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文璞】道场故事生动,灵魂融会贯通(赏析)

编辑推荐 【文璞】道场故事生动,灵魂融会贯通(赏析) ——简析周亚定《道场》小说集的特色(评论)


作者:朱炳初 白丁,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47发表时间:2024-12-08 22:22:18
摘要:我认真拜读周亚定《道场》散文集后,感到写得有声有色而耐读,主要在于作者有深厚的生活底蕴,平直的语言张力,不凡的故事灵魂和引人入胜的结局。当然更有一定的写作水平,以及对小说的情有独钟。

前篇谈及周亚定的《道来》散文集,在此想对《道场》小说集的艺术特色说点偶感。
   多年前我曾看过周亚定的小说,觉得他是个会编故事、善于叙谈趣事的业余作家,也许当时还未曾加入市作家协会,就能把小说说得头头是道,有滋有味,生动感人。这次阅览了他将七篇长短不一的小说汇集成《道场》文集,让我对先前的看法有了进一层的意境了解。
   《道场》文集收录七篇小说:《十八个大炮仗》《修谱》《单小狗与他的两个女人》《道场》《难言之隐》《失算》《话覅多说》。按封面语概括的话说:“人生处处是修行,生活处处是道场。”人就在道场里修行,修行中扮演着各种角色,演绎着不同人生,展现出好事坏事。于是,文人墨客就有了诉说的话题与丰富的素材。读完这七个故事,我被深深地吸引与感动,硬生生地有着很过瘾而还想过的感觉,真不舍就此结束。你问为什么?那就是小说生发的魅力与吸力!我觉得这部小说集之所以耐读,我喜欢读,起码有以下特色:
   深厚的生活底蕴。所说故事,都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反映生活又丰富生活,表现生活又揭示生活真谛。我读着读着觉得这位宜兴老乡虽然比我年轻不少,但对宜兴的乡情乡音乡俗乡愁以及老百姓的生活习性均比我丰富得多。当然,这也事出有因,我17岁远离故乡,一别就是一生,只是偶然几次短暂的探亲。未能像亚定表外甥那样,除在军营十多年外,一直生活在宜兴家乡。也许这只是个外在因素,从主观上讲,作家的文学创作,必须要有生活积累,但又并非都是亲历所为,更多的是从书本及它处取得,而亚定正是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加之博览群书,好学多思,脑海里汇聚了百态人生、人生百态,许多群像在记忆深处跌宕起伏,粉墨登场……这就可信手拈来,妙笔生花,让他(她)们一一表现,把思想、行为表露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平直的语言张力。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是语言。“文学作品的语言应当是形象化的、富有表现力的、准确和精炼的,然后可以传达作者所欲传达的思想情绪,然后可以构成鲜明的形象。”(茅盾语)。《道场》中的语言耐读,不只表达贴切准确,而且富有地方特色,有浓浓的乡音色彩,能引起读者,尤其是本地读者的亲切感、柔和力和共鸣度。况且,在语言表达上的平直、质朴、直截了当,又显示了很强的张力感。我看着许多直击心底、直捣心窝的平直话语,总有过目难忘、入木三分的感觉。可见,亚定在语句语气语法的推敲上是花了功夫的,既直白又有力度,故而夺人眼目,动人心魄。
   不凡的故事灵魂。小说就是叙述故事,不过这故事要有意义、富情趣、蕴能量,就必须有灵魂。七个故事,个个都是活灵活现,每个都以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主线作为旨意灵魂,贯穿始终,以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情节,告诉你我讲的故事并非空穴来风,它是由诸多因果关系构成的,虽然是虚构,但现实中类似的现象场景随处可见。这就让你魂牵梦绕般地跟随作家的思路探索前行,许多疑问谜团,都会笔走龙蛇般地浮出水面,灵动而出,魂不守舍,让你眼界大开,惊叹不已!
   引人入胜的结局。故事有开头、发展,必然有结果,而这结果并不是一般想象所得,而是作家别出心裁、精心设计所致,不仅使结局合情合理,又留下悬念,引起你无穷的遐思与荡气回肠般的叹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故事里有没完没了的故事,吊你胃口,欲罢不能。故事结束了,但余音绕梁,回荡不息,由读者去延伸续写。这样的结局,多处出现。例如《难言之隐》中命运多舛的四川妹子何可,未婚夫在工地遇难后由老板收留产生恋情生子,无法面对现实就悄然带着儿子出走。老板到处寻找扑空。“原以为这次东莞之行能碰到何可,没想到又扑了个空。深夜,他站在海陵岛闸坡上对着茫茫大海高声大喊,何可,你在哪里?他的喊声被海风带走了,却又被冲岸的狂浪打了回来。”看着这场面,真不令人心动心惊心寒?!
   周亚定的小说之所以耐读,意味浓烈?这是与他“在众多文学体裁中,我对小说情有独钟,只因小说里藏有故事,而我对故事有着浓浓的情结。”是的,他是听着故事长大的,听别人讲故事,从而萌生“作家梦”,且得到了名家指点启示,领悟到:“作家要在众人皆醒时,用自己的作品让人享受艺术的朦胧之美;在众人皆醉时用自己的作品让人看清世间繁华背后的悲凉。”于是,他刻意通过故事描述人世间的“朦胧之美”以及“繁华背后的悲凉”,并赋予故事以灵动的魂魄,生成一篇篇小说佳作。
   周亚定在序言中称自己的小说还“属于那种空心文学”。余以为,那是谦逊之言。其实不然,他已在故事里渗透着自己深沉的思考,而这思考隐忍在社会深深的肌理里、人性的冲突里、时代的漩涡里,这有血有肉赋有灵魂的故事,担当着对生活的诠释与时代的呼唤,张扬着正义的神圣与人性的良知。不同的读者定会读出不同的滋味、不同的感悟,从而吸纳知识,规范生活,修身养性,乐活人生。
   愿亚定继续笔耕,写出更多启人心智的小说佳作,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周亚定,男,汉族,江苏省宜兴市人,1964年1月出生,1982年入伍,1983年入党,先后担任排长、旅政治部宣传干事、团政治处宣传股长、集团军政治部组织处干事等职。1996年转业回到家乡,先后在市镇两级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机关和群团部门工作。出版《道来》散文集、《道场》小说集,有多篇文学作品在报刊登载。现为宜兴市、无锡市作家协会会员,无锡市文学艺术评论家协会会员。
   (2024年11月30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8岁休干)
  
  
  

共 22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转业军人出版文集,耄耋文友真情推荐,朱老先生对周亚定的《道场》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可谓条理清晰,先从文集中七个故事阐明的“人生处处是修行,生活处处是道场”的道理进行阐述,然后从文集体现的生活底蕴、语言张力、故事灵魂、结局等方面特色进行概括,从专业角度肯定了文集的艺术性和理论性引领读者进一步了解出版文集的价值。并对自己对小说题材的理解与读者进行交流,最后对作者继续笔耕即兴鼓励。文章语句中肯,结构清晰,标题新颖,敬佩老先生对文学初心不改,祝您健康。【文璞书苑编辑:寂寞看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