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音乐的魔力(随笔) ——点评歌曲感受歌撼魂魄(随笔)
音乐是大自然馈赠于人类最好的礼物,它来源与劳动的呼喊、敲打声,是一种语言和情感的交流,亦是对大自然的声音模仿,是在“基因文化进化”中共同发展起来的,具有极大的表现力与想象力,是一种心情的表露。德国的黑格尔说:“通过音乐来打动的就是最深的主体生活。音乐是心灵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说:“音乐和旋律,足以引导人们走进灵魂的秘境。”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说:“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觉的事有所感觉,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我国的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是的,这些哲人、音乐家的概括和阐释,揭示了音乐的真谛,生发了诱人神往的魔力。
音乐的流传、影响,远超创作者的预想,它深邃的刻骨铭心的号召力、感召力与生命力,与时代同行,载入史册,永远传承。不是吗?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成为民族的号角,唤起民众抗日,之后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唱响世界,让众人仰望五星红旗、聆听那激越的旋律,感受豪壮的语言魅力,激情澎湃,热血沸腾。1937年7月,年仅23岁的人民音乐家麦新受到二十九军大刀队英勇事迹的感染,一气呵成谱写了《大刀进行曲》的词曲。歌曲集中表现了中国军民对日寇无比的愤怒与仇恨,它以惊天地泣鬼神、气壮山河的气概,为中华儿女吹起了抗日的号角,敲响了日寇终将灭亡的丧钟。1956年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郭兰英演唱的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一条大河》),它将战争的残酷与音乐的美好形成了强烈的“对位”,产生了巨大的戏剧张力,飞入了共和国寻常的百姓家,成为一首家喻户晓的“流行歌曲”,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音调与心声,亦即“时代的代言人”。还有1983年由娃娃作词,陈彼得(陈信义)作曲,费玉清演唱的电视剧《一剪梅》片头曲《一剪梅》,采用了简洁而流畅的优美旋律和情感的深度,超越了时间和文化的限制,人们能从中感受到深刻的尽显沧桑的深入人心的情感共鸣,广为流传。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要说歌曲作为电影、电视剧的主题歌或片头、插曲,所引起的影响效应,可以说超过影视本身。影片不能随时播放,而蕴含的进入人们心底的歌曲,可随心所欲张口就来,愉悦心境,陶冶情操。也可以这么说,一部影剧的成功,打造了一首颇有影响的歌曲,它深深地刻印在人们的心头,随着场景与心情的需要,能广为流传,即兴抒发,随口溜出,可见其魔力多大!
电影《少林寺》插曲《牧羊曲》经郑绪岚优美动听的演唱,多么令人心动,魂飞魄散,心驰神往啊!真是百听不厌。这就是音乐魔力所使然。
我喜欢音乐,爱好唱歌,不只是上世纪60年代初当过炮兵团战士业余宣传(演出)队队长,曾编演节目、参与合唱的关系,而且从小就爱听歌声,还唱而不忘,以致80年前刚上小学唱的《放学歌》,我竟能回忆起歌词,并通过哼唱填上了曲谱,在网站发表、收入回忆录文集。我的性格虽然内向,不善张扬,但随着融入集体,参与歌唱演出,也就生发了兴趣与情愫,尤其退休后,多次担任文艺晚会、婚礼庆典主持;还根据有的集会需要,借曲填词,当场演唱助兴,虽水平较低,但情绪与精气是高昂的,抒发的情感是真诚的,取得的效果可圈可点。几年来,曾创作过多首歌词,经作曲家谱曲在报刊发表,或在集会上演示。音乐,总是那么魂牵梦绕,激越心潮。
