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11周年】我是大哥(散文)
记不得那是几岁了,只记得是在深冬,父亲叫四叔把在五队居住的二叔和三叔叫过来,一起商讨去二姑家找歪脖子算账。父亲刚下班回来,就看见奶奶坐在炕头上一边骂着歪脖子的不是人,一边伤心地哭着,哭得那叫一个悲痛欲绝。二姑是奶奶心尖上的小棉袄,被歪脖子作贱怎能不生气。但是自己老胳膊老腿的,又有哮喘病,别说找人算账了,自己拔这口气都很艰难。老实巴交的爷爷满脸凝霜,坐在炕沿上一口接着一口吸着烟,烟雾从他的鼻孔里钻出来,淹没了爷爷整张布满沧桑的脸。他也是年过六十岁的老人了,还听到自己的姑娘被那糟心的姑爷糟践,打得浑身是伤,这哪能咽下这口气?怎么去帮姑娘,他也没有个章程,好在大儿子回来了,这事就好办了。
父亲没有让爷爷和奶奶失望,等两个分家单过的叔叔一进屋,奶奶抹干了眼泪,开始竹筒倒豆子般,把歪脖子干的事说了个大概:歪脖子,从小没有父亲,是寡妇娘拉扯哥俩长大的,没有父亲在,寡妇娘管不了他,歪脖子从小无拘无束,也没有啥家教,模样长得好,嘴也巧,倒是很讨大姑娘小媳妇的青睐,这一来二去的,他的贼胆就大了,看得入眼的娘们甜言蜜语的就能弄到手。有时候多投入了感情的,甚至把自家腌的咸鸭蛋、鹅蛋啥的,偷出去送给相好的吃。二姑哭过闹过,无论二姑怎么闹,人家该找还找,死性不改。那年二姑家刚杀了年猪,二姑把板油、鸡冠子油和水油都炼成荤油装在油坛子里,哪承想,没有几天,油坛子里的油少了一大半。二姑一看就猜到是那糟心的玩意偷出去送给了姘头。这一年吃油就靠着坛中荤油熬菜呢,油没了,还怎么做菜吃?
二姑气疯了,和歪脖子厮打在一起,歪脖子用滚烫的炉钩子招呼二姑,刨的二姑的脸上,身上多处烫伤,屯子里有嫁去大房子去的,看到二姑被歪脖子打成那样,急忙跑回来告诉爷奶一声,让娘家人赶紧去人,怕二姑被歪脖子打死了……
父亲哥五个听了愤然起身,就想立马赶到二姑家,打折那看见女人就挪不动步的糟心玩意的腿出出气。天眼见黑了,奶奶也想去,看看自己疼进心坎里的姑娘被揍成啥样了。
父亲劝住奶奶,在家等着就成,他们去了把二姑接回来。就这样,二叔套来生产队里的马车,爷爷找来几个麻袋垫在车板上,四叔抱来一床棉被,三叔从木柴堆里找出几根趁手的木棍,放在马车上出发了。
他们到了二姑家,屋里冷飕飕的,三个孩子流着鼻涕在地上玩,二姑躺在冰冷的炕上,脸上伤的青一块紫一块的,等看到父亲他们来,这才艰难爬起来,眼泪不要钱似地流了下来:大哥你们来了……说完这句话,人已泣不成声。父亲看到这一幕,愤怒的火气更旺了,一脸冰霜的告诉大丫去把她爹找回来:别说我们来了,就说你们饿了,让你爹赶紧回来做饭。父亲怕歪脖子知道他们来躲起来,他们到哪里去找他?
