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恋】香,从家乡来(散文)
虽然进入到了冬季,但晚秋的温馨仍然存在。大街小巷的青年男女们,仍然穿着T恤衫,悠然地在浅冬里徜徉;微雨在浅冬里,不愿离开她留恋的家园,仍旧下着,滋润着她心爱的万物,洗礼着万物的风尘,让万物再一次散发出诱人的芳香!这不,小雪过后,存续秋季的微风,携带着冬季的暖雨,把晚秋成熟万物的飘香,借着浅冬温柔、轻盈的风,带到千家万户。小雪过后惊诧、神奇的雨,又一次把万物的飘香,巧妙地送出了家乡,让家乡的芳香越过千峰万岭,飘向繁华的都市。
浅冬的某日,老家的弟弟给我家送来了小米,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搬进库房里,这个人人都喜爱的誉滿中外的敖汉特产,它的芳香立刻溢满库房,绕梁漂浮。我摸着沉甸甸的米袋,一股乡愁涌向心头。
弟弟送来的小米散发出来的飘香,让我回想起几十年前,母亲曾经给我讲述过襁褓中的我,为获取妈妈奶水乳香时的急切样子。妈妈对我说:“那时候的你,见到我急切地张扬挺身,咿咿呀呀的说语,手舞足蹈跃跃欲试,要爬起来,扑向我!像是要吃我的奶水。我亲昵、开心、询问、猜测般地跟你对话:宝呀,你在咿呀什么?蹬什么腿呀?手在舞动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你饿了?快来,妈妈喂你奶吃。说着,我抱起你,把我的乳头放到你的嘴里,让你吃奶。你狠劲吸着我的乳汁,发出‘滋滋’的吸奶声,随后醇香的奶水,流淌到你的肚里。不一会,吃饱了的你,嘴里溢出奶水,温情满面,笑意惺忪,又叼着妈妈乳头,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我看到你这副神情,小心翼翼把你放下,让你安睡,我像是完成一项伟大的任务,会心地笑了!”妈妈那时向我讲述这段我向她索取奶水的亲情往事,如今和小米散发出来飘香,撞击揉和在一起,回想起来,是多么的温馨缱绻啊!此时此刻,小米的飘香,又泛起我对妈妈的深切回忆和思念之情。
我回忆妈妈,是妈妈年轻时,也曾经青春靓丽,花枝招展。可是岁月不饶人,把妈妈如花似玉的容颜抹掉,把妈妈黑如葡萄的明眸凹陷,把妈妈亭亭玉立的身段弄弯,唯独妈妈亲手给做的小米饭的飘香,给我留下一抹记忆,留下永远的发酵,历久弥新的香,永远滋养着我的心田,激励我的成长!
我思念妈妈,是我还记得,妈妈曾经端来一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小米饭,对我深情地说:“你知道这碗米饭来之不易的经历吗?这碗米饭粒粒皆辛苦的艰辛吗?”妈妈提出这样的问题,像是一段回忆历史,不忘经历,积极进取的清新暖流,流淌而来!我这时眼前一亮,想急需得到答案,都急切请妈妈讲解叙说小米饭的来之不易和它粒粒皆辛苦的艰辛往事。妈妈沉思片刻,平静地说:“小米饭的来之不易,首先,要我们知道谷子的培育过程到长成小米饭的经历。那我就从挑选种子入手说起它的来之不易吧”,然后,妈妈滔滔不绝讲述了他们那一代人,秋季割谷子时,选最长最大最饱满的谷穗,把它割下来,打成捆,再拿回家,挂在自家的房梁上,通风晒干。等到来年春季播种前,搓掉谷粒,吹去糠皮,作为种地的种子。再把这种子播种在地里,等待它破土出苗,长绿;再浇水,间苗,除草,做好田间管理,等待谷子成熟再收割;然后进场打谷,碾推成米,直到做成这飘香的米饭。妈妈讲的小米饭芳香来之不易的演变过程,讲得虽平铺直叙,像是唠家常,没主次,都是直白的话语,但她基本上把小米饭的来之不易的脉络,经历过程,说得比较清晰明了,让我们立刻顿悟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每一场农活,几乎都是为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饭服务。缺少其中的每一个环节细节,都会给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饭留下不成功的阴影,甚至没有热气腾腾的小米饭存在。妈妈表面上讲的是那碗热气腾腾的小米饭的来之不易,实际是讲人生经历,讲事物接续传承,讲人生积极向上进取的伟大精神。
这碗米饭粒粒皆辛苦的艰辛,妈妈虽没有明说细讲,但她强调了做完春夏秋冬所有农活的概括。从谷子选种到成为米饭芳香等一系列的劳动环节细节,其中,就藏着米饭粒粒皆辛苦的艰辛过程。我们可以想象到:春天播种谷子有艰辛,夏天农作物田间管理有艰辛,秋天收割五谷有艰辛,特别是数九寒天的冬天,妈妈的那代人,起早贪黑碾推谷子,使之成为小米的劳动过程更艰辛。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进步,妈妈辈的那代人,种植五谷所遵循的那些程序有所改变或者更新。诸如:现代化农业种植的推广,设施农业的兴起普及,劳动手段的更新创造,这些新领域新技术,引领了农业种植发展进步的新格局,但形式手段在更新,所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诸如小米饭的芳香是不会变的;妈妈的那代人强烈的生存意识,朴素的热爱生活品质,伟大的劳动精神,却始终不会改变,它将万古长青,永远发酵,激励我们前行!
