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汴京杂记(散文)

精品 【流年】汴京杂记(散文)


作者:龙飘飘 秀才,2404.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06发表时间:2024-11-29 22:23:09


   当今中国的城市地名里有北京、有南京,但却没有东京和西京。为什么?把前尘往事细一捋分才知道,原来当初的西京长安早已改名为西安,是有其实却无其名了。好在西京的名头至今也还空着,以故现时若提起西京,大家勉强还能反应出那就是过去的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而当初的东京可就把这响当当的名头丢失得颇为可惜了。仅是因为自己的一个自大或不留神,这东京的名头悄然间就被人家住在东瀛小岛上的日本人抢注成了首都。以故这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需要用时却并不那么有理气长,似乎还需要看人家的脸色。而且若不特别另加补充和解释,大家一般是不会往它身上想的。
   这个它是那个呢?此它非别,正是古时的东京汴梁,今时的河南开封。
   东京汴梁在历史上可曾经是辉煌一时的!这名字我也早都知道。我上小学看《水浒传》时,就把这个名字牢牢地记下了。
   在我的意念里,东京汴梁那可是煌煌的北宋帝都,理当就跟玉帝居住的上界天宫差不多:仙乐飘飘,环佩叮当;紫霞缭绕、金银满地!那里住过能书善画的北宋风流天子徽宗道君皇帝;也住过被逼上梁山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还住过描绘下了那个辉煌、繁华、热闹的汴梁城的画师张择端;好像李清照寻寻觅觅的缠绵岁月也是在那里渡过的,等等等等。这些个与汴梁城相关的人和事,俨然个个都是神话一样地存在着,无不令人崇敬、令人神往。
   好一个天堂一样的汴京!只可惜那个天赋异禀的道君天子宋徽宗却着实窝囊。虽说能写一手风流潇洒的瘦金体,还会画一手天趣妙成的花鸟画,然却只因他在这文艺派的角色里陷得太深,无心去理会一干朝堂“琐事”,终了就把一个大好的江山像蹴鞠一样,轻轻松松地一脚就踢飞了。更可悲的是,在被金国人打破了汴京城后,他连同他儿子徽、钦爷俩一对天子,结伴当了金人的俘虏。最后还逆来顺受地在坐井观天的屈辱中像猪狗一样凄凉地死去。只是他爷俩被人家当作猪狗不要紧,可怜一代才女李清照,手无束鸡之力,自是难以善保身家,到底就不幸地卷入到了南渡避难的滚滚洪流,一夜之间便天上地下地落魄成一介可悲的流民乞婆。
   其后,东京汴梁一度也做过金朝人的南京,只是到底还是随着金朝的崩塌又再次没落颓废下去及至悄无声息了。也多亏张择端留下的那张《清明上河图》,否则谁会过多地去纠结历史上还曾有过个东京汴梁?至于当初汴梁城那格外的繁华和超然样子,在历史上至少都被水淹没过三次后,即使后代人描述得再好,那也只不过都是些死无对证的口水账罢了。人们其所以能记起汴京城、且认识得这么清晰,还能留下这么美好的印象,大概更多的都是张择端及其《清明上河图》的功劳罢。
   关于大宋一朝的强弱,这似乎就不是个问题。自北宋开国就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大一统,而南宋更是偏安江南一隅连半壁江山都没占到。终其南北两宋,似乎老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对外打仗几乎没赢过不说,还居然懦弱得一直都在给邻居的对手们屈膝纳贡!据此而言,有关宋代民间工商的进步与发达暂搁一边,要说国家强盛、人们殷富之类的言辞,还真就不敢轻信了。所谓的繁荣富强云云,觉得那简直就是自我陶醉下的胡话!也只有那些胸无实才的酸腐文人们,才会用这种肉麻的精神胜利法给自己的无能来开脱,都是些自欺欺人的粉饰之辞罢了!
