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医者仁心,生命之光(随笔)

精品 【流年】医者仁心,生命之光(随笔)


作者:辛淑英 布衣,303.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16发表时间:2024-11-27 15:40:50

去年11月6日,我在301医院做的颈椎手术。一晃一年过去了,但那里给我的冲击,依旧在心里多有余震,总忘不了那一幕幕温暖的情景。
   以当时刚入冬后的气温,鲁南犹有残秋的余温徘徊,同样也不会让人想着“围炉,拥衾,浴日”这样的词儿。可在北京就不一样了。北京的冬天来得早,一夜狂风暴雨,气温骤降至零度。当我穿着单薄的衣裳出现在当班护士面前,她急了,拿起她的外套要我穿,我怎么好意思穿她的衣服,身上不住地打颤口里说不冷。很快,她和护士长通了电话,给患者统一换发棉服。
   在骨科三病房我很快适应下来。因为看到屋内装饰和外面一样蓝色为主色。多么洁净、明快、典雅的颜色,让人想到天空、海洋和宇宙。窗台上的绿植苍翠欲滴,有洁净的卫浴盥洗间,从朝北的大玻璃窗可以看到远方青色连绵的山峰,但不知道那是香山、西山、还是石景山?而这些山的名字我早有耳闻,具体位置不详。
   晚上,远方黛色的山峦不见了,天穹似一道青蓝的幕布拉下,城市在多彩灯光的辉映中分外壮美。楼下的大马路贯通南北,往返车辆如潮,明灭的灯火分明是一条舞动的金龙。我没有像其他人“咔嚓,咔嚓”尽兴拍照,而是打开床头小桌子记下:这若在节日,又该怎样一番盛世美景!接下来,在调控的灯光下看书,就温暖舒适程度和家里时没什么两样。
   患者来自天南地北,有脊柱病的,有关节病的,还有我这样颈椎有毛病者。但也有特殊的病人。来自江西的一位坐轮椅者,车祸造成的大腿骨折,当地动了三次开放性大手术,大腿骨还在肉里荡悠着,当地医生不敢再医治,亲自为她联系到301医院。手术需要大量输血,为看病耗尽积蓄的农家人负债累累,千里迢迢,招来好多亲友验血,还是不济,病情不可耽搁,否则坏死组织将危及生命。她在病房痛哭,陪护的爱人也抹起眼泪。医生找他们谈话时我恰好在病房,声音委婉,并说费用暂且先不考虑,手术如期进行。这暖心窝子的话语,让两位走投无路者破涕为笑。
   还有更多感动人的场面。
   濮阳来的护工吴大姐,她除了细心照顾雇佣她的一位来自内蒙的七十八岁的老太太,对术后不能动的其他病人总也嘘寒问暖,倒茶,递饭,为这床扯被单,为那床掖被角,调整枕头,帮助翻身,娴熟的动作让人惊叹。老太太是退休教师,年轻时不慎摔断腿,当时内蒙古大雪封山延误了医治,爱美的她,几十年来一直垫高右鞋跟走路,只要阴天,腿就疼痒难受,为有生之年不留遗憾来到301。手术后,在吴大姐搀扶下,穿上儿媳新买的鞋子,相隔几十年了,终于迈出双脚平稳着地的步子,满头银发的她高兴得像个孩子。
   对明日将手术的患者,注意事项被提前告知。当零零后护士小张把病人集合到一起,话还没讲,一些人交头接耳,无视她的存在。小张牙齿咬白了上下嘴唇,脸通红,但很快镇定自若,拿起扩音器,里面瞬间传递出像唱歌一样甜美动听的声音“亲爱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我将要说的你们可得记住,因为这关系到明天的手术能否顺利进行。”一听到“手术”,便都鸦雀无声。
   “辛姨,您慢点”这是我听放射科小候医师对我喊的最多的声音。无论是他手拿病例到病房通知我,还是走廊上我走他前面了,亦或从十六楼的骨三病区乘电梯到一楼出电梯,拍完影像片送我原路返回途中,他都轻声这样提醒着我。仿佛我一不留神磕倒走丢。在他面前我没有丝毫忌惮,仿佛他是我最熟悉不过、见面总会说笑的邻家孩子,谁曾想到十几分钟前我们素未谋面。
