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沁园春•宜昌十大特产美食(古韵十阙)
1.沁园春·宜昌原味肥鱼
浩浩洪河,碧波荡漾,肥鱼飘香。
望西陵峡畔,渔舟唱晚,清江画里,云雾轻扬。
玉盏珍馐,金樽美酒,共赏高汤韵味长。
心陶醉,叹人间适口,独占一方。
小碟陈醋欣忙。肉质细、嫩滑胜醴浆。
忆晨曦隐绰,老翁撒网,暮霞归室,新妇烹芗。
巧手熬调,时机独到,地道清鲜最可尝。
欢声起,赞肥沱白玉,美誉飞扬。
注:苏轼体,新韵十唐。洪河为长江的雅称,肥沱为肥鱼的别名。宜昌是肥鱼的原产地,苏轼曾赞其风味胜过纯鲈。品尝肥鱼,感受宜昌的山水味。
2.沁园春·鲟龙鱼籽酱
碧水宜昌,鲟龙跃波,珠玉满淙。
看一帘幽梦,珍馐有限,满蝶鱼籽,风味无穷。
黑色黄金,酱香四溢,玉指烹调胜殿宫。
细尝品,似繁星点点,转瞬盘空。
佳肴自古难逢。得此物、方知韵最浓。
忆往昔岁月,千重叠浪,今朝时序,几度秋风。
鲟影悠悠,龙魂萦绕,滑溜些些徐诉衷。
今朝醉,共赏馨氤绕,乐在其中。
注:苏轼体,新韵十一庚。用鲟鱼卵制作的美味鱼子酱,被誉为“黑色软黄金”,年产量达100吨,销量占全球3成份额。
3.沁园春·夷陵黄牛肉
古道夷陵,翠岭延绵,黄牛飘香。
望牧园万顷,哞声绵密,绿波千里,牧曲悠扬。
肉质鲜滑,绝佳风味,徐缓风干亦可尝。
甫开袋,引大批食客,竞俯腰忙。
此馐天下无双。品一口、齿唇溢沁芳。
忆牧童遥指,鹰啼鸟语,巨犥远奔,草长莺翔。
炖炒烹煎,皆成美馔,盛宴盈桌千百觞。
兴犹盛,愿听卿吟语,见片犊香。
注:苏轼体,新韵十唐。夷陵牛是宜昌地方黄牛品种,其雪花牛肉已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肉质鲜美,不容错过。
4.沁园春·三游神仙鸡
峡口宜昌,美食飘香,最忆三游。
看天迟酒暖,风光易诱,皮酥肉嫩,香味难收。
古法烹调,匠心独运,四溢清芬满洞头。
尝一口,似云中仙媚,欲去还留。
诗词传颂千秋。引食客、纷纷名慕求。
想东坡赶考,调羹弄筷,放翁复品,泽竟天究。
唇齿留香,心存欢喜,邀友舒怀无欲休。
食神羡,共人间烟火,乐此悠悠。
注:苏轼体,新韵七尤。得名于北宋“三苏”,在夷陵三游古洞对酒吟诗后,将所食之鸡命名为“三游神仙鸡”。
5.沁园春·土家腊味合蒸
峡口风高,江畔霜重,腊味香浓。
望宜昌山野,烟熏火燎,传承古法,岁远光镛。
鱼跃龙潭,兽奔林莽,化作珍馐入甑中。
开蒸也,见气飘漫漫,满室融融。
合蒸滋感无穷。引饕餮、垂涎兴正蓬。
叹腊鱼酥软,质晶层靓,腊肠不腻,亦瘦还丰。
腊肉刀切,均匀片片,凤翅龙肝稍逊精。
何时再,品此家乡味,梦绕情通。
注:苏轼体,新韵十一庚。由腊香肠、腊五花肉、腊猪肝合蒸而成,是宜昌土家族地区传统美食,口感独特。
6.沁园春·远安土泥鳅火锅
嫘祖曾居,远安县中,美名传开。
看土泥鳅跃,锅中翻滚,山珍香逸,桌上盈台。
绿蒜红椒,姜丝葱段,热浪腾腾扑面来。
情难尽,是乡间野味,舌蕾徘徊。
火锅韵味悠哉。引无数、老饕竞乐怀。
忆沮河灯火,晶眸晚照,水中神草,纤手轻摘。
挚友围炉,欢声笑语,渐有氤氲如告白。
今陶醉,在梓桑风景,梦里难裁。
注:苏轼体,新韵四开。远安土泥鳅肉质鲜美,素有“水人参”之称,是远安地方特色菜之一。
7.沁园春·昭君眉豆煲
翠叶轻摇,豆影婆娑,昭君映霞。
望厨房烟起,人间漫漫,勺中汤落,倩影葭葭。
慢火轻摇,温情脉脉,味美汤浓胜贡茶。
细思虑,此中真意趣,岂在繁华。
佳肴传颂千家。道落雁、娉婷无际涯。
忆往昔塞外,鸿孤影瘦,今朝煲里,屡赞频夸。
岁月悠悠,谊深意重,一碗浓汤暖睦家。
且心畅,共品文雅菜,笑语喧哗。
注:苏轼体,新韵一麻。落雁代指昭君。昭君眉豆为兴山县高山特有蔬菜,口感上佳,是煲汤美味佳品,享有“豆中之王”美称。
8.沁园春·屈乡粽橙之恋
屈子遗风,粽香飘逸,橙汁盈波。
看龙舟似剑,速疾莫测,块胶如玉,味美难说。
竹叶轻摇,彩丝缠绕,千古风情入梦多。
情难尽,是乡俗浓郁,爱恋如昨。
餐桌陈品微酌。橙与粽、共弹恋曲歌。
忆当年故事,忠魂不灭,今朝美味,欣意绵和。
鱼冻莹莹,粽籺软软,痴眷深深似汨河。
心陶醉,愿此番长驻,永不消磨。
注:苏轼体,新韵二波。粽籺为粽子的代称。结合粽子和鱼冻的美食,表达故乡人民对屈原的深深眷恋之情。
9.沁园春·金汤魔芋米
金盏盈光,玉粒盈盘,魔芋米鲜。
看浓汤潋滟,彷如彩练,鲜汁满溢,胜却瑶筵。
软糯滑舌,醇香满齿,一缕清芳入梦间。
心陶醉,凭此肴绝妙,亦似神仙。
厨间妙手频煎。巧搭配、食材韵味添。
更番茄红亮,缤纷色彩,青椒翠色,惹眼无边。
营养丰盈,健康理念,食客争相匙动前。
欢声起,但悠游频换,美味难言。
注:苏轼体,新韵八寒。魔芋在宜昌种植有2000多年历史,魔芋米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低热量且健康。
10.沁园春·天麻养生汤
翠影摇风,天麻隐露,养性藏皋。
选珍材数种,物沉锅底,佐醯几样,气绕云霄。
火候微调,清汤渐润,一碗琼浆胜液瑶。
倾心煮,愿康宁永驻,乐享陶陶。
摄生之道深标。品此膳、方觉万虑消。
看浮沉药料,调疗未病,人生百态,胜却甘醪。
滋补真元,调和精气,赤箭功能见自昭。
食香里,悟长生隐秘,不过三瓢。
注:苏轼体,新韵六豪。赤箭为天麻的别称,治未病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提出的理念。天麻原产于长江三峡,具有很高药用价值,可与其他食材一起炖汤,是宜昌“十大药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