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岁月】黄泽旧梦,伞下情深(散文)

编辑推荐 【金文·岁月】黄泽旧梦,伞下情深(散文)


作者:剡溪钓鳌 秀才,1724.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4发表时间:2024-12-11 20:48:43
摘要:诗涵一直守着那把油纸伞,守着她与书恒的回忆。她终身未嫁,在小镇上过着平静而孤独的生活。那把油纸伞,成为了她生命中最珍贵的宝物,见证了他们的爱情,也见证了那段悲壮的历史。

在黄泽这个江南小镇,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故事里有江南的雨,有古旧的油纸伞,还有在战火纷飞中坚守爱情与信念的男女,他们的故事如诗如梦,在时光中低吟浅唱,永不落幕。
   黄泽,那是一个被水与桥温柔环抱的地方。镇中的小河蜿蜒流淌,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草间悠然嬉戏。一座座青石板桥横跨两岸,桥身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桥畔垂柳依依,随风轻拂着水面。白墙黑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河岸两侧,狭窄的小巷里,石板路在雨水的浸润下泛着微微的光亮。
   那是一个暮春的午后,天空突然飘起了细雨。雨滴如牛毛般细密,纷纷扬扬地洒落在小镇的每一个角落。在小镇的街角,一家药铺前,一位身着素色旗袍的女子正满脸焦急。她叫诗涵,是镇上一位郎中的女儿。因家中药材短缺,她匆忙赶来药铺取药,却不想被困在了这雨幕之中。她手中紧紧握着药单,目光不时地望向雨幕深处,心中满是对家中病人的担忧。
   就在这时,一把油纸伞缓缓映入她的眼帘。伞下是一位身姿挺拔的男子,他穿着一袭青布长衫,面容清俊,眼神深邃而温和。他叫书恒,是一位从外地来黄泽躲避战乱的教书先生。他本是来这江南小镇寻找一丝宁静,以便继续钻研学问,却未料到遭遇了这春雨的阻拦。
   书恒看到诗涵在雨中的无助模样,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怜惜。他快步走上前去,轻声说道:“姑娘,这雨怕是一时半会儿停不了,你若不嫌弃,可与我共撑这把伞。”诗涵微微抬起头,看向面前这位儒雅的男子,脸上泛起一抹红晕,感激地说道:“那就多谢公子了。”
   于是,在那把油纸伞下,两人并肩走在小镇的街巷之中。雨滴有节奏地打在伞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一首天然的伴奏曲。他们路过街边的一个书摊,书恒的脚步不自觉地停了下来。他的目光被一本古籍所吸引,诗涵见状,好奇地问道:“公子对这古籍感兴趣?”书恒轻轻点了点头,说道:“这书中蕴含着古人的智慧,读来受益匪浅。”诗涵微笑着回应:“公子如此好学,想必学识渊博。”两人就着书中的内容聊了起来,从诗词歌赋到经史子集,越聊越投机,仿佛忘记了四周的一切。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战争的阴影正在悄然逼近。不久之后,日军的铁蹄踏入了黄泽小镇。一时间,枪炮声打破了小镇的宁静,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原本美丽祥和的小镇陷入了一片混乱与恐慌之中。
   书恒看着日军的暴行,心中充满了愤怒与悲痛。他深知,在这国难当头之际,自己不能坐视不管。他对诗涵说道:“我虽一介书生,但也有保家卫国的责任。我想去做些事情,为抗战出一份力。”诗涵望着他坚定的眼神,心中虽有不舍,但还是坚定地点了点头:“公子,我支持你。你放心去做,我会在后方照顾好自己,也会尽我所能帮助大家。”
   此后,书恒加入了镇上的抗日宣传队伍。他利用自己的知识和口才,向百姓们宣传抗日的道理,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他还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爱国的种子。诗涵则在自家的医馆里,为受伤的军民疗伤治病。她日夜忙碌,不辞辛劳,用自己的医术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他们的爱情也在战火中经受着考验。尽管相聚的时间变少了,但他们心中的思念与牵挂却愈发浓烈。每一次短暂的相见,那把油纸伞都会为他们撑起一方小小的天地,让他们在战火纷飞中感受到片刻的宁静与温暖。
   随着战争的推进,局势愈发严峻。书恒决定离开黄泽,前往抗日前线,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日军的暴行和战士们的英勇事迹,让更多的人了解战争的真相。
   离别之际,天空飘着细雨,整个小镇都被笼罩在一片哀伤的氛围之中。诗涵来到小镇的渡口,为书恒送行。她的眼中噙满了泪水,但却努力不让它们落下。她将那把陪伴他们许久的油纸伞递给书恒,说道:“公子,此去一定要平安归来。这把伞,就当是我陪伴在你身边。”书恒接过伞,紧紧地将诗涵拥入怀中,说道:“诗涵,等我。我定会战胜归来,与你共度余生。”
   书恒离开后,诗涵独自坚守在黄泽。她每天都在担心着书恒的安危,同时也积极地参与到抗日救援工作中。她教镇上的孩子们读书识字,向他们讲述爱国的道理,希望这些孩子们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在前线,书恒经历了无数次残酷的战斗。枪林弹雨中,他一直铭记着诗涵的叮咛以及对黄泽的怀恋。他凭借画笔将战场上的英勇壮举和日军的恶劣行径记录下来,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出去,激发更多人的爱国热情。
   岁月流转,战争终于结束。小镇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但诗涵却始终没有等到书恒的归来。她每天都会来到渡口,望着远方的江水,期盼着那个熟悉的身影能够再次出现。
   直到有一天,一位曾经与书恒并肩作战的战友来到了小镇。他找到诗涵,为她带来了书恒的遗物,并满脸悲痛地告诉她,书恒在一次战斗中为了掩护战友,不幸壮烈牺牲。他临终前,手中还紧紧握着这把油纸伞。
   诗涵听到这个消息后,如遭雷击。她的世界瞬间崩塌,泪水夺眶而出。她缓缓地接过那把染血的油纸伞,仿佛看到了书恒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身影。
   此后的日子里,诗涵一直守着那把油纸伞,守着她与书恒的回忆。她终身未嫁,在小镇上过着平静而孤独的生活。那把油纸伞,成为了她生命中最珍贵的宝物,见证了他们的爱情,也见证了那段悲壮的历史。
   每当下雨的日子,诗涵都会撑起那把油纸伞,走在小镇的青石街道上。她仿佛又回到了与书恒初次相遇的那个午后,他们在伞下并肩而行,谈论着诗词书画,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虽然书恒已经离去,但他们的爱情,却在这把伞下,成为永恒的传奇,深深地镌刻在了黄泽小镇的记忆深处。那丝丝细雨,仿佛一直在诉说着他们的故事,年复一年,从未停歇。
  