   当然,医院的膳食也不错,荤素粗细搭配,三餐中都有人把饭菜送至病房门口,每人一天只需几十块钱,便吃上热腾腾分量足的美味饭菜,这在寸土寸金的北京有点不可思议。
   还有不可思议的。没手术之前,我喜欢走出病房到环形走廊溜跶。走廊中间的护士站像个“孤岛”,如果她们不走进病房的话,永远看不到外面的四季变化。宽敞、明亮、温暖向阳的房间都留给患者,而护士们除了在盈尺之地办公,静谧中白色身影在走廊与病房之间穿梭,没见谁坐下来喝杯热茶,更不要说聊些什么。
   从环形走廊右侧往里有一条直行走廊,走廊正对着的是一面灼目的火焰般燃烧的“绿墙”——盆栽的绿萝挂满十几米长的天蓝色墙壁,垂蔓纷披,婀娜多姿。再往里,如果不是发现绿植掩映下的白色标记,根本不知道这与世隔绝的地方竟然是医生办公室。我往敞着的门里探,办公室不小,却被足有十套办公桌椅和三个大橱柜充塞,逼仄得出入怕是得小心翼翼。桌面上有电脑,病历夹,书籍,医生们忙碌着,根本没人在意我在门口。当医生做完手术,或是在办公桌伏案久了休息片刻,是不是只要一看到那生机盎然的绿萝墙,疲惫顿时就转换为斗志昂扬?
   我的颈椎病主治医生齐登彬已郑重地给我解释过了,手术有风险,如果我成了那万分之一或十万分之一中的不幸者怎么办?这是医院里暖和,如果在外面,头部立时会出现昏沉,眼睛识物模糊,内耳一过性耳聋,手臂麻木疼痛,不适引发的烦躁情绪、血压飙升甚至晕厥;提笔写点什么或阅读文字时,头脑像重重迷雾裹住,就像知道前方花园里的美好景致,永远无法抵达那里,要命的是不久将变成不可逆转的白痴。
   “也就半小时”,齐医生宽慰我的紧张情绪,他那大脸盘上有着波斯菊一样的笑容,白大褂里面的橄榄绿军装显得那么亲切。
   勾起我的思绪。记得我的一位小学老师曾是一名退伍军人,他的英武飒爽,博学多才赢得师生们赞誉,当然这也包含我的“暗恋”。他教的课文我一字不拉背诵,他布置的作业我工整去写,喜欢他那宽厚的大手掌慈父一样抚摩我的头颅。见我喜欢看书,他悄悄拿了叶圣陶和孙犁的“禁书”给我。有一次煤油灯下看得入迷,闪动的火苗将前额的头发烧焦,怕同学笑我羊毛卷,害得不敢出门。他家访鼓励我,“没事的,很快就会长好的。”现在我能写点什么,和苏老师在我小时候的启蒙有关。
   我大舅是一名抗美援朝候补老兵,他为国家舍小家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就在去年岁末,他以八十六岁高龄,倒在了长白山脚下,和那片他热爱的黑土地永远地融合在了一起。
   一九八二年我考上初中,让母亲给我做了一身绿军装穿了去报到。当我走在新校园里时,投来无数羡慕的目光,心里别提多美。后来我又到县城的武装部门市通过熟人买了一件夏天的橄榄绿短袖衫,穿到绿色都褪去了还不舍得丢。我喜欢橄榄绿,不只是它和生机勃勃的大地是一样的颜色,更象征着和平、希望和新生;代表着军队和军人,象征着他们的勇敢和牺牲精神。
   多么美好啊!年轻时的心,一度喜欢找一名军人为伴侣,他们身着绿军装的端庄大气,英姿飒爽,令我着迷,后来事与愿违。军人都有一颗炽热的心,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是在严明的纪律和优良的作风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再看齐登彬医生时我完全信赖他了。
   当我从沉睡中醒来,我知道得到救赎。至于医生们怎样在无影灯下、颈前方右侧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依次切开口子?怎么使用椎间盘刮刀、髓核钳、刮勺、彻底清除颈5/6椎间盘和上下软骨组织、磨钻磨去无用的钙化结构、切除增生的肥厚韧带、冰盐水冲洗神经根空的?怎么于颈5/6间隙内植入装有人造骨5号“cage”一枚的?怎样从颈5、6椎体各置入螺旋钉两枚固定到钛合板上的?昏睡中的我统统不知。知道了肯定会吓死。只记得,事先麻醉医师小石将面罩往我口鼻处一放,我仅能看一眼那身着墨绿色无领手术衣的人影晃动,立时坠入千里万里的云雾里了,和“死了”没什么两样。
