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爱心】“张三疯”的故事(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爱心】“张三疯”的故事(散文)


作者:金刚指 秀才,1436.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1发表时间:2024-12-07 12:00:29

1
   不知道什么时候,在我这个小小的县城里,雨后春笋般就涌出了几百辆小黄车(电瓶车,车身通黄),和城市的共享单车如出一辙,既充实了这个城市,又便利了群众出行。在这个人们都崇尚低碳生活的大时代,共享单车和小黄车都是标准的环保出行工具,是一座城市文明的重要标识,已经在建设文明城市的道路上立下汗马功劳。小黄车的出现,虽然影响共享单车的市场,但依然在文明的道路上闪着光,成为一种潮流,深受市民的青睐。小黄车的停放是有固定的地点的,如果你骑完之后放不到指定地点,你就无法完成付费,间接的约束着人的某种行为,在育人的领域里又树了一个新的丰碑,潜移默化着“无规矩不成方圆”的要义。
   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建立在一定文明的基础上,和谐二字的含义才能十分光鲜。就像我们端午节吃粽子一样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而这种意义正是一种精神,向阳而生,小黄车也沾足了这种光。也就是这披着霞光的小黄车,对于“张三疯”来说,却是倒了个大霉。
   说起“张三疯”,那是我一个村子里的人,比我小了整整一轮。“张三疯”本名张数,这名字据说是他父母求我们村德高望重的李老先生起的,意思是要“张三疯”学会数着日子过日子,凡事要讲究事实,遵循原则,要有计划、有目标,不能和我们种庄稼一样听天由命。这一点,“张三疯”算是做的不错。
   叫他“张三疯”,还的确是名副其实:一疯吃肉,二疯喝酒,三疯骑小黄车。
   二十多年前,“张三疯”的老父亲出了车祸,瘸了腿,家里原本和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日子就开始走下坡路,那时的“张三疯”正值高三,因父亲车祸的影响名落孙山。“张三疯”没有参加复读,毅然决然用自己的肩膀挑起了这个家。别看“张三疯”只有19岁,但那一米八的个头壮的跟牛一样,有的是使不完的劲。
   2
   那个时代,每到年末进入腊月,家家户户都要杀一头大肥猪。农闲时刻,也是农村最热闹的时刻,村头巷尾,总是家长里短的,显得十分祥和。谁家谁家昨天杀猪了,净肉(去头和猪的内脏)310斤,这年有个过头。谁家谁家杀猪了,净肉330斤,这个话题一直要说到腊月二十八九。说这话,每一个人都洋溢着笑容,像深秋里的板栗树,把嘴裂的能塞一个拳头,兴奋之情比自己买了新衣服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像秋风里摇摆的五味子,红嘟嘟的挂满枝头,亮晶晶的果皮一触就破,急不可待的将那一抹酸甜流溢进孩子的口中。这不是羡慕,更不会参杂一丝的嫉妒,是一个农村人最朴实的祝福,像夏日田地里逶迤的麦浪,洋溢着热情,充斥着喜庆,单纯而又实在。“张三疯”在整个的腊月,就是每天去帮左邻右舍杀猪。杀猪的活儿挺累的,在杀猪匠还没有来之前,就得挑满几大锅水,在寒风里支几块石头当作锅头,攒上火。在烧水的时候要帮主家把杀猪桶摆放好,既不堵路,又要离猪圈近一点,还要有利于上挂(猪去完毛后要挂在架子上去除内脏、进行肢解)。杀猪也是有讲究的,一个是水温,一个是时间。水温要把握在八十度左右,温度过高,烫猪的时候容易油腻,对去猪毛有极大的影响,挂在架子上总感觉黑乎乎的。那就得一边泼着清水,一边用杀猪刀剃去剩余的猪毛,毛根会留在毛孔里;水温过低,会导致猪毛去不掉。在这一点上,杀猪匠就是主角。杀猪匠一到,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每一口锅里的水温,并指手画脚的说:“给这口锅加点火,那口锅的火有点大。”杀猪匠烫猪,锅里的水不能煮沸,在水面上有轻微的打旋最佳。如此这般一遍,就带着等待的人去猪圈拉猪。拉猪也讲究一定的方法,先用背柴的绳子,沿着猪的前蹄位置前后捆两圈,打开圈门,把猪拽出来,赶着猪在猪圈外跑一会,这样有利于放血。猪在绳子的牵引下溜达几分钟后,就得把猪拉到摆好的杀猪桌上。拉猪最关键的就是要有两个力气大一点的人抓猪的耳朵,第三个人提猪尾巴,这是最重要的位置。在号子声中,猪就半蹙半蹴的侧身躺在杀猪桌上任人宰割,“张三疯”就是提猪尾巴的人。
