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星】意外惊喜(散文)
一
1998年,我读中专,就读于上饶地区农业学校。
某一日,跟同学一起打牌,被狠狠揍了一顿。
“这张牌,你怎么能这么出呢?”打牌时,我有些生气,责怪起他。他姓鲍,鄱阳人。我和他相熟,关系还不错。他过生日,我送他礼物,他请我吃炒粉。因而,说话没轻没重,并没有顾忌。
也许,这句话惹他生气;也许,之前没轻没重的话埋下炸弹。反正,他大发雷霆,鼻子朝着天,眼睛瞪得老圆,“啪”的一把扔下牌,一步走到我面前,拎起像小鸡一样的我。
我人瘦小,瘦骨伶仃;他人高大,五大三粗。在他面前,我如蚂蚁撼大象,毫无还手之力。
尽管不少同学劝阻,我还是被他按在阳台上,脸贴着地面,狠狠地“摩擦”。一瞬间,我的自尊心受到巨大的刺激,像被扔入巨大的深渊,仇人还在肆意张狂,不断地狞笑。
我发誓报仇血恨,好好练出肌肉,练出一身武功,“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必须把他同样按在地上,脚踩着他的脸,露着牙齿,仰大大笑。
我约上好朋友,一起跑步。学校后面有座山——吉阳山,一条泥巴公路,全程五里,陡坡延伸向上,大概30度倾斜。要想跑到顶,难度颇高。
夏天的傍晚,天气十分炎热,太阳火红地照在空中,大地沉浸在热气腾腾中。我穿着短衣短裤,从山脚出发,一步步向上,一直跑到山顶。
跑到一半,已经大汗淋漓,汗水像泉水般冒出来,汇聚成一条小溪,“嗒嗒嗒”掉落地面,衣服裤子全湿透,可以拧出水来。我的两腿像灌了铅,沉重得如同绑了大石头,根本挪不动;嘴巴干干的,喉咙里冒着烟。
同学实在坚持不了,喘着粗气跟我说:“实在吃不消,我坚持不了。你跑吧,我歇歇。”
我也想停下来,坐在石头上休息,可是满腔的愤怒依旧停留,报仇,必须报仇。我咬着牙,坚持再坚持,一直往前跑,哪怕是挪,硬是撑到山顶。
到了山顶,我进行跑后拉伸,又是压腿,又是抻腰,又是揉肌……等上十几分钟,同学才慢慢到山顶,对我竖起大拇指:“你真了不起,居然能跑到。”
我报之微笑。他没有我这种仇恨,自然不会有如此动力。
跑了一段时间,我的体力大大增强,再跑到山顶,并没有多大问题。在山顶,我张着大嘴,双手拢成喇叭状,“哦哦”大喊,发泄心中的愤恨。
只是,练出肌肉,练出武功,这极为遥远?短短时间,怎么可能?直到毕业,直到现在,我依然没有实现报仇的目的。
不过,天天跑步,却迎来意外的惊喜。十一月,学校举办运动会,我报名参加1500米赛跑。站在起跑线上,我人最矮,跟高大的选手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一个地。同学们作为啦啦队,都不太看好我,一位漂亮的女同学甩着马尾辫,开起玩笑:“没事,不要跑倒数第一就好。”
发令枪响,我跟着队伍出发,迈开双脚,甩开双手,跑起来,跟在前排队伍的身后,稳步向前。几圈下来,我没有落后,不少选手坚持不了,已经退赛,加入人群中看热闹。
我越跑越勇,还是跟着前排队伍。本已走远的同学,都回转头,跟着我的身后,不住地呐喊助威:“加油,加油。”
最后一圈,我跑在第七名。漂亮女同学喊起来:“往前冲,只剩一圈了。一定行。”
我更是增添了无限的动力,双脚如注入强心针,又加速冲刺,超过前面几位选手,最后以第三名到达终点。
我很满意,同学们很满意,老师很满意。要知道,我人最矮,还能获奖,为班级增光添彩,同学们纷纷夸赞:“真棒!”
