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别爱得太迟(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奖】别爱得太迟(散文)


作者:冬阳先生 秀才,2261.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39发表时间:2024-12-24 14:38:13
摘要:小时候渴望长大,长大后便能逃出父亲严厉的管教和母亲的唠叨,做自己喜欢的事。却从没想过我们在长大,父母在变老。直到某一个瞬间,看到父亲伛偻着背,看到母亲额头的沟壑,才明白岁月虽无情却早就留下痕迹,只是我们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罢了。直到父母挥手向我们告别,才幡然醒悟“我们一直口口声声说爱他们,却爱得太迟。” 

晨读时,读到一篇散文《客厅里的幸福树》看似是写幸福树,实则是作者借用幸福树这一物象,寄托对父亲深深的哀思。父亲突然查出病来,作者便在医院陪床,因母亲也生病住院,幸福树因无人照料枯死了,不久后父亲也紧跟而去。作者语言看似平静,却极具穿透力,直抵人心。
   文章里的幸福树从粗壮高大到衰败死亡,父亲从身体健康到因病离世,不禁让人感慨世事无常。从作者对陪护的细节描述,我体会到了藏于平淡里的幸福。当看到他为父亲准备后事,把父亲拉回家,放在门板上,五六分钟后,父亲便没了呼吸。这一刻,我不禁潸然泪下。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承认读这篇文没忍住。看到作者说为父亲做的很多事都是第一次。“第一次给父亲刮胡须,第一次给父亲剪指甲,第一次给父亲倒便盆……这几十年来的太多的第一次,都发生在陪护父亲的这段时间。”包括后来的做饭、洗脚、擦身体。我不禁扪心自问这些是不是我还没开始的“第一次”。文中诸多细节引起我的共鸣,因为昨晚父亲身体不舒服,当看到村医把针头全都扎进父亲身体,我的心骤然收紧,表情扭曲直至针头被拔出。在与父亲相识近四十年里我第一次为父亲拽下秋裤,看着父亲枯瘦的脚踝,我知道父亲老了。
   昨天傍晚时分,熟悉的手机铃声响起,是父亲打来的,接通后,电话那头传来虚弱的声音。
   “我身体不大舒服,肚子老有饱胀感,下午没去做工。晚上你捎点馒头回来,家里一个馒头也没有了,一会儿好做饭。”
   我心头一惊,连忙询问:“你吃药了吗?家里还有药吗?”
   父亲的习惯至今没改,哪怕身体再难受,也不愿麻烦我,在电话那头说着:“没事,没事,挂了吧,挂了吧!”我话还没说完,手机里便传来“嘟嘟嘟”的声响。
   我不放心,又回拨回去,得到的答案依旧是模糊的。我很担心也很生气,担心是因为以父亲的脾气,身体难受不到一定程度,是不会打我电话的。生气是因为他即便打来电话也不会说太多,怕我会撇下生意带他去医院。
   我跟妻子说出我的担忧,商量明天带父亲去医院查一下,便又拨通母亲的电话。询问家里是否还有药?父亲现在怎么样?电话那头母亲一声声地询问父亲,得到的答复依旧是“没事,没事,就是嗓子咳嗽,感冒了吃点儿药就行。”母亲安慰我“不用太着急,刚量了体温,有点发烧,肚子胀也可能跟发烧有关系。”听到这里我便挂断电话,关了店门,往家赶去。
   还没进屋,便听到父亲的咳嗽声。我加快脚步走进屋里,卧室床上只露着父亲满头的白发,他蜷缩在被窝里,看着被子不算高的隆起,我知道父亲又瘦了。待他咳嗽停止,我连忙询问,他现在怎么样了?他的回答依旧如复制一般。从他断断续续里解释里,我才知道,他中午就是因为难受提前从工地回家,中午饭也没吃,就这样躺在床上硬捱到现在。父亲的这一行为,令我有些恼火,便提出赶紧带他去看看。
   母亲在旁边连忙解释道:“我看他还是感冒了,体温38度5,能不难受吗?没事,已经给华(村医)打过电话了,他在西面小区看病,一会儿就回来,到时给他打个小针。都这样了,你爸还不让我给人家打电话呢!说是大晚上的,不愿麻烦人家跑一趟,明天自己去打针。”听完母亲的解释,看着父亲的执拗,我也只好等待村医到来。
   半个多小时后,院子里传来急促的狗吠声。待村医刚走进屋,父亲费力地翻过身来,强颜欢笑的对村医说道。
   “哎呦!爷们儿你可来了,难受死我了。”村医一边放下医药箱,一边对父亲打趣道“呀!你咋躺下了?你不是个铁人吗?不是我说你,都多大年龄了还逞强。这么大年龄了,骑着车子转着玩玩不香吗?你看咱村儿人家谁谁谁,每天都是骑着车子去广场看看唱戏的,溜达着玩。”
   父亲看到了希望,说话比刚才也有了些气力。边咳嗽着说道“唉!你想让我去溜达着玩,那太难了,我是玩不来,我就觉得人活着就得干活,只有干着活心里才踏实。”
   妻子看到村医已开始配针,便焦急地对父亲喊道。
   “爸,你快点儿说一下你什么情况?除了感冒症状,还有其他什么症状,你不说你肚子胀吗?好让人家对症配药。”
   村医抢话道:“没事,就是感冒,我刚给你们邻居家打完针。因为发烧,不想吃东西,肚子会有饱胀感。”听他说完,我心里稍显平静。我之所以这么担心,是因为前几日,母亲刚说了她工友家里有人得了不治之症,一开始都是从厌食开始的,让我难免心有余悸。当听到村医说完,我悬着的心便放了下来。
   村医一边和父亲说着话,一边把配好的针剂吸入注射器,推出空气便走向父亲。
   “唉,不是我说你,你呀就是干活的命!”
