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欢喜酒家 >> 短篇 >> 情感小说 >> 【酒家】麻爷麻孙(小说)

精品 【酒家】麻爷麻孙(小说)


作者:五龙河畔 进士,6911.5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93发表时间:2024-12-13 18:07:02

夜幕开始降临了,远处零星响起鞭炮声。
   “报告团长,老百姓家里没有铡刀!”
   一个五大三粗的八路军战士跑过来向一位虎背熊腰的首长报告情况。
   “你王老虎脑袋瓜子里面都是地瓜面浆吗?”
   团长一转头对着那个报告情况的战士埋怨起来:“普通的老百姓家里咋的会有铡刀?他们家里别说骡马,就连头驴都养不起,会有铡刀吗?真是乱弹琴!”
   于三麻一听这声音,立马兴奋起来,他站起来向前快走几步,伸长了脖子一瞧,呵呵,还真的是俺五麻子爷爷哩!
   “五麻爷爷!”
   于三麻激动地喊了一声,又接着说道:“俺是咱村东头的于三麻!”
   虎背熊腰的团长听到这一声“五麻爷爷”,立马转身奔过来,拍着于三麻的肩膀嘿嘿一笑说道:“十多年没听到有人叫俺‘五麻爷爷’了,这一叫把俺的心都叫热乎了!”
   于三麻兴奋地立马向五麻爷爷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就搓着双手,傻不拉几地嘿嘿笑着,团长说道:“十多年不见,三麻子长成大小伙子了!”
   “俺早就想跟着您当八路,可就是找不到您啊!”于三麻说。
   团长把手一挥,打断了于三麻的话说道:“日后再拉家常,现在你带几个人去附近村里借几口铡刀,俺相信你小子定能完成这个任务!”说罢,又一指王老虎:“你,也跟着去,看看三麻子是咋的借铡刀的,跟他学着点!”
   此时此刻,正是一九四五年的除夕,这里是胶东半岛的莱阳县万第镇。
   万第是“抗八联军”总头子赵保元的老巢,眼下万第的外围埋伏着许世友将军的千军万马,八路军指战员们都在做着总攻前的各种准备,今天晚上就是赵保元这个大汉奸的末日。
   约莫着有半个时辰的功夫,于三麻带着王老虎等四五个人急三火四地赶回来了,其中三个战士肩上各扛着一口铡刀。
   原来赵保元的老巢万第外围的壕沟鹿砦上全部都是栽植了刺槐荆棘之类的带刺的树木,形成了天然的篱笆墙。在比较平缓的地方而且都是人工将这些树木条子编排勾连起来,年月一深,这些带刺带钩的植物茂密旺盛,一个劲儿地疯长,密密匝匝,盘根错节,俨然一道道天然的屏障。
   团长让于三麻和王老虎他们去附近村里借铡刀,就是为了对付这壕沟鹿砦上那些带刺带钩的玩意儿,为总攻砍开一条条通畅的进攻道路,争取早点把赵保元这伙汉奸卖国贼送进阴曹地府去见阎王。
   团长五麻爷爷和于三麻都是高山镇富水河边上石现村的人。石现村的人没有杂姓都姓于,是一个老祖宗,据说头辈爷爷是从半岛东边文登大水泊搬迁过来的。团长五麻爷爷在十六世,于三麻在十八世,所以于三麻论辈分就得叫团长爷爷。
   团长和于三麻都是生天花脸上留下了一个个小肉坑儿的,那个年代医学技术不发达,生天花能保住命就是烧高香了,脸上留下肉坑儿不丢人,是再普通不过的事儿,长成麻子脸儿的男男女女多的是,也没人笑话,所以有的男孩子到了起大号的时候干脆就叫啥麻子,于三麻就是最好的例证。
   团长以前在村里的时候就叫着于五麻,家里兄弟五人,他是家里的老小。别看脸上有麻子,但人聪明伶俐,从小就生得虎背熊腰的。老家觉得这个五小子是个可塑之才,不仅勒紧了裤腰带送他去高山镇上“二先生”高鸿臣的私塾读书,还送他去跟着马石山下青山村的宫保田大师习武,一心想着把他培养成个文武双全的人物。
