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绿野 雪】我向激情要奋博踏马飞雪之画骨画魂(杂文随笔)

编辑推荐 【绿野 雪】我向激情要奋博踏马飞雪之画骨画魂(杂文随笔)


作者:王子华 童生,716.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5发表时间:2024-12-17 12:24:10
摘要:踏马飞雪征雁归,观马更显骨和魂。塞马一声星旗残,画作更见铜鼓闻。龙马雪白金陵鞍,秋霜剑气落日晖。怪见溪童出门望,策马扬鞭能几回。画马,喜马,马中见人品风骨。喜雪,歌雪,雪中游马飞扬。踏马飞雪,是一种情怀 。踏马飞燕,是一种快意。此文谨以潘老师画马趣事二三成形,直抒胸志。而以马以雪成文,皆以物景抒情,以情事言志。激情的雪啊,你若挥笔如画,就没有一点做作,就没有一点喧哗,策马扬鞭,不闻山海茫,但闻边关月。激情的雪啊,你若指点江山,就没有一点求次,就没有一点诺取,挥马而奔,不闻冰寒雨,但闻波澜惊。我们的人生了,为什么要不停地靠锐意进取,而不断向志向远进发。我们要向激情要奋博,我们要向激情要战斗。而这一切,就刻画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之中,就刻画在我们平素的努力之中。

【绿野 雪】我向激情要奋博踏马飞雪之画骨画魂(杂文随笔)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唐代诗人李贺在《马诗二十三首•其四》中对“马”的这番描述,一语道出他对马的热爱和敬仰。其实,作为“当代独钟画马的军旅画家潘国刚老师”的朋友,了解他不仅对马情有独钟,还对潘老师“与马结缘、画马成瘾、热衷画马和马风渐成”等一系列画马的艰辛历程和奇闻趣事等更是知一二三。
   提起潘国刚老师,他的祖籍是河南开封人。字寒石,号墨马豫人,国家一级美术师,更是以“华夏福马第一人”而享誉海内外。他不但因为画马的成就,担任着很多社会职务,比如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加拿大维多利亚皇家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国画创作研究院创作室主任,北京当代中国书画研究会理事,北京世纪福马祥云书画院院长,中国嵩山少林书画院特聘院士,河南大学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专职研教,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等。而且,还因为他画作中所体现出的独特艺术风格,被特聘为国礼档案库书画家,堪称国家书画界楷模。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我和潘国刚老师初次相识,起初是听一位爱好书法的滕姓朋友介绍,言他开一家艺朗美术社,说他画马画得很好。当初自己在部队正现役,一来与地方接触不多,二来自己虽然也喜欢马,喜欢“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的悲壮,喜欢“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的峥嵘。但是,当时仍是“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相处和渐熟是在河南商会共事的日子,当时他在河南商会有一画室,商会的外联和馈赠多以潘老师画马相赠,工作中慢慢结下友谊,后来他以一幅“马踏飞雪”画作更附本人一首小诗相赠,至今仍如获至宝珍藏。对于我来说,潘马师既是河南老乡,又都是部队当过兵的战友,同在河南商会工作又算得上同事。老乡加战友加同事的感情,所谓“异乡客”和“知音稀”,日常生活中才无话不谈。
   龙马雪花白,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潘老师自幼喜马,尤喜画马,对马情有独钟,更爱白马。他更爱白马的渊源,则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潘老师出生在河南开封一个偏僻农村,生产队饲养很多牛马作为大型牲资。后来,由于包产到户,马匹和黄牛等也要分配。由于饲养牛驴比较容易,农耕时也更得力,这两种家牲才更讨人喜欢,比较抢手。落单的马匹中,就有一匹很漂亮的白马,人们却不愿收留它,原因竟是“白马入家,很难过发”。当时,小小年纪的潘国刚一下子就爱从心头生,付出了身上积攒多年的压岁钱,以150元价格从生产队买下那白马,他还日夜为这白马喂草,梳理鬃毛,白天搬着凳子观察,晚上向父母一遍遍追问白马的故事,表现出对白马特别的喜爱,渐渐他拿起手中画笔开始为白马作画。小小年纪,他画的白马就栩栩如生,非常逼真。潘老师这种对马的钟爱,正是从白马开始的,这就是他识马画马的起端。“龙马雪花白,无人问落单。视为宝中物,花光圧岁钱”。一段人马奇缘,自此赫然而传。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潘老师的画作中,也很擅长山水和古代人物,只是独钟画马。