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爱心】 追(小说)
吴明最后一次看到张三的名字,是在乌由市法院的微信平台上。
那天,吴明正把那一沓欠款单拿出来一张一张仔细看,边看边思索,该给哪个债主打电话催要。看了一会,拨了几个号,债主要么不接,要么就是接了以后哼哼哈哈应付几句,承诺过几天过几天。吴明一时心里有了气,暗自骂了几句,放下了单子和手机,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喝了几口茶。
茶是绿茶,茶杯是玻璃杯。茶泡在杯子里,经过开水冲泡后,茶叶在热水里已经不翻腾了,平平静静落在杯底,水是清水,茶是绿茶,显得那样和谐宁静,茶水的颜色让人喜欢,茶水的味道同样让人喜欢。
顺手翻了一下手机,乌由市法院微信平台推荐了一条信息。因为他正为要账这些事懊恼着,所以随机就点开了,没想到,点开以后,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熟悉的脸:
乌由市法院悬赏公告
被执行人:张三
身份证号:XXXXXX19860714XXXX
住址:乌由市乌由区东西镇南北村444号
执行标的:80万元
…………
“XXX!”吴明骂了一句脏话,重重的把茶杯放在了桌子上,茶杯突得被摔了一下,疼得低沉沉叫了一声,几滴茶水溅到他的手指上,他本能的往回缩了一下,手指上有些烫痛,他心情更加郁闷了!
吴明从一堆欠款单里找到了张三写的欠条,又仔细看了一遍,寻思了一下,和悬赏公告上的那张脸对了对,是他,就是他,没错。
朋友把张三介绍给吴明的时候,吴明正在送货的路上。
吴明送货时骑着电动三轮车,三轮没有棚子,没有驾驶室,不能遮风不能挡雨,但是使用起来方便,随停随走。这三轮车是他送货用的,他和妻子在市里华新路开建材店已经好多年了,刚开始的时候,对材料型号,进货渠道,价格等门门道道都不懂,靠着他能吃苦的劲头,勤劳的双手,慢慢在街道上站稳了脚。这些年,店里的货品越来越齐全,他自己的经营水平也越来越老道。按理说,他是能挣些钱,最其码挣的钱,比他在南方工厂打工时要挣的多。偶尔闲着的时候,他就盘算自己的生意,通过自己的数据分析,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1.店里这些年的经营利润,可以说很不错,每年至少在15个W以上。
2.这15个W里面,至少有5W是存货,就是说,钱挣回来了,又进了货。
3.还有至少3W的欠款。
那么说,他这些年的应收不少,存货也不少。可为了继续维护客户,还是在给客户欠账。有些客户是滚动式结款,比如送第二次,结上一次的款;有的客户是季结;还有些人,如张三之类的,承诺的是送第三次,结第一次的款。可与张三合作,送完第二次,再不要货了。吴明打电话催,他总是说,最近没有接项目,上回干的项目账没有要来,让他再等等,再等等。
吴明还记得第一次给张三送货的情景。
其实他还是比较谨慎的,做小生意的精明他有。当朋友给他介绍张三时,他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先打了几个同行的电话,问了问这个人的情况。同行们众说不一,有人说这人还行,有人说这人欠他的账要不来。他又询问过张三的几个同行,多数没听说过行业内有这个人。吴明便骑上电动车,主动上门拜访了一次。
见到张三时,张三正在一个茶馆里。
张三一米八的个头,浓眉大眼,身上有一股“社会人”的气味,但又不是很浓。一见吴明,热情的抽出了“华子”递给他。和张三闲聊了一会,吴明从张三的话中得知,他是去年从南方某大城市回来的,在某城市呆了五年,学习到了先进的项目经验,回家乡来创业。“吴总,你看,这是我的公司”。张三从手机上翻出来几张照片让吴明看。图片里的办公室不算阔气,但也很符合这个行业的气质。办公桌,办公椅,电脑,茶台,沙发等等应有尽有。最显眼的,是墙上有一幅书法作品,上面有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诚信赢天下”。“不错不错,张总这办公室很豪华啊!”吴明捧了一句。“办公室一定要装修好,这样谈客户,客户才能信任么,我一年要接不少项目,以后,咱们合作共赢,一起发财,哈哈哈哈哈哈……”
“华子”一根接一根抽,张三张罗着服务员上茶,上瓜子花生等。聊了一会,吴明觉得,这人还行啊,可以尝试合作一下。“张总,有需要用的材料,照顾一下,你发料单,我一定服务到位!”
