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愿所遇皆美好(散文)
一
龙年的春节过后,我们全家从珠海返回哈尔滨。刚到家,女儿这个土生土长的哈尔滨妞就嚷着“想吃锅包肉了”。我半推半就,其实心里早有些心猿意马,一个多月的小离别,家乡一跃成为全国冬季旅游的顶流,连“哈”也被顶走了,变成了尔滨,也急切地想看看家乡“火”的样子。
友谊路上的“老厨家”,餐厅内人头攒动,桌桌爆满,店家不得不为还在进店的客人“发号”等候用餐。环顾等候用餐的人,看衣着、听口音,几乎都是“南方小土豆”(哈尔滨人对南方游客的昵称)。等候时,爱人与前面的客人趁闲聊天,他是从广州来的,带领全家一众老小,到哈尔滨来感受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
现在的人们,南来北往,可以遵循内心的呼唤,去寻找自己的诗和远方。生活在繁荣富强的大中国,幸福何其多!
终于排到号了,还是可以做六人的大桌位。看着前面的客人一家六口拥挤在一张四人桌旁,心中不禁一动,我和女儿对视了一下,女儿心神领会,和领班说道:“我们的人少,让我们到那个小桌吧,把大桌换给前面的那位客人。”那广东的客人开心地向我们致谢,领班随后还给我们赠送了一份为“南方小土豆”准备的专属——大冻梨。
望着那如花的大冻梨,像工艺品似的摆放在盘子中央,发出水盈盈的光泽,淡黄的果肉流露着诱人的芬芳。
美好的相遇如冬日的阳光,穿透凛冽的寒风,带来无尽的温暖。珍藏在心中的往事浮现在眼前,让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一个个温暖的时空……
二
我在道里工农小学读二年级时,夏日的一天,和同学海燕结伴放学回家。走在半路上,本来晴朗的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一阵凉风吹过,雨就像断了线的珠子倾盆而下。雨滴砸在地面上,泛起了无数的小水泡,跟着升起了一层层白色的迷雾。我俩瞬间被雨水淋得像落汤鸡一样,慌乱中,跑到了一个黑色的小院门前,躲在了窄窄的门檐下。雨越下越大,放学时走的路,已全部被水淹没,变成了一条汪洋的河。脚下的水已缓缓地没过了膝盖,恐惧和无助让我和海燕面面相觑。又一阵电闪雷鸣后,我俩再也忍不住了,伴着雨声哇哇大哭起来。就在这时,身后的门忽然打开了,我扭头一看,是位四十多岁的阿姨,齐耳的短发、中等的个子,微胖的脸上满是关切的神情,她手里打着一把伞,“别怕、别哭了,快进来”,一边说着一边把伞遮在了我俩的头上。
那一刻,我们在温柔中一点没有犹豫,真想扑进阿姨的怀里。
关爱就像江南的春风,吹散了心头的恐惧,又如沙漠的绿洲,带来了清新的慰籍。我们停止了哭泣,跟着阿姨走进了她小而整洁的家。阿姨拿着毛巾帮我们擦拭湿漉漉的头发,又拿来她的衣服让我们换上,还帮我们把湿透的衣服晾了起来。换上的衣服很大很宽,袖子一甩一甩的,我和海燕互相看着对方的样子,哈哈笑起来了,站在一旁的阿姨也禁不住跟着笑了。
不知不觉中,窗外的雨停了。初晴的天空清澈湛蓝,一抹彩虹像一道七彩的桥悬挂在空中,那一刻我好想长出一双翅膀,飞上去把它抓下来,让它变成五彩缤纷的花,献给眼前的阿姨。献花,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是最高级最隆重的表达!