潘老师是90年兵,论起他和我谁先入伍,潘老师早我一年。说到早年,潘老师曾以优异成绩考入河南大学。由于他家庭贫寒,为节省家庭开支,他毅然决然投笔从戎。部队期间,他利用担任连队文书出版报之机,多次把战士“骑战马踏雪野、跨战马巡逻放哨”的情景画上版报,他出的每一期版报,都深受战士喜爱。军旅多年,他笔耕不辍,深入对画马精髓研究。期间,他争取到去鲁迅美术学院深造机会,系统研学了古今画马大师作品。多次赴内蒙大草原写生,与牧民同吃住,积累了大量画马素材。自此,他画的马更体现出“战马风骨”和“铁胆情怀”。按潘老师的话讲,画马犹如做人,画马就是精气神的体现。马中有“骨气”,但不应有“倔气”;马中有“生气”,但不应有“脾气”。画马,重在“画骨画魂”,骨魂至则锐气生。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潘老师的作品,如《龙马精神》获开封市青年组国画大赛一等奖,《小白杨,同我一起守边防》获军区国画比赛二等奖,《骏马奔驰保边疆》获“军旅杯”国画组一等奖。再到后来,他的众多作品,又陆续在某军区《前进报》上刊载。部队期间,他已小有名气,一度被誉为“军中一马”。潘老师有一次休假回老家,就非常受乡亲们欢迎。欢迎人群中,有一位女子曾几度忘情握住潘老师的手,直夸他这哥好。说实话,河南人观念上还没那么开放。一个女孩子家家,要像这样一直握着一个陌生男士手表扬,会引起误会的。后来,才知道这女子正是潘老师的表弟媳妇。当然,不太高兴和尴尬的,也正是潘老师他表弟。一开始潘老师也没多想,这表弟媳妇为啥这么不知掩饰夸赞自己。后来,直到弟媳把实情说出,才知原委。原来,潘老师还是一位乐善好施的好人。多年前,潘老师也是回老家探亲,在火车站曾遇到一女子因自己路费被偷,没钱搭车回家着急哭鼻子,正好被潘老师遇到,他就不假思索地资助她15块钱,那可是潘老师当时一个月的工资,仅为自己留下5块钱搭车。潘老师乐于助人,他从未提及过。多少年过去了,他也早把这件事忘了。可是,受资助的女孩子却一直记挂心上。好巧不巧,这女孩子后来所嫁之人正是潘老师舅家儿子,昔日的资助女却成表弟媳。所以,才有表弟媳第一次见潘老师倍感亲切的一幕,才有不加掩饰忘情握住潘老师的手说感谢,说“潘大哥是大好人”。家乡的父老乡亲,从此对潘老师又多了一份敬重,多了一份正直和善良的感动。自此,潘老师的画作中,也多了一层“福马”和“祥马”元素。按潘老师的话说,马如其人,人马合一。画马,即是人品和人德。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古有唐代曹霸画马“肉丰骨劲、形具神生”,杜甫在诗歌《丹青引》和《观曹将军画马图》中曾用“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和“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等诗句赞誉曹霸,可见画马闻如其人,技艺高超而精湛。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画马,更是“雄骏矫健、扬蹄疾奔、鬃毛飞扬”,仰首嘶鸣、神情昂然。可见他笔法雄健苍劲,神态形象逼真,气魄恢宏壮观,笔墨淋漓潇洒。几次与潘老师小聚,他曾不止一次表达他要向古人学习,要以古人圣贤为榜样作画。画作时,要在“真”和“实”上“下苦功,施力道”,还要逐步在画马的技艺上提升。潘老师在生活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一次次“临草原,登山揽,下江浙,出边关,至中原”,拜名师以学艺,合生义而创卷。或参加学术交流实地写生,或体察人情世故入画。画马画骨画魂,以融风骨而精。小聚时,一位好友曾感慨说“潘老师画马,渐渐体现出人格化特点,仔细观察潘老师所画出的每一匹马,都渐渐有了面庞、有了线条、有了色彩。柔和中显风骨,沧桑中见佛心”。这位好友对潘老师的赞誉,也深得其他人认可。目前,潘老师的作品先后被国家邮政和美国集邮集团审批发行,“具有国家名片之誉”的世界通用邮票已经版印。获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颁发的中国艺术家访问学者研究证书。潘老师的作品,在《新中国美术图鉴》、《人民美术》、《辉煌中国艺海魂》、《世界美术家大辞典》、《采风中国》、《艺海同舟》、《庆祝建国70周年当代艺坛70家》、《中国名家作品收藏与鉴赏》等报刊杂志刊载。除此之外,潘老师作品也在人民网、新华网、网易网、博客中国等多家融媒体报道。潘老师画作,风云浩起,声誉正劲。原先,我还一度担心他为提升画作质量而付出太多,再这样坚持下去,会累垮自己。也曾一度担心他的身体和资金吃不消。看他现在表现,原来他才是“手中有乾坤,脚下有黄金”啊。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正如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一样,但愿潘老师这位军旅画家,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能够不惧岁月峥嵘,能够不负流金韶华,能够“标的而梦,新作纷呈”。