   手术完麻醉过后,我又活过来了,又累又困。想我在昏睡中任由医生从我身上摘除一个坏的部件,换上新的部件,我得用肉体和血液温热那冰冷的金属,我的血肉,我的骨络筋脉和思想从今儿起得和它开始磨合。护士小张调整完床头柜上放置的检测仪,测着血压不让我睡,不时俯身和我柔声说话:“您要是觉得哪里不舒服,请及时告诉我们。”我还不能张口回答她,就觉心里涨潮,眼睛湿润。
   我查英文“cage”,释义“笼子”,可以合理解释为被置入的人造骨外包装。
   第二天我一早醒来,迎接窗外照射进来的第一缕阳光,多么亲切多么温暖。护栏上一只沐浴着阳光的小鸟在向着我歌唱,同伴可能在不远处,因为我听到它的合音。八点钟医生们来查房,齐登彬医生率先说:“你今天可以出院了。”看我惊诧,他又笑了说:“不是早就说了吗,术后第二天出院!”
   是啊!我忽然想起入院时他就这么给我说的。齐医生是医院的年轻骨干医生,做过脊柱开放手术数千例,微创手术数百例,真是了不起。该是怎样一双操控手术刀的手,精准而优雅的动作仿佛在弹奏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静谧空气中精益求精的眼神充满激情与火热,留下微创的痕迹,挽救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301医院,齐医生只是数千名医生中的一员,这个庞大的群体,每天都在不知疲倦地忙碌着。医院虽然不是战场,那蓝天下高高飘扬的“八一”军旗,却总是让他们想起。
   人才是生机力量。多少年来,301医院发扬传统理念,引进来,走出去,为医院提供着新鲜血液,使每个人用满腔热忱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医疗实践中来,为数百千万患者开启一扇通往健康的希望之门。
  

共 36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301医院是一所解放军医院,顾名思义,解放军医院,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反映在作者的笔下,即如此。首先,是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态度,热情、友爱、照顾有加;其次,医院的外在环境,以蓝色为主调,从视觉上可以给患者安静;绿植为辅,给患者以生机的暗示;最后,医疗器械及医护团队的素养及技术,不由让作者发出“人才是生机力量。”是啊,对患者来说,医院的技术人才,就是给患者注入生机的力量。此篇随笔中,作者用大量事件及个人经历的描写,讲述了301医院的结构与服务宗旨,心中有感激,笔下有神韵。都说医者父母心,而每一位有父母心的医护人员,都是仁爱的。作者笔下的301医院,从医生到护士,再到护工,都有一颗仁心,大爱无疆。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27002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4-11-27 15:51:48
  相较于地方医院,军医在医德与医术上,都是一个安全的存在。向人民子弟兵敬礼!
   感谢老师赐稿流年,期待更多精彩分享,祝创作愉快!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11-29 13:22:51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