   父亲掀开被褥,把裤子拽下露出臀部,村医一边说着话,一手拿着棉棒涂抹几下,随即便把长长的针头扎入父亲的身体。我心头骤然一紧,仿佛那长长的针头是扎进了我的身体里。嘴不受控制地撇开,吸了一口凉气,脸上肌肉也变得扭曲。旁边的女儿,望向床上的爷爷,做出的动作竟与我如复制一般。妻子也望向床上,或许是平时她不怎么怵针,神情比我平静很多,并劝我说“你害怕还看,不会背过脸去。”
   我和女儿的表情就这样保持着,直到村医把针头猛得从父亲身体里拔出来。父亲缓了一会儿,才慢慢地翻过身来,重新躺下。由于村医家又来了新病号,聊了十几分钟,他便急匆匆走了。
   打过针后,我们便开始等着药效起作用。
   不一会儿,父亲掀开被子,说是热得受不了。母亲便劝他说,这是药在起作用,让他赶快盖上,发发汗或许就好了。他还是起来脱去了毛裤。
   我与母亲在外间聊天,突然听到父亲小声对女儿说着什么,而女儿则大声叫了我。我连忙推开门,发现父亲又把被子掀掉了,说热得难受。几经劝说,他执意要脱掉秋裤。
   我只好抓住他的裤边,用力帮他把秋裤拽下来。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确是我在与父亲相处近四十年里第一次做。看着父亲干巴巴的脚上突出的脚筋和血管以及枯瘦的脚踝,心里竟泛起一丝伤感。这一刻,我知道父亲老了。
   我赶紧为他盖上被褥,他还说热。我又把水褥子的温度调低。妻子走进来,把父亲身上两层被子掀起一层,这会儿他才慢慢老实一些。或许药效起了作用,比刚才要好了很多,他坐起来喝了一碗玉米粥,随后又蜷缩在被窝里。
   我坐在马扎上,平视过去,只能看到父亲花白的头发,以及因长时间在户外工作,被紫外线伤到黝黑且长着老年斑的侧脸。我又看向站在床边的母亲,灯光里,母亲愈发矮小了。脸上的皱纹在灯光的照射里,像一条条折叠的暗影,让我心底泛起阵阵感慨。
   小时候渴望长大,长大后便能逃出父亲严厉的管教和母亲的唠叨,做自己喜欢的事。却从没想过我们在长大,父母在变老。直到某一个瞬间,看到父亲伛偻着背,看到母亲额头的沟壑,才明白岁月虽无情却早就留下痕迹,只是我们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罢了。直到父母挥手向我们告别,才幡然醒悟“我们一直口口声声说爱他们,却爱的太迟。”
   古人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都能读懂这段诗句,但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里,父母的陪伴总是那么自然,自然到我们以为它是永恒的,自然到同行之路在慢慢缩短我们却傻傻地还不自知。在我们周围经常出现老人突然离世的案例,无不在提醒我们要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每时每刻,每分每秒。因为在未来的某一天,当父母向我们挥别,这每分每秒上的每一个字,甚至于每一个表情,都令人无比思念与泪目。
   看着已睡着的父亲,我想去询问他好些没有,但又不想吵醒他,便走到床边俯下身子慢慢靠近他。当听到父亲均匀的呼吸声,心里生出前所未有的舒坦。母亲想是看出了我的意思,没有说话,只是会心一笑。

共 30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生活的长河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纽带总是那样深沉而又细腻,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瞬间,却在不经意间触动着我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亲情的珍贵以及时光的无情。感谢赐稿晓荷这篇满含深情、真挚动人的佳作,它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每个人与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引发我们对亲情、对尽孝的深深思考。文章开篇通过阅读一篇散文所引发的感触切入主题,借文中作者陪伴父亲的诸多 “第一次” 以及父亲离世的悲伤故事,营造出一种对亲情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氛围,巧妙地引起了读者的情感共鸣,也为后文叙述自己与父亲的经历做了铺垫,让我们带着那份触动和对亲情的珍视之心,跟随作者走进他的生活场景。接着,详细描述了父亲身体不舒服打来电话后,自己一系列的担忧、焦急以及回家后的所见所闻。从父亲电话里不愿多麻烦自己的寥寥数语,到回家后看到父亲蜷缩在被窝里的瘦弱模样,再到村医来打针时的种种细节,如父亲的逞强、村医的打趣、自己和女儿看到打针时揪心的反应等,每一个情节都刻画得细致入微,仿佛将那充满生活气息又饱含担忧牵挂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作者对父亲病情的紧张以及父子之间深厚又内敛的情感。帮父亲拽下秋裤这一细节更是充满了情感张力,在与父亲相处近四十年里的这个 “第一次”,看着父亲枯瘦的脚踝,作者内心泛起的伤感让我们也不禁为之动容,这一瞬间,父亲老去的现实如此清晰而沉重地摆在眼前,凸显出时光在父母身上留下的痕迹,也让我们联想到自己与父母相处时那些未曾留意却饱含岁月变迁的时刻,进一步强化了亲情在岁月中的深沉与珍贵。