉花杆中间,在孩子的世界,它便是一支高精准狙击步枪。再折一根棉花杆,中间对折不断,架于先前那根棉花杆前端,它便变成一架重型机关枪。把棉花杆折掉上半部分只留根部一小段,轻轻握在手里,它又变成了一把精美的盒子枪。
   一波战术对接过后,密友变成了水火不容的敌人,村子变成了临时主战场。大家穿梭在大街小巷,随便一个柴禾堆,一间大门洞子,一堆砖垛的角落,都变成了藏身地。一片灰褐色的云彩飘过,短时间遮住了月亮,这场战斗便打响了。随着孩子们嘴里发出噼里啪啦的枪声配音,战斗逐渐进入白热化。一声沙哑的冲锋号响起,狭窄的巷子阴影里,大门洞子里,柴禾垛旁,粗壮的老榆树后,蹦出十几条身影。大家你追我赶,穿梭在明亮的月光下,穿梭在街道巷子口,穿梭在一幅水墨画里。
   几名“敌人”被押解着来到一片空地上,审判开始。棉花杆被撸掉皮,变成了严刑拷打的刑具,“狠狠”地抽打在敌人的身上。伴随着一阵“鬼哭狼嚎”后,不知是良心发现还是被屈打成招?敌人嘴里喊着“八路军大爷,饶了我吧!我以后再也不敢欺负老百姓了。”这才被释放,嬉皮笑脸地也要参加八路打鬼子。随后大家双手捧在一起,同时跪倒在地上向着月亮起誓:“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大哥,二弟……”念完台词,大家抬手一仰而尽,刚才的敌军两队变成了梁山上的兵将。
   又是一阵嬉闹后,大家再次摇身一变,成了《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挥舞着趁手的武器开始斩妖除魔,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大幅度缩水,刚才的唐僧也变成了迎娶新娘的“新郎官”,骑着自己的棉花杆高头大马,去迎娶刚刚卸妆的“女妖精”。“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新郎官牵着新娘子的手,走向一间相对崭新的大门洞子里,身后传来一阵哄笑,他俩不好意思地又返回白昼般的月色里。
   随着大人们的一声呼唤,孩子们意犹未尽地扔下手里的武器,朝家走去。从我记事起,父亲喜欢在房顶上睡觉,以天为被,以屋顶为床。从天气刚刚回暖到天气逐渐转凉,在这期间,父亲总喜欢在屋顶上铺上一张编织袋缝制的大包,再铺上一床破旧的褥子,拿块板砖当枕头。我与小妹也喜欢跟着父亲在屋顶上躺一会儿,有时母亲也会加入进来。
   夜风习习,明月皎皎。微风不仅带来几分清凉,还夹带着邻居家屋顶上的细语,由远及近的狗吠,几声不明所以的公鸡打鸣,屋角唱嗨的蛐蛐,村后荷塘青蛙王子求爱的誓言。
   一定骚动过后,我重新安静地躺在屋顶之上,沉浸在静谧的月色里。一切都仿佛变得清澈空明,世界告别白日的喧嚣安静下来,仿佛同辛劳一天的农人一样,享受着结束后的短暂静默。或许是月亮太过明亮的原因,除了几颗闪亮的星,其他星星都隐隐约约散发着淡淡的光芒,同屋顶上依偎在父母身旁的无数个孩子一样,悄无声息地享受着令人如痴如醉的月夜。
   屋后大榆树上,不时传来几声鸟雀扑棱翅膀的响动又或是几声野鸽子的低咕。每次躺在屋顶,我喜欢把头仰过屋脊,倒着看向一棵棵老树,错觉带来的眩晕让我很享受这个如梦如幻的夜。它给人一种不真实,令人恍惚的幻觉,像身处在幻境一般。榆树上几根枯掉的枝干,横亘在现实与虚幻之间,它像是月夜留置在人间的桥梁,引领我从现实爬上虚空,从虚空再回到现实。这一刻,世界在我眼里被颠倒,天变成了地,地变成了天,房子漂浮起来,我也漂浮起来,坐在月色编织的银毯,飞向月亮上的环形山。来到桂花树下,看外婆故事里的吴刚砍树;看奶奶口中的月姥娘纺棉花;看母亲讲过的嫦娥翩翩起舞;看父亲闲侃下的玉兔钻进一个又一个土洞。那夜的梦,被月色填得满满当当。
   姥姥家与我家相距四五里路,仅三米多宽的小路两侧都是高耸的毛白杨。当时因为家里农活繁多,在我印象里除了过节其他时候去姥姥家都是在晚上。村里没有路灯,只有村南小磨坊昏黄的门灯时亮时灭,给人一丝安全感。
   母亲领着我与小妹,走过小磨坊,走上桥头后,我们便被无尽的黑暗包裹。我紧紧拉着母亲的衣襟或拽着车后座紧随其后。杨树叶子被风吹得刷刷作响,像是巫婆神神叨叨的咒语,给本就黑暗的夜色增加了几分恐怖。随着眼睛逐渐适应,黑暗里,杨树现出巨大的魅影,四散生长的枝干仿佛是一双双巨手,随时把我们抓走。我尽量放轻脚步,企图逃过黑暗里的那双巨大的眼睛,以最快速度走到姥姥的胡同口。
   回来路上,月亮出来了,它像一个架在天空的探照灯用银色的光芒,照亮小路,照亮我们。道路两边的毛杨树,清晰地显现出来,像两队威武的卫兵,高大的树影纵横交错在小路上。夜晚没有了来时的黑暗,变得如同白天一般。我能清晰地看到母亲的脸庞,清晰地看到路上的坑坑洼洼,清晰地看到自行车轮毂交错的盘条。我不再害怕,与小妹跑在母亲前面踩着斑驳的树影蹦蹦跳跳。乡间小路在夜深人静里接受着月光的洗礼,世间仿佛蒙上一层神秘面纱。
   夜风轻轻拂过面颊,凉而不冷,月光洒落在身上,辉而不耀。一种前所未有的清净与空灵,沁入心田。在这如梦如幻的月夜,我深吸一口气醉在其中。
  