   兑水,烫猪,这都是杀猪匠的专利,别人干不了,但“张三疯”心眼活,看了几次,也就有了经验,初步掌握了部分要领。杀猪最脏的活就是灌猪肠子,这活既要麻利又要心细,粗鲁的人一不留神就会弄破肠子,里面溢出来的东西会弄的满桌子都是,看着让人恶心,反嘲。“张三疯”在杀猪匠的培养下进步很快,灌猪肠子也成了他的绝活。一来二往,就成了杀猪匠的好帮手,杀猪匠每天的任务什么时候完成,取决于灌猪肠子的速度。“张三疯”跟杀猪匠杀猪,纯粹是为了帮忙,不会拿任何人的一点由头。但“张三疯”也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吃锅里煮好的大块的肥肉。用筷子一挑,蘸上点盐巴,自个儿就啃了起来。满嘴的油顺着嘴角就流了出来,“张三疯”会伸出他那肥厚的舌头,沿着嘴角转一圈,“稀溜”一声,流出来的油就进了嘴里,还不忘念念有词:“好吃,美地很。”就这样,“张三疯”就有了第一疯。
   3
   “张三疯”的第二疯也离不开杀猪。在那个年月里,家家户户杀猪的时候,总会备上好酒,一天里,在最后一家结束后,几家子凑在一起,炒几道菜,坐在一起热乎热乎,你一杯我一杯的饮着。这种氛围极其和谐,像一座古城的城墙一样,那黛青色的砖块,永远不会失职,默默的站立着城市的安危。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在那个年月,腊月里杀猪就是每家每户必经的喜事。从杀猪的那一天起,这种爽就开启了一个好的兆头,一头头猪在挣扎中倒下,一户户村民在爽中欢笑。如果在杀猪的过程中,在来一场厚厚的雪,“瑞雪兆丰年”就不够表达了。“张三疯”就是在杀猪的过程中学会了喝酒,且酒量大增,一小杯一小杯的酌,就显得自个儿有点小气了。像秋末冬初的山野里连缀着红晕,如果是几株或者一溜儿一溜儿的,反到显示不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豪放。别人都喝的脸红鼻子粗,但“张三疯”还像跟没事人一样,别人已经海阔天空了,他依然稳坐钓鱼台。或许,“张三疯”天生就是装酒的坛子。再往后,和“张三疯”一起喝酒,总会特别照顾他,拿一个大一点的杯子,让他豪饮三千年。
   “张三疯”到底能和多少酒,连他自己也不清楚,曾经喝过二斤,但仍然是“别人酣睡我独醒。”所以,“张三疯”喝酒一直就用大杯子。“张三疯”喝酒也是独领风骚,总会端起酒杯,礼貌之后,张开他微上翻的弥天大嘴,脖子一仰,咕咚一声一两酒就没了,惹得大家煞是羡慕。
   “张三疯”虽然好这口,但他始终没有破过自己的底线。一是坚持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二是不论谁喝多了,他都要安全送回家。用“张三疯”话说:“我们一块喝酒是好事,是我们哥几个的感情真,但不能因为贪杯而给家庭带来麻烦,更不能违法。喝酒开车是对大家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更是对国家不负责任,我们谈不上好公民,但我们要学法、懂法,还要守法。只有这样,我们才是一辈子的好哥们。”
   “张三疯”也是好人有好报,00年那年,当地铁矿的开采风靡一时,也就是在那个机遇下,“张三疯”在自家的地里挖出了附近品味最高的矿石,而且量特别大,整整开采了四个年头,手头也有了几百万。随着搞活经济的浪潮,“张三疯”也在县城买了房,做起了钢材生意。估计是开矿的那几年活了头脑,“张三疯”的钢材生意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张三疯”发达了,可没有忘本,村子里谁家的大番小事,他总是第一个到,和往常一样,该干嘛就干嘛。偶尔也和几个同龄人一起喝喝小酒,日子就这样数着过了。
   4
