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星】课堂故事多(散文)
我是退休教师,我的米寿之年将逝,翻阅人生这本书,筛选书中的一页页,感刻骨铭心的是课堂的故事,课堂好似没有雨雪风霜,像一泓平静的池水,波澜不惊,可是有时也会被清风荡起涟漪,甚至是不小的波澜,有变有惊,有故事。
那是我执教生涯的第四个春天,呼兰县文教局要组织全县中学各科的观摩教学。呼兰一中语文组的任务就落在我的肩上。虽然教了几年书,但是用东北的土话说我还是个“小生荒子”,业务不熟练,真的是压力山大!
于是在准备上痛下功夫。我讲的课题是《天石》科学小品。为了讲好这一课,我废寝忘食,通读了《十万个为什么》,我尤其欣赏它的序言,全是设问的排比句,我借用了其中的几句,自己又设计了几句,作为我的导言,很精彩。我一边讲课,一边向后面的听课老师望去,发现组长在后面颔首微笑,我的导言成功,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一节课我讲的流畅顺利,心中窃喜,信心倍增。
下课了,我端起教科书,教案,粉笔盒,想到教室外换换新鲜空气,也放松放松。教室是平房,几步就走出去。可是学生围上来,问问题,《天石》是殒石,初中生对这样的科学问题好奇,颇感兴趣,你一句,他一句,课间10分钟,迅速流逝。
下一节课铃声响了,我转身走上讲台,咦?讲台桌怎么这么干净啊?书呢?教案呢?粉笔盒呢?手表还在粉笔盒里,通通没了,我有点心慌,但是,我告诉自己:镇定,镇定!教室后面烏泱泱,坐了那么多听课老师,我不能大声问:“谁看见我的教科书了”怎么办?讲下去!没有教案不怕,教案在我脑子里,平时上课我也不太看教案,我上课把手表放粉笔盒里,拿粉笔时顺便看一眼时间,没有手表,怎么掌握时间?观摩课最出彩的最过于老师喊下课,铃声响起,我怕是不会出彩了!不妙,边讲边走下讲台,轻轻地把第一张桌学生的书拿到手,学生很聪明,他旁边的同学立刻把书送到他的面前,两人读一本。教科书有了,可是我自己的书密密麻麻添满了注释,我用起来得心应手,学生的书是原始状态,字行中间全是空白,只求记忆帮忙了。
可是粉笔怎么办?我边讲课,边观察黑板上的粉笔槽,看看有没有长一点的粉笔,粉笔头多一点就好办,可是粉笔头只有可怜巴巴的那么几块,小得拿不住,我真有点发愁了,“减少板书?不行!板书显示这篇文章的结构,减不得!怎么办呢?”边讲边琢磨办法,要是地上有几块漏网的粉笔头,也救驾了,地上也让我失望,唉,真是一波三折“不慌,不慌!”想起列宁的话:“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我不住地给自己鼓劲,该讲知识讲知识,该提问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正确,热情洋溢地鼓励,表扬。
唉呀!粉笔头也要光了!心慌,手心出汗了,真的山穷水尽了吗?忽然我的余光发现:窗外闪进了一只手,窗台上出现了一堆粉笔,天哪!有救啦!柳岸花明,有人送给我粉笔啦!这是我的大救星啊!我抑制住心头的喜悦,边讲边装做漫不经心地,轻轻地走向窗台边,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好像很随意地取下了粉笔,很坦然地走回讲台,有惊无险!微风过后静无痕,我的心归于平静,这堂课没有丝毫破绽,我感觉观摩任务完成得可圈可点。
下课了,听课的老师从后门走出去。我来到学生的桌前,悄悄地问:“看看你们的书桌,谁不小心把我的书收起来啦?”前排的学生赶快翻书桌,翻着翻着,一声:“妈呀!老师!书在我这里呢!”一个小女孩惊呼,瞬间脸涨得通红:“老师我不是故意的!”我赶快安慰她:“没事儿,没事儿,没影响我讲课。”那孩子急得都快哭了。我说:“老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我接过书,摸摸女孩子的头,拍拍她的肩。“别急,别急,老师没怪你。”“下次回家帶爆米花,还给我呀!”我努力缓解气氛,给学生减轻心理负担,她笑了。
