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习惯成自然(随笔)

编辑推荐 【东篱】习惯成自然(随笔)


作者:红花草 举人,396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40发表时间:2024-11-30 06:37:39


   今年,我趁春暖花开气温回升时,买了二十四只一斤左右的鸡,自认为对它们够贴心的了。可它们还是阴一个阳一个出问题。有的是黄鼠狼趁人没在,被拖走。有的被比老鹰小一点的鹰(没老鹰的尾巴长,我叫不上名)叼走,而我又不能飞着去追。当然也有个别因为气候不正常,差了抵抗力而见了阎王的。四个月下来家里只剩下两只鸡了——三四斤重,鹰已叼不走!加上家里养了狗,它会保护鸡,有什么风吹草动,它便奋不顾身追捕。这两只鸡命大,也争气。若心情好,每天一枚蛋。
   我不信邪,不会一朝被蛇咬,就十年怕草绳。农村里,才两只鸡,太少。这点鸡蛋闹水不浑。自己住山野乡村,还要买鸡蛋吃,有点丢人说不定会成为邻居聊天的笑话。再说,过年还得杀鸡吃呢。一个月前,有鸡贩子上门叫卖。这次我学聪明一些了,干脆买大鸡,直接断了鹰的妄想。于是我又买了八只母鸡,两只公鸡,都有三斤多重,红红的冠,公鸡开了叫,母鸡唱起了歌。很是健康,看样子母鸡很快会下蛋。我知道,这是从鸡场里卖出来的鸡,价格不贵,我还是很高兴的。
  
   二
   猪场前后都是茶山,很适合鸡的活动与踩食。买回来的鸡,在鸡舍里关了一天,让其熟悉环境。这天,公鸡在里面打鸣,母鸡在里面还“咯咯大,咯咯大”地叫。第二天吃完早饭,太阳已经出来,很暖和了。我去放它们出来,见我进屋,里面的热闹瞬间安静,都往角落里躲。既然胆子小,我尊重它们,将门敞开,然后轻轻退出。
   等一会再瞧,除了先前的两只鸡在外面溜达,其它没出来。食和水都在靠门边的外面。中午了,它们还没出来。不饿?一天多没吃食了!再等等,太阳正偏西。我熬不过它们,进去欲将它们赶出,让其活动吃食。它们还是往角落挤,我有点生气,用脚掀,分散它们。感觉它们走路怪怪的,一走一歪一偏。我再赶再掀,它们走路全一样,高一下低一下,有的直接瘫倒在地后又站起身摇晃着走——这些鸡不会走路?公鸡的腿那么高,脚那么大,也是一走一拐一偏,好像无法支撑整个身子。不管那么多,我继续将它们用脚往门外掀,直至全部掀到门外的食和水旁边。它们挤在食槽里、挤在水旁,它们的腿不听使唤似的,一挤便倒地上,站起来又是一歪,又站起。它们脚踏在食槽里也不吃,水壶踏翻溅了一身也不喝,真是奇怪!
   我思忖一会,突然醒悟:养鸡场里的鸡,吃喝拉撒睡都在又小又窄的空间,从出生到至今,它们的脚没接触过地面,一直过着养尊处优、锦衣玉食的日子。它们只需要一个机械的啄食动作和喝水动作,甚至都不需要回头,也回不了头。它们的脚无法迈开,也不需要迈开走路。现在它们换了新的环境,乱了套,将它们的生活节奏一下子打了个稀巴烂。哎,想想,还真的委屈它们了,到了我这山野处,得重新学着走路,开始新的生活。能否过得了这道坎,一切靠你们自己的意志力,我只能保障你们的吃喝,水里加点提高免疫力的药,仅此而已。
   从第二天开始,公鸡不叫了,母鸡不唱歌了。白天我还是将它们赶出来,它们全部挤在外面的小树下面。我为了巴结它们,它们堆在哪里,便把食水送到哪里。我一去,它们又往另一处的枇杷树下挤。家里原本两只到处跑动的鸡,也加入它们的队伍,不跑动。不过这两只老鸡还是正常吃食喝水,吃了就挤在它们一堆。我总认为,因有这两只鸡做表率,新伙伴应该很快适应。一个星期后,有三只新鸡壮着胆子学着老鸡的样子开始吃食——原来还是知道用嘴啄呀。两只公鸡和其他的鸡还是躲在树底下,一天到晚一点不动——真是几只懒鸡,彷佛故意与我置气。我拿出十二分的耐心,用棍扒开,还轻言细语与它们说好话,希望能感动它们来吃食,别饿死。它们挪一下身子,歪歪扭扭又挤一块。它们这是集体罢工,不接受新的挑战。第八天,一只小一点的公鸡死了。第十天,另一只大点的公鸡也是绝食而亡。它们宁死也不折腰的精神还真的让我佩服。我给它们的追悼词是:无病无灾的,我救你们于水火,没缺你吃没少你喝,你们反而作贱自己,你们是自己蠢死的,怨不得我,下次投胎学聪明点!
   半个月后,剩下的母鸡都会吃食喝水,斯斯文文,吃得不多,算是活过来了。有十天后,我一冒泡,就围着我讨食吃,只是还不太活泼,走路像踩高跷,也时不时煽动翅膀。吃了,就在树下聊天,不散开到树林里刨食。不过不再怕人,我有点欣慰。
   你们,还得自己长大,成长为真正的鸡。我也相信,它们经历了脱胎换骨,不久就会活蹦乱跳,唱歌下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散养健康鸡。
  
