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邻家嫂子(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邻家嫂子(散文)


作者:鄢陵宋玉 白丁,15.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20发表时间:2024-12-23 09:08:02
摘要:原创首发

邻家嫂子,叫秀芳。我不知道和她们家是哪辈子结下的邻居。从记事儿起,我们就是东西邻居。在秀芳嫂子还未结婚前,两家的关系如何,我说不上来,也确实不知道。一直以来,留给我的印象,就是她和顺昌哥结婚的那一天,并且,也仅仅是一点点儿的印象而已。
   结婚那天的秀芳嫂子,穿了一件篮色涤卡布的厚棉裤;她们的婚房,是用泥土垛起来、上面厦着麦秸的两间东屋;她们的婚床,是在南间的东墙与紧贴南墙的夹角放置。在床沿儿外侧和紧贴南墙处放着一张黑色的桌子,秀芳嫂子就是坐在靠近那张黑色桌子与床沿儿外侧的床梆上。桌子上放着一盏煤油灯。我家没有,所以,印象特深刻。煤油灯上的那只玻璃罩,用的时间久了,玻璃罩内侧就会聚上一层被熏黑的烟灰,会直接影响到灯光的亮度。用上一段时间后,就需要摘下来先用一些废报纸小心翼翼的擦掉那些厚重烟灰,再用说湿还干、说干还湿的软布,仔仔细细的擦拭干净后,再把玻璃罩放到灯座上。
   当时,秀芳嫂子穿的什么上衣、着的什么鞋子,头上有没有围巾,甚至她脸颊是什么模样,我都没有印象。至于脸上的表情,更是没有丝毫印迹。她就把两只手相互交叉的插进了棉袄的袖口里面,坐在紧挨着黑色桌子的那一头儿,也不说话,俩眼睛就直直的一直盯着桌子上的那盏煤油灯。床上没有被褥,仅有的,好像只有一领光秃秃的席子,是用高粱秸秆压扁去除掉内穰编织的席子。影影糊糊还记得,在紧靠东墙与婚床上方的那一段,又用了一种同样材质编织的一领席子,比铺在床上的那领席子要长出一大段儿,能够将床紧贴墙的部分,全部覆盖住,并且是用钉子固定到了墙面上。但是,和铺在婚床上的那领席子明显不一样。席子的四个角、中间和边沿儿附近,同样用那些压扁去除掉内穰、但是是红色的高粱秸秆,散布有规则的编缀着一个个的十字花样。这就是秀芳嫂子在结婚那一天,留给我的全部印象。前不久,和顺昌哥通话中了解到,他和秀芳嫂子是在一九七六年结的婚。那时候的我也只是一个仅有四岁多一点儿的小屁孩,啥也不懂的小屁孩儿。
   再后来,也不知道是咋回事儿,我两家就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东西邻居,却总是自发的互亲互助、互爱互惜,结下了别样的亲情。秀芳嫂子是村子内公认的大好人,而我却没有多少体会。那时候的我确实太小了,后来,我的初中时期又是住在距离学校附近的舅舅家,很少回到自己家里。再后来,我又当兵到了部队,并且是留到了部队,直至我转业又是被易地安置,真正在一起的情况很少。每次返乡省亲,秀芳嫂子待我都很亲,我也亲他、亲她的子女、亲她的亲人,好像和是不是血缘亲,没有丝毫瓜葛。有好多往事儿,都印在我的脑子里,时常盘旋眼前。尽管我们不能够生活在一起,我们也不存在血亲,可心里面就是有,是那种没有做作,来自于内心的自然溢出。如果隔上一段时间没有联络,心中就像缺了魂儿,而一旦有了她的讯息,尤其是通上个电话,心里边的释怀,就会舒畅畅快很多、很多。
   一九九二年春节,我服现役期间的一次回家省亲,至老家县城时,专程赶到她儿子当时就读的县城学校去看他,将唯一一根儿没舍得吃的大火腿肠,毫无吝啬的送给他吃。同时,在此前了解到,她的公爹有胃病和买药有一定的困难,我就在部队一次性采购了六百来块钱的专用药送给她的公爹。对于我当时每月津贴才三十来块钱的情况,确实够奢侈的。不过,也值了!听说,那些药没有用完,老人家的胃病就好了。还有,我对象还曾经叮嘱我给秀芳嫂子买过鞋子等。
   秀芳嫂子爱干净,但不洁癖,她的一日养成也非常好。谁家或是谁有个啥事找到她后,能帮上忙的,就立马践行。帮不上忙的,也会给你说的清清楚楚,从不拖泥带水。总是把你打发的舒舒服服,从来不噎人、不怼人。平时的穿戴行,即使是破破旧旧的衣服,也总是将自己弄伺的干干净净、利利索索,从不带有丝毫的邋遢、埋汰迹象,哪怕是农活再忙、再累,再苦、再没有时间,她也会另换上干净、利索的衣服出门。包括平时的扫扫院子洒些水、降降尘土,这些我都知道。也许,太过于平凡了吧,我是真的没太留意过。而对她有次晚饭后的刷牙印象却颇为深刻,并且还是在春节期间。其实,这次的晚饭后刷牙,我也没有留意到,是我对象在老家院子里刚巧发现的。当时,把我也叫到院子里,说是快来看,东院咱嫂子在刷牙呐!
