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新】干“洋工”(散文)

精品 【宁静·新】干“洋工”(散文)


作者:孙兰茂 秀才,2906.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1发表时间:2024-12-14 14:22:51
摘要:将就一宿,再将就一宿吧,总有天亮的时候。天亮了,就会有太阳,有了太阳,就会有温暖。

以前,乡下大集体时,大队或公社的组织管理机构,有了诸如修桥补路、建造房子或兴修水利等公益性的工程,需要从生产队里抽调一小部分青壮年劳动力来完成。被抽调的人,所从事的这些劳务,常被村民们戏称为干“洋工”。
   那个年代,农民生存的手段主要靠种地。至于种地以外,外出做生意,或打工赚钱,脑子里几乎就没往这方面想过。其实,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即使想,也是瞎想,也是白日做梦般地想。于是乎,只能年复一年地围着土地,或围着自家的“水锅台”(俗语,锅台)转。邻居庆品偶尔赶一趟集,回来以后,逢人便说,俺赶集了,俺赶集了!心里那个美,提不敌(的)。高集与我老家很近,仅隔一条土路。邻居四哥,论辈分与我相同,年龄却长我三四十岁,他这辈子去高集赶集的次数,据过来人讲,不是两回,就是三回。说出来,人们或许不信,可实际上,却是真的。从庆品,到四哥,再到众人,偶尔离开田里的土田埂子,到村子外面走走、看看,是一种奢望,也是烧了高香的机遇。所以,离开家,去参与上一级组织的劳动,不仅能轻松地挣工分,还能看个新颜景,确是俗语所说的“光棍”,即高人一等的差事,相当于开了洋荤。称之为干“洋工”,名副其实。
   派出去干洋工的人,大致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与生产队领导关系很铁的人,另一种是干活上力气不是很强壮的人。当时,我因为才走出校门,力气尚未长全。所以,被派出去干洋工,是情理之中的事。
   大队的电灌站,在村子东边约四华里,一岔路口的地方。电灌站附近,有一座木头搭建的桥梁,因年久失修,一日突然坍塌了。并且还因此而伤害了一个在桥面上路过的老太太,这给村里的名声,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于是,大队领导们,就下定决心,组织人员重新建一座石拱桥。
   因为我参与了建桥的劳动,邻居百社都对我投来了艳羡的目光。不知哪个快嘴快舌的人,还把我干洋工的事,添油加醋地传到了外庄的亲戚家。说我有了体面的工作,从今以后就不要吃庄户饭了。亲戚以为神,竟屁颠屁颠地来到家里,要给我介绍对象。没想到,得到实情后,她差点气晕,又屁颠屁颠地折返了回去。
   全村六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抽调两个人参与修桥。因工地离家远,上工时间都安排在自家吃完早饭以后。赶到工地,大都是“高南晌北”的八九点钟时间,几近于现在的“朝九晚五”。更令人求之不得的是,中午还可以免费喝两碗杂粮粥。
   十几个人干了一个月,石头桥终于修好了。我挣了三百个工分,得了一双白球鞋,两副棉线手套,体重还增加了五六斤。值!
   有一年的秋天,公社要在政府驻地附近的后八杨村,搞小型农田水利试点工程。就是说,要把这个村子的大部分农田,都改造成“河网化”——在大田里开挖出横三竖四的灌溉、排水沟。每个生产队要抽调两三个人,幸运之神再一次眷顾于我。
   工地距离老家的村子八华里,吃住都不能离开工地。居住的草棚子,做饭用的锅灶,都建在白马河的大堰上。白马河河堰高耸、陡峭,堰上有树木,有风,有太阳,有飞扬的尘土。下雨的时候,草棚子偶有漏雨,被子会因为受潮而变得沉甸甸的。刮风的夜晚,棚子会哗啦啦、哗啦啦地响个不停,困得要死,也很难进入梦乡。
   “一千条,一万条,突出政治第一条”。那时,政治氛围浓郁,几乎每天都要开会。开会,是不要干活的,我喜欢。秋雨连绵的日子,也是不用干活的,我也喜欢。此外,不知道什么原因,悠哉悠哉地干了五七天,还要休息个一天、半天。据此,公社指挥部的领导们,大家伙儿对他们都感恩戴德。
   休息的日子,我们就去街道上游神般地闲逛,或是坐在草棚子里打牌,直到打得天昏地暗。玩够了,便脱得光秃秃地,跳到小河沟里洗澡、摸鱼。洗澡,包括游泳,我尚能凑合。可摸起鱼来,就表现得比牛还笨。我两只手在水底下划呀划,无论怎么划拉,就是抓不到一条鱼来。不知什么原因,别人的手像长了磁铁,轻轻松松地就能捉住一条又一条的鱼。那鱼有鲶鱼,有草鱼,有黑鱼,也有白鲢……
   晚上,我们把鱼加上从社员地里偷来的萝卜、辣椒和葱,一起放在铁锅里使劲儿地炖。锅里不断地“咕嘟、咕嘟”地冒泡。那香气是浓烈的,是沁人心脾的。白酒是地瓜干酿造的,度数极高,喝到嘴里,辣辣的,麻麻的,咽到肚子里是火炭般滚烫的。那年,我第一次喝了酒,因辣的不行,仅仅喝了一杯,就觉得天旋地转,甚至把别人的脸,都看成了怪吓人的驴头马面。饭吃的是白米饭——休息的日子,吃顿好的,米饭里就不再放地瓜或地瓜干。
   米饭是热的,是烫心烫肺的热。而酒是凉的,是让人浑身筛糠般的凉。热饭、凉酒,在胃里纠缠的不可开交。于是,饭、酒、菜一股脑儿地被我呕吐了出来。已到“猫抓脸”时分(俗语,黄昏),眼花缭乱地看着棚子外面,脚底下的一堆米饭,我惊呼:“谁把米饭倒在了地上?谁把米饭倒在了地上?”在当时,米饭可是稀罕物。不干洋工的话,很难吃得上一顿大米饭。想起来,觉得自己吃到嘴的东西,又吐出来,挺可笑的。
   一个多月的时间,在一个北风呼啸的日子,公社领导宣布工程完工。领导在会上笑嘻嘻地说,有媳妇的,回家好好与媳妇热乎热乎,没媳妇的,回家抓紧找。领导的话,说的大家一阵好笑。
   本打算住一个晚上,就和大家一起回家。可是,第二天早晨,大队带工的民兵营长对我说:“昨天晚上,公社开了一个小会,说各大队的草棚子和锅灶,依然保留,等过几天,可能要再开展新一轮的工程施工,要求各大队委派一个人看管棚子和锅灶。”这样一来,我就被留了下来。
   看棚子嘛,不用干活,一天还能吃三顿米饭。虽然没什么菜肴,吃的倒也香喷喷的。因闲得无聊,白天我就偷偷地溜回老家,拿回来一本书,并带回来一捆编斗篷衬子的藤条。除了吃饭、看书,就是编斗篷衬子。半月下来,日子还算过得充实。可美中不足的是,天气降温以后,附近村子里捡柴禾的人,蚂蚁似地来到河堰上。有刨茅草根的,有用耙子搂树叶的,有拣干树枝的。还有的人,乘机到草垛子上扯柴草的。草棚子门前有一堆烟煤,二三百斤的样子,由于我的疏忽,竟在一夜的时间里,被人偷的一干二净。急了,在门前我写了一个小牌子,上面写到:偷东西的人,不得好死!另一个烦心事是,我带来的宽度只有一米多一点的棉被,盖在身上,左边掖上了,右边透风,右边掖上了,左边透风。索性像死人似地仰躺着,却是两边都透风。并且,死人似的睡觉姿势,睡着了,偶尔会做与死人在一起的噩梦,常常会把自己吓得心惊肉跳。将就一宿,再将就一宿吧,总有天亮的时候。天亮了,就会有太阳,有了太阳,就会有温暖。
   终于等来了公社的通知,二期工程取消。如同出笼的小鸟,我开开心心地回到了家——家,好温暖啊!

