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缘】河西走廊,中国大西北最浪漫的艺术长廊(散文)

精品 【云水·缘】河西走廊,中国大西北最浪漫的艺术长廊(散文)


作者:阿巧 进士,10023.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42发表时间:2024-11-29 11:45:33
摘要:河西走廊,风光旖旎,美如画廊,它是中国大西北浪漫的艺术长廊,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岁月史诗。

河西走廊是绵延千年的神秘古道,既有北方汉子的粗犷彪悍,又有江南女子的万般柔情。它北临戈壁沙漠,南倚高大巍峨的祁连山,它是一条贯通古今的生命线。
   今年夏天,我终于有机会走进大西北,与河西走廊来个不期而遇的约会。我惬意地吹着两千年前汉时的风,欣赏着唐朝敦煌飞天的曼妙舞姿,聆听着明朝将士驻守边关的故事,感受它来自时光深处的苍凉与奇绝之美。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部,在黄河以西,静卧于祁连山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间地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因此而得名。它东西长达一千多公里,南北较为狭窄,最宽处约有二百公里,最窄处仅有几公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如天女散花般地点缀其间,璀璨夺目。就是在漫漫的旅途中,即使是身处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也不会让你感到寂寞,偶尔会有“惊喜”出现,惊艳你的双目,让你不由发出声声赞叹。沿途除了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嘉峪关、七彩丹霞等著名景点,还能看到“汉武大帝”的头像,“大地之子”的雕塑,自然景观奇崛,人文景观不同凡响,真不愧为大西北一道浪漫的艺术长廊。
   在古代,河西走廊,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交通咽喉。汉朝时,在此设置了酒泉、武威二郡,后又增设张掖、敦煌二郡,被称为“河西四郡”。如今,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这些地方已成为闪耀在西北大地上的颗颗明珠,是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
   在敦煌,有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艺术成就首屈一指。飞天,敦煌最响亮的名片,是中国敦煌壁画中不朽的艺术珍品,可以说是无价之宝。在这里可以尽情地欣赏飞天的绮丽身姿,感受古代绘画艺术之美。历经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朝四个时期的发展,敦煌莫高窟留下了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飞天形象,色彩鲜艳,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唐代李白称赞敦煌飞天:“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现存壁画和雕塑的石窟之中,飞天数量达到四千五百多个,令人叹为观止。因为夏日是旅游旺季,我们没有约上参观敦煌莫高窟的票,但有幸观看了大型的节目表演《乐动敦煌》,弥补了没有看到敦煌莫高窟的遗憾。
   《乐动敦煌》是《丝路花雨》的姊妹篇。它讲述了大唐初年,西域音乐天才少年白歆随西域使者前往中原学习,途经敦煌时,被壁画中瑰丽美妙的音乐世界所吸引,萌生融合东西方音乐的梦想。敦煌壁画中,他遇到了“比人间少女更优美的翩然飞天,比上元灯会更绚烂的燃灯踏焰,以及那苦苦追寻的妙音鸟的天籁之音。”这一切让他终于明白,“深藏功名的忘我精神和天上人间的悲欢交集,才是艺术创作的辽阔境界。”
   《乐动敦煌》以洞窟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了美妙绝伦的敦煌乐舞的精彩画面。用真人扮演,加上现代的高科技,行走其中,让人产生如梦似幻的感觉。这是美的艺术享受,活的敦煌壁画。数字化莫高窟第736窟,通过复刻石窟内藏经洞、佛龛、莲花台,打造一个沉浸式洞窟剧场,它融合东西方舞蹈艺术的精华,展现出柔美优雅的独特魅力,场面宏大,音画绝美,震撼人心。那些飞天裙带飘飘,身姿轻盈如燕,模样娇俏妩媚,仿佛是刚从画中走出来的人儿。在一个飞天面前,我忍不住停下脚步,目不转睛地盯着看了又看,一时分不清是真是假。敦煌飞天是中国艺术家的智慧结晶,它积淀了千年的风沙,以绮丽的想象,惟妙惟肖的飞天形象,在世界美术史上创造了一个绝无仅有的奇迹。
