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微型小说 >> 【西风】灰色人生(微型小说)

编辑推荐 【西风】灰色人生(微型小说)


作者:巴尔特平德 白丁,14.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09发表时间:2024-12-09 12:42:27

【西风】灰色人生(微型小说) 在群山的怀抱中,坐落着一个古老的小镇——崇德镇。相传,到现今它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崇德镇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宝石,静静地镶嵌在蜿蜒的河流旁。小镇的建筑错落有致、依山而建,斑驳的建筑表面写满了曾经风雨的沧桑。河水清澈见底,潺潺流过小镇。河面上横跨着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桥身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沿着河岸,是一条半边街(一边是河,一边是街)。在半边街里有几间茶馆临水而建,是小镇里的人,休闲聊天的好处去。
   小镇的风景秀丽,四季分明,春天山花烂漫,夏日绿树成荫,秋天金黄满地,冬日银装素裹。在这样一个风景如画的小镇里,生活着以振远叔为首的几位老学究。他们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在小镇里德高望重,颇受人尊敬,是小镇文化传承的守护者。他们常常在茶馆中,或是街角的古树下,向镇上的居民们讲述儒家的仁义道德故事,将“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融入日常生活,引导着小镇的民风民俗。
   然而,小镇上有一位名叫李向明的年轻人,他的命运与这个富庶而恬静的小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向明曾是小镇上一户殷实家庭的独生子,父母在世时,他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也读了一些书,但从未真正涉足生活的艰辛。在他十四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夺走了他父母的生命。留下了李向明孤身一人,家道中落。几年时间,父母留下的财产很快被耗尽。李向明发现自己既没有生活技能,也没有足够的知识去谋求一份体面的工作。他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饥饿和绝望开始侵蚀他的心灵。
   起初,小镇的居民们对李向明充满了同情,他们尽力帮助这个不幸的年轻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向明并没有找到工作,也没有展现出改变现状的决心。他开始游手好闲,整日无所事事,小镇的同情逐渐转变为失望。最终,在绝望的驱使下,他走上了岐途,开始小偷小摸,以偷窃来填饱肚子。起初是一些食物,后来是一些小物件,他的行径越来越大胆,最终被小镇的居民发现。他的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也违背了小镇的道德规范,尤其是那些受人尊敬的老学究所倡导的儒家道德。
   这些老学究们对李向明的行为感到极度失望和愤怒。他们曾经试图引导他回归正途,但李向明的堕落让他们的努力化为泡影。他们经常在茶馆中、街角的古树下,对李向明的行为进行疾言厉色的声讨,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对道德败坏的愤慨和对小镇未来的忧虑。
   世事无常,时间来到了这一年的春夏之交,雨水特别多,大雨已经连续下了好几天,山洪下来了,小镇的河水暴涨,汹涌的波涛拍打着河岸,仿佛要吞噬一切。这天早晨,振远叔几位老夫子由于担心小镇的安危,相约在河边的茶馆里喝茶,以便观察河里暴涨的水情。茶馆里的气氛宁静而祥和,直到李向明的出现打破了这份宁静。
   李向明这几天一直心系着河里水情,因为山洪曾经夺走了他的父母,成了他一生中挥之不去的噩梦。这天早晨他也走进了这家茶馆,要了一杯茶和一盘早点,默默地坐在一个角落里,注视着河水暴涨的河面。他的到来立刻引起了茶馆里其他人的注意,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鄙视和不屑,像躲避瘟神一样,把座位搬得离他远远地。李向明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待遇,他低下头,静静地吃着早餐,尽量不引起更多的注意。
   就在这时,一个女人急切的呼救声划破了小镇的宁静:“救人呀!我的孩子掉到河里被冲走了!”众人纷纷涌向河边,只见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在汹涌的河水中挣扎,她的身影在波涛中若隐若现,情况十分危急。