   “二先生”高鸿臣儒雅倜傥,学识极为渊博,国学造诣颇深,他不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思想包容开明,支持革命,在高山镇乃至整个大嵩卫闻名遐迩。老先生桃李满天下,不仅有当时的蓬黄掖三县县委书记高卓臣这样的国家栋梁之材的学生,就是他自己家里就有四弟、二儿子、大女儿三个亲人参加了八路军,他的二儿子高波和战友杨子荣后来成了闻名全国的剿匪英雄。
   武术大师宫保田名头更大,在胶东半岛、辽东半岛和京师,乃至日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师是清末御前四品带刀侍卫,清廷垮台后回到老家青山开武馆收徒弟教授武术,他不仅武术精湛,登峰造极,人品武德也同样备受国人称赞。
   团长五麻爷爷跟着这样两位老师学文习武多年,无论是知识、武艺还是人品德行能不优秀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严师出高徒,就是这个道理嘛。团长五麻爷爷长到二十出头,除了脸上有麻子,那可真是玉树临风,出落成了一个有知识、会武术的帅小伙子。经过长时间的考察,高卓臣看中了他,海莱游击大队大队长于连江也看中了他,那时这些海阳早期的共产党人常在高山镇活动,也常去“二先生”那里聆听先生的教诲,故而也就熟知了他,都认为这是一个有为青年,加以培养将来必能成为对国家与民族做出贡献的栋梁之材,于是高卓臣发展了这个麻面帅小伙子,让他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地下党员。
   那个时候,地下党组织都是采取单线联系的方式,这一方面的组织不会知道那一方面组织的人员情况。高卓臣发展了团长五麻爷爷后,于连江压根儿就不知道,所以也想把他发展成党员,正在这个当口儿爆发了“砸高家局子”的武装暴动。
   一九三四年九月二十三日,于连江带领海莱游击大队第一分队的战士们把国民党海阳四区的高家联庄会给端掉了,这就是历史上民间老百姓所说的“砸高家局子”。武装暴动后,于连江带领战士们转移到了马石山前的东尚山村,第二天被东尚山村的反动头目告密,九月二十五日遭到国民党海阳四区区中队一百多人围剿,战士们奋勇抵抗终因寡不敌众战死于马石山下,于连江牺牲后被国民党区中队长于玉割下头颅挂在高山镇示众。
   于连江牺牲的当天下午,团长麻子爷爷接到密令,要他配合外地来的两个武装人员去石现村处决刽子手于玉。于是,团长麻子爷爷带领同志们在夜里十点多把于玉从相好的姘头被窝里拖出来,将绳子套在这个恶人脖子上像背死狗一样勒死,插进了富水河的沙滩里,为烈士们报了仇!这就是高山镇民间称之为“于玉被插沙”的历史事件。
   这天晚上,送走了两位并肩战斗的同志之后,团长五麻爷爷自个儿去了本村欺男霸女的恶霸于乐家里,把这个丧尽天良的家伙杀死让他去找阎王爷告状去了!然后,团长五麻爷爷撂开脚步直奔昆嵛山,投奔昆嵛山红军于得水去了。
   ……
   攻克万第的战斗不到两个时辰就胜利结束,赵保元带着几十个心腹仓皇向即墨逃窜而去。八路军打扫完战场后,也各自回到了部队驻地休整。
   于三麻所在的八路军高山镇区小队战后被团长五麻爷爷的团收编进了胶东八路军五旅。团长五麻爷爷说,于三麻这小子块头大,劲儿足,身手麻利,脑袋瓜子灵光,鬼点子多,是块好材料,就留在团部警卫班里吧,到了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
   于三麻高兴得一个劲儿呵呵傻笑,一直搓着的两只手不时抬起来挠挠脑袋瓜子,脸上那些麻子坑儿似乎像抹了油亮堂起来。把个同在团部警卫班里的王老虎看得俩眼珠子瞪得溜溜圆,就像欣赏另一个星球上下来的稀罕玩意儿,心道这家伙别看他憨头憨脑的,肚子里的花花肠子那是一肚子捎带着两肋巴子,多着呢。
   团长看着于三麻笑眯眯地说道:“说说吧,你小子用啥法子弄来三口铡刀的。”
   于三麻呵呵地笑,然后用手摸着脑袋瓜子呶呶唧唧地说:“五爷爷……您……猜也猜出来了,还用俺说?”
