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文·晨曦】新昌旧时的庙会(散文)
新昌,这座弥漫着悠悠古韵的小城,往昔的庙会宛如一幅幅色彩斑斓、细腻入微的民俗风情画,将历史与人文巧妙融合,在时光的幽深处,悠悠铺展,静静诉说着曾经的热闹繁华与深厚底蕴。
◎东岳庙庙会:春日的信仰欢歌
三月廿八,春和景明,惠风和畅,东岳庙庙会在这大好春光里盛大启幕。此日,正值东岳大帝黄飞虎的生辰,整个新昌瞬间被卷入一场盛大而欢腾的庆典浪潮之中。
晨曦初照,第一缕曙光轻轻拂过东岳庙的琉璃瓦,顿时光芒四溢,似梦幻泡影般绚烂。庙前广场,早已人潮涌动,观者如潮,人流从城市的各个角落、乡野的条条小径汇聚而来。香客们身着淡雅素净的服饰,手持袅袅清香,神色庄严肃穆,眼神中满是虔诚与敬畏。他们沿着台阶缓缓拾级而上,每一步都仿佛承载着内心深处的热切祈愿,步伐轻盈而凝重。踏入庙门,只见香烟缭绕,如轻纱薄雾,丝丝缕缕于殿堂间悠然飘荡。那升腾的青烟,仿若香客们心底的喃喃细语,悠悠飘向威严的东岳大帝,倾诉着尘世的纷扰与心中的期盼。
在庙院一侧,民间艺人纷纷施展绝技,令人目不暇接。看那杂技艺人,身姿矫健敏捷,如猎豹飞奔,似飞燕凌空。他双手猛然高高抛起数只五彩斑斓的彩球,旋即身形腾空,于半空之中辗转腾挪,彩球似被施了魔法,紧紧环绕其周身飞舞,却始终不落,引得周围观众惊叹声此起彼伏,如汹涌浪潮。不远处,卖糖画的老者专注雕琢手中糖画,他以小巧铜勺为笔,以浓稠糖浆为墨,在平滑石板上,或笔锋婉转勾勒出龙凤呈祥的祥瑞之景,形态逼真,似要破壁而出;或妙手轻点描绘出花鸟鱼虫的灵动之态,栩栩如生,仿若瞬间便会跃然纸上。那糖画成品晶莹剔透,如琥珀雕琢,散发着丝丝诱人甜香,引得一群孩童围聚身旁,目不转睛,眼中满是炽热渴望与纯真好奇。
沿着庙墙蜿蜒之处,各类小吃摊依次排开。热气腾腾的豆腐脑,质地细腻柔滑,仿若羊脂玉露,浇上一勺秘制卤汁,再撒些许翠绿葱花与鲜嫩香菜末,入口即化,满口留香;金黄酥脆的油饼在滚烫油锅里欢快翻滚,发出“滋滋”声响,咬一口,外皮酥脆如薯片,内里绵软似云朵,麦香与油香相互交织,在舌尖上舞动出美妙旋律。
◎城隍庙庙会:中元节的民俗雅集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的新昌城隍庙庙会,在夏日余晖中,缓缓拉开神秘而庄重的序幕。
夜幕低垂,城隍庙内灯火通明,亮如白昼。卖膏药的“神医”穿梭于熙熙攘攘人群间,口若悬河,眉飞色舞地鼓吹膏药神奇功效。其面前摆放的各类草药与膏药,散发着幽微药香,引得不少身患疾病之人驻足探问。而算命的“神算子”,则正襟危坐于一方小巧桌案后,目光深邃幽远,仿若能洞察世间万象、命运玄机。他们时而凝视求卦者面容,时而拨弄手中卦签,口中念念有词,为人们拆解命运的神秘密码,那神秘氛围,令人心生敬畏又满怀期待。
城隍庙正殿两旁配殿之上,旧时的“书场”无疑是庙会中最具韵味之处。这里,圣谕和评书表演精彩纷呈。说书人手持折扇,一袭长衫随风而动,气定神闲端坐台上,声情并茂讲述着一个个动人心弦的传奇故事。从忠臣孝子的感人篇章,到江湖侠义的英雄传奇,从警世劝善的寓言哲理,到民间传说的奇闻轶事,每一个故事都似一扇通往异世界的大门,引领听众踏入奇幻绚丽之境。他们凭借生动鲜活的语言、丰富细腻的表情以及恰到好处的肢体动作,将故事中人物形象塑造得活灵活现,跃然眼前。台下听众,或沉浸于故事曲折情节难以自拔,仿若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或为人物命运起伏而喟然叹息、唏嘘不已。那专注入神的神情,静谧安宁的氛围,唯有说书人声音在空气中悠悠回荡,仿若时间都为这精彩讲述而悄然停驻。