诸如类似《马上封侯》、《马上有福》、《福在眼前》、《龙马送福》、《四季财马》、《马踏飞雪》等深受大家喜爱的作品大量涌现,并将不断打入国内外市场,但愿潘老师在创作的道路上能够取得更大的艺术成就。最后,以本人最近发表在江山文学上的两首小诗(《踏马飞燕》和《我向激情要奋博》)向潘老师致敬。《踏马飞燕》/飘雪的踏马飞燕,千里草原变雪野/一袭红尘跨战马,风嚎呼烈/日月起苍茫,刚正真如铁/虎狼无印迹,鹿驼无踪/只闻马蹄声声,燕相随/真汉子不惧/岁月风寒,沧桑亦无语/追究一个乐观奋勇/戗风斗雪。//飘雪的踏马飞燕,千里边疆变冰野/一袭征尘出单骑,山高路险/星海映桑田,铁胆铸真魂/虎豹无闻声,鹰雁无绝/但闻马鸣振振,风兼程/真英雄无畏/天冷地宽,风雪漫山岭/追究一个目标直达/卧冰饮雪。//飘雪的踏马飞燕,万里千嶂变苍茫/一袭绝尘越峻岭,云雁直逼/乌蒙揽千雪,征途永无悔/豺狼莫敢近,虎豹现隐/又闻马鸣嘶嘶,寒雪舞/真勇士揽胜/边疆引吭,一路高歌随/追究一个冲刺问鼎/风餐露雪。///《我向激情要奋博》/激情的雪啊,你激情四射/没有一点拖泥带水/没有一点泽泽相欺/踏马飞歌/不闻风雷响/但闻胡夜骑/雪塑胆魂,扬酣畅/我向激情要斗雪。//激情的雪啊,你挥笔若画/没有一点假意做作/没有一点丰丰喧哗/策马扬鞭/不闻山海茫/但闻边关月/雪塑英武,拔天歌/我向激情要奋博。//激情的雪啊,你指点江山/没有一点退而求次/没有一点诺诺不取/挥马而奔/不闻冰寒雨/但闻波澜惊/雪塑英烈,向死生/我向激情要战斗。
  

共 38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观点明确,主题突出,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紧紧围绕马和雪,融合了抒情、议论与思考,呈现出丰富的内涵和强烈的情感。文章开篇以唐代诗人李贺在《马诗二十三首•其四》中对“马”的的表述,营造出一种苍茫、豪迈的氛围,国家一级美术师潘国刚老师,画马出神入化,迅速将读者引入马与雪交织的情境之中。观马能体会到其骨与魂,强调了马所蕴含的内在精神特质。塞马、龙马等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马的形象,使其更具传奇色彩。对于雪的描写,作者将其视为一种充满激情和力量的象征。如“激情的雪啊,你若挥笔如画,就没有一点做作,就没有一点喧哗”,用生动的语言赋予雪纯粹和真实的品质,暗示人们在追求理想和表达自我时应有的态度。而“激情的雪啊,你若指点江山,就没有一点求次,就没有一点诺取”,则突出雪的果敢和坚定,借雪的形象激励人们在面对人生抉择和困难时要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在论述人生的部分,作者通过连续的发问,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深入思考。指出人生需要锐意进取、不断向志向远进发,并强调这种奋发向前的动力应源于内心的激情。同时,作者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激情并非空谈,而是要体现在日常的生活和平素的努力中,使理想的追求具有脚踏实地的根基。此外,文中提到潘老师画马趣事,虽未详述,但能感觉到马在作者心中不仅是一种具体的形象,更可能是一种艺术的灵感和精神的寄托。以马和雪为载体,作者抒发了对自由、勇敢、坚定等美好品质的向往,也表达了作者对积极向上人生态度的倡导。这篇文章文笔优美,意象鲜明,情感热烈,从自然景象中的马和雪延伸到对人生的深刻领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引导读者在生活中保持激情,勇敢追求梦想,不懈努力奋斗。 感谢赐稿绿野,问好王老师,祝福佳作不断,遥祝冬日安康,期待更多精彩。【编辑鹦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鹦鹉        2024-12-17 12:31:22
  拜读佳作欣赏,这篇文章观点明确,主题突出,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紧紧围绕马和雪,融合了抒情议论和思考,呈现了丰富的内涵和强烈的情感。抒发了对自由、勇敢、坚定等美好品质的向往,从自然景象中的马和雪延伸到对人生的深刻领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鼓舞,引导读者在生活中保持激情,勇敢追求梦想,不懈努力奋斗。感谢赐稿绿野,问好王老师,祝福佳作不断,遥祝冬日安康,期待更多精彩。
回复1 楼        文友:王子华        2024-12-18 11:12:12
  感恩领导的鼓励,很有力量,很深邃。再次感谢,祝领导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2 楼        文友:王子华        2024-12-18 11:11:10
  十分感恩领导孜孜以求的精彩点评鼓励,我将以老师的鼓励为动力,继续加油努力。谢谢您的有力量有深度理解和鞭策。感恩领导。祝一切安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