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天涯】堂阜遗址话齐鲁(随笔)

精品 【天涯】堂阜遗址话齐鲁(随笔)


作者:馨语馨愿 举人,5603.2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96发表时间:2024-12-16 11:47:59

【天涯】堂阜遗址话齐鲁(随笔) 中学时代背诵杜甫《望岳》诗,折服于“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雄伟和“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的巍峨,深以生为齐鲁女儿而自豪。后来,去曲阜旅游,瞻仰了孔庙宏伟的大成宝殿,在孔府里膜拜了圣人像,又深以长在圣人之邦的鲁地而骄傲。
   多年来,自己身处教学一线,虽然也喜欢舞文弄墨,但对齐鲁的地理、历史和人文研究的并不多。周末,文友相约去堂阜遗址采风,说那里的唐阜遗址不仅是清县志记载的蒙阴古八景之一,而且是古齐国和鲁国的交界地,并且还有管仲脱囚的传说,于是欣然前往。
   虽然学过历史,略知春秋和战国时期,是一个诸侯频争和频战的时代,各种思想和流派碰撞与交织。但确实对那段历史没有很清晰的概念。一般人大概都很难理清那些大大小小的诸侯之间的争战,也很难对号入座那些争战国家所在的地理位置吧。
   早上八点,我们从蒙阴小城出发,大约五十分钟的车程,便踏上了唐阜遗址的所在地——常路镇的西高都村,也叫南北围子。按照老乡所指,我们顺利来到了一条不起眼的小河沿岸。看上去这就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小河沟吧,但却迤逦穿村而过,将村子分为了南北两部分,毋庸置疑这就是所谓的南北围子村了。这条河实在太窄了,往多了说也不过十米宽。此时,已经是大雪时节,河里的水早已干涸,只有少许水还在流动。沿着河沿在村中步行,也不足一刻钟。村西头河段上横跨一石头拱桥,倒修得有点气派,于是上前拍照。接着我们上桥又下桥,来到北围子村小广场。广场也很窄,临河紧挨着村居。在一家村居门口,有几位年长的人,正坐在南墙根静享温暖的阳光。
   我们走上前询问齐鲁界碑在哪?几位热心的长者把我们带回拱桥附近,只见广场的河沿旁立了两块大理石碑,一块书:齐鲁广场。另一块书:唐阜遗址。在这两块碑前,我们开始了这次的采访。
   我们先问村名的由来,答曰:据祖先们说,以这条小河为界,也就是史料记载的堂阜河,为什么叫堂阜河呢?堂阜是古时候一个邑的名称,这里大概叫堂阜邑吧。古时候堂阜河之北属齐国,之南属鲁国。也许是因为分属两个诸侯国的两个边镇之故,两个村庄的不和睦由来已久,后来为了防御匪患,就各自修筑围墙自保和外御,因此叫了南北围子。记得我们小时候,那围墙还很高呢。
   我们又问管仲脱囚的典故,这时候一位年龄最大的长者搓了搓手掌,清了清嗓子,然后一板一眼地向我们娓娓道来。话说春秋五霸,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我们都摇摇头,故作不知状。那我今天就给你们讲讲这五霸的头一位,他就是齐桓公。
   这齐桓公是谁呢?他是齐国有名的暴君齐襄公的三弟,史称公子小白。小白因为庶母所生,怕受齐襄公加害,于是和同为庶出的二哥公子纠去邻国辟祸。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女,于是带着太傅管仲逃到了鲁国。而公子小白带着太傅鲍叔牙逃到了莒国。后来,齐襄公被手下大臣联合诛杀。齐国就陷入了国中无主的状态,两位公子争相回国承袭王位。因为鲁到齐都路途较远,公子纠怕小白先他回国继位,就派管仲半路劫杀。管仲提前埋伏在小白回国的必经之路,看小白马车临近,便一箭射去,只见小白口吐鲜血倒在车中。管仲以为小白必死无疑,岂料公子小白却并未中箭,而是急中生智咬破舌头而为。结果公子小白抢先回国,继承了王位,这就是齐桓公。
   再说公子纠,他发现小白已经继位,于是恳求鲁国出兵帮助自己,但最终结果是鲁国战败。齐桓公要求鲁国杀死公子纠,并交出太傅管仲。鲁国迫于齐国威慑,处死了公子纠,并押解管仲至边镇堂阜邑。到了堂阜邑,身为领军统帅的鲍叔牙亲自为其开枷,管仲得以脱囚。为了纪念此事,曾在此处建了夷吾(管仲字)亭,可惜亭子已经损毁。