“没问题没问题,XX是我兄弟,你是XX的兄弟,咱们都是兄弟。”(XX是把张三介绍给吴明的朋友)。
坐了一会,张三的朋友过来叫张三打牌,吴明起身告辞。
从茶楼里出来时,吴明偷偷的结了账,结账时她听几个服务员议论,张三是这里的常客,经常来喝茶打麻将。吴明想,如今这社会要想把事情干成,就得经常接待应酬,所以他也没有多想什么。结这百十块钱茶水账对于吴明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于事情来说,应该这么办。
电动车一上马路,冷风就吹来了。这一段在修路,施工队伍紧张施工,机械的运行和工人的工作都扬起了不少灰尘,风一吹,全吹到了吴明的脸上。吴明“噗噗”吐了几口,他还在思索着这个人:从外表来看,平头正脸,人模人样。从言谈来说,开朗豁达,豪爽直言,应该是个好客户,可以合作!
第三天,张三就把料单发来了,还真是言而有信,吴明想。
备料,点货,装车自不必说。货送到了项目上,张三正跟他的客户在交流,手指上夹着纸烟,不知道是不是”华子“?见吴明来了,张三也只是略微打了个招呼,并没有显出多么热情。“也许他正在跟他的上帝交流吧,顾不上和我说。”吴明想。
材料放好,拿出料单让张三签字,张三签了字把单子递给了吴明,又转身和他的上帝在聊,没有要付款的意思。
”张总,那您忙着,我先回了。“吴明想着说完这一句话,张三会不会提货款的事,结果张三没有吱声。和张三这会不方便提货款的事,所以,知趣的告辞了。他明显看到,张三鼻子里嗯了一声,算是给了他答复。
第二天,吴明趁着空闲时,给张三打了电话。
“吴总,货款的事不要着急,我们公司和供货商合作,都是送三结一,放心,少不了你的!”
“张总,没关系,你先忙着,后面用啥货尽管说。”
“好,再不要打电话了,这会正打麻将,要货时给你说。”张三把电话挂了。
吴明忙于生意便再没有联系,过了一段时间,想起了这个事,正在踌躇要不要给张三打电话时,张三的料单又发来了。正好,再送一单,下一单到了就可以结账了,吴明想。
第二单送完,料单签字。正当他满心欢喜的准备迎接第三次材料料单时,疫情来了。行业受到了影响,生意一落千丈。
但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偶尔有一次刷抖音,他看到了张三,张三穿着防护服,在小区门口当志愿者,为小区业主服务。“这个年轻人不错啊,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当志愿者,能和这样的人合作,应该不会差。”吴明想。可一点开视频的评论,又让他有了些不安。评论区有人赞扬,有人评论:张总,账啥时候结里?还有人评论:乌由市就这么大,你躲过了初一,能躲过十五么,欠的账总是要还的,等等。
这?
吴明心里又没了底。
吴明终究没有等来张三的第三张料单。他给张三打了很多次电话,得到的答复是,疫情影响大,没有新项目。提到要账,又是老一套词,让等。到了年底,还是没有音信。吴明的媳妇发躁了,逼着吴明去找张三要。吴明心里也有气,这人,真是看不透。吴明再打电话,张三不接,怎么打,都不接。
“狗日的!”吴明心里暗骂。
在张三小区门口守了两个多小时,吴明瞅见张三出来了,后面跟着个小男孩。
“吴总,你怎么在这,送货吗?”张三笑着说,但吴明能看到,张三的脸红了。
“找你么,年底了,来要账。”吴明也不客气。
周旋,闲聊,逼着要。
张三摆出了一大堆的理由。什么项目上没结账,什么刚交了房贷、暖气费、什么打麻将输了多少,什么谁谁谁欠他多少钱答应什么时候给。
实再逼得没有办法,张三说,吴总,我给你打个条子,你先回去,再过一段时间我一定给你付钱。熬了大半天,天也黑尽了,又冷又饿,吴明想了想,也便同意让张三写个欠条。欠条上写的还款日期,是两个月以后。
在寒风凛冽的冬夜里站了几个小时了,吴明浑身发冷,有些感冒,冷嗖嗖的回了家,媳妇知道情况以后,又是一顿埋怨!
还没有等到两个月的期限到来,吴明看到了悬赏公告。
哎!屋漏偏逢连阴雨,船破又遇浪打头。本来还指望这笔账要回来,能缓解一下紧张的经济问题,看起来,这笔帐又要不来了。
“吴明,张三的钱要的咋样了,不行了就上门找。”媳妇在旁边说。
“正联系着呢,不要着急嘛!”吴明应付了一句。
张三这笔账怎么办,难道就这样放下不要了?
不行,这年头,挣一个钱不容易,一定要找到他。
上次见到他儿子了,多少还有点印象。对,去门口堵他儿子去,找到了他儿子,一定能联系到他。和尚跑了,庙肯定还会在……
吴明寻思着。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