   傍晚,从敦煌市出发,我们去鸣沙山月牙泉游玩,沙环绕着清泉,泉依偎着沙山,沙水共存,看到了大自然奇妙的景观。“叮当叮当……”聆听着驼铃声声,随风飘远,仿佛听到了岁月深处的一声声回响。尤其是晚上的鸣沙山热闹非凡,鸣沙山灯光点点仿若天上的星星降落人间,沙山上万人倾情大合唱,空中是无人机表演打出的各种文字和图案,领略大漠清泉相映的独特风情。
   汽车沿河西走廊向东,洒脱地行走在辽阔的西北大地上,西北的风,吹动我的头发,也吹动我的心弦。我的思绪如祁连山的风,穿越时空回到遥远的过去。这里曾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张骞出使西域,历经千辛万苦,不忘自己的使命,开创丝绸之路的先河,加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驼铃声声中多少布匹丝绸从这里运往西域各国,又有多少异域奇珍被带回中原。无数的英雄豪杰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汉朝时,汉武帝刘彻派大将少年英雄霍去病西征匈奴战功显赫,成功占据河西走廊这个交通要道,和羌人及北方游牧民族联合起来,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汉朝时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汉武帝刘彻他的一生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不断地开疆拓土,当时的国土面积甚至比唐朝时大了一倍。
   在古丝绸之路的名镇瓜洲的地界上,远远地,可以看到横卧在大地之上的“大地之子”,他是那么纯真无瑕,眼神里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敬畏。也有人称它为巨婴。据说,它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董书兵先生独立构想创作的。一个孩童深情地趴在大地之上,身着暗红色的衣服,头挨着地,屁股朝天,脚上的每一根指头都清晰可见。
   我曾在网络上看到《大地之子》这样一张图片。时值冬季下雪的时候,大地之子更是孤零零地守护着河西走廊,身上被积雪覆盖,成了一个雪孩子,也不知道他冷不冷?这个雕塑充满了人文精神,象征着河西走廊蓬勃的生命力,“大地之子”是人与自然生命共生,和谐共处的见证。
   整幅雕塑,长十五米,高近五米,宽九米。它是迄今为止国内外最大的数字雕刻的石雕作品。在这苍茫的荒漠戈壁上,它的出现犹如给人注入了兴奋剂,许多游客忍不住停下车子,走近他,陪伴他,感受巨婴的可爱与纯真。它凝聚着艺术家博大深厚的人文情怀和执着追求的艺术理想,延伸着丝绸文化之路一脉相承的精神,是一座新的文化地标,如今这里成了一个著名的打卡景点。
   在这个炎热的夏日,这幅雕塑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我家小外甥乖巧地站在巨婴的手臂旁边,仅有婴儿胳膊的一半高,小家伙头戴小黄帽,斜着眼睛看着巨婴之手,自己的小手还不忘比划一个可爱的剪刀手,那滑稽的神态、调皮的模样,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再往前走就到达了嘉峪关,它矗立在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上,位于河西走廊的最狭窄处,是明代修筑的“万里长城第一关”。古老的城墙绵延不断,从远处看,像一张长长电影的胶片,又像一张巨大的邮票,每一个锯齿都那么清晰,仿佛记录着它辉煌的过往。“天下雄关”几个大字在这苍凉的大西北显得威武壮观。走进去,让人不得不感叹古人的聪明才智,三重城廊,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固若金汤。明朝时在这荒漠地带建筑这么牢固的关口,易守难攻,真是一个奇迹。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张掖位于河西走廊的中部,它临近黑河,有大片广袤的草原,既有南国的风情神韵,又有塞上的异域风光。张掖以色彩斑斓的丹霞地貌而闻名于世,是中国最大的赤水丹霞。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奇异山岭,蓝天之下,红色的山岩,像一个变化多端的万花筒,每一座山体就像一幅油彩画,每一条纹理脉络清晰,色彩魔幻,形态各异,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有的像腾飞的巨龙,有的像一枚枚可爱的扇贝,有的像绵延的万里长城,有的像巨幅的布匹,造型奇特,气势磅礴,给人一种艺术和美的享受。