   至于管仲为何脱囚?这就是另一段佳话了。你们听说过“管鲍之交”吗?说的就是管仲和鲍叔牙的友情。传说管仲家比较贫困,而鲍叔牙家相对殷实。早年他们合伙经商,鲍叔牙投资,管仲不投资,但分成时却多得。手下不满,鲍叔牙说那是管仲要孝敬老母。在作战中,前进时管仲跟在队伍最后边,撤退时却冲在最前面。别人都笑管仲不够勇敢,唯有鲍叔牙维护说,管仲是怕万一自己战死了,老母无人奉养。鲍叔牙深信管仲比自己多智,也比自己有能力。所以在如何处决管仲这件事上,他力荐齐桓公摒弃一箭之嫌而启用管仲为相。后来齐桓公果然采纳鲍叔牙的建议,拜管仲为相,发展了齐国的经济和军事,使自己登上了第一霸主的宝座。
   听长者讲管仲的故事真有趣,这激发了我探索齐国和鲁国到底是怎么回事的兴趣。于是我赶紧插话,让老人家再讲讲历史上齐国和鲁国的一些故事。
   这时候,另一位长者开了腔。我说的不一定准确,都是听老人们传下来的。大家都知道姜子牙(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吧?这齐国其实就是姜太公帮助武王伐商纣成功,成为周天子后分封给太公吕尚(姜尚)的封地,其疆域主要在今山东的大部和河北的南部,都城在临淄。发展到齐桓公时,已经是疆域濒临大海的东方大国,齐桓公任管仲为相后,逐渐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这就是历史上的姜齐。再后来到齐康公时,大夫田和放逐康公到临海的岛上,自立为田太公。当时周王朝暗弱承认了田和的诸侯之位,仍沿用齐国名号,这就是历史上的田齐。后来田齐跻身为战国七雄之一。再后来,秦国逐渐强大并迅速扩张版图,田齐请降,最终由大秦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
   关于鲁国,是先秦时期周朝的诸侯国,因为国君是姬姓鲁氏,因此其封地称为鲁国。鲁国疆域主要在今鲁南和鲁中地区。鲁国最强盛的时期,一度与齐国争夺东方霸主,直到战国初期仍有几个诸侯国向鲁国进贡。后来当南方的楚国逐渐强大之后,鲁国被楚所灭。最终楚国也被大秦所亡。
   听完长者的讲述,特别强调一下,据史载在周代众多的邦国中,鲁国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故“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者莫如周”。所以鲁国成为了典范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由此可见,孔子和孟子都出生在鲁地,并一生致力于礼制和宣传儒家思想就顺理成章了。
   今天,站在唐阜遗址碑前,面对这条窄窄的堂阜河和河上那座高高的石拱桥,还有两岸那在寒风中飒飒且依依的杨柳,禁不住感慨万千。那流淌了两千多年,吹过秦汉风,沐过唐宋雨的河流啊,你还要流淌多少年,见证多少历史的流传?
  
   2024.12.12
  

共 25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轻灵俊朗的采风小随笔,记述了与友人去古齐鲁边镇管仲脱囚之地的堂阜遗址,向村中长者了解管仲脱囚以及齐国和鲁国兴衰史的文章。作者文风干净,叙事简洁清楚,给人以知识性和趣味性,读者朋友们,您也想了解齐鲁历史,也想了解著名政治家管仲的故事吗?那就开始阅读欣赏吧!感谢来稿,问候冬安吉祥!【编辑:栀子芬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17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24-12-16 15:18:05
  到乡村走走,写就采风随笔。很好!
热爱文学的人永远年轻,热爱文学的人永远是奔放的,激情的、灵气的、智慧的、执着的,永远是生活的探索者……
回复1 楼        文友:馨语馨愿        2024-12-17 08:11:49
  谢谢老师鼓励,问候冬安!
2 楼        文友:栀子芬芳        2024-12-16 15:23:49
  欣赏采风随笔,祝创作丰收!
栀子芬芳
回复2 楼        文友:馨语馨愿        2024-12-17 08:12:19
  谢谢栀子辛苦编辑,辛苦了!
3 楼        文友:宁北雪        2025-01-24 17:13:24
  拜读美文!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