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秦人 秦腔 秦制 秦魂(随笔)
去年4月份的一天,那天春雨如酥,偶有闲暇时光,去了一直心心念念的秦始皇兵马俑游览,通过栩栩如生、气势雄浑的地下军团,让我对秦人、秦腔、秦制、秦魂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
赳赳秦人
千百年来,秦人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中华民族史册上占据着重要一页。秦人从西迁牧马、抵御戎狄到独立建国、东出陕西,吞并六国,再到统一大业,历经550余年奋斗,结束了中国奴隶制的历史,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开辟了中国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
在礼崩乐坏、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秦人嬴政,十三岁继承王位,平长信侯,后除权臣,奋六世之余烈,南征百越,横扫六合,四海一家,定都咸阳,自立始皇,北击匈奴,开疆拓土,修筑长城,成为千古一帝。
近代以来,面对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严重危机,老秦人与中国人民一道抵御列强侵略、捍卫国家主权、追求民族解放,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建立了不朽功勋。据听说,1941年,秦晋交界中条山,日军猛烈进攻,国军第77师八百名应征陕西新兵,弹尽粮绝,被逼上黄河绝壁,赤膊拼刺刀,殊死搏斗。为了不被日军俘虏,他们便集体投身于黄河,仅剩的最后一位勇士,手紧紧握着已经被子弹撕裂,被硝烟染红的旗帜,面朝陕西,跪天,再跪爹娘,唱着秦腔《金沙滩》中杨继业的两句:两狼山——战胡儿啊——天摇地动——好男儿——为国家——何惧——死——生啊,然后跳进了黄河。1938年台儿庄战役,陕西籍官兵们写下“生在陕西、死在山东”的誓言,并以实际行动顽强抵抗,宁死不屈,夺取了台儿庄战役大捷,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打出了中国人的气魄。
进入新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成为大国博弈的角力场。面对新形势新使命,老秦人立足陕西教育、科技、人才大省资源禀赋,主动肩负起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使命和历史重任,全面启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加快构建从研发到孵化、再到产业化的科创系统,勇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弄潮儿。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饱受磨难,更曾数次面临灭族之祸。但总在最后关头,在最艰难的绝境下,无数英烈凭着老秦人坚忍不拔的意志,赴汤蹈火、前赴后继、舍生忘死、血洒疆场,历经挫折而不倒,饱受磨难而不灭,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
千年秦腔
秦腔,起于西周,源于西府,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也是戏曲音乐文化发展的根基。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胡扬琴吟锤落鼓起,秦声秦韵余音绕梁,上承唐宋诗词文韵,下纳民国白话风骚。北海边,苏武身虽牧羊心向汉廷;辕门外,杨延景一腔热血奋勇保国满门忠烈;《周仁回府》里,李兰英替嫂赴险舍身杀贼。单雄信“呼喊一声绑帐外,不由得豪杰泪下来”是何等的英雄气概;赵匡胤“王站在营门珠泪倾,再把先行哭几声”又堪作怎样的人生感怀;白娘子在断桥边“西湖山水还依旧,憔悴难对满眼秋”轻叹人妖殊途俗世难容。在这大秦之音和铿锵音韵中,有王侯将相的千秋大义,有名臣仕子舍身许国的泣血赤诚,有山野莽夫的胸无点墨的大俗之雅,也有花前月下才子佳人颠沛流离的忠贞爱情,立品、树德、正心、诲人,曲曲体现了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优良传统,句句彰显着中国人“忠孝廉耻勇、诚悌勤雅恒”的价值观念,传之后世恩布桑梓。秦腔文化已经融入西北人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
百代秦制
百代都行秦政制。两千二百年前,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开创的“书同文、车同轨、置郡县、量同衡、行秦律”,以及三公九卿制、土地国有制等一系列制度,彻底打破了原有的小共同体格局,构建了一个以皇权为核心高强度运转的大共同体,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就如最近在西安震撼上演的《赳赳大秦》所言,华夏从此中国。秦国“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从此,大一统成为维系以后任何一个朝代合法性的基础,不论政权更替或遭到外来入侵,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始终是统治者和民众为之奋斗的目标,国家统一始终是每个中国人的夙愿。
不朽秦魂
“巍巍秦关,莽莽秦川。苍苍明月,渭水东流。”每当我们再次回望秦朝,今天绵延万里的长城,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符号;今天雄壮千年的秦直道,被誉为“千古第一道”;治水利民、泽被千秋的郑国渠、都江堰、灵渠,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举世闻名、气势恢宏的秦始皇陵,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这些旷世工程,成为世界级遗产,彰显着“仁厚诚朴,宽容大度;勤劳尚勇,奋发图强;笃行致远,惟实励新;家国一体,心怀天下”的秦人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支柱,衍生了中华文明。
在《复活的军团》纪录片中有这样一段话,“今天,我们使用着的文字来自于秦人,我们广袤的国土是秦帝国的延续,我们统一的中华民族在秦帝国时期开始形成。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大帝国,仍然和我们血脉相连。”今天,秦人、秦腔、秦制、秦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激励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