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星】童年记忆(散文)
一
记忆如同一幅画卷,童年就是这画卷上的彩色斑点。然而,陪着这斑点一起闪光的,还有我生活过的地方,它就在这个彩色的世界里,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光芒。
每天,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温柔地洒在大地上,公鸡的打鸣声便打破了乡村的宁静。那叫声一声高过一声,仿佛在向世界宣告新的一天已经来到。该起床了,我总是懒洋洋的从被窝里爬出来,蹬一蹬腿,伸一伸腰,像一只懒猫。揉一揉惺忪的睡眼,要么去上学,要么去下地,要么去做游戏,要么去寻找他们,打发这一天漫长的光阴。
推开门,一股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那是一种混合着泥土,混合着花草树木,混合着灶房里烟火滋味的独特气息。院子里,早起的妈妈已经开始忙碌了,喂鸡、喂猪、喂牛、喂羊,那些家禽牲畜在圈里欢快地叫着,跳着、催促着,生怕少吃了一顿。然而我呢,总是飞跑着去鸡窝里捡鸡蛋。我特别奇怪那热乎的鸡蛋握在手里的感觉,它很奇妙,就像是在抚摸着新的生命,给人一种无限的温暖。
吃完早饭,便是我们一群孩子的自由时光。村子旁边有一条清澈的小河,那是我们的乐园。河水潺潺流淌,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我们沿着河边奔跑,笑声洒落在每一个角落。跑热了,男孩子就会跳进水里,像一群小鸭子嬉戏打闹,互相泼水,装模做样地游泳。而女孩子则在河边坐下,静静地看着我们。有时候她们会用野草野花编一个美丽的花环,戴在自己头上,一个个就变成了美丽动人的花仙子。
小河里有许多小鱼和小虾,它们在水里自由穿梭。偶尔我们还会去捞鱼,把蒙好纱布的竹条轻轻的放进水里,然后在水面上撒上一些偷来的米粒。不一会儿,就会有小鱼儿游过来。当我们迅速提起渔网,那些小鱼儿就被捉在网里了。它们惊慌失措,冲过来撞过去,溅起一串串的水花。其实每次捞起来的鱼都很小,但那种收获的满足感却无以言表。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捉到几只小螃蟹,它们挥舞着钳子,一副张牙舞爪的样子,有些可怕,也有一些傻。
二
除了小河,村子周围的田野也是我们的乐园。春天,田野里开满了油菜花,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我们在油菜花丛中奔跑,身上沾满了黄色的花粉,就像一个个涂了油彩的小黄人。微风吹过,油菜花随风起伏,像是很生气很生气的,要把我们赶出去。还是到草地上去吧,去放风筝吧。放风筝多好玩儿,特别是放自己做好的风筝,有一种自豪感。看见它飞到天上,就好像自己在天空中飞翔。
到了夏天,小河里的青蛙成了我们的玩伴。每到夜里,我们会打着手电筒,在河边捉青蛙。青蛙躲在水里呱呱叫着,像是在进行一场大合唱。我们小心翼翼靠近它们,当手电筒的光照到青蛙时,它们会突然停止歌唱,傻乎乎地趴在那里一动不动,我们迅速伸手一抓,青蛙就成了我们的俘虏了。那时候捉青蛙,其实也没有什么目的,就是玩一玩,热闹热闹,等热闹够了,装在兜里的青蛙,然后再一个一个的放掉。因为大人说,青蛙是益虫,吃害虫,保护庄稼,我们可不能做坏事呀。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田野里又是一片繁忙景象。大人们都忙着收割庄稼,我们这些小孩子也不能闲着。我们跟在大人后面,帮一些小忙,捡地上掉下的玉米粒,拾那些蹦出去的豆子。这些撒在土里的颗粒,在我们眼里都是珍宝。爸爸说要爱惜粮食,妈妈说要俭省节约,每一粒粮食都不能浪费。如果干累了就躺在草地上,仰头看天空,看洁白的云朵。那些洁白的云朵像棉花糖一样漂浮着,它们多自由多幸福啊。要是我也变成一片云朵该多好,那样我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变成什么样就变成什么样。想着想着,感觉自己已经来到了天上。
冬天来了,天气变冷了。乡村的冬天虽然没有城市里那样丰富多彩,但也别有一番乐趣。下雪了,当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整个村庄被银装素裹,宛如一个童话的世界。我们会在场院里堆雪人,用胡萝卜做雪人的鼻子,用小石子做雪人的眼睛。然后,再给它戴上一顶破草帽,一个可爱的雪人就诞生了。围着雪人,我们会打雪仗,分成好人和坏人,总有不愿意当坏人的,最后被晾在一边。他不愿意参加,却眼巴巴的在那里看着,直到这边好人里有了一个叛徒,然后拉出去当坏人。这时候才有他的份,替换那个倒霉鬼。
三
在乡村,邻里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好的。谁家做好吃的都会端出来给大家尝尝,东家的蔬菜会送到西家,你家的瓜果会拿给我家。遇上哪家有个什么事,婚丧嫁娶,生小孩过满月,几乎全村人都会来帮忙。那时候的亲情今非昔比,哪是现在这个样子?金钱至上,人与人都在算计,都在勾心斗角,落井下石。
傍晚时分,大人们忙完地里的农活,就会坐在门口场地上,一边休息一边闲聊。孩子们围绕在他们身边玩耍,笑声一阵接一阵的传来。直到夜深人静,直到天空升起了繁星,这时候,我们会搬来小凳子,围在妈妈跟前听她讲故事。妈妈的故事真多,天上的牛郎和织女,月宫里的嫦娥抱着小兔子。一会儿来了个猪八戒,一会儿来了个孙悟空,他们两个打起来了。就是在这样的故事里,我们渐渐地进入了梦乡,睡了一个无比安稳的觉,做了一个无比美丽的梦。梦里有星星,有田野,有许多许多蝴蝶,还有我们这些小伙伴,蹦蹦跳跳的身影,欢天喜地的笑容。