共 27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这篇如诗如画的文章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个月夜下的生活场景,带我们穿梭于乡村的过去与现在,感受着那份独特的静谧、纯真与美好,仿佛引领我们走进了一场月光编织的梦境。文章开篇从夜半被狗吠声惊醒后所见的明亮月夜写起,那高悬的满月、飘浮的闲云以及月光下清晰可见的乡村景象,如同一幅素雅的水墨画,瞬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之中。接着,作者回忆起儿时在月夜下的种种趣事。物资匮乏的年代,孩子们就地取材,将棉花杆变成各种“武器”,展开一场场充满想象力的“战斗”,从模拟打仗到扮演梁山好汉,再到演绎《西游记》的情节,孩子们在月光下的街道、巷子间肆意嬉闹,这些场景生动展现了儿时的天真无邪与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孩子们简单而快乐的生活。随后,作者又描述了一家人在屋顶上享受月夜的温馨画面,夜风、明月、狗吠、鸡鸣、蛐蛐声等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躺在屋顶上,看着星空,感受着世界的安静,仿佛与辛劳一天的农人一同享受着劳作后的片刻宁静,那种清澈空明的感觉令人陶醉。而关于去姥姥家途中的描写,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去时黑暗笼罩,杨树的声响和巨大魅影增添了几分恐怖,让人感受到孩子内心的恐惧与对光明的渴望;回来时,月光照亮了小路,让一切变得清晰可见,先前的害怕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在月光下欢快奔跑的喜悦,这一去一回的经历,更凸显出月光对于乡村夜晚的重要意义。整篇文章通过对不同月夜场景的描绘,将乡村生活的质朴、纯真以及月光下的梦幻感完美融合,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作者对乡村月夜的深深眷恋之情。感谢作者用如此精彩的文字,为我们勾勒出这样一幅充满诗意与温情的乡村月夜画卷,佳作推荐共赏!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这篇文章中领略到那份独特的乡村月夜之美,沉浸在这份美好的回忆与遐想之中。【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27002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1-26 18:24:33
  此文情感真挚细腻!以月夜为线索,将儿时嬉闹、家庭温馨、夜行经历等诸多场景巧妙融合,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乡村生活长卷,读来令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乡村月夜的独特魅力。
回复1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1-26 20:11:15
  感谢汪老师精美编按,给拙文增光添彩,敬茶三杯,遥问安好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1-26 18:25:02
  哇,从夜半惊醒看到的明亮月夜,到儿时在月光下的欢乐嬉闹,再到去姥姥家路上的不同感受,这篇文章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乡村月夜的美好世界,好一篇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回复2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1-26 21:32:28
  再谢汪老师留评鼓励,文学之旅一路同行。
3 楼        文友:何叶        2024-11-27 21:33:24
  恭喜精品!加油加油!
何叶
回复3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1-28 13:54:59
  感谢社长鼓励,敬茶送花
4 楼        文友:青李子        2024-11-28 06:56:07
  儿时以棉花杆为武器的战争场面,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当年假小子的我,也玩过这种游戏,感谢老师带给我美好的回忆。
回复4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1-28 13:56:04
  谢老师到访留评,致敬我们的童年。
5 楼        文友:一路顺风        2024-11-28 18:17:09
  冬阳老师的文笔,很有特点,描写细腻而生动,比如对夜色和月光的描写,也很有画面感。叙述儿时的生活状况,真实而自然。好文,祝贺精品!
回复5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1-29 13:26:43
  谢一路顺风老师抬爱读拙,留评高赞鼓励。都是一些亲身经历,所以写出来比较真实一点。
6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1-28 18:22:46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6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1-29 13:26:55
  谢小雨老师鼓励。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