   说来也怪,自从县城里出现了小黄车,“张三疯”就不再开自己的车了,每逢有事情,总是就近扫一辆小黄车,穿梭在人来车往的大街上。他还跨:“骑小黄车不仅方便,还能带动经济的发展,而且低碳环保。”
   “张三疯”对于小黄车有些痴迷,即使在晚饭后出去溜达,都不忘骑一段小黄车,这第三疯也就来了。久了,“张三疯”就替代了张数。村里十几二十几的年轻人,说起张数没人知道,但说起“张三疯”都会翘一个大拇指。一天,“张三疯”遇到发小从外地打工回来,他硬是拉着去了一家餐馆,还约了几个一起进城的同龄人给发小接风。那天发小喝多了,“张三疯”给登记了一间宾馆,他在宾馆守了大半夜,看着发小沉沉谁去后,估摸着安全了,扫了一辆小黄车回家,途径幼儿园处,在拐弯的地方摔倒了,摔破了额头,据说缝了六针。
   三天后,“张三疯”出院了,几个朋友去看他,他依然乐呵呵的,还开玩笑说:“这次就算我买个教训吧,人们常说,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这不,我坚持了半辈子,怎么这次就犯贱了呢?幸运的是,没有遇见交警。”
   几天以后,从医院传出一则消息:几天前有一个骑小黄车的中年人,叫什么张数来着,摔破了头,额头缝了六针,三天就出院了,出院时不用医保报销,竟然自己掏了腰包。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张三疯”因酒后骑小黄车受伤住院,还不用缴费的医保,自己掏腰包的事情就扬的像秋风中的落叶,到处都是。有人说:“这人的脑子是不是叫驴给踢了,缴了医保又不用,你说这人是不是缺根筋啊!”
   估计经过这件事儿,张数就依然是张数了,很少有人再叫他“张三疯”了。
   其实,叫“张三疯”也挺好的。
   5
   明代于谦有一首《石灰吟》的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一天下午,天热的出奇,平时很少出汗的“张三疯”也是汗流浃背,他总是不停地抬头看天,神情似乎有点恍惚。“张三疯”和妻子早早收拾停当摊子,在招手中送走最后一位客人。站在大门口的“张三疯”,面向家乡的位置,久久地站着。
   起风了,起初很轻微,随着风拂过大地,家乡的山尖上有淡淡的云露出了头。“张三疯”望着那慢慢堆砌的云,眉头皱的紧紧地。风在加速,地上的树叶卷了起来。远处的云越堆越厚,黄黑黄黑的,“张三疯”的眉头拧成了“川”字。
   “我回一趟老家。”说完便去开车。
   妻子李兰花知道,那罕见的云不是什么好兆头。
   在车子经过她身边的时候:“老张,我等你电话。”
   “张三疯”回到村子的时候,大雨像盆里泼出来的水,根本睁不开眼睛。村支书正在组织着村子里几个手脚灵便的人转移着留守老人。
   村支书看见“张三疯”:“你咋来了?”可心却是安静了几分。
   “我也是村里的人。”说着就背起眼前的张奶奶朝村民服务中心摸过去。
   这个夜晚来的出奇的早。洪流像山野里的猛兽在不停地嘶吼着,整整吼了四十多分钟。也是村里现存的人口不多,四十几个老百姓在村支书的指挥下,全部集中在一起。镇上的领导赶来的时候,雨还在持续,副镇长高小州一下车,就从车门蹦了出去,一脚踩在一块石头上,石头一滚,身子就往前扑了过去,额头实打实撞在一棵树上,瞬间血流满面。
   高小州顾不了太多,急忙寻找村里的乡亲,看着没有人影,也听不到声音,心一下子凉了。他匆匆的赶到村民服务中心,村支书刚刚清点完人数:“都在。”在进门时听见这两个字,高镇长瞬间感到额头痛了起来。
   “高镇长,你……”
   “没事,只要乡亲们都在就好。”
   风停了,雨住了,洪水溅去,夜色也有了些许清明。在村民服务中心,高镇长简单处理了一下伤口,就带着几个人家家户户看了一遍。张三家的院墙裂缝了,裂缝长12.4米,李四家的屋里进水了,但家具什么没有受到损失,王二麻子家门前的那颗核桃树倒了,挺悬的,没有砸到房屋。就这样,一直忙到凌晨四点。一帮人才来到村口,看见那座唯一可以进村的桥塌了。
   “镇长,书记,这桥我来修。”在镇长握紧“张三疯”手的时候,“张三疯”发现,塌了的不仅有桥,还有他来时开的那辆车,一棵大树压在上面。
   远处一丝耀眼的光忽闪忽闪的渐近着,蜿蜒着,很是刺眼。一夜没有睡觉的人们很是诧异,此刻的光源自于何。
   随着光的再一次拉近距离,一声撕裂心肺的声音从远处传来:“老张,你还在吗?”
