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水·缘】糖蒜,酸酸甜甜情爱深深(散文)
每次,周末回家,奶奶都要我带上甜蒜,多带些,能吃到周末的。
奶奶边说着边去找一只罐头瓶子,是刚刚吃完桔子罐头的空瓶子。奶奶很仔细地洗着瓶子,洗刷了好几遍,就举起来看看,感觉已经很洁净了,就去小仓房里搬出来那一只黑色的坛子。坛子口被封得严严的,奶奶很有耐心,先是解开一道道绳子,然后用筷子慢慢地一头蒜一头蒜地夹出来,放到刚刚洗干净的罐头瓶子里。
母亲总是说奶奶惯着我,哥哥们就说奶奶偏心,奶奶听了笑笑说:谁的心又不是偏呢。呵呵。
是的,奶奶腌的糖蒜几乎都留给我吃了。每次从学校回来,奶奶都给我做好的吃,每顿饭都有甜蒜,等我去上学时,又给我带上满满一罐头瓶子甜蒜的。
其实,我是吃着奶奶的腌甜蒜长大的,从很小就开始吃,一直到了去县城读中学了,更是离不开甜蒜了。
很小的时候,喜欢跟在奶奶身后,奶奶忙着什么,我就跟着一起忙着什么。奶奶挖野菜,我就跟着奶奶去地里去挖野菜;奶奶做饭,我就跟着奶奶做饭。尤其是奶奶腌糖蒜,那是一定少不了我的呢。
一只黑色或是深紫色的坛子,奶奶刷洗干净,那坛子一定是大大的肚子,宽口,奶奶的手完全可以自如地伸进去的。奶奶带着一只银色的戒指,戒指锃亮锃亮的,闪着银色的光芒,奶奶手儿在不断忙碌着,银色的戒指就一闪一闪的,有时候发出很美妙的声音来,好似音乐的声音,叮叮当当的好清脆好柔美呢。
奶奶将春天的新蒜一个个剥去外皮,清洗干净,清水里加点盐,泡一泡,除去辣味,再晾晒一下。然后,将糖醋按比例调制加水熬制,待冷却加入坛子里,放入晾干的蒜,再封好坛子口,要等待几天的,慢慢地腌制,一直腌制得没了酸辣味,蒜也柔软下去了,糖醋完全融合在蒜里面。有浅浅的琥珀色,半透明状,口感酸甜嫩爽,越吃越爱吃的。
其实,那时的孩子们,经常将甜蒜当成零食一样吃的。我呢,就更是离不了甜蒜的,只要一放学回到家,就去坛子里寻出几头甜蒜来,边吃边直说着:好吃太好吃了。奶奶听了,就高兴得抿着嘴儿直笑呢。
奶奶说甜蒜的营养可以与人参相比的,说我小叔对她讲的。甜蒜解腻祛腥,又助消化,保肝,多吃了有大大的好处的,还可以抗癌呢。
奶奶一般都是腌制两种甜蒜的,一种是酸甜的,一种是酸咸的,我都喜欢吃,当然,最喜欢酸甜的。
其实,酸咸的是小叔铁子喜欢吃的,也是奶奶特意给小叔铁子腌制的。因为铁子进山去采伐去了,那工作呀,就是我父亲也没有吃过那样的苦呢。父亲参军转业就去了在工厂里工作的,奶奶说现在好呢,风吹不着雨淋不到。那么小叔呢,在林子里做了林业工人,不是栽树就是采伐,天天在露天地里,在大森林里不是风就是雨的,可是不少吃苦的。
小叔铁子原本读书挺好的,也考上了一所院校的,可是,因为他与晴儿一同考上了学,可是,晴儿家条件不好,本来晴儿爹就逼着她早早辍学,去打工,去嫁人的。
而且又要给晴儿定下婚事,这可激怒了晴儿,晴儿,小辫子一摔,脸一沉说:婚事就不要再提起了,我心里早有了人儿,你们不要逼我,否则,我是宁愿一死也不会从的。其实,村庄里人都知道的,晴儿却早已与小叔铁子好上了,他们是青梅竹马的一对呢,自小晴儿就喜欢铁子的。
晴儿与小叔一个住在村东头,一个住在村西头,两家庄稼地分在一起,两家的小开荒也离着不远呢。那时,奶奶喜欢前后院子栽上李子树、沙果树,小开荒地里种蒜、种葱、种小水萝卜,还喜欢种土豆、豆角、辣椒?茄子、黄瓜、西红柿等各种各样的蔬菜瓜果。
这些都是晴儿喜欢吃的,尤其是奶奶腌制的甜蒜,酸酸甜甜的,更是喜欢吃呢,吃起来也和我一样,没个够的。外人就喜欢跟晴儿玩笑说:晴儿,那么喜欢吃铁子家的甜蒜,不如就嫁给铁子当媳妇吧,不就天天可以吃甜蒜,随便吃了吗?嘿嘿。
晴儿还小,脸儿也不红也不白的,嘻嘻一笑,就毫不含糊地答应说:好的,长大了就嫁给铁子当媳妇呢。
小叔铁子和晴儿一起读书,先是在村子里,后来就去了县城里。一直读到了高中,又一起考学,真是从小到大就从来没有离开过彼此呢。然而,考上大学的两个人,为谁去上学,犯起难来。因为,晴儿家原本就不富裕,晴儿能读到高中已经很是不易了,晴儿爹娘早早就要晴儿下来,早早打工去赚钱呢,好给哥哥赚钱娶媳妇。谁想到,晴儿又考上了大学,这下晴儿爹娘为了让晴儿断了念想,很绝情地说,一个子儿也不会出的,想上学自己去想办法。
晴儿爹娘是想逼着晴儿下来,该干嘛就干嘛,不要再去读什么大学小学的啦。
谁知,晴儿对我小叔一说,小叔却劝晴儿不要放弃读书的机会,能考上大学实属不易,咱们村庄里多少年才出几个大学生,哪能说不上就不上呢。可是,真要是去上这个大学,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于是,小叔与晴儿就坐在一起合计起来,商量了好半天,都没有商量出来个好办法。
因为,小叔要是去读大学,就没有人供晴儿读书,小叔要是打工供晴儿读书,就不能去读书。
最后,两个人商量来商量去,小叔决定放弃读书,由他来打工,来供晴儿读书。
那时我刚刚读初中,小叔已经供完晴儿读了四年大学了,已经毕业了。小叔也因此留在了林场,继续打工。而晴儿却留在了大城市,在市区里工作呢,据说工资待遇都不错的。而且,晴儿出落得越来越漂亮,追求她的人也一定不会少的。
那么,小叔铁子与晴儿两个相恋的人,还能不能再结合到一起呢?其实,就在当年,当奶奶得知小叔为了晴儿放弃上大学时,早已预言过的,说将来小叔会后悔的,等晴儿毕业了,不会嫁给小叔的。哪里有放着大城市里的好日子好生活不去过,再回村庄里来跟你铁子过村里的苦日子的?