   王老虎向团长敬了个军礼,说道:“报告团长,他不好意思说,俺说给您听听!”
   于是,王老虎一边比画着,一边有声有色地向团长述说着他们跟着于三麻去借铡刀的经过。
   于三麻带着王老虎这几个战士来到附近一个村庄,径直向一家高门楼子有南厅北正、东西厢房的大户人家奔去。一阵急急地敲门过后,一个中年妇女胆战心惊地打开了大门,于三麻这几个人鱼贯而进。
   正房大厅里,十几支蜡烛燃烧着,灯火通明,有点过年的气派。四五个妇女,还有三四个孩子,正围着方桌吃饭,一个个惊慌失措的,呆呆地望着进来的四五个背枪的男人,像泥塑一般。
   中年妇女战战兢兢地说道:“老总……过年……过年好啊,老总们,坐下……吃……吃年夜饭吧……”
   于三麻干脆利落地说道:“俺都是八路军,来借铡刀的!”
   “是的,俺好借好还。”王老虎在旁边解释着。
   “老总,俺家里……没……没有……没有铡刀啊!”
   中年妇女结结巴巴地回应着,眼睛不自觉地向着天棚上瞟了一眼,然后低下了头,撕扯着棉袄袄襟。
   于三麻一瞧中年妇女这阵势,心里突然跟明镜一样透亮起来,咋的这是,你跟俺耍花招还是嫩了点吧?于是,于三麻突然把枪从肩上取下来,端在手里,嘁里喀喳地拉开了枪栓,大喊一声:“不借铡刀,俺开枪了!”
   “老总,俺有铡刀!”
   一声大喊之后,从天棚口上跳下一个中年男人,这是这家财主老爷无疑了。
   于是,三口铡刀就这么弄到手了。
   听完了王老虎的叙述,团长笑道:“俺就知道这小子有办法弄来铡刀,他小时候就一肚子心眼子!”
   “嘿嘿,就俺五爷爷最了解俺!”
   “可不是嘛,知孙莫若爷啊!”团长话锋一转,“不过,到了咱们正规部队上,你三麻子必须得改改名字了,不能老是叫三麻子,让人听着土了吧唧的!”
   “那五爷爷给俺改一个吧!”于三麻说道。
   “团长,您可甭给他起个咬文嚼字的名字,省得再弄出个大笑话来!”王老虎说罢捂着嘴嗤嗤地笑。
   “啥笑话?”团长说道,“说出来让俺听听!”
   “俺不能说!”王老虎说。
   “啥?你为啥不能说?”团长说,“磨磨叽叽的,不能说,你也说出了一半。”
   “俺不敢说。”王老虎还在磨叽。
   “你这是叫王老虎吗?干脆再叫王小猫得了!”团长说,“这点小胆儿,今后咋能打仗?赶紧说吧!”
   “是关于团长您的。”
   “那更要听喽,说吧,俺绝不埋怨你!”
   “团长,您不是叫于淼吗?”王老虎说道,“一些没有文化不识字的战士,不知道那个‘淼’字读个啥,他们就叫您‘于三水’!”
   “哈哈哈……”
   于淼团长听了王老虎这话,爆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脸上的麻子笑得一颤一颤的。笑过之后,他说道:“俺这名字,还是俺自己改的呢!那年,俺到了昆嵛山,找到了于得水首长,参加了昆嵛山红军队伍。”
   说到这里,于淼团长满脸充满了向往怀念的神情,面上那些小肉坑儿顿时油光净亮起来,阳光下一闪一闪的。他仿佛在自言自语,慢悠悠地继续说道:“昆嵛山的红军多么地艰难啊,全中国长江以北只有两支红军队伍,一支是陕北刘志丹领导的红军,一支就是咱们昆嵛山的红军,想想那些牺牲了的战友们,活着的人有啥理由不去为革命事业英勇奋斗啊!”