借着暮秋的余温,浅冬的朝阳,家乡人把大葱特有的辛辣香,也送到了城里,大葱特有的辛辣香,在空气流通和融合下,弥漫着城区的大街小巷。城里各色各样的人群,为了把这种辛辣香味带回家,在卖葱的摊位前,挑选大葱,谈买谈卖,场面温馨惬意。大街小巷随时可以看到,买到葱的人,或提着大葱,或把大葱放在车上,往返在回家的路上,场景风尘仆仆,且又潇洒自然。继而,大葱的形象深入人心,已经融入到城里人的生活中,它很快适应了城里人的生活节奏,有了很大知名度,它的身价在不断提升,占据了城里人的一席之地。大街小巷的饭店,小吃,学生食堂,住户人家,显眼的位置都放几捆大葱来做装点陪衬,让大葱辛辣的香味,净化周围的环境,让人们在行走的呼吸中,随时可以吮吸到大葱的辛辣的芳香。特别是人们一日三餐的煎炒烹炸,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都有大葱的身影,大葱的香甜,辛辣,清新,细腻,柔和的特质,独一无二参与到煎炒烹炸,美味佳肴之中,它满屋满桌绕梁的香味,将绕梁三匝,久久回味不散,沁人心脾!
树林里草丛中,品种繁多的野生蘑菇,鲜香无比,弥漫着山川河谷。家乡的人们,在夏秋两季把它采摘下来,运到家里,晾晒或烘干,把它打成一包包,穿成一串串,小心翼翼地储藏起来。如今家乡人,不想独自占有鲜蘑的芳香,利用冬仨月的时间,把鲜蘑运出山沟沟,让它奔向城市街道两旁,把鲜蘑的芳香,送到城里的所有人家品尝。鲜蘑落地在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上前嗅觉闻尝,须臾功夫,一大框干鲜蘑,因味香价廉被抢个精光;鲜蘑安家在超市里,它挤上货架,贴上标签,摇身一变,又换上了新装,它特有的香味陶醉了食材架上的群香;鲜蘑走进厨房里,在厨师的引领整容干预下,浴火重生,脱胎换骨,闯过大风大浪,改变了模样;鲜蘑游走在餐桌上,换名为“干炸龙须”,端坐于菜盘中央。形似山峰,热气腾腾,香气扑鼻。顾客把“干炸龙须”这道佳肴放入嘴中咀嚼,干脆无比,香味醉人爽鲜感受难语言。
家乡的地瓜,是送往城里的第一香,入秋以来,家乡人把自己地里盛产的地瓜,一箱箱,一车车运到城里。城里的道路两旁,街道空场,拐角旮旯,都是地瓜陈列的商场,上述地点的空气,都散发着地瓜的芳香。城里人把一箱箱地瓜买回家,做成了丰富多样的自己爱吃的上等菜,从而提高了他们生活品味的多元质量,丰富了他们餐桌上的一道道菜肴新做法的光鲜亮丽!尝到了他们早就应该有的新生活向往的甜香。地瓜不但找到了它新生活的归宿,而且还发挥了它特有的柔软爽口开胃的新能量,继而,吸引了城里人对它的由衷崇尚。它像一杯陈酿多年的老酒,历久弥香,如一杯四溢芬芳的暖茶,永远滋养着城里人的心肺肝肠!
入冬以来,家乡人又改变往城里送地瓜的人车马辆,摒弃了一箱箱,一车车大批量的销售理念,家乡人又创新地把自家的车上,放上烤地瓜的火炉,把地瓜放入烤箱内,在城里的大街小巷,流动地穿梭烤起地瓜来。烤箱内炉火通红,烤箱的烟囱散发出来烟尘,随风飘向天际,地瓜烤熟的香甜味弥漫着全城。此时此景,成为农民进城做买卖,送飘香的一道独特风景,场面温馨,富有生活诗意!
月是故乡明,香从家乡来。家乡送出来香的芬芳,就是那熟悉的乡音,它似母亲轻唤着孩儿的乳名,是母亲对孩儿春夏秋冬的亲情思念;它如母亲朝晨撒下的晶莹露珠,是母亲对孩儿平常生活所需用品的提供与着想;它似母亲乳汁流淌出来的精华,是母亲对孩儿血浓于水的播撒与善良。它像一位善良慈祥的母亲,是母亲对孩儿大爱无疆释放爱意的崇尚!家乡人送到城里的小米、大葱、蘑菇、地瓜一类的产品,不仅仅是送出它的飘香,而且还有家乡人从血液里,流淌出来的汗水和精神食粮。小米、大葱、蘑菇、地瓜,虽肤色不同,形状异样,但它们都如同散落天涯的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即使城里人离农村再远,在小米、大葱、蘑菇、地瓜的媒介下,似曾相识的面孔也会感到熟悉而温馨,且更加融合,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家庭,会呈现在世人面前。香,永远从家乡来,一定是更加的厚重,弥漫着多元素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