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现代诗歌 >> 【浪花·岁月】海姑娘与悦姑娘(组诗)

编辑推荐 【浪花·岁月】海姑娘与悦姑娘(组诗)


作者:一季阑珊 童生,750.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0发表时间:2024-12-10 20:31:11

【浪花·岁月】海姑娘与悦姑娘(组诗) 一、海姑娘
  
   她从遥远的南国来,
   江南的水乡,镶
   在了她的披肩长发上。
   白皙的肌肤一寸一寸的落雪,
   瞬间,炎热的夏季,洁白如初恋。
   一朵温婉的粉桃花,
   从她俊秀的面庞走了下来,
   她的眼睛和睫毛开始说悄悄话。
   一只百灵在她的肩头驻足聆听,
   啊!江南的姑娘,有好多秘密。
   她来自蓝桥的雨巷,
   她来自花伞榴裙的故里,
   她带来了江南的小桥流水,
   她带来了烟雨蒙蒙的江南。
  
   二、悦姑娘
  
   阳光斜斜地照在她的脸上,
   她的微笑连绵到了云朵。
   她呀,是北方稳重,
   朴实,开朗的巧姑娘。
   她一不小心,向蓝天透露了
   云的执念和一腔夜雨的渴望。
   呵!我以为她高大,威猛,
   一只手便可以托起青天,
   当虚幻的联想走过小桥,
   对不起,我要颠覆
   你对一朵水莲花的认知。
   北方的姑娘,也可以杨柳依依,
   玲珑的身材,柔弱的声音,
   她分明是初生的春蚕。也许
   她开在了檐下一朵羞月的花中,
   还未见到真正的风雨。
  
   三、简装的惆怅
  
   她们何时来,又要何时去?
   悦姑娘的星空堆满了
   昨天、今天和明天。
   狭小的世界,单纯与单纯碰撞。
   北方的夜空有了第一次迷茫。
   南方的姑娘心里空落落的,
   在一个美丽的夜晚,她梦里回到了
   日思夜想的吴越,那高高的洋房,
   宽宽的席梦思大床。
   她的眼角沁出泪花,泪花里
   飞越过一只乖巧的精灵。
   醒来时,偷偷回味那枚昏黄的月亮。
   海姑娘与悦姑娘原是亲密的室友,
   我把她们分开时,她们各自有了简装的惆怅。
  
   (原创首发)
  

共 7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首唯美的诗歌总是能给读者的思维以巨大想象空间,让读者领会诗人营造的境界美,回味诗歌中的寓意美、典雅美。一季阑珊老师的新作组诗《海姑娘与悦姑娘》,就是属于这类诗歌。海姑娘、悦姑娘,以简装的惆怅为基音,在小桥流水与蓝天之中幻想着恋人的模样。诗人在诗歌之中使用了隐喻、借代的手法,把“海姑娘、悦姑娘”隐喻为心中的女神,并以之借代之,想象大胆而新颖;把思恋喻为简装的惆怅,更是别出新意。在这个组诗中,诗人主要表现的是温柔的思念。 “雨巷、小桥流水、烟雨蒙蒙的江南……”诗人看似随意截取的画面,充满了唐诗宋词的唯美,是诗人用诗句直抵内心的思念,那些柔软且温暖略带一些惆怅心事就只能靠读者去领会去想象了。落到笔下的是诗句,还是那满怀爱恋的心事?这些都没有必要去考究,因为诗人营造的诗境的多义性会让读者得到更多的思考和幻想。好诗推荐阅读共赏。【浪花诗语编辑:上大人孔乙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24-12-10 20:35:25
  一组唯美的诗歌,创作风格既有西方古典诗歌的典雅,又有浅浅的意象派技巧,诗句中融入了唐诗宋词的元素,使得这组诗歌,更加吸引读者。欣赏好诗,【浪花】有你更精彩!
回复1 楼        文友:一季阑珊        2024-12-10 21:56:09
  感谢上大人辛勤编辑,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海姑娘与悦姑娘都是诗人的晚辈,像诗人的孩子,不管她们因何故从室友到分开,以及分开时流露出的淡淡惆怅,她们都是美丽的。
2 楼        文友:福建省长乐市        2024-12-11 00:55:37
  一组好诗,欣赏学习!
3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24-12-11 11:40:29
  据说,杜甫的《八阵图》第四句成为了很多人的争议,在当时主流认识是说,当时刘备和诸葛亮都发誓要为关羽报仇,发兵讨伐东吴。刘备伐吴失败,病死在白帝城,留下了千古遗憾。后来,据说直到宋朝,苏轼说梦见杜甫,在梦里,杜甫对苏轼说,世人误解了他的《八阵图》,最后一句。他原本就认为吴国和蜀国必须联合起来,才能打败北方的魏国。蜀国和吴国失去信赖,无法联盟才被魏国消灭,刘备破坏了东联孙吴,北拒曹操的策略,这才是他的遗憾。诗歌的魅力之一,在于对它的解读不确定性。它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无限的想象空间,也给了读者自由解读的思考。每个读者都可以从诗句中找到属于自己理解的共鸣,每个读者都可以从中获得不同的启迪,这或许就是诗歌的魅力及意义所在。一季阑珊老师的这诗歌,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的艺术,更是与读者心灵的对话,是与读者灵魂的共舞。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