我沾沾自喜,感谢起近一年的天天“跑山”。
二
2009年秋季开学,当老师的我,被安排教六年级,两个班语文,一周35节课。
上一学期,我教初三,当班主任,只教一个班,一周只有10余节。突然之间,课数翻了倍,几乎要从早晨上到晚上,我有些吃不消。对比一下其他同事,大多20节左右,我比他们多了整整一倍,甚至比部分老同志翻了两番。
我心中有些不爽,找到教导主任,教导主任说让我找校长。我走进校长办公室,说明情况。校长嘴里叼了一根烟,吐着烟圈:“这是你应该做的,说什么说。”
一听这话,我那个气啊!一股愤怒的潮水从地面涌出,通过双脚向上,流经血管,穿过五脏六腑,直达脑海,我双手紧捏着拳头,牙齿紧紧咬起来,全身的细胞都沉浸在愤怒的海洋中。
不知道怎么离开校长室,走回房间的。回宿舍后,躺在床上,连饭都不想吃,看着窗外的太阳,却不觉得丝毫的灿烂,只感觉天地都在针对我。一只蜘蛛在天花板爬来爬去,一点都不解风情,我“嗵”的站起来,拿起一本书,对准蜘蛛,使出全身的力量拍下去,拍成一团肉泥。
虽然后来,校长考虑到具体的情况,帮我减了两节课。只是两节课,我依旧顶着沙哑的嗓子,含着“润喉宝”含片,一次次走进教室。我不能拿工作开玩笑,毕竟我要领工资,靠工资养育家庭。
空闲之时,我告诉自己,得想办法离开这所学校,离开大山,离开这个校长。恰在那一年,一位郎姓女同事通过一张试卷,一场考试,考到县城小学,到城里当老师。
我顿时有了想法,好好备考,争取一举夺魁。
我打听考试内容:语文基础知识、《语文课程标准》、《上饶市小学语文教学常规》。趁着周末,我到教育局门口打印室,打印“标准”与“常规”。我不敢从网上下载,怕版本不对,白费工夫,影响考试发挥。虽然学校距离教育局将近百里,我还是踩着清晨的光,踏上坐往县城的客车。
我找人借,找学生帮忙,到学校课本发行室找,收集来一年级到初三整整九年的课本,厚厚一沓,摞起来高高的,足足十八本。
我使劲背,不分日夜地背。暑假里,天气真是热,没有空调,我拿来一面椅子,坐在桥洞里。洞中有水,流水淙淙,我双脚泡在清凉的水中,踩着光滑的鹅卵石,膝盖上垫着课本。课本中所有的古诗词、文言文,两本资料,背上一遍又一遍。
第一遍,磕磕绊绊;第二遍,有所遗漏;第三遍,熟练不少……那么多内容,那么多厚厚的资料,我硬是背得滚瓜烂熟,差点倒背如流。
除了背书,我还拼命做题。学校有台老式打印机,针孔式,打起来“吱呀吱呀”响,我从网上下载诸多高考真题,加上教师招聘的试卷,一张张做,做完对着答案改。改完订正,订正后,过几天再复习一遍。
2010年八月,蝉鸣声声,我缴纳报名费,走进考场,拿着笔,胸有成竹,镇定自若,小心翼翼地答题。铃响,搁笔,交卷,离场。
当天傍晚,晚霞映红天,斑鸠鸟的叫声响起在耳畔。电话铃声响起,接通,对方告诉我已经确定录取,明天到教育局开会。
这时,我恍然想起,一年半前,我和妻子结婚,岳母问我有没有考虑到县城买房子,如果买,她支持一些资金。我言之凿凿,绝不下县。这次入城当老师,算是个意外。
我激动万分,感谢校长的“另眼相看”,感谢近一年的“孜孜不倦”。
三
教书,其实也是个意外。中专,我学的是水产专业,跟教育八竿子打不着。
2000年,国家分配的最后一年,我踩着末班车,到教育局报到,说分到乡下中学教书。我有些惊讶,有些惊喜,有了正式工作,怎么说都是好事!
我心里盘算着,教数学。读书时,我的数理化成绩不错,常常考满分。中考时数学120分,我考了114分,对于数学有些自得。到了学校,校长告诉我缺了语文老师,只能教语文。
没有办法,我只能听从命令。
教语文,作文是道巨大的槛。为了教好语文,我告诉自己要多写下水文,写出经验,写出精品,才能更好地教学生。
教学之余,我像学生一样,坐在教室里,坐在课桌前,桌上铺着白纸,右手拿着笔,不断地写作。写完,我还找到教学多年的同事,让他帮忙看看,指点一二。他水平高,虽是民师,但经验丰富。他肯定我的做法,鼓励我的行为,并提出几点建议,让我受益匪浅。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断时续,终不是事。我告诉自己,干脆每天写一篇,每篇至少一千字。只要努力,肯定能写好,肯定能教好。
这样想,这样做。大冬天,天寒地冻,外面阳光金黄,同事们坐在操场上晒着太阳,聊着天。我坐在阴冷的办公室里,双脚冰冷,双手发抖,还是钉在凳子上,面对着电脑屏幕,敲敲打打。学校办公室有电脑,我不时去蹭一蹭,写篇文章。
暑假,学生离校,同事离校,校园里空荡荡的,操场上的杂草慢慢长出,在微风中摇曳,一颗颗小小的果实在枝头探头探脑。我独自呆在校园里,打着赤膊,天太热了,一写就是两个多小时,硬是写完《班主任的艺术工作点滴》,二千多字,靠着椅背,露出笑容,才长舒一口气。
写着写着,一年,五年,二十年……我从乡下到县城,从初中到小学,从半大的小伙子到长满胡茬的中年大叔。
不知何时起,同事们提到我,都不再称呼某某老师,而是微笑着说“大师,大师。”起初,我有些不习惯,次数多了,我顺其自然,懒得谦虚,懒得纠正。
不知不觉,我成为家乡最有名的作文老师。只要我教的学生,哪怕是作文学困生,根本写不了两行字,经过我一番夸赞,一番指导,一番“鬼斧神工”,居然都能对作文感兴趣……每位家长提及,都觉得真是一件神奇的事。
一传十,十传百,我的名声任凭怎么捂,都无法捂住,如秋天里淡淡的桂花,十里飘香,百里相闻。
晚清名臣曾国藩,有着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非同一般的精明,既挽救了大清王朝,也为自己人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说,真正聪明的人都是下笨工夫,具备超乎常人的勤奋、吃苦、踏实精神。也许,对于我来讲,跑步拿奖,考进县城,成为名师,这些与其说是意外的惊喜,倒不如说是坚持不懈的结果。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坚持,就算不能实现最初的目标,终究会换来意外惊喜。努力吧!再拼搏一次,你肯定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