那时候的农村,生活简单,只有吃和穿,只有流逝的时间。但生活却充满了欢乐和温暖。我们没有什么玩具,只有我们自己和身边的大自然。我们没有什么游戏,只有小伙伴们没完没了的笑和跳。高兴了就去奔跑,得到了就去炫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些经过的岁月,如今变成了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它教会了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珍惜亲情和友谊。让我懂得了生命的简单与美好,也让我知道了即使岁月流失,也要活在高兴里,不必烦恼。
四
后来上学了,在学校里,我们又得到了天大的乐趣。学校是一排简陋的大厢房,教室里摆放着陈旧的桌椅,虽然黑板有些残破,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学习的渴望。老师大多是村里的文化人,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的被召集起来,就是当年的民办教师。其实他们都是大哥哥和大姐姐,平时都是很熟悉的,现在却突然变成老师,倒让人有些别扭。但他们却是很认真的,完全变成了先生,教我们认字,为我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那时的课本很简单,课文都是一些寓言和童话故事。《小马过河》《小蝌蚪找妈妈》《滥竽充数》《农夫与蛇》《春天来了》等等,每一篇课文都充满了趣味,让人浮想联翩。其中,也有描写农村风光的课文,我们读起来感觉特别亲切,就像在描述我们自己的世界。下课了,老师会让我们照着课文里的描写,写一写自己的家乡。我们会写田野里的花朵、小河里的鱼儿、天空中的飞鸟,把我们对家乡的热爱变成文字,流淌出来。
课间休息是我们最期待的时刻。虽然操场很简陋,就是一块泥土地,但我们在操场上可以玩跳房子、踢毽子、跳绳,做游戏。跳房子的时候,我们用石头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小方格,然后单脚跳着穿过方格,嘴里还念叨着一些有趣的口诀。踢毽子的时候,大家会比赛谁踢的最多,毽子在空中上下飞舞,就像一只小燕子在云层中穿梭。跳绳有单人跳和多人跳,多人跳的时候,大家挤在一起嘻嘻哈哈,跳绳没有绊倒,却把自己笑的摔倒了。
学校的后面有一片小树林,那是我们探索自然的小天地。在自然课上,老师会带着我们到小树林里观察植物和昆虫。由此,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树木,杨树、榆树、柳树、桐树、槐树。杨树不会有像样的枝丫,榆树的榆钱可以蒸疙瘩,柳树的枝条像是头发,桐树开花,像一个小喇叭。最喜欢的就是槐树,它开的花白花花的,用它的花蒸出来的疙瘩,那美味早已闻名天下。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我们会爬上树寻找蝉蜕,那些透明的蝉蜕挂在树枝上,像是一个个精美的艺术品。蹲下来,我们会观察蚂蚁,看着那些小小的蚂蚁围在一起,搬运着比它们身体大很多倍的虫子。那股锲而不舍、迎难而上的精神真让人敬佩。厉害啊!这小小的蚂蚁可比我们出息多了。
五
小时候最热闹的就是过节了,特别是春节,从腊月开始,整个村子就有了过节的气氛了。大人们开始忙碌,打扫房间,收拾家具,我们这些小孩子也就跟着一起热闹,能帮上忙的就做点小事情,帮不上忙的就躲在一边等吃等喝吧。到了除夕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鸡鸭鱼肉,样样都有。大家一边吃着一边乐着,欢声笑语,热热闹闹。吃完年夜饭,我们就去放烟花,那些烟花在夜空中绽放,五彩斑斓,照亮了整个村庄。
过完年还有很多节日,端午节也很有意思。妈妈会早早地准备好粽叶、糯米和红枣,一家人一起包粽子。妈妈包的粽子又大又漂亮,我们姐弟几个都照着她学,却怎么也包不好。特别是我,从来就没有包过一个像样的粽子,不是粽叶破了,就是里面的米漏出来了,实在是笨。包好以后,放进锅里煮,不一会儿,屋子就会弥漫着粽叶的清香。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妈妈还会在门口挂上艾草。妈妈说:害虫,害虫,不要到这里来,去你们自己的地方,保佑我们家里安康。
中秋节也是很重要的节日。中秋的晚上我们会把桌子搬到院子里,放上月饼、水果等供品,来祭拜月亮。然后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一边吃月饼,一边欣赏月亮。天上的月亮又大又亮,像一个银色的圆盘挂在天空中。这时候,妈妈又会说起月亮的故事,说起月宫中的嫦娥,还有一个吴刚伐桂。这让我们很好奇,天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呢?我们不停地问妈妈,问完了的妈妈,再抬起头来看月亮。天上的月亮还是又圆又亮,一副笑呵呵的模样。
它笑的多开心,就像现在的我一样,我又想起了过去的时光,我的心也变成了甘甜的模样。那是我的童年,和我童年生活的时光,在乡村的土地上,宛如一首田园牧歌,轻松悠扬。它传到我的心上,让这颗沧桑之心变得天真和浪漫。忽然有了勇气,以后,再以后,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要带上这份纯真与质朴,好好地生活,好好地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