   “在。”一个坚毅的声音从桥的这边传向桥的那边,远处的灯光忽然变小了,一个模糊的身影摊在了泥水间。
   这一个夜晚,没有睡觉的不仅仅是抢险的这些人,还有“张三疯”的妻子李兰花。

共 48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百人百性。 看文章标题是“张三疯”,还以为这个人或许在精神上有些缺陷。读完作者老师的长文,了解了这个疯,并不是疯。是性格有许多特点,在他年少时,帮村里杀猪匠杀猪时兑水,烫猪,灌猪肠子,后来成了三疯同志的绝活,可他也有一个习惯,就是喜吃肥肉;第二疯,就是酒量好,到底能有多大的酒量,我想如果他自己说,他会竖一个中指,这叫“一直喝”。但他喝酒,却有很好的酒品,酒后不开车,还会照顾好自己的酒友,送他们回家;第三疯,就是他发达以后,有事就扫骑小黄车,不再开车出行。只是偶尔一次酒后骑车受伤,觉得受伤是自己的责任,不愿占国家的便宜,不用医保,自费,这就显得更有个性;最后,当家乡受水灾时,他不顾个人安危,回家乡救灾,出人,出力,后来要修桥,也定会出大钱的。 这样的人,不是“疯”,是个有性格,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好人。 好文推荐阅读! 【丁香编辑·小罗先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罗先生        2024-12-07 12:03:12
  杀猪时兑水,烫猪,灌猪肠子,吃肥肉,喝酒,有钱后还骑小黄车,受伤住院自己掏腰包不用医保,家乡有水灾了出人出力救人,出钱修桥。这就是“张三疯”。一个名叫张数的张三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以文养心!
回复1 楼        文友:金刚指        2024-12-07 13:01:58
  感谢小罗社长辛勤付出,周末还不辞劳苦,编按精彩,句句逐珠。问候冬安!
2 楼        文友:小罗先生        2024-12-07 12:04:18
  文章把“张三疯”的事迹,性格,作为描写条理清楚,生动感人。
   好文推荐阅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以文养心!
回复2 楼        文友:金刚指        2024-12-07 13:04:14
  “张三疯”是这个社会的一种正能量,懂得感恩家乡,回馈社会,这样的人注定有特点。祝老师创作愉快,精品不断!
3 楼        文友:一季阑珊        2024-12-07 20:35:25
  生活里总有英雄,张三疯便是。很像散文体小说。
回复3 楼        文友:金刚指        2024-12-07 20:48:12
  感谢老师关心支持。问候冬安!
4 楼        文友:闰土        2024-12-07 22:02:02
  故事感人,语言朴实,写出了真情实感,把杀猪真正写活了,也把张三疯写活了,好文学习,点赞收藏。
回复4 楼        文友:金刚指        2024-12-07 22:20:49
  感谢社长的赞誉,实属需继续努力,还需向社长多多学习。问候冬安!
5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4-12-09 12:09:37
  人,不是一个个体,他是整个社会的组成部分。处在社会生活中的人们,需要互帮互助,有更多的张三疯出现,这样社会就会和谐,人们生活就会幸福。
回复5 楼        文友:金刚指        2024-12-09 12:33:52
  感谢先生留言。人生,社会是一个共同体。生命需要沃土,那就得懂得耕耘。遥祝冬安!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