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一吐为快(散文)

精品 【宁静】一吐为快(散文)


作者:孙兰茂 秀才,2906.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2发表时间:2024-12-11 17:09:30
摘要:话一说完,她就屁股一扭一扭地走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来过。

老家有一句俗语,叫做“狗肚子里盛不了四两香油”。此话多用于自嘲,绝没什么褒贬意之分。意思不过是表明,心胸不够开阔的人,无论遇到喜庆或烦心的事,都想与他人说道说道,一吐为快罢了。
   比方说,小时候,我在班级里的考试成绩,经常处于班级的前列。这样一来,我就会不由自主地向人家炫耀,难怪老师常常挖苦我是“小聪明”。在县里的高考补习班学习期间,有一次医生到班级里给学生体检,查出我感染了血丝虫。我吓得六魂无主,背着老师去医院复查。结论是什么毛病也没有。当班主任得知我的情况后,半认真地说,哪有什么血丝虫啊?就你娇气——狗肚子里盛不了四两香油。
   一辈子快过完了,我肚子里盛不住话的性格,依然没有改变。有人说我“没出息”,也有人说我“嘴大舌敞”人不坏。反正就这样,爱咋说咋说去吧。
   退休后,在店里帮老婆做生意。生意嘛,大都是忙活的时间少,闲着的时间多。当我闲下来的时候,很多与我“臭味相投”的人,便趁机与我聊天。说来挺有意思的,无论老头儿,还是老太太,或不老不少的人,他们往往会把藏在心底里的知心话儿,一股脑儿地抖落出来,甚至连羞于启齿的话也跟我说。
   老张是“文革”前上高中的“老三届”,回乡后当民办教师。后来,他嫌民办教师工资低,又通过关系,去公社的农具厂上班。农具厂的工资,虽比当教师高不到哪儿去,可毕竟比当教师来得实惠,也显得体面。按理说,他算得上一个时运亨通的人。可是,改革开放以后,农具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稀里哗啦地倒闭了。厂里的人员呈鸟兽状地一哄而散,他也被迫退回了自己的家。想再回学校教书,已没了指望。因一招失误,他当了一辈子的农民。现在已是年愈古稀的人,因儿女们都进城落户,老伴也进城带孙子,他只能一个人在家累死累活地种地。他说:“我是个受罪的命,要是不去农具厂上班,而一直当民办教师的话,早就转正,并退休了。哪怕恢复高考时,我复习一下功课,也应该能考一个铁饭碗。很多成绩比我差的人都考取了大学,你说我亏不亏啊?现在回想起来,肠子都悔青了。”
   看老张那捶胸顿足的样子,我心里酸酸的。想当年,我只是初中毕业,要不是拼命复习参加高考,到现在,还不如他呢!
   刘场村的冯老汉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有正式工作,两个儿子在家务农。改革开放以后,务农的两个儿子,都举家进城打工。家里的地便由老汉和他老伴两个人耕种。冯老汉倒也精明能干,扩种银杏树那些年,他把其中两儿子的,和他与老伴合在一起的二亩三分地,都种上了树。后来,他突发奇想,把儿子的所有土地,都归还给了两儿子,仅留下自己的土地继续耕种。银杏树长得有大有小,树形有好有坏,按土地面积平分,对所得到的银杏树来说,肯定不够公平。这样一来,不仅两个儿子之间产生了矛盾,对老人家也都有了意见。甚至因了这点矛盾,闹了一场又一场的笑话给邻居看。他心里憋屈,于是每次到门市买东西,趁我有时间,都要和我唠上几句:“我咋那么糊涂呢?要是把树卖掉换成钱,平分给儿子,他们就不会跟我结仇了啊。唉,我心里的苦恼,该给谁说呢?”
   冯老汉的诉说,让我想起了契科夫笔下的车夫约纳。若我不随声附和的话,难不成还要让他去找马、驴,或其他的动物诉说他的苦恼吗?
   有一个半老徐娘的女人,她说她叫褚秀红。因年轻时长得漂亮,找对象时挑花了眼,而找了一个貌似又白又胖、堂堂正正,实则不务正业的人。她说:“庄户人嘛,没什么本事,就应该一老一实的过日子。种地也好,学手艺也好,或做生意也好,不能一条都不占吧?我那口子就是这样的人。种地,懒得出力。做生意,做什么赔什么,就没见他挣过钱。后来,他跟他舅舅学中医。学了几年,总算能给人家看个头疼脑热的,就回村里开个诊所。你说你开就开呗,他却跟一个不三不四的女人扯在了一起,在村子里弄得满城风雨。从那时起,十几年时间过去了,我宁愿找别人,也不想去碰他。有人说我狠,你说这能怨我狠吗?他是自作自受。”我说:“都老夫老妻了,过去的事,别再较劲了,免得儿女们笑话,和为贵。”她说:“我说的只是气话,我可没有水性杨花,或沾花惹草的心。男男女女的鬼混在一起,又不能多长一块肉出来,伤风败俗的,有什么意思?”
   赵头儿的人生算是一路开挂。小时候虽然学习成绩很烂,却被推荐上了高中。毕业后,又在大队当了会计。农村土地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他摇身一变,又成了建筑队的包工头。当会计是个肥缺儿,搞建筑他也很赚了一把。他不仅在村里率先盖起了小洋楼,还给在城里打工的儿子买了一套房。就这么一个儿子,就这么个条件,他就是把阳沟口堵上,想嫁给他做儿媳妇的人,都能从院墙上翻进院子里。
   人不可能永远的一顺再顺。他不走字儿的日子是从去年春上开始的。儿子在厂里上班期间,鬼使神差地爱上了一个女孩子。因女孩对他儿子爱的深切,死活都要与他结婚。被逼得要死要活的情况下,儿子咬牙与已生了一个孩子的妻子离了婚。离婚不要紧,城里的房子没了,还要每月支付孩子的抚养费。
   近几年房地产不景气,加之赵头儿多年前就不再做包工头,家里的积蓄所剩无几。儿子第二次结婚,就要再花一次钱。钱总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吧!淫雨纷纷的日子,他到我门市买东西,顺便向我倾倒苦水。他说:“给儿子送彩礼,建房,买房,买车,已折腾的我筋疲力尽。现在又要结一次婚,又要买房买车送彩礼,我会印钱,还是会抢钱啊?一把老骨头了,他非把我逼死不可!”说着,说着,他就一脸的老泪纵横。
   话是开心的钥匙,可有人说出来的话,让人听了一点都不开心。邻村远房的表嫂子,有事没事都要来门市里闲扯。她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已成家立业。儿子和媳妇都有体制内的工作,并且儿媳妇的肚子还很争气。近几年来,连续给她生了两个孙子。对农村人来说,可是天大的喜事。几乎每次见到我,或老婆,都会关切地问:“你儿子一个月能领多少工资?你儿子还是一个女孩儿吗?为什么不再生一个呀?”因被问的忍无可忍,我便脱口说道:“生了,生了一个儿子,刚满月,还没来得及告诉你呢?”她笑着说:“你看,你看,咱老亲世谊的,这下可好了,有闺女也有儿子,就全乎了,俺听了也高兴。”话一说完,她就屁股一扭一扭地走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来过。
   前些日子,儿子上班的工厂设备检修,放几天假。他从城里开车回来,带着我和老婆去附近的风景区玩了两天。看海,爬山,坐摩天轮……心旷神怡的。没有负担,没有烦恼,比做生意的日子舒服多了。
  