当时,奶奶气得半死,几乎要打断小叔的腿,可是,已经什么都晚了,早已成为了现实,不可能改变什么了。奶奶也只好作罢,就等着小叔自己撞南墙去吧。
我还记得,那一年,因为生小叔的气,做起事来,也丢三落四的,那年腌的甜蒜,酸酸的,好似没有放糖,直酸得我牙都要倒了呢。
我问奶奶咋回事?奶奶就回答:啥咋回事?甜蒜就是酸酸的。回家,我问母亲,母亲说,不是忘了放糖,是不够用心呢,心丢了。
那我奶奶的心呢?我问着母亲。
母亲说是让我小叔给搅扰的,心儿乱乱的,自然就会做事出错。在我眼里,奶奶做事,一项严谨,事无巨细,这可是奶奶从前从来没有的事儿呢。
想想,也是哈,小叔的成绩一直都很好,家里人对他期望最高的,奶奶起早贪黑,为他做饭洗衣,供他读书,指望他考上大学,走出村庄,不说是出人头地,起码也给奶奶争口气吧。这下好了,凭着大学没去读,奶奶的心气实在被打击到了,而且,还是为了女朋友,就放弃了自己的前途呢。
然而,晴儿还如从前一样,喜欢吃奶奶腌的甜蒜,小叔也没改变喜欢吃咸蒜的口味。奶奶呢,依旧每年腌好多的甜蒜咸蒜的,给我带着去学校吃,给小叔送到林场去吃,还会时不时地给晴儿寄去。
自从晴儿毕业后,晴儿家里催促着晴儿成亲更急切了,因为晴儿哥哥真是老大不小了,晴儿不定亲,得不到彩礼,家里也拿不出钱来给哥哥定亲呢。奶奶得知后,心里也是说不上啥滋味,一时间不知咋好,现在感觉小叔与晴儿已经是越来越远了。人家大学生,在城里有工作,而小叔在林场里打工,充其量也是个临时工,有什么出息?那晴儿咋会再看上啥也不是的铁子呐?
晴儿毕业一段时间了,小叔突然也从林场辞职不干了,回到了村子里,打算在村子里踏踏实实种庄稼,从前是为了赚钱供晴儿上学,如今,不用了,不如回村庄把土地种好。
小叔回村没几天,先是把屋子打扫干干净净的,又是粉刷又是简单地装修了一下,说是住着整洁又卫生。邻居嫂子与小叔开玩笑说,不是打算办喜事儿吧?
邻居嫂子说完,感觉说得有些造次,一伸舌头,又说,不是故意的,别见怪哈。
小叔没觉得什么,反而笑笑说:可不是嘛,也真是该成家了,不是有句话说嘛,先成家后立业嘛,难怪自己没有立业,都是没成家的缘故呢。
奶奶看着心急,但是,又不知咋好,觉得小叔这下算是彻底没戏了,都回村当了农民啦,还有什么指望呀?那晴儿,更是看不上要啥没啥的铁子了。
小叔收拾好了屋子,没几天,晴儿也回来了,不是,单单回来住几天,而是,回来做了村子里的书记,顺便与小叔把结婚证也领了。很简朴的举行了一个简单仪式,他们结婚了。
晴儿和小叔决心带着大家伙一起致富呢,他们打算开展副业,种蘑菇种木耳,小叔在林场这几年也学了不少食用菌栽培技术呢,尤其是,晴儿学农业的,当然要在农业方面开展起来,既然,咱们手里有土地,就把土地种好,向土地要产量要收成。
奶奶的甜蒜腌得更起劲了,晴儿呀,突然有一天说想吃酸酸的,不要放糖的那一种呢,奶奶得知了,高兴得笑不拢嘴呢。
乐颠颠地赶紧去园子里将新蒜拔出来,准备去腌制呢。小叔铁子知道了,就说晴儿咋还改了口味呢?
奶奶欢喜的说:傻不傻呀?酸儿辣女,你要当爹了呗。哈哈。
奶奶笑着,晴儿脸儿红红的,羞羞的,好似一朵花儿在盛开,小叔也欢喜地说着笑着,别提多高兴了。
那一年的村庄里不仅粮食大丰收,办喜事的人家,也有好几家。外村的女儿也愿意嫁到奶奶村庄里来了,晴儿的哥哥也成了家,晴儿的爹娘也对晴儿改变了看法,觉得晴儿没白去上学,学来的知识用到了正地方呢。
那一年,奶奶腌制了好多甜蒜,好多好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