   河西走廊,总让人想起驼铃摇响、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金戈铁马的遥远过去,作为陆上的丝绸之路,如今早已旧貌换新颜,没有金戈铁马的杀戮,它沐浴着复兴的新时代阳光,火车汽笛声声,唱响新时期的丝路花雨。只有亲身走进河西走廊,才能欣赏到雪山草原,丹霞戈壁、大漠落日的奇异美景,体会到大地的苍茫辽阔,才能感受历代英雄爱我中华的壮志豪情。
   要离开大西北了,我们沿着河西走廊,渐渐地驶入祁连山国家公园。雪山、冰川、草原犹如一道天然的屏障,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河西走廊远远地被甩在后面,但它却永远住在我的心里。河西走廊不仅是简单的地理符号,更是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在岁月的长河中,它历经风沙的摧残,时光的变迁,见证了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也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商贸繁荣。
   河西走廊,风光旖旎,美如画廊,它是中国大西北浪漫的艺术长廊,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岁月史诗。
  

共 32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精彩的游记散文。文章讲述作者今年夏天走进河西走廊的见闻感受。先介绍其地理位置、得名由来及独特风貌,称它北临戈壁、南倚祁连山,是贯通古今的生命线。接着,详述沿途景观,如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大地之子”雕塑、嘉峪关、张掖丹霞地貌等,展现自然与人文景观交融之美。还回顾古代历史,提及河西走廊作为中原与西域交通咽喉,汉朝设“河西四郡”,诸多英雄在此建功,推动中西文化交流、开疆拓土。最后,描绘当下它在新时代焕新颜,火车穿梭,旧景添新貌。 字里行间饱含对河西走廊的热爱与赞美,视其为浪漫艺术长廊、岁月史诗。既有对自然奇景的惊叹,像张掖丹霞“色彩魔幻、形态各异”带来的视觉震撼;也有对深厚人文底蕴的折服,从敦煌飞天跨越朝代沉淀的艺术价值,到古丝绸之路商贸往来、文化交融体现的智慧勇气,处处流露出对这片土地承载历史的敬重。字里行间满是眷恋不舍,虽旅程结束,但它住进心里,彰显其在作者心中独特且无可替代,是铭记辉煌过往、彰显民族豪情之地。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引人入胜。感谢阿巧老师的精彩分享。好文推荐共赏。祝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开心幸福!【编辑:梦在何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129002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11-29 11:48:50
  文笔细腻优美,描写生动。开篇以生动比喻勾勒河西走廊风貌,赋予其“粗犷与柔情并济”的独特气质,瞬间抓住读者的心。在景色描写上,巧用色彩、动静结合,写张掖丹霞似“变化多端的万花筒”,绘鸣沙山“灯光点点仿若星星降落人间”,鲜活画面跃然眼前,尽显自然景观壮美奇崛。
梦在何处
回复1 楼        文友:阿巧        2024-11-29 22:09:49
  感谢梦在何处老师百忙之中对文章的精心编辑!编者按很精彩,我很喜欢!老师辛苦啦,敬茶!
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11-29 11:50:54
  情感真挚浓烈、一气呵成,从初遇的期待、观赏的沉醉,到对历史敬意、离别的眷恋,贯穿全程,让河西走廊不只是地理存在,更是情感与精神寄托,引读者共鸣。再次拜读欣赏,祝阿巧老师创作愉快!工作顺心!
梦在何处
回复2 楼        文友:阿巧        2024-11-29 22:10:51
  感谢梦在何处老师的诗意点评!感谢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也祝愿老师创编愉快,生活开心!敬茶!