   河岸边的人群陷入了混乱,大家七嘴八舌,却无人敢下水施救。这时大家都把希望的目光看向了以振远叔为首的几位老学究,希望他们能在这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挽救小女孩的生命。振远叔见大家都看向自己,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得喊“大家都看着我们干嘛,赶紧下河救人呀!”可是连喊了数声仍无人回应。眼看小女孩的生命即将被无情的河水吞噬。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人影从茶馆的窗户中跃出,直接跳入了湍急的河水中。众人定睛一看,竟然是那个被全镇人所唾弃的小偷李向明。
   李向明在水中奋力地向小女孩游去,他的每一次划水都显得异常艰难,但他却从未放弃。终于,在激流中,他抓住了小女孩。他紧紧地抓着小女孩的上衣,开始向岸边游回。然而,河水的力量太过强大,一波又一波的水浪将他们冲得一沉一浮。牵动着岸上人们的心也一沉一浮。
   李向明的体力在迅速消耗,他的身体在河水中起伏,但他始终没有放开小女孩。在接近岸边的那一刻,他用尽了最后的力气,将小女孩推向了岸边。岸边的人们伸出手,抓住了小女孩,将她拉上了岸。
   可是,当人们转头想要拉李向明上岸时,却发现李向明已经被无情的河水淹没,冲向了下游。他的身影在波涛中越来越远,最终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
   当大家回到茶馆里时,气氛已变得非常沉重,尤其是振远叔的脸色异常难看。那些曾经鄙视李向明的人们此刻都沉默了,他们看着李向明消失的方向,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李向明,这个曾经被全镇人所嫌弃的小偷,在关键时刻却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牺牲精神。
   一周后,小女孩的父母在河的下游找到了李向明的尸体,他们将他运回了小镇。在李向明父母的坟墓旁边,他们为李向明挖了一个墓穴,将他安葬,并立了一块碑,上书“李向明恩人之墓”。每年的清明节,小女孩的父母都会带着小女孩来到这个墓前,献上鲜花、焚烧纸钱,表达他们深深的感激和怀念。
   一次在拜祭时,小女孩突然问她的爸爸:“李向明哥哥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镇里有人说他是坏人,是小偷。有人说他是个好人,他救了我的命。”小女孩的父亲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温和地对她说:“孩子,人没有好人和坏人之分。在一生中,好人有时也可能做坏事。坏人有时候也可能做好事。人在做坏事时就是坏人,在做好事的时候就是好人。你李向明哥哥救了你的命,用他的命换回了你的命,他对你来说就是顶好顶好的人,是你一辈子都要铭记在心的大恩人。”
   小女孩认真地点了点头,说:“爸爸,我懂了。”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成熟和理解。她知道,李向明哥哥在她心中,将永远是那个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那个用生命教会她勇气和牺牲意义的人。而小镇的人们,也在小女孩转述她父亲的话语中,开始重新思考关于善恶的定义,以及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复杂和多面性。李向明的故事,成为了小镇上一个永恒的传说,提醒着人们在评价他人时,要更加宽容和理解,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由无数个瞬间组成的,而那些瞬间,构成了我们复杂的人性。
  
   二0二四年十一月二号于芜湖
  

共 26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李向明是个从小失去父母的孤儿,由于无依无靠、生活困顿,养成偷盗的恶习。但在一次洪灾来临时,面对一个落水小女孩的呼救,以振远叔为代表的平时将道德规范挂在嘴边的老学究们,关键时刻萎缩不前,相互推诿救人义务,只有一向被人鄙视的小偷李向明奋不顾身地跃入洪水中救人,最终壮烈牺牲。作者通过李向明的故事告诉人们:“好人有时也可能做坏事,坏人有时候也可能做好事”,评价一个人的标准不是绝对的,评价他人时,要更加宽容和理解。佳作,推荐阅读。【编辑:衢四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衢四海        2024-12-09 12:44:07
  感谢投稿,精彩继续。
2 楼        文友:海韵波涛        2024-12-09 18:16:33
  精彩的小说,寓意深远。
岁月静好 海韵QQ786732982
3 楼        文友:巴尔特平德        2024-12-09 21:01:24
  感谢四海老师的辛苦编审与推荐。感谢海韵波涛的阅读与赞誉。谢谢了!
4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1-25 22:06:40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