   东京汴梁这名字没落了,可开封却又渐渐浮了出来。其实开封这名字诞生得更早,当初还叫过“启封”的,只为要避皇帝讳就把“启”改为“开”了。开封能升级上位,这倒不是开封城比先前那个汴京城更风光,其中很大的成分恐怕是民众们的恋旧情节发挥的作用罢。一众落魄的帝都遗民,总是喜欢回味往昔那无尽的好时光的。求之不得扼腕长叹之余,往往就会把一应的往事编排成故事聊以自慰。往后还把那些故事编成剧本在戏台子上唱。既能安慰自己,也能高台教化后人,不失快乐。这些故事中最精彩、最能引起人们共鸣的则是黑脸包公在开封府判断的《铡美案》。“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这虽说是在颂扬包公,其实也附带着宣传了开封。于是开封府的地位和人气就飙升起来,直到盖过了日渐式微的东京汴梁。脍炙人口、传播甚广的《铡美案》,京剧有、秦腔有、豫剧也有,当今的电影和电视剧就更不要说了。不畏权贵、铁面无私的包公一时间就成了公平、公理和正义的化身,传遍大江南北、为人们所敬仰。从包公到开封府,人们自是要爱屋及乌了。
   现代人之去开封,恐怕或多或少都与这个戏剧所传扬的故事和人物相关。还有,就是那张画,那张国宝级的《清明上河图》。也就是说更多的人恐怕更是奔着那张图的名声才去的。其实,那张图上有如天街一样的市井景象,那悠悠的小桥、娓娓的流水,以及当初那整个的汴梁城,据说早已被黄河厚重的泥沙深深地填埋在地下了。如果当今把那场景能挖出来重见天日,那它的价值应该不会亚于秦兵马俑!只可惜土层下面还是土层,其间只有些零零碎碎的残砖烂瓦,并无秦俑军阵那般成规模、有价值的东西。昔日的荣华到底都被水吹得无踪无影了。人们其所以还对这个玄了又玄的开封城保存着兴趣,恐怕是当今人们着实空闲太多,无可消遣时就想从历史的故事中挖掘出点新玩意儿聊以娱乐罢了。就比如近两年,东边的开封城就围绕着《清明上河图》做了好多文章,按图索骥地打造出一个“清明上河园”就是其中之一。好奇心让人们不禁会发问:“清明上河园”?新造的这个“园”能像人家张择端图上画的那么神吗?真有舆论上宣传的那么热闹吗?一时间大家就都这么疑问着,于是乎开封城就热闹起来了。
  
   二
   说真的,我也是被那个“清明上河园”勾引过去的。
   这个国庆节的天气还真给力,到了预定的二号这天果然就云收雨霁放晴了。于是乎便呼朋唤友,各自携家带口、兴高采烈地一路向东直驱开封。
   出西京长安城,过潼关一路向东,其间并无故事。可就在人以为无话可说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个十分诡异的事。
   刚刚还行进在朗朗的晴空下,转瞬之间却大雾弥漫。这雾来的好凶猛、毫无征兆,俨然天罗地网般倏然自天而降,即刻就把我们的车子劈头盖脸地围裹、吞没了。一头陷进这白色的迷魂阵后,却才还欢快地呼啸着的汽车,一时间就不由不心虚地收敛起来,还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放低姿态屏息缓行。一时间前路涣漫,虽时而可闻同行者们的轰鸣声,然却难见形影。在这几乎首尾难顾的幕气中行进,心里总归有些孤单、有些忐忑,不由按响喇叭鸣叫几声。制造出这声音形似在与同伴们打招呼,实则却是给自己助威壮胆。只是当接收到同伴们或前或后的回应之后,心里边才有了些许的安稳,这才敢仗着胆继续前行。
   就这样大约行驶了半个小时。也是一个转瞬间,不觉眼前一亮,四周一片豁然,显然还是先前阳光明媚的景象!那大幕一般的浓雾也不知何时已撤得无影无踪了。但见我们依然行进在那条东出的路上,两边是各具其态、各守其险的郁郁山峦。这一切就像出入梦境,来得蹊跷、去得匆忙,过后一切如旧,峰峦叠翠、青山延绵,似乎什么事也不曾发生过。只是到底看清了竖在前面半山坡的一面广告牌上写的几个大字——“函谷关”!