   在我们乡下冬天的农村,尤其是上了一些年龄的老年人,别说是在晚饭后坚持刷牙了,就是在早晨能够坚持刷牙者也不多见。那么冷的天,谁愿意动弹。甚至包括一些生活在城市中稍上了年龄的老人,都一样的懒惰。毕竟,老年人大都有一定的惰性,是一种回避不了的现实,也都能够理解。仅此,足见我秀芳嫂子的养成和坚持,不知道醉没醉道别人,反正是醉倒我了。要知道,我秀芳嫂子是一位没有读过书、没有走出过县城的乡下女人。
   离开家乡三十多年来的每次省亲,秀芳嫂子只要得空儿,她就会走近家来和我处在一起。她的一生即不张扬,也不善言辞,又没有做出过什么惊人的“大事儿”,也不好事、不惹事,甘当平庸者,总是默默地做着她认为是正确的事情,不仅教育出了三个好儿女,还把良好的家风传递给了她的孙男嫡女,影响着她周边的人,就连她干儿子的处事风格也有诸多惊人的相似。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不会因为我常年不能够和她在一起,就会是那种喋喋不休而造势的交流;也没有那种有一句没一句、时断时续的拉呱唠嗑所现出来的尴尬。她的所为,没有一丁点儿的做作,我能看得出来,那些所有的关心和情怀,都是从骨子里溢出来的,犹如股股暖流,特感温馨,令我为之动容。还有,几乎是我每次离开家之前,她都要拎上一些鸡蛋并叮嘱我娘为我煮好了,方便我在返程的路上吃,生怕饿着我了。我也非常感激秀芳嫂子。
   每次回老家省亲时间里,我也主动多次到秀芳嫂子家里,和她处在一起,互诉着我们每次分开后的点点滴滴,哪怕是不说话,就是在家里面站一会儿,或者是在她生火做饭时,我在旁边帮她往锅洞里添上一把柴火,也是心理上的一种慰藉。就是这样的一种相处、就是这样的一种情怀,在无觉察中结下了至亲、深厚的感情,令我感到非常受用。有时候,也会听到一些邻居笑侃,恁看那姊妹俩亲的……此时的秀芳嫂子,会略带自豪的淡然开口:那是,俺姊妹俩就是亲。眼气吧!
   一次,一篇关于缅怀我老娘的文章发表,被她儿子发现和阅读后,和我来电话说,他也想他奶了。孩子的声音有哽咽,尽管他一直把控着,我还是听出来了。我知道,孩子和我老娘间的感情,和她妈一样,没得说,如出一辙。由此,勾我忆起了老娘的葬礼。当时,大家的心情,都很低落。可又有谁能够想到,我秀芳嫂子,竟然手握冥纸、痛哭流涕的奔到了我老娘灵柩前撕心痛哭。这种情况,我是第一次遇见。在我们老家乡下,也确实很少见,别说是这样的邻里关系,就是有着血亲关系处理不好的,也有不去吊孝的。更何况,我两家也只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要好邻居。此事,令我震撼,也非常意外,更是钦佩我秀芳嫂子的处事风格和她做人的格局,是真真正正醉倒了她这位邻家兄弟。

共 27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通过回忆与邻家嫂子秀芳的点滴过往,如日常相处、互相帮助等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深厚且质朴的邻里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嫂子的敬重、感激与喜爱,能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这份情感的温暖与真诚。其次,人物刻画生动,作者对秀芳嫂子的形象描写细致入微,从结婚时的穿着、婚房布置到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如爱干净、乐于助人、坚持刷牙等,使秀芳嫂子勤劳、善良、质朴、有良好品德和修养的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能清晰地感知到人物的性格特点。推荐欣赏。【编辑:安子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安子川        2024-12-23 09:10:31
  感谢赐稿丹枫,问好作者,期待继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