歪脖子歪戴着一个狗皮帽子,走进了院子,只听他不干不净说教着大丫:你妈死在炕上不起来,你不能烧点水熬个粥吃吗?还非得把我找回来给你们做饭吃……
接下来的话还没有来得及说,就被人高马大的三叔扯着他的衣领子拽进屋,摔倒在厨房屋地上,三叔抡起棍子就朝他身上招呼,他要起来,四叔和老叔按住他的胳膊不让他起来,他就用腿还击,二叔急忙按住他的腿,三叔把满腔的怒火都发泄在歪脖子的身上:叫你出去找姘头,叫你偷家里的东西给狐狸精吃,叫你打我二妹……
三叔是一边打一边数落着他的罪行,父亲见打的差不多了,急忙喊停,叫四叔和老叔扶他起来,歪脖子刚站起来,父亲上手两个耳刮子抽过去:你个畜牲,身为丈夫不知道爱护妻子,还打妻子,身为一家之主,不知道挣钱养家,倒学起二混子,学会嫖了,把家里能吃的,你偷个溜干净送出去,家里老婆孩子吃啥?今天我就教你如何做人。
说着又是几个嘴巴子抽过去:今天我就让你清醒清醒,我爹妈老了,不能咋地你,说着指着炕上的二姑:她还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弟弟替她撑腰,你哪来的脸敢糟践我妹妹?
说着,父亲大手一伸,勒紧歪脖子的前衣领,把瘦成麻秆的歪脖子拎起来,勒得歪脖子呼吸困难,父亲也不管,必须让他品尝到死亡的危险,才能管住自己的下半身,消停一些,不至于让这个家散了:我告诉你,你再敢出去找不三不四的女人扯犊子,动我妹妹一根手指头,你爹娘不是没有教会你如何做一个男人吗?我来教你,你听不懂人话,我就用拳头跟你说话,我宁可坐牢,也要把你的手废了,腿打折了,不信你就试试!
说完父亲大手一甩,歪脖子又重新倒在地上,二叔、三叔、四叔和老叔又纷纷在他身上招呼了几脚,歪脖子被打疼了,有些受不住,这才爹一声妈一声的求饶,保证自己再不敢找野女人了,也不会动二姑一根手指头,哥五个这才把他欺负二姑的怒气发泄了一些,住了手。
老叔是最心疼二姑的,他上炕替二姑找来棉袄和头巾,叮嘱二姑穿好,扶着她走出这个给她无尽绝望的家。父亲断后,警告歪脖子把三个孩子照顾好,否则继续揍他。
都过半夜了,几个人才赶回家,奶奶看见被打的伤痕累累的二姑,抱着二姑撕心裂肺的哭,咒骂歪脖子这个挨千刀的,心太狠毒。四叔和老叔吵着让二姑离婚。父亲不赞同:你二姐离婚了去哪里?
四叔说他养二姑。“你二姐倒好说,孩子怎么办?离婚了孩子没个妈照顾太可怜了,那歪脖子离了婚肯定再找,他缺了女人能活?有了后娘,不知道如何搓摩这三个孩子……”父亲长叹着说。
最后是给了歪脖子一个教训,让他再敢冒出花心思,也得掂量二姑的三个哥哥和两个弟弟的厉害,就这样歪脖子在父亲哥五个的虎视眈眈下,二姑将就着把三个孩子养大了,二姑最后还是被歪脖子气疯癫了。
除了二姑,父亲哥五个跟大姑也很操心,半精不傻的大姑父喝了酒也爱打大姑。六七十年代有家的男人多数都大男子主义,打骂妻子不认为是德行有亏,认为自己是男子汉,把老婆看作是私有物,想打就打,我不止听到,也看到有家的女人遭受丈夫的打。只有出嫁女娘家里哥弟多的,男人想打媳妇才能掂量掂量。家里大哥来了,出嫁女才能有依仗,免受一些在婆家的欺辱。
父亲是姑姑们的依仗,也是叔叔们的依仗,父亲把护佑弟弟们当作自己的责任。老叔小的时候有些淘气,不考第一就把老叔关在他的屋子里一顿胖揍,气得爷爷拍着门不让打老叔,警告父亲管教老叔的事是他自己的事,跟他没有关系。爷爷说他的,父亲照管不误。等我长大了老叔还和我抱怨父亲对他管教的暴力,那一刻,我感觉老叔跟我们一样可怜,是在父亲的棍棒下长大的。老叔很聪明,也很努力,他如愿考上了大学,是那个村庄第一个大学生,不知道与父亲的管教有没有关系。