3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11-29 17:26:03
  这篇文章表达了对河西走廊的深深喜爱与赞美之情。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河西走廊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历史韵味,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敬畏。从对敦煌莫高窟飞天艺术的惊叹,到对鸣沙山月牙泉奇妙景观的描绘,再到对嘉峪关雄伟壮观的赞叹,以及张掖丹霞地貌的魔幻色彩的欣赏,都体现了作者对河西走廊美景的沉醉与向往。同时,文章也表达了对历代英雄在河西走廊上留下的壮志豪情的敬仰,以及对河西走廊作为历史文化记录者的崇高赞誉。整篇文章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让人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了河西走廊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好文章拜读学习,感谢阿巧老师带来的精彩游记,祝老师冬安文丰,生活愉快!
淡淡的云彩
回复3 楼        文友:阿巧        2024-11-29 22:13:34
  感谢淡淡的云彩社长的诗意点评!西北之行,河西走廊和祁连山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种美有些粗犷,又有点温柔。感谢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也祝愿老师创编愉快,生活开心!敬茶!
4 楼        文友:乡笛        2024-11-29 19:49:37
  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细腻,引人入胜,感情丰富,感人至深,读后让人受益匪浅。好文章,学习了。
回复4 楼        文友:阿巧        2024-11-29 22:14:33
  感谢乡笛老师百忙之中来访留墨!感谢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也祝愿老师创编愉快,生活幸福!敬茶!
5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4-11-30 07:40:46
  阿巧老师有关河西走廊的一篇精美散文,随着老师唯美的文字,犹如一卷壮丽锦绣的图画徐徐展开。令人眼界开阔,赏心悦目,赞不绝口。一种美丽的情怀贯穿始终。文化底蕴丰富,历史文化之厚重。文章视角独特,别具一格,感谢阿巧老师的分享,好文章葳蕤点赞问好老师,祝福老师写作愉快, 精彩继续!
春草葳蕤
回复5 楼        文友:阿巧        2024-12-13 22:16:25
  感谢春草葳蕤老师百忙之中来访留墨!感谢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也祝愿老师创作愉快,冬日安康!敬茶!
6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4-11-30 08:43:15
  恭喜阿巧老师佳作收获一枚亮闪闪的红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风景壮美辽阔,让人流连忘返的河西走廊,带来心灵的震撼。佳作再次拜读学习。感谢老师不变的支持,问好。
淡淡的云彩
回复6 楼        文友:阿巧        2024-12-13 22:17:08
  感谢淡淡的云彩社长百忙之中来访留墨!感谢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也祝愿老师创编愉快,冬日安康!敬茶!
7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4-11-30 13:00:49
  老师的作品,有深度,有底蕴,无论从历史方面还是文学方面,都透出一种大气,能品出老师博学多才,大家闺秀之气质,喜欢。问候老师下午好,先来点个赞,下电脑后用手机细品。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7 楼        文友:阿巧        2024-12-13 22:17:57
  感谢黄金珊瑚老师百忙之中来访留墨!感谢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也祝愿老师创作愉快,冬日安康!敬茶!
8 楼        文友:上官欢儿        2024-11-30 13:08:42
  对河西走廊了解不多,但敦煌,莫高窟却是记忆里几十年的存在,而对瓜州的印象则只有,“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了,幸好今日读老师美文,对那山那泉那声声驼铃有了新的印记和期盼,期待有朝一日也能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关山万重不止在心中。问好阿巧老师,祝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开心幸福,冬日安康!
上官欢儿
回复8 楼        文友:阿巧        2024-12-13 22:47:51
  感谢欢儿老师百忙之中来访留墨!感谢老师的支持和鼓励!去了大西北才知道,那里也有一个著名的地方叫瓜洲,水果很甜,苍凉也不乏柔情,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也祝愿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安康!敬茶!
9 楼        文友:乡笛        2024-12-01 17:22:51
  文章由表及里,叙写详实,情感丰寓,语言朴实,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好文章,学习了。
回复9 楼        文友:阿巧        2024-12-13 22:18:21
  感谢乡笛老师百忙之中来访留墨!感谢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也祝愿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安康!敬茶!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