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霜抢(散文)

精品 【东篱】霜抢(散文)


作者:红花草 举人,396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21发表时间:2024-12-11 06:26:43


   看官们,不要认为我写错字了,将“双抢”写成“霜抢”。我是故意为之,这并非是夏天的“双抢”,而是冬天来临时,要与寒冷的霜天展开竞赛,抢在它的冰冻之前的“霜抢”,农民完成收与种的农事。这是勤劳者创造出来的、也深有感触词语。
   在乡村,四季的变更就像一首动听的歌,每天都在上演;也像一段优美的旋律,时刻都在吟唱;更像一首难以表达的抒情诗,在悄无声息中默默书写。气温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催促着农人的劳动步伐必须加快。
   当第一缕寒霜悄悄爬上田埂、披在了山坡,当人们清早外出被冰冷的霜风撞个满怀的时候,不少人突然紧张得如同拧紧了发条的老式闹钟,所有的农事一下子全跃进脑海。“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时刻到来,不能吊儿郎当指望还有数不完的明天。这个时候,还不是人们口中说的“闲冬”,该种的抢种,该收的抢收。一切妥当后,才有“闲”工夫猫冬,打牌、聊天、逛街、旅游,也就心无旁骛。
   “世人不知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唐代颜仁郁是真正了解农人的诗家。农村人或者深入农村生活过的人也是知道农村此时“霜抢”之事的。
   此战斗与夏天的“双抢”一样,也是争分抢秒,只是没有酷暑那么热。这时的劳动,可以用加快干活的速度,来增加自身的热量。这也是一种间接锻炼身体的方式,还节省了柴火、电费、燃气费等,一举多得的好事。
  
   二
   你瞧,田野里,不少尚未张开的棉桃,冬日低温暖阳已无法催促它们饱满成熟,它们的生命快速接近尾声。就像不少身不由己的人,不得不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它们的希望在寒风凛冽的摧残下很快化为泡影。主人丢开了所有事,突击将已炸开、半开、开不了口的棉桃全部抢回家,摊了晾晒,勉为其难地强迫它们张口。
   有一年,我家也是这样,棉花十多亩,后期肥料足,打霜了还有较大一部分没有炸开棉桃,忙了好些天,抢回家的棉桃堆成小山。白天黑夜地趁湿润掰开。掰不了的连壳一同晾干,成了梆硬的小球,最后用锤子才砸开,抠出其棉花。现在我体力不支精力不行,不再敢栽棉花。
   昨天到镇里拿包裹,沿途看到不少人顶着霜风,正热火朝天挖红薯。红薯是最怕霜冻冰冻的农作物。老百姓都知道,红薯是在数米深的地窖里安全过冬的,一直到第二年开春气温回暖才让它们重见天日。今年的红薯前期干旱,长期处于饥渴状态,藤都是要死不活,难保自身,何况红薯?秋末才下了点雨,红薯也像“三十壮年猪”一样,希望给主人争点气,加速长个。不少农人推迟了挖红薯的时间。我看着,垄上铺着的红薯也还不小,秋末的雨水对红薯还是做了很大的贡献。
   难怪人们常说:秋天的瓜同样甜,老年得子,也充满了生命的奇迹和希望。
  
   三
   那边丰收正忙,这边耕种紧跟上。更显得热火朝天的是,人们抢种油菜、种萝卜、种马铃薯等的场景。公路边上沿途停着大大小小的农用车、三轮车、摩托车,甚至还有独轮车。他们从各自的车上搬着所需的肥料。
   对土地有着深厚感情的人们,对“生根的要肥,生嘴的要吃”,理解很是透彻。尽管手边不宽裕,也会去赊些肥料来解燃眉,不会让土地空着肚子出产。“你先糊弄它,收获的时候,它就糊弄你”。哪怕尽是老年人守村子,也不会将赖以生存的土地无缘无故撂荒。
   放眼望去,田边地边的荒草上,到处都搁有棉衣毛线衣,人们脱下厚装轻装上阵,手脚更灵活。这里飞快地挥舞着锄头;那里往小坑里丢着希望的种子;那边有人一手将撮箕夹在腰间,另一手快速地从撮箕里陶着一把一把的火土肥往地里丢着,那速度没个数年数万次的操作不会那么快那么精准。田边,还停有旋耕机,正静候主人撒完底肥,便即刻投入耕地整地作业。
   此时的热闹,一点也不比夏天的双抢逊色。甚至干劲更足,也只有加快速度,才能减少霜风对身体的肆虐,让感冒不能近身。
  