我除对作词、演唱有兴趣外,还热衷对动我心魄的歌曲予以点评,发表随想感怀,助推宣扬。2021年6月上旬,我在微信视频看到“奋进新时代,颂歌献给党”“从红军长征出发地到万里长城”展示原唱歌曲《风展红旗如画》,让我心灵受到震撼,情感激起澎湃。聆听之后,萦回脑海,挥之不去,久久回荡,引起翩翩遐想。我认为,这首《风展红旗如画》是一首赞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史诗性歌曲,由南竹作词,乐风、李海颖作曲,黄延平编曲,李海颖演唱的歌曲,听之思之,感人至深,动人心弦。随即写出《彰显历史讴歌时代,气势磅礴激荡胸怀——聆听歌曲〈风展红旗如画〉感怀》(评论、16字藏头诗),在网站发表,并反馈原创作者。接着,6月27日,我因患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治疗,但还是应邀通过手机远程视频掌控参与福建省《风展红旗如画》颂党百年歌曲分享会,在福州的分享会现场视频上展现了我在北京航空总医院病房里激情洋溢的《赞歌声声动心房,热爱祖国拥戴党》的发言。2022年初,在网络获悉:由《风展红旗如画》的作者创作了一支《一字乡愁》的歌曲,并蜚声在外,好评如潮,歌词曾上中央电视台三套综艺朗诵节目播出;此歌演唱有100多家新闻媒体转播推荐,受众超过1亿人次,本用不着我老朽拙评。但当我拜读歌词、聆听柔语暖心的演唱后,心房激荡,情感难却,颇有感慨,很想诉说一番;加之我曾在福建生活、战斗过13年,老伴又是福建长乐人,很有乡愁情感,情随事迁,激荡心间。那浓浓的乡思乡亲乡情,打动心灵,顷刻间化为“曲中人”。于是,随即写出《一字乡愁情难了》感怀评论,剖析《一字乡愁》十句比兴、十句演绎,可谓十指连心。从内心深处体味到,这首歌曲乃是感情的回眸、亲情的回声、恩情的回报、激情的回荡,词曲璞玉浑金,天趣盎然,悦耳动听,不愧为四海安歌的归心曲、爱心曲、抚心曲、振兴曲,共圆中国梦,一字乡愁解忧愁,小康生活乐悠悠;为圆美好中国梦,全民戮力齐奋斗!
未曾料到,事隔近三年,我的点评被原创歌曲作者以《四情四回,十指连心——一字乡愁情难了》投给福建《乡土》杂志,在2024年第4期上刊登,这再次引起我的回顾与思考。
点评歌曲到位、领会主旨准确,必须吃透歌词意蕴内涵,懂得作者意图追求,进入其内心世界。也只有如此,才能一拍即合,提纲挈领地引深作品主题,得到作者的认可,达到张扬能量的效果,引起感怀共鸣,从而成为知音。
倾心点评音乐,倾情演唱歌曲,其实是在感受其无穷魔力,调整心态,激荡心灵,提升乐观向上的精神。有了积极的心态,机会常会在令人意外的时刻发生。乐观是一种充满阳光的心境,是一种情绪,更是一种素质,一种智慧。人生是由一连串苦恼和不幸组成的,只有达观的人,才能克服苦恼,战胜不幸。然而,音乐正是克难攻坚、引人达观、战胜不幸的使者。匈牙利的李斯特说:“音乐可以称做是人类的万能语言,人类的感情用这种语言能够向任何心灵说话,被一切人理解。”当我每评一首歌,每唱一支曲,就有一种心灵的洗礼、思想的陶冶和精神爆出火花的感觉。
爱音乐吧!它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英国诗人蒲柏说:“音乐像诗,只有巨匠的手才能有如此造诣,使不可名状的优雅存在于每一种作品中。”音乐是治疗痛苦的灵丹,是人类的共鸣,是希望,是人类所迸发出的力量,它代表了一种浪漫柔情,是一种让人神魂颠倒的迷幻多情,只有音乐才能有如此的魔力和魅力,让我们深深地着迷。音乐是快乐之母。唱歌吧,朋友们!在歌唱中,常常会激荡心潮,提振精神,让你情趣盎然,奋发有为,体现人生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