   原来这就是函谷关!据载这函谷关自西而东,险奇百里,诡秘无定,函山制水。若据险拥关、居高临下,则足可不怒自威、令人胆寒。是以秦有函谷便谁也不惧、唯我独尊,颐指气使、藐视群雄,笑谈间便兵出崤关横扫诸侯一统六合。正因函谷关地冲要害,形势险峻,进可攻、退可守,是上天赐予秦地的安全屏障和东出以图发展的坚实堡垒,以致后来的地方行政区域的划分,总是要把崤函从秦地强行割离开去。这种人为的操作其实就是为了达到制衡的目的,唯恐秦地拥其地利一朝坐大而无视上命,甚至觊觎天下。
   其实,在春秋战国那个大争的时代,最先崛起的却是魏国。最早变了法的魏国一下子就出类拔萃、兵强马壮,然后东讨西杀、南征北战,横行天下、称王称霸。魏国一雄起,秦国遭了殃。原本合三晋之力方可抵敌的秦国,此时却被三晋之一的魏国打得落花流水,而且这一打压就是上百年,险险都把老秦人的性命给要了。只可惜魏国的改革到底只是浮在表面,终归没敢动腐朽的既得利益的贵族阶层的根本,最后也只能无奈地又渐渐衰落下去。
   此消彼长,知耻而后勇的秦国却把法变得很彻底,不但革除了贵族们世袭的特权,还顺应发展地给下层平民大众开劈出了上升的通道:奖励战功,提倡耕织!一介平民,只要为国拼搏、努力耕战,立了功就一定能得到相应的爵位和奖赏。于是乎秦国就欣欣向荣、国力大涨、后来而据上,直到力压东方紧邻的宿敌魏国。先是从魏国手中夺回了函谷关,继而东出不断打击和压缩魏国的生存空间。被迫得节节败退、喘不过气来的魏国,无计可施时就只好把都城从西边的安邑一直向东迁移到好几百里外的大梁去了,甚至连国名也都从魏改成了梁。虽也有说魏把都城从西迁到东,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经营更加富裕的东边的中原,重点要与东方的齐楚等大国争雄,结果却单单便宜了秦国。总之是秦越来越强,魏越来越弱。可怜强盛一时的一方诸侯,最终却落魄成了看人脸色、朝秦暮楚的附庸角色。虽说大梁城最后还是被秦将王贲决水淹没,梁魏也从此灭亡,可大梁城的名字和地标却在历史上留存了下来。其后这才有了汴梁,以及启封和开封等等。这个古老的城邑虽在五代时也曾被几个枭雄作为首都在这里轮流坐庄,可其最辉煌的时刻却是作为北宋都城的那个时候。这个当时被称作汴京的开封府,也就是历史上流传至今的东京汴梁。似乎东京这称呼也是籍此发扬光大的,然后就与汴梁城结合在一起密不可分,甚至与西京一样成为一种特指名词:东京就是汴梁、汴梁也是开封,三者等阶可以互换。
   自西向东从西京长安到东京汴梁远不远?其实说近也不算近,说远也不算远。若以传统的华里数来计,确在千里之外,着实不近;若以当今的公里数来计,也就五百多公里地,也没多远。只是这距离要是用古代每天五、六十里的步兵行军速度来算,从西京到东京少说也得二十天。可当今开着汽车就不会费那么大事了。这区区的五百来公里,即就走走歇歇,五个小时左右便可搞定。就以这速度、这效率、这感受,古代显然是做不到、也是没法比的!可笑那些厚古薄今者们,还极力地鼓吹什么古代多么发达、多么先进、多么繁华,现代人甚至都无以企及云云,简直就是弱智得不能再弱智的昏话!过去再好也不过如此,终究都被淘汰了,社会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而当今人们挂在嘴上的所谓憧憬和向往云云,那也只不过都是一时冲动下摆出的姿态罢了。另外,干枯的考古想必大家也都兴趣不大,去散心、凑热闹、看热闹应是主流。故而对所至所见的真迹与否,似乎也就不必过多地追究了。
  
   三
   一下高速进入开封,给人留下第一印象的却是河南大学。这大学从外观上看似乎并不算太大,但却是古色古香,很优雅、很沉稳,看起来很厚重。这所河南大学很有些历史,其悠久程度似乎并不输于国内其它那几所老牌名校。只是后来由于种种的原因,到了连个“211”的头衔都没混上。好在近几年能励精图治、苦练内功、迎头赶上,终于搭上了“双一流”这快班车。进开封让人能第一个领略到的地标竟是河南大学,这让人不禁要慨叹这座开封城的良苦用心。他们这是在宣示开封的底蕴、文雅和向上活力。也表明一种务实的态度:开封人根本不屑于走炫祖先、唱高调、走捷径、吃老本的老套路。他们是要练内功、强实力,科学引领、与时俱进求发展的!若果真是这样,那开封城的未来就相当可期了!话也说回来,诺大一座城市若是要靠发展旅游来让别人赏饭吃,那就是投机取巧的懒政,是大笑话!