   于三麻和王老虎都被于淼团长肃穆的神情以及庄重的话语感染了,他俩也陷入了深思之中,并暗暗发誓一定要跟着团长去为革命事业冲锋陷阵。
   一会儿,于淼团长的思绪回到了眼下,他笑了笑解释说:“当年,于得水首长说,咱们姓于的起名字必须得有水字,鱼儿离不开水嘛,所以俺就叫于得水!”说到这里,于淼团长笑着问于三麻和王老虎,“你俩猜猜俺当时是咋说的?”还没等三麻和老虎猜,团长又接着说,“俺说,好啊,不是咱姓于的得有水吗?你叫‘于得水’,俺就叫‘于淼’,你有一个水,俺就有三个水!从此,俺于五麻就叫于淼了,让大江大河大海的水把俺滋润起来,哈哈哈,这下子俺就如鱼得水了!”
   说到这里,于淼团长轻轻摇摇头,叹了一口气,他说:“这个贫穷积弱的国家,这个人吃人的社会,让千千万万的孩子成了睁眼瞎子,没有文化,没有知识,被列强欺辱,被一切反动派压迫剥削,可憎可恶!我们必须推翻这个旧社会,建立起一个能让孩子读上书、人人过上幸福生活的新社会!”
   于三麻和王老虎听到这里使劲拍起了巴掌,于三麻不失时机地说道:“团长爷爷,赶紧给俺改名字吧!”
   “哈哈,就叫‘于三水’吧!”团长大笑道。
   从此,于三麻就改名字叫于三水了。
   三麻子于三水比团长于淼小了正好一圈儿,俩人都是属马的。于三水从小就长得比一般男孩大一套,甭看外表粗粗壮壮傻乎乎的,心眼子可比多数成年人都要花花,你如果认为他是个小孩子想把他当猴耍糊弄他,你可是大错特错了。咋说他呢?身骨子大,劲头子大,心眼子大,胆子大,机灵劲儿大,就是脸上的麻子也比一般麻面人的麻子大,呵呵,这家伙啥啥都大哩。
   那年夏天,三麻也就八九岁的光景,他从富水河边回家的路上看见人家地里的大西瓜,馋得口水都流到袄襟上了。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家伙突然奔跑起来,跑到路边看西瓜的草铺子跟前停下来,弯着腰驼着背,气喘吁吁,仿佛要累断气儿一般。看西瓜的老头一看他这阵势,好奇地问道:“三麻子,你跑啥?咋累得像只大虾米呢?”
   小三麻子摆摆手,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爷啊,富水河也不知咋的了,河水都干了,那鱼虾都蹦到岸上了,俺得回家拿篓子去往家拾掇鱼虾啊!”

共 872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一篇文章,应该是纪实文学。文章讴歌和颂扬革命前辈的主题突出,从始至终,以史实为依据,把革命前辈的故事加以整合,以此弘扬他们为了新中国不惧流血牺牲的高尚品德和英勇顽强。文章虽然短小精炼,但跨度很大,在讲述中总能围绕主题,层层推进,把如歌如泣的战争史和革命战士的形象和精气神刻画得入木三分,足见作者驾驭小说之功和丰厚的历史知识。推荐阅读!【编辑:山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15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泉        2024-12-13 18:09:35
  五龙老师好久不见,一直记得你的《富水河哟悠悠地流》等出彩小说,而今见字,倍感亲切。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回复1 楼        文友:五龙河畔        2024-12-14 06:09:06
  谢谢山泉老师的辛劳,敬茶!
2 楼        文友:山泉        2024-12-13 18:10:56
  文章简洁精炼而涵盖了较多正能量的内容,老师的写作功底越来越精进了,敬佩!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回复2 楼        文友:五龙河畔        2024-12-14 06:10:12
  感谢山泉老师的鼓励,冬安!
3 楼        文友:纪昀清        2024-12-24 19:43:42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3 楼        文友:五龙河畔        2024-12-26 16:54:42
  谢谢纪老师的赏读,敬茶!
4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1-02 08:45:18
  恭喜佳作摘精!祝贺!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4 楼        文友:五龙河畔        2025-01-04 06:18:22
  谢谢纪老师的鼓励!冬安。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