而城隍庙正戏开场前,独特的加演鬼戏更是吸睛。黑白无常率先登场,一黑一白,身形飘忽。高瘦的白无常面如死灰,长舌拖地,手持哭丧棒蹦跳前行,模样诡异非常;黑无常则满脸凶相,头戴高帽,手提铁链,阴森之气扑面而来。他们在台上左摇右摆,仿若在阴阳两界游荡,捉拿孤魂野鬼,那怪异模样与动作,让台下观众心生寒意却又挪不开目光。紧接着男吊女吊现身,男吊身着血红色戏服,披头散发,在台上以绳索做出各种惊险悬吊动作,身体在空中旋转、挣扎,似在倾诉无尽哀怨与痛苦,表演令人胆战心惊;女吊面容惨白,身着白色长裙,长发遮面,在台上幽幽飘荡,凄厉哭声回荡庙内,仿若来自地狱深处的悲号。观众们被这独特鬼戏深深吸引,沉浸于神秘惊悚氛围,感受中元节特有的鬼文化魅力,体悟生死轮回、阴阳两界的深邃奥秘。
◎九月十二庙会:岁月深处的神秘庆典
九月十二的庙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模糊了身影,虽已无确凿史料可考其全貌,但它却如一抹幽微神秘的幻影,在新昌的古老记忆里时隐时现,徘徊不去。有人猜测,这与新昌的中镇庙或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或许在那遥远而朦胧的往昔,此地曾举办过一场盛大而神秘莫测的祭祀与庆典活动。
遥想当年,此日庙会定有别样古朴庄重韵味。庙前苍劲的古树下,想必有民间艺人展示传承千年的古老手工艺。精美绝伦的剪纸艺术,艺人仅凭一把剪刀、一张彩纸,须臾间便能化作栩栩如生的花鸟人物,线条流畅自然,仿若赋予纸艺鲜活生命,花鸟似在枝头欢唱,人物仿佛要从纸上走来;还有那编织竹篮、竹篓的能工巧匠,手指灵动穿梭于竹条间,编出的器具实用美观,散发着竹子独有的清新淡雅与温润柔和,似携带着大自然的温度与气息。
庙会集市上,特色农产品与巧夺天工的手工艺品琳琅满目。新鲜采摘的果蔬,带着泥土的质朴芬芳与田园的蓬勃生机,仿佛在诉说着阳光雨露滋润下的丰收喜悦;手工制作的陶器,造型简约质朴又不失独特韵味,每件都凝聚着工匠的心血与超凡智慧,仿若能从中解读出岁月沉淀的痕迹与故事,陶器上的纹理似是时光的刻痕。而庙内,或许曾有一场庄严肃穆的祭祀仪式。身着古装的祭司们,神情庄重肃穆,手持祭器,有条不紊地进行祭天、祭地、祭神的神圣典礼。那悠扬空灵的古乐,袅袅升腾的祭香,仿若在向天地神灵虔诚诉说新昌百姓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殷切祈愿与诚挚感恩,彰显着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尊崇之心。
◎庙会之韵:岁月的回响与传承
新昌旧时的庙会,绝非仅仅是热闹非凡的民众聚会,其内涵深邃厚重,是文化血脉的传承,是精神信念的寄托。它是百姓于辛勤劳作之余的心灵港湾,是人们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与向往的凝聚体现。
置身庙会鲜活场景,忠孝文化传承清晰可见。城隍庙书场宣讲的圣谕要义,宛如丝丝春雨,默默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潜移默化地传递着忠孝崇高理念。它如明亮灯塔,照亮人们内心道德之路,教导人们敬重长辈、感恩亲情,忠诚于国家民族,使这些传统美德跨越悠悠岁月,在一代又一代新昌人心中传承不息,成为灵魂深处永不磨灭的精神印记。
庙会也是民间公益的大舞台。往昔物资匮乏时,家境殷实的富户在庙会慷慨施舍粥饭衣物,向贫苦之人伸出援手,送去希望温暖,此乃雪中送炭的大爱之举;寻常百姓间相互帮衬扶持,共享庙会欢乐与丰收硕果,这是同舟共济的质朴情谊。这种纯粹的互帮互助精神,恰似春日暖阳,温暖众人心灵,让社会充满温情仁爱,使人们于艰难岁月中感受人性光辉与力量。
尤为重要的是,庙会以其独特幽默诙谐消解生活苦难的人文精神特质,为百姓生活注入活力。东岳庙的杂技滑稽、说书妙趣,以及庙会上的欢乐元素,让人们暂忘尘世艰辛,仿若一座神奇桥梁,连通内心乐观之境,赋予人们直面生活的勇气力量,即便身处平凡,也能心怀梦想,笃定前行。它是生活中的一抹亮色,是困苦中坚守希望的精神支柱,让新昌民俗文化在岁月磨砺中,始终散发迷人魅力与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