   此时,时针指的是中午刚过。
   在一个开封本地人开的饭馆吃饭时,觉得这里的人很热情、也很务实。本以为是可着肚子在点饭菜,可等端上来一看就傻了眼:盘碟的个儿很大,菜品的量也多,似乎根本不是我们一行合起来的肚子能装完的!就这还多亏了人店家的一再劝阻而没敢点更多。
   一边欢快地吃着开封烩面,一边与店家攀谈着。最大的感受是:这里的人很热情,很坦然、也很自信。他们乐于热情地接待各处的来人;冷静地给自己定位,坦然地面对历史和现实;他们并不喜欢攀比,但却不乏曾经的自信和优越,毕竟人家开封在之前相当长的历史里,都是整个河南及至全国的首府。
   说到我们一会儿想去看“清明上河园”,店家就热心地帮我们规划路线,且真心地建议我们别开车,说那里没地儿放。并强调说若是平常的日子来最好,景清、也清静。我们探问此番前去都能看到些什么?他却一挠后脑勺讪讪地说:“看人头!”
   去“清明上河园”时还真验证了那店家的忠告,与那园子还隔着好几条街巷,车就开始拥堵。熟悉路径的出租车七拐八拐好不容易才拐到了景区大门,下车一看却让人不由头大:当真是人山人海!似乎天南地北爱凑热闹的人一下子都来这里集合了。耐着性子排了好久的队,这才被连拥带挤地裹拽进了大门。心存侥幸地期预里边能松泛一点,可谁知进去之后就只有无奈和苦笑的份儿了:这哪里是观景?妥妥的“看人头”呵!那店家不余欺也。

共 812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汴京杂记》一文分四个篇章,先从汴京的地名开始探究,写出古今往来,在古汴京,今开封这一地域的各种典故。《水浒传》带来的汴京初印象,俨然是一个神话般的存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开封府的《铡美案》是多方佐证,但终究来说,昔日的荣华到底都被水吹得无踪无影了。于是,因着疑问,参与到开封的热闹成了必然。其次作者书写自西京西安到汴京开封的前行路。“函谷关”的雾给汴京铺垫了一层神秘。在这方水土上,轮流坐庄一般流转的朝代,更是将东京、汴梁、开封三者等阶可以互换。第三章节中,是作者真的进到开封后的真实观感,第一印象河南大学,清明上河园、开封府、相国寺的看人头,让作者懵懵然如痴如醉,而道出不识汴京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图中!河南烩面、胡辣汤一众开封美食,更让人喜欢不已。最后的章节中,作者自汴京回程,一路走一路欣赏美景:三门峡大坝、陕县地坑院,还去了函谷关。这一路的行走,西西东东,匆匆忙忙、风雨兼程,所为何来?或许就是实实在在的平安和富足吧!此行汴京三日行,所遇精华皆被作者记录,看似虽细碎,却又好似工笔描绘汴京精美画卷,引人向往。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平淡是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01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4-11-29 22:24:45
  恰逢周末,看到老师的书写,想着未来有机会去到汴京开封,肯定可以拿出您的文字当向导,有情有义,有图有声。感谢老师分享,祝福冬日安好!
回复1 楼        文友:龙飘飘        2024-11-30 19:59:43
  ????????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12-01 22:00:4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