二叔人比较木讷,长得单细,奶奶把家里的钱全拿来给三叔娶她二姐的二姑娘做儿媳,也就是父亲的表妹。听父亲说三叔娶媳妇花的钱,在当时是最贵的。奶的二姐说奶太厉害,不肯把姑娘嫁过来,又碍于面子,只好用钱难为奶知难而退,哪承想,奶铁了心要给三叔娶到看着一说就笑的外甥女,也是为了自己老了找个去处,自己的亲外甥女怎么会错待她?就这样东挪西凑的把她的外甥女娶了回来。到了二叔成亲,钱没有了,也没有多余的房屋,成了老大难。父亲为了让二叔说上媳妇,答应从山东来的一家人,给女方家办理户口,落户到当地,二叔这才娶上媳妇。
后来我家搬到边疆生活,爷爷那年离世了,我们全家因为交通不方便,信息不通,直到爷爷离世一个月后,才陆续收到老叔打来的电报,和一封信。可笑的是,电报是在爷爷病危时发来的,信是爷爷离世后写来的,一封迟来的电报和信一起收到的,父亲颤抖着手读完了老叔的来信,嚎啕大哭,哭得瘆人,那是我唯一一次看见父亲哭。父亲接下了爷爷的遗愿,身体有小毛病的四叔27岁了还没有娶老婆,说起来四叔的斜眼还是奶奶硬生生给打出来的。耳后长着包,去省城看了多次,也没有确诊是啥病。这是爷爷临咽气叮嘱四叔秋收后去找父亲的原因,爷爷知道这个不幸的四儿子只有大儿子能护着。
秋收后,四叔把全部家产和奶奶送到三叔家,他一个人扛着行李去边疆找父亲。父亲把老弟的城镇户口让给了四叔,又在学校给他安排了工作,身体瘦弱的四叔就这样,成了当地姑娘疯抢要嫁的男人,最后四叔如愿娶上了媳妇。
让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奶奶去三叔家两年不到,就被她的亲外甥女赶了出来,后来去了二叔家,奶奶还想继续当家作主,二婶嫌弃奶奶管得太宽,被二婶赶了出来。奶奶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老了无人赡养,和我家住对门的时候,特别能欺负母亲,从来没有想到老了到我家生活,这下好了,被自己的亲外甥女赶了出来。
二姑没有办法,只好找人写了信告诉父亲奶奶无人赡养,问父亲该怎么办。当时四叔留在边疆成家了,老叔大学毕业还没有成家。老叔看着奶奶活得那么辛苦,说啥也要把奶奶领到自己工作的地方,他来养。老叔自己都住办公室,奶奶去了也不方便呢!父亲和母亲商量,他是大哥,虽然奶奶常欺负母亲,但是她老了也不能让她有儿女无人来赡养吧?奶奶自己做主找了养老的地方,但是她亲外甥女嫌弃她多管闲事,又有啥法子?只能把年迈的老母亲接到身边来赡养。
父亲对一奶同胞相互,对亲朋好友也是,能出手相帮的,他肯定不拒绝。奶奶娘家的亲属,爷爷弟弟和妹妹的孩子,母亲娘家的侄子侄女,那些年都纷纷找来定居边疆生活,父亲和母亲直系亲属来了一大半,子女长大后又从边疆发展到祖国各地生活。
想当年这些亲属去的时候,因为生活条件不好,过年了因为刚去,拿不出多少钱办置年货,母亲把一大家子,尤其是我们四个小萝卜头,吃不了的供应粮食都买回来,分发给当年来的亲属,顺便再买上一条大鲤鱼送去,留着过年烧制一道炖鱼大菜,寓意年年有余,来年多多发财。