而后,对父母在灯光下越发衰老模样的描写,如母亲愈发矮小、脸上皱纹如折叠的暗影等,通过这些细腻的笔触,将父母老去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引发了作者对成长与时光的感慨,小时候渴望逃离父母管束,却不曾想长大后父母在悄然变老,而我们往往忙于生计忽略了这些变化,直到某个瞬间才惊觉岁月的无情,这种情感上的落差和醒悟,充满了无奈与自责,让每一个读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同身受地体会到那份对亲情的疏忽与愧疚。结尾处引用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的古训,点明主旨,升华情感,强调珍惜与父母相处时光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看着睡着的父亲,作者那既想关心又怕吵醒父亲的小心翼翼,以及母亲会心的一笑,画面温馨又饱含深情,让我们在这份平凡而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深刻领悟到亲情的弥足珍贵,唤起内心深处对父母的感恩与珍惜之情,也促使我们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真正珍惜了与父母相伴的每一刻。这篇作品以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巧妙地将阅读感悟、生活琐事、亲情细节以及对时光和亲情的思考融合在一起,行文流畅自然,情感表达细腻且富有层次,极具感染力,能让读者沉浸在那充满生活烟火气与浓浓亲情的氛围中,引发强烈的共鸣,仿佛亲身经历了这些饱含爱与牵挂的瞬间,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亲情时光。【编辑:汪震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2-24 14:39:10
  这篇文章恰似一首饱含深情的亲情之歌,用质朴且细腻的文字,奏响了从阅读触动到生活陪伴、从父亲生病到亲情感悟、从父母衰老到珍惜时光的动人旋律。对生活细节、人物情感变化以及思想感悟的描写细致入微,情感真挚淳朴,读来如临其境,仿佛能触摸到那份亲情在岁月中沉淀的深厚情感,是一篇触动心灵的佳作。
回复1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2-24 15:37:48
  感谢汪老师辛苦编发与出色的精评,为小文增光添彩。敬茶三杯,遥问安好。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2-24 14:39:40
  这篇文章行文流畅自然,情感表达细腻且富有层次。作者巧妙地以父亲生病这一事件为线索,串联起阅读散文的共鸣、照顾父亲的过程、对父母衰老的感慨以及对珍惜亲情时光的深刻思考等诸多内容,全方位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的亲情温度、时光流逝下的父母变化以及亲情背后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极具感染力,能让读者深切体会到平凡生活背后承载的不平凡亲情与珍贵情感,引发强烈的共鸣。
回复2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2-24 15:45:28
  再谢汪老师留评鼓励。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却忘了世事无常,生活中的许多美好时光和重要的人,可能在我们不经意间就错过了,留下的尽是悔意。珍惜当下比向往未来更有价值。
3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4-12-24 16:25:15
  一口气拜读完冬阳老师佳作,我眼里不由自主寖满了泪花,是啊我们虽为人父为人母了,可是为我们的父母做的许多事才是第一次,每天忙于自己的生活,总以为来日方长,谁知道世事无常,多陪伴父母,多为他们做些事,这是我们做儿女无愧的事情。
   极度好文,提醒我们好好爱父母。点赞。
回复3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2-25 09:33:01
  感谢付老师抬爱读拙与精美留评。敬茶远握,问候冬安。父母平安健康,便是我们儿女最大的福气。
4 楼        文友:范明秀        2024-12-24 21:20:24
  人生的幸福不算是大富大贵,而是有亲人的陪伴,父母的健康。儿女的懂事和感恩,才是最大的心安和幸福。每次拜读冬阳老师的文章我心里满是感动和羡慕。感动冬阳老师是个懂孝敬知道感恩的人,羡慕老师人到中年有父母陪伴。很多文章都是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常,冬阳老师在细微处见深情,这也许就是亲情的力量。遥祝冬安!
回复4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2-26 09:09:54
  感谢范老师抬爱读拙与精美留评。送花敬茶。老师所言极是,人生的幸福不是你拥有多大的财富,也不是你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而是你能随时随地享受到家人的陪伴与爱。
5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4-12-24 21:39:10
  拜读老师佳作,问候晚安。
回复5 楼        文友:冬阳先生        2024-12-26 10:27:37
  感谢十月老师到访留评,敬茶远握,问候冬安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