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11周年】豆荚声声(散文)
北方的夏日,火红的夕阳西沉,闪烁着金色光辉的豆荚地漂浮在蓝色的天空中。
豆荚地的尽头是宽阔的黄河水。滔滔黄河水,它终日封锁日间的热气,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泥土味,在黄昏的序曲中映照着夕阳的余晖。
我漫步在通往豆荚地炎热的小路上,远处,蓝天上的白云简直疯狂了。起初,长条状细白色挂在空中,乍一看,仿佛棉花的线团一样一动不动独自闪烁着玫瑰的光芒。渐渐地,清爽的微风让它们慢慢纠缠在一起,随着夕阳余晖的变化,它们的颜色也越来越浓。米黄色,蛋黄色,玫瑰色,朱红色,夹杂着鱼鳞样大片大片的蓝色膨大变粗,融合在一起,紧紧地排列在一起,一个挨着一个,轮廓鲜明,像极了一条一条曼妙的金色游鱼。
年轻的时候,我对天上的白云有份虔诚、庄严的情愫。如今,虽然对云的热爱也不曾减少,但是不在是严肃看待。其实,云就像个孩子,只有父母才会严肃地对待孩子,要求孩子认真对待生活,不游戏人生,不辜负生活;要求孩子遵规守矩,言行自律,永不言弃生活。
这条小路忽窄忽宽,并不会令人兴奋或激动,但却能安抚我的心绪与灵魂。沿着小路一直往前走,脚下的细沙也越来越厚,我仿佛走进另一个世界,另一种生活情景。
“啪嗒,啪嗒”;“啪嗒,啪嗒”,只听见豆荚地里散发着阵阵霹雳啪啪的声响,热闹至极。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的诗句瞬间充满我的脑袋,漂移在我的眼前。
我小心地侧耳俯听,深深吸一口气,欣喜憧憬,浩瀚雄伟,引人入胜。
“它们令我着迷。”
“它们让我看到了爱情。”
“它们让我感受到了亲情,母爱,分离,自立,小确幸,沾沾自喜,心满意足。”
世上的美景不胜枚举,但是这里却是最美之处。迎着夕阳,所有豆棵在夕阳光芒的安抚下,得意洋洋欣欣向荣,而且造型各有不同。尤其是豆荚上的那些毛刺,在夕阳的映衬下,有的炸毛样整齐排列,有的相互腻歪着缠缠绵绵,有的有巫婆样虚张声势,有的多姿多彩伸向天空,它们仿佛都在诉说着秋季,诉说着自己的未来,诉说着既往的故事,诉说着永不止息的思念。
我是最擅长离别的人,如今听见荒野田里的豆荚声声,它们又让我潸然泪下。
那年,艰苦的岁月里,我和母亲肉体分离。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失落,心中充满迷茫和不安。但是我知道,这是成长所必须经历的过程。这种分离使我学会了独立面对生活,学会了承担责任,学会了面对困难。
多少次,在我遇上挫折时,我想紧紧握住母亲的手,想进一步感受着她掌心里的温度和力量;多少次,我听到自己内心的呼唤,驱使我走向母亲,渴望母亲的大手给与抚摸,给与拥抱,给与指点;还有多少次,与母亲牵手的那一瞬间,我的心充满感激与敬意,感激她给与我生命,敬意她无私奉献。然而,还有多少次,我看到母亲那渐行渐远的身影,我的心也随之沉沦。
人是被时间磨损的吧。是?又或不是,但它一定是被各种各样的分离磨损的。
暮色越来越浓,嘎嘎的雉鸡从远处飞来,在豆荚地的里久久徘徊,寻找着自己的歇息地。
远处黄河滩里的牧羊人啾啾地吆喝着羊群回家,一轮明月在淡淡暮色火焰中,从东方优雅升起。慢慢越过黄河水,越过连接两岸的黄河大桥,越过岸边稠密的护林区,越过喧闹的豆荚地,越过蓝色的天际。
一切圆满的分离结束了。
我好几次强烈地逼迫自己弯腰,寻找那一颗颗掉落下来的黄豆,想捡起它带回家中。
但是终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