我们的衣服都干了,天也渐黑,那时没有电话,无法和家长联系,阿姨就让她刚下班的爱人,用自行车把我俩分别送回了家。那道彩虹就像是因我而搭建的友谊之桥,母亲逢年过节会买上一些水果、点心,领着我去看望阿姨一家。隔年之后,父亲单位分了房子,我们全家搬到了南岗区,时间就在各自的忙碌中悄然流逝。再回到那个地方时,阿姨家那个有着黑色小门的院子早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小院与高楼、朴素与繁华,一前一后印证着城市发展的脚步,呈现着改革开放的硕果。我们就这样失散在城市巨大的变迁中,有遗憾,但想想又释然了。我知道阿姨无论在哪,善良都会是她的护身符,她的生活会因此精彩而幸福的。我相信善良是一颗顽强的种子,会传递,会扎根,开枝散叶,生生不息,它能穿过低洼与黑暗,温暖着整个世界。
三
两年前的冬季,一次跟着户外团穿越雪山。登顶后眺望雪山冰封千里,绵延壮丽。欣喜之余,忙拿出手机准备拍照,不小心将包里叠在一起的两张四四方方的百元大钞带了出来,刚要俯身捡起来,一阵西北风将它腾空卷起,我急忙向前追去,风携着它跳跃着向前奔,我继续追,那顽劣的风却总能先我一步将它带跑,折腾了几次,我脚下一滑,“扑通”一声摔坐到了地上,而它也旋转着一头扎在了栈道下面的雪壳里。导游曾说过,雪山上有的雪壳深度可达两三米。此处位于山顶,所以栈道下面的雪壳不知道有多深,任谁也不能贸然下去。关问的人也都渐渐离开了,我只能无奈地望钞兴叹,雪深缘浅啊!
我正准备放弃离开时,一位身穿红色滑雪服、戴着黑墨镜的先生叫住了我,然后从包里拿出了他的登山杖,拉伸到最大的长度,又在顶端绑上了一个塑料袋,手擎着杖杆移向扎在雪壳里的钞票,虽能碰得到,但塑料袋太轻,刚挨近就被风吹变了形,红衣先生收回了杖杆,在塑料袋里装了几把雪,这下子塑料袋变得稳重了,又重新试了几次,终于像捞鱼一样把钞票给捞了回来,失而复得让我开心又感激,拿出一张赠与红衣先生,半开玩笑地说“意外收获,五五分红吧!”红衣先生边拒绝边笑着说:“不客气啦!”就继续向前走了,只留下了那个挺拔的、温暖的红色背影。旅途结束后,我做了一个穿越雪山的视频,以此留念!在这纷繁复杂的人世间,每一份真挚的情感,每一次遇到的美好,都如同繁星点点,值得我们用心记录下来,铭刻在生命的记忆中……
四
那位广东客人见我们用完餐,笑着向我们挥手告别,我们回敬着,衷心祝福他们全家在尔滨游玩愉快!离开了“老厨家”,我们向中央大街走去。
夜幕下,雪如青烟般地悄然飘落,为大街小巷披上了白色的轻纱。中央大街熙熙攘攘,灯光璀璨,水晶般的冰雕熠熠生辉,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梦幻的色彩。烟囱面包的酥香、冰糖葫芦的酸甜、烤红肠的脆嫩、就像舌尖上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弹奏着与尔滨的浪漫邂逅。街道两边的古建筑仿佛幻化成了夹道恭候的迎宾使者,马迭尔宾馆洋溢着新艺术运动的自由时尚、松蒲洋行炫耀着巴洛克的精致华美、松雷商厦辉映着古堡式的宏伟壮丽……它们与古朴敦厚的面包石一起,诉说着中央大街的历史沧桑,演绎着百年老街的万种风情。
一转身,看见女儿正在帮几个穿着鲜艳羽绒服的“南方小土豆”拍照,女孩们站在晶莹剔透的冰雕前,娇嫩的脸庞似粉妆玉琢,每人手里拿着一根马迭尔冰棍,轻轻咬了一口,冷滑滑的,一边适应着它的寒凉还要品着它的甜香,在口里迂回着,不断呼出哈气、仙气飘飘的,就像是一群冰雪奇缘里的魔法公主。寒风刺骨,女儿的手冻红了,但脸上洋溢着阳光般的笑。
摆放在中央商城门前的亚冬会吉祥物“滨滨、妮妮”,原型是两只顽皮可爱的小东北虎,更成为了人们追捧的热点。2025年举世瞩目的亚冬会就在哈尔滨举行。届时,哈尔滨将追随着五星红旗的光辉,迎接属于冰城的荣耀。满满的自豪感顿时充斥心间!
几位身穿志愿者服装的大姐在人群中很是醒目,手里拿着一包包防寒贴,对着来往的行人说“免费领取防寒贴”边,说还边帮扶着需要的“南方小土豆”贴防寒贴,她们冻得红红的脸就像一朵朵傲立风雪中的梅花,散发着别样的动人与温暖。
雪越下越大了,大片的雪花载着美好的希冀飘然而落,四围更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