共 22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把油纸伞,一座江南小镇,一个爱情故事,正如暮春的蒙蒙细雨,如泪水一般流下来,演绎着一对恋人的深情和忧伤。无尽的细雨,无限的深情,随着岁月的远去,渐渐化为小镇上的故事,但内心的万千柔情,一腔思恋,却始终在人们心中激荡。诗意的语言,唯美的文风,作品有深度,感人肺腑,令人难忘。推荐阅读欣赏,并建议申报精品。 【金文编辑 王金启】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2-11 21:00:02
  剡溪钓鳌老师佳作,值得细品!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2-11 21:00:36
  忧伤的爱情,难得的作品!
3 楼        文友:剡溪钓鳌        2024-12-11 21:29:24
  感谢社长拨冗编辑,解读到位,编按精彩,漂亮!
   黄泽,虽然今属嵊州,但908—1958年,是新昌的地盘,而且离我老家藕岸很近。小时候,常常听大人们讲起黄泽,说起那把油纸伞的故事。
以三寸鸡毛书写余生的光辉。
4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12-11 21:50:33
  感谢老师投稿,文采斐然,语言优美,行文流畅。期待更多精品!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回复4 楼        文友:剡溪钓鳌        2024-12-11 21:53:25
  感谢晚秋社长鼓励。
5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4-12-11 21:51:46
  感谢王社长用心编辑,编按有内涵,有特色,辛苦了!致敬社长。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