爷爷以老实敦厚赢得亲属和村子里的人敬重,父亲以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引领着家族人过着幸福安康的生活。小的教育努力学习,将来奔个好前程;成人、有家有孩子的,出谋划策走出困境,养家糊口。正当所有奔他而来的亲属改善了生活条件,靠着勤劳发家致富,父亲最疼爱的三叔,去深山捡松塔,不幸被风吹下来的松枝打在太阳穴,造成脑颅内出血。把三叔送去医院时,人不能言,但是是清醒的,中专毕业的主治医生给三叔做了开颅手术,手术失败,三叔陷入深度昏迷。父亲看着平时说说笑笑的三叔,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倒在病床上,心如刀挖了一样疼痛。他不能再等,趁着三叔还有气,父亲只身一人去省城找他的学生帮忙,要把三叔转到省城医院治疗。父亲的学生帮了忙,只要把三叔送来立马做开颅手术。父亲又急忙赶回来找好救护车、医生和护士,他满怀希望回到三叔身边时,看到的是三叔出气多进气少了,一问才知道,父亲走后,三婶擅自做主把给三叔吃的一百元一丸的安宫牛黄丸,换成了10元钱一丸的,两者功效天差地别,原本有希望救回来的三叔,就这样在那一夜停止了呼吸。父亲悲痛欲绝,痛骂三婶的无知与绝情,责怪四叔和老叔为何不看着点?
“一夜白了头”,这话在父亲的身上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三叔咽气的那一刻,父亲两鬓斑白,面容苍老,他没有想到看着温温和和的三婶,居然会这样看重钱财。三叔不仅是她的丈夫,还是她的亲表哥呀!三叔活着时,很会挣钱,九十年代初,他靠着商业头脑,种地,养牛,挣下了将近五万元的资产,那时候社会上喊万元户,三叔偷偷的早成了万元户,这钱被三婶死死守着,三叔用来救命,她都不舍得花。最后三叔出殡,父亲单位的人,还有亲属都来帮忙随份子,份子钱三婶拿走了,办酒席的钱,三婶说大多数人是父亲的同事,她只出一少半,剩下的钱是母亲补上的。
三叔走后父亲商量三婶,等孩子长大了,他会张罗给三婶找婆家,让三婶领着三个孩子过,两个姑娘也到了成婚年龄,不用啥钱,小子呢,三叔留下的钱也够孩子将来成家用,平时采个山够他们娘四个嚼用就成。
三婶哼哈答应了,父亲也认为三婶年过四十岁的女人也能守着这个家,领着孩子过下去。半年后,三婶撇下三个孩子偷偷把自己嫁了,气得父亲骂三婶心肠狠毒,对丈夫狠毒,对孩子也不例外。不得已,父亲早晨起来去看看那三个孩子,晚上回来再去坐坐,给予一些这三个可怜的孩子一些父爱。大姑娘是父亲安排在学校食堂工作,三个孩子吃饭不成问题。后来出嫁的三婶回来又把三叔辛辛苦苦挣的钱拿给后丈夫买牛发展养殖业,父亲知道了,责问老叔怎么把钱给了三婶,老叔也是苦不堪言,三婶说老叔拿着三叔挣的钱就是想自己独吞,老叔为了洗清自己,只好把钱给了三婶。这下好了,三叔活着挣下的钱,没有用来救他的命,都被三婶拿去填补了后丈夫。后来父亲找来当地司法局长去要钱,三婶的后丈夫说养牛赔了,没有钱还,三叔辛辛苦苦挣的钱就这样打了水漂。
没过两年,二叔也去世了,临去世前,告诉儿子去边疆来找父亲。接着老姑也去世了,临咽气前告诉儿子不要傻淘了,要好好读书,争取考上大学,将来也能从农村走出去,见见世面。为难时去找父亲和老叔帮忙。后来父亲患了脑出血,半身不遂,这些没有长大的姑姑和叔叔家的男娃,被老叔接管了,要读书的,老叔拿钱供读书,需要安排工作的,老叔帮忙找工作,成家也是老叔出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