共 26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干“洋工”其实就是劳务外派,这在早年集体生产的生产队来说,就是一个美差。“我”就有幸两次获得这样的机会,一回是参与修桥,一回是参与农田改造。作者把这样两回干“洋工”的过程从繁复的生活中提取出来,概括提炼后,落笔成文。这就使得全文充满生活气息,满满地都人间烟火气,把那个时期农村干“洋工”的场景生动地呈现给读者,使读者了解了那时农村生活状况,也品读了作者的一段心路历程。因此,我们说这篇文章选材精当,立意新颖,主题思想深刻,通过对干“洋工”细腻的描写,把一个时代农村生活的酸甜苦辣咸融合在字里行间,抒发心中的感喟之情。散文结构合理,在介绍完何谓干“洋工”之后,通过对庆品、四哥赶回集都兴高采烈来衬托干“洋工”的美好,接着又以两回干“洋工”的具体事例,不断阐释和深化主题。在叙事和描写方面,作者以鲜活的地方语言来表达思想,一些话语和比喻生动形象,特别是一些细节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比如,”我挣了三百个工分,得了一双白球鞋,两副棉线手套,体重还增加了五六斤。”这样简练而极富当时生活特征的话语,不用多,只此一句便渲染到了极致。这是一次多么值得的干“洋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当然,干“洋工”虽有好处,也是要吃苦的,这些都在生动的描写中呈现出来,增强了散文的厚重性。结尾,以家好温暖来收束,较好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干“洋工”再好,不如家好,进而再度调度读者的阅读体验,升华文章情感和主题。美文共赏,推荐文友阅读赏析。【编辑:小猪她爸】【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14003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12-14 14:24:39
  作者把两回干“洋工”的过程从繁复的生活中提取出来,概括提炼后,落笔成文。这就使得全文充满生活气息,满满地都人间烟火气。这样的散文是有独自的特质的,因而也就是来自生活、高于生活。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12-14 14:25:41
  感谢孙兰茂老师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回复2 楼        文友:孙兰茂        2024-12-14 15:43:31
  本来是一篇很平常的文章,经小猪她爸老师这么一分析,文章竟变得精彩了,真是生花妙笔,不服不行。有了时间,要好好地向老师学习。也希望老师多加指教!祝冬安,敬茶????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