后来我想:可能是课间我回答问题时,顺手把书放到学生的课桌上,学生不小心,糊里糊涂把书当做自己的收到自己的课桌里,还全然不知。肯定不是恶作剧,我和学生关系融洽,没有人会给我制造麻烦。
回到办公室,组长和同事祝贺我讲课成功,我谢谢大家,说刚才“遇险”一事,大家吃惊地望着我,尤其是组长,惊讶的目光从一圈又一圈的高度近视镜后面投向我,嘴巴半天合不拢,大家纷纷说:你讲得神彩飞扬,没发现你有慌乱,没发现你的讲课不流畅,你可真镇定!小王好样的!你给呼兰一中争光了!我想:那是我年轻的潜能勃发,那是我青春拼尽全力的绽放,那是一抹诗意的壮丽!泰戈尔说:上天完全是让你有坚强的意志,才在路上设置重重障碍。我冲破障碍,赢得成功!我为自己喝彩!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给初中生上语文课,没有教科书,没有教案,没有粉笔,没有手表,全凭嘴一张,我能成竹在胸,处变不惊,这要归功于课前充分准备,梅花香自苦寒来,如果准备不充分,上课时一边惦记着讲课的内容,一边惦记着寻找书,教案,粉笔那一定会乱了方寸,必定无颜见江东父老——我语文组的同事。上帝只垂青有准备的人,我凭着课前的充分准备平抚了课堂波澜。
感谢给我送粉笔的人,后来问明白了,他是教我们班的男数学老师,那才是雪中送炭,受人涓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的报恩是以身相许,一把粉笔成就了一桩姻缘,浪漫吧?有趣吧?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时光把我送到80年代的一个秋天,我早已转入哈尔滨市六所省重点校之一的哈铁一中。我又教高三毕业班了,学校四个高三毕业班,一个男老师教两个理科班,一个姓王的女老师教一个理科班,我教一个文科班。理科班每周六节语文课,文科班每周八节语文课。我每周备八个教案,其实老师们宁可多上几节课,也不多备两个教案,如同诗人陸游所言“……功夫在诗外……”教课的功夫也在课外,尤其是备课。
开学不久,王老师一跤摔坏了股骨头,短期内不能上课了。她的课无疑要我来承担,我每周14节语文课,两个晚上的自习辅导,总共是18节课,那可是高三的课呀!(那时无论超出多少课时,都是零补助)每逢上完晚自习,到家九点多了,有气无力,好不容易爬上四楼,举起胳膊要敲门的瞬间,觉得我连敲门的力气都没有了,趴在门上,喘息一会,再敲家门,进屋,没有话,脱掉外衣,甩了鞋,一头扎向床铺,再也不想起来。我一生多病,又逢更年期,常常担心,我本孱弱的身体坚持不下来。
一天,连上到第四节课,我只觉得,腿软了,站不稳了,出虚汗了,头一阵一阵的发晕,忽然眼前一黑,我刚想招手,让学生扶我,瞬间就倒下去了。
翌日,我起不来了。下班前,校长,教导主任,我的语文组同事,学生,开着校车,带来了一大堆的营养品。校长很抱歉地说:“你是太累了!但是又派不出合适的老师,接这两个班的课,你教毕业班届届在分局管内高居榜首,谁敢接你的班?”校长回头看看大家,“你看这么多人来看你,大家都很关心你,给你带来了营养品,你安心的休息几天吧!不过,对不起,病休三天以上,我还得扣你的季度奖,委屈你了,多干工作,还要扣奖金,希望你理解,我不能破坏了制度。”我点头,理解。
四天后,疲惫得以缓解,身体稍好,心中是近一百双渴望我出现的目光,我支撑着,晃晃悠悠走进课堂,迎接我的是欢乐的掌声,满教室的笑脸,此情此景,我怎能放弃这些莘莘学子?高三这一年,对学生的人生该有多么重要,千军万马走独木桥,我要和同事们扶着近百名学生走过独木桥,让他们嬴了高考。我以羸弱的身躯,一个人干两个人的工作,咬紧牙关,坚持了一个学期(没多拿一分钱)有时高一,高二班老师临时缺席,我没课,拎本教材就去代课,我是副组长,我们组历来是哈市标兵小组,我责无旁贷。值得庆幸的是:转年,我的文科班高考成绩依然在哈铁分局管辖内折桂,在哈市排苐二。
半是风雨半是晴,方是人间好风景。我的课堂经过风雨,波澜也是杏坛好风景!
我的人生好比是一张弓,“不误人子弟”是箭,这箭助推我在教书育人的路上,鞠躬尽瘁,殚精竭力,砥砺前行。在人生的黄昏,有时,我骄傲地想:我忠诚于我的信仰,不虚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