共 25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说话是人们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不吐不快,一吐为快。作者非常敏锐地抓住了生活中这一说话的场景,由此引发一篇关于一吐为快的散文,把生活中最普通的具象提炼概括出来,娓娓讲述,个中滋味也就随着质朴、真挚、实在的语言慢慢浸出,令人回味无穷。散文从儿时老家“狗肚子里盛不了四两香油”的老话说起,以家里开的门市店为窗口,让各色人物纷纷上场,讲述自己的糗事、心事、不平事,一吐为快,表达心声。老张嫌民办教师工资低,又通过关系去公社的农具厂上班,结果厂子黄了,他也丢掉了饭碗,便发出一声声叹息;冯老汉的苦恼在于处理两个儿子土地时,一时没想明白,结果造成儿子之间以及与他之间的矛盾,他便把苦恼倾述出来……总之,在一段段对话中,呈现出街邻四坊的百姓百态,这也是当下人们生活的集合和折射,吐出为快,但吐出的闹心事并未得到解决,只不过是觉得心里好受些而已。怎样才能不如此地倒酸水呢?也许文末那一段旅游的故事给予很好地解答,那就是善于放下,海阔天空。散文主题深刻,选材来自于生活,因而真实感人,令人感同身受,似乎也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欲望。从生活中来,经过概括提炼再把生活的本质还原出来,这是散文创作的基本功。多说一句题外话,接地气、烟火气这是那些用AI写作的作品永远不具备的特质。文风朴实,语言质朴,也使得散文更贴近生活。美文共赏,推荐文友阅读。【编辑:小猪她爸】【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12003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12-11 17:12:45
  好的散文最基本的要素就是真实。作者非常敏锐地抓住了生活中这一说话的场景,由此引发一篇关于一吐为快的散文,把生活中最普通的具象提炼概括出来,娓娓讲述,个中滋味令人回味无穷。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12-11 17:13:54
  感谢孙兰茂老师赐稿宁静社团,宁静社团因你而精彩,期待精彩继续。问好。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12-12 11:25:59
  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