   四
   不单是乡村人在紧张忙碌着霜抢,城里也有一部分人在与霜天赛跑。
   霜来,年近,都在心焦。远在异乡的农民工翘首以盼,工作时动力倍增。站在与天高的楼层,冒着呼啸的北风,望着遥远的家乡,与寒冷拼搏着,坚持着,与霜天赛跑着,一定要加快进程,与霜对干,早日完工回家。
   霜来,猫家,不想挪步。上班的、没上班的,不少人懒得动手做饭,打个电话发个信息叫外卖,方便。懒在炕上,躲在空调房,围在火炉边,避开霜风来折磨。外卖小哥,铁打的汉子,早起晚归,与昼短夜长的霜天抢时间、拼速度,在各个街道巷口来回穿梭。霜天,对他们来说,也是增加收入的天。别人取暖他顶寒,就像《卖炭翁》里的主人公一样,“心忧炭贱愿天寒”。不过,现在比《卖炭翁》的主人公所处的时代强了万倍,并不是“可怜身上衣正单”,他们的身上都穿得比较暖和,尽管手脚冻僵,脸上也常有笑颜。
   霜来,愈冷,包裹愈多。不想出门的人比比皆是,需要的物件就在手机上扒拉扒拉下单。反正快递员和外卖小哥一样,自会送上门。他们也懂得霜抢的含义,成山的包裹成叠的单,今天不与霜天赛跑,明天的单子更多……
  
   五
   在与霜天的这场赛跑中,农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抢出了生活的希望,抢出了对土地深深的敬畏与热爱。每一滴汗水,每一份辛劳,都在这片土地上编织成了最动人的画卷,绘就了乡村独有的、生生不息的农耕故事。
   在与霜天的这场赛跑中,城市的户外劳动者,虽然没有与土地直接打交道,却同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抢出了生活的新高度,创造出了更高的价值。
   因为大家都知道,舒舒服服,过辛苦日子;辛辛苦苦,过舒服日子。
   杜永瘦说:“你的前途应当是‘干’!你的责任应当是‘干’!你的命运更使你不得不‘干’!干啊!只有干才是你的出路——人类的出路!”是啊,人,不管在何时何地,在哪个季节,都必须干,撸起袖子拼命干,这是时代精神。劳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是拉动社会发展的纤绳,是帮助时代进步的阶梯。
   霜抢,不是我造的词,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出来的词,是他们在顶着霜风收获,冒着寒风播种中,不断挑战自我得到的奖励!毕竟,是劳动创造了一切嘛。
   霜抢,也像网红新词,而属于地里刨食的农民。霜抢,充满着与天地争抢时间的意识和力量。
  

共 24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作者家乡,有夏日的“双抢”,更有秋日的“霜抢”。当第一缕寒霜悄悄爬上田埂、披在了山坡,乡亲们开始了抢收和抢种。那些没开口的棉桃,全部抢回,摊了晾晒,强迫它们张口。那些因干旱晚成的红薯,挖回放入地窖过冬。秋天的瓜同样甜,老年得子,也充满了生命的奇迹和希望。那边丰收正忙,这边耕种紧跟上,人们把厚装甩在田头,抢种油菜、种萝卜、种马铃薯等等,热闹,一点不比夏天的双抢逊色,甚至干劲更足。其实,城里也有“霜抢”,比如,农民工冒着寒霜苦干,期待早日完工回家,比如外卖小哥,天寒订单增多,他们顶寒快送,抢时间将快件送到顾客手中。在与霜天的这场赛跑中,无论农人还是城里户外工作者,都在用双手,抢出了生活的新高度,创造出更高的价值。“干”是“霜抢”的主旋律,“霜抢”,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词汇,说明,劳动创造了一切。作者从家乡的“霜抢”联想到城里的“霜抢”,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劳动人民深切的热爱。文风朴素自然,生活气息浓郁。精彩之作,力荐赏阅。【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12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12-14 22:59:20
  这个题目抢眼,有意思。作为北方人,我真的不懂这时候种萝卜,油菜,什么时候能收获。北方最多种点菠菜,小葱,在冬日里苦熬,开春才能吃。老师的文章夹叙夹议,很有乡土气息,拜读学习,遥握冬安!
回复1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12-15 18:06:54
  油菜和小麦大概先种一个月,我们这里有“九油十麦”的说法,第二年五月份收割油菜。萝卜和种油菜的时间差不多,但生育期要短,冬天就可以吃。春暖花开,萝卜就开花结果,不过它的种子完全成熟也与油菜不相上下。谢谢老师百忙之中还来点评,感恩!祝老师健康快乐,生意兴隆!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