   三
   “习惯”因熟悉而适应,成自然,是长时间养成的行为、倾向、生活方式等,达到一定程度,很难改变。我上面说的鸡只是例子之一,它们习惯了鸡场里的生活方式,它们再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动地接受改变,它们习惯性选择抗议,很正常。世间万物,道理相通,我们人也一样。养成好的习惯,一生受益,做事事半功倍;坏的习惯一旦生成,迂回曲折,做事往往是事倍功半。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他的这句名言深刻揭示了习惯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习惯如同影子,悄无声息地伴随着我们的行为动作,潜移默化地塑造并计划着我们的命运。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个有着早起习惯的人,对健康多么有益,暂且不论,但他当日的事情肯定是处于有条不紊的状态。上班族,不会因为担心上班迟到对付早餐时囫囵吞枣,或者在路上猛追猛赶将自己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一个爱学习的人,若有早起晨读的习惯,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遨游,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每天都在进步中,那他的知识储备和思想深度肯定是远超常人。一个农民,如果有早起的习惯,便是“早起三日当一工”,家里的生产肯定是走在他人前面,劳动报酬无疑要比他人高,家里肯定不会穷到叮当响。一个学生,若有主动预习、定期复习、喜欢做笔记的好习惯,即使他的智商一般,成绩肯定也不会差到离谱……
   反之,一个有着不良习惯的人,比如,作息无规律、睡懒觉、做事毛躁、做事拖拉、丢三落四,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有借不还等等。这样的人,总是不让人待见。这些行为肯定会成为人生路上的绊脚石,阻碍前行的步伐。
  
   四
   习惯可以改变!有好习惯的人,或许会受“近墨者黑”、“跟着师婆跳假神”的外力影响,意志不坚定,而将自己渐渐往反方向行走,且越走越远,以致最后后悔莫及,遭世人唾弃。有不良习惯的人,或许会受“近赤者红”、“跟着好人学好人”的外力召唤,在潜移默化中渐渐改变自己,从而走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成为人人喜欢的正能量传播者。
   大一点的道理,我一平民百姓说不来。只知道对国家和民族而言,整个社会若都有好的习惯——上下同心、勤劳勇敢、大公无私、互帮互助、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等,人们安居乐业,日子必然是一片祥和,对整个社会肯定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还是以上面的鸡说话,剩下的八只母鸡,在另外两只老鸡的潜移默化中渐渐转变了自己的鸡生轨迹,开始吃食喝水,从而获得了新生。它们敢于战胜自己,敢于迎接新的挑战的精神,我们人当学习之。而那两只公鸡固执起见,没有改变自己的勇气,最后走向了灭亡,我们人当摒弃之。
  

共 28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从生活中获取感悟的随笔,文章立意清晰,感悟深刻。一切从春暖花开的四月说起,作者在春季买的鸡由于小而被黄鼠狼、恶鸟,拖走或叼走,还有的由于太过弱小而夭折,总结了经验之后,作者就买了大鸡,可却惊奇的看到买回来的鸡走姿怪怪的,观察思考后才发现来自养殖场的鸡过惯了养尊处优的日子,连最基本的觅食的本能都要退化了。作者用心的训练引导它们自己去吃食,调动它们的积极性,功夫不负有心人,除了两只例外,其他的改变了以前的生活方式,健康的活了下来。引发了作者的思考,习惯成自然,好习惯做事事半功倍,而坏习惯事倍功半。习惯决定命运, 那两只鸡冥顽不化,最终夭亡,而其他的鸡由于改变了固有的坏习惯,获得新生,创造了自己的幸福鸡生。“习惯成自然”是感悟也是哲理,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活起着极大的影响,好习惯对人的健康、工作、学习无往不利,坏习惯却是人生路上的绊脚石。红花草老师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捕捉触动心灵的故事, 文章中充满生活气息的描写,生动细腻,质朴的语言中显现出深厚的文学功底,美文佳作文,欢迎围攻品读!也祝红花草老师金蛋满筐,日子红红火火![东篱编辑 石叶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简柔        2024-12-01 11:47:56
  小时候外婆养过鸡,老师的文章勾起了我的回忆。观察非常细致,情节描写活灵活现的。我就没办法早起,挺惭愧的。习惯成自然,的确。一个好的习惯受益终生。文字精湛,妙文也。
12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12-02 11:11:22
  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陌生,有的人还非常熟悉。谢谢老师的鼓励支持,祝老师健康快乐?
13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1-31 09:45:04
  清晨向老师问安!今天是大年初三,恭祝老师蛇年新喜,快乐永远!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习惯成自然》作品,也开始对这句话的深刻内涵进行认真解读。感谢老师精彩分享!
共 13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