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冬至(散文)

精品 【晓荷·奖】冬至(散文)


作者:农言 举人,3328.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0发表时间:2024-12-24 14:53:02

一年一度的冬至,从小河的冰上,霜白的田野上;从萧瑟的芦苇间,嶙峋的枝柯上姗姗而来。梅蕊散发灶台上的郁香;菊花绽放故人的笑脸;琼英雪藏丰田的瑞景。
   “大冬大似年,家家忙过年。老师不放假,学生不把钱。”这是我小时候每年到冬至说的一句童谣。为什么过去大人们教我们将“冬至”说成“大冬”呢?现在想来,这大概是从古代民间“冬至大如年”的讲法中得来的吧,如果是,这“大”又从何说起?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这个节气是聪慧的古人,用土圭测出来的阴衰阳升的转折点。早在汉代,就被定为“四时八节”之一的重要节日,并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由此看来,年代最久的就是最大的了。古人还认为:冬至是阴极阳生之候,寒盛春伏之序,是万物更新的重要时刻,庄稼要施腊肥,保根防冻,毕竟粮食是人生吃饭之大事呀。冬至,又是数九的第一天,从此天气将愈发寒冷,但,太阳慢慢南移,影子由短变长之形,冰封的大地里,阳气也有回升之势。这一形一势在于:夜渐短,昼渐长,正所谓长而大嘛!还有,冬至这一天,若有在外工作的家人都要赶回来聚餐。祭祖先以追远,祀上苍以祈祥,乃是人们心中的一件大事,这姑且也算是一个大的理由吧。我是这么瞎想的。
   据史料记载,唐代有规定,冬至休假七日。其间,皇帝会在大明宫含元殿赐宴众臣,朝野之间也流行冬至聚。现代的人也有习俗,即南方食汤圆以盼团圆;北方包水饺以纳安康。
   我们属于南方人,冬至前两天,妻子就开始筹备包汤圆的食材了。包汤圆在南方有好多种馅,比如:有青菜或野菜的、萝卜丝的,还有豆沙的、芝麻的、荤油的等,我们家每年冬至包的是菜圆子。因为冬天经霜打过的矮棵青菜,绿油油的最好吃,清爽可口,可谓是冬季赛鲜肉的上等素菜。
   冬至头一天,妻子提着菜篮子,到她那精心营造的小菜园子里,拔了一篮子整棵菜。又吩咐我去打二斤猪肉,一袋干香菇,几块香干。并指定我要打猪前夹肉,妻讲究的是猪前夹瘦肉多,且嫩而香。
   吃过午饭,妻就开始忙碌起来。先将青菜去根,洗净,切碎,又将青菜汁挤掉。接着,将事先摊好的一块鸡蛋皮,还有香菇、香干和生姜切成细丁子。然后,把肉丝放进锅里,撒点生姜末,浇点料酒,炒熟。再把青菜和那些配料一并倒进锅里,加盐和味精,翻煸片刻即可。热乎乎的,集多种营养食材于一体的馅,食之,当养精蓄锐,增强人体的抗寒力。
   粉面是乡下种田的亲戚送的,说是大雪节令时,机磨的纯糯米粉面,清香扑鼻。妻从袋子里搲了两碗放进盆子内,约有一斤,用开水搅拌好,包馅。妻一共包了二十只拳头般的大圆子。我说:“咋包这么多呀?”妻说:“给你九十岁的岳母带包的,大冬应是孝敬老人的节点。”我问:“还有多余的馅咋办?”妻说:“明儿,买饺皮子回来,包饺子吃呗!”这倒是将南北习俗合为一体了。妻边说边用保鲜袋给岳母装了八只,叫我送过去,可以让她吃几顿。
   冬至这天早晨,妻下了八只汤圆在锅里,一人两只。吃时,碗里倒了酱油,又放了蒜叶、麻油、胡椒粉佐料,咬一口,满嘴香。边吃边聊,我问妻:“你知道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吗?”她说:“大概是古代的一位什么圣医想出来的吧,具体记不清了。”我说:“这源于东汉时期,一位医圣叫张仲景,发现很多百姓的耳朵,在寒冷的冬天被冻烂了。于是,就发明了一种‘驱寒矫耳汤’,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物煮熟后,再用面皮包成耳朵状,分给百姓食用。吃了之后,耳朵果然被治好了。由此,人们便在冬至这天吃饺子。延续至今,便成了习俗。”我说的声音很大,是有意讲给旁边孙女听的,让她多了解古典文化。其实,我们现代人吃的汤圆里,虽然没参什么药物,但,其馅营养丰富,在这数九寒冬里就是上好的防冻大补丸呀!
   想我简朴的童年,普通的食物也有好吃的味道,匮乏的日子里也能有丰满的快乐。冬至日,早上吃过母亲包的菜圆子,身上热乎乎的就到外面玩。跟庄上的一群小伙伴玩“斗鸡”。即双手捧起左腿,右腿蹦跳着前冲,用胳肢头攻击对方,斗得人仰马翻,斗出了喜乐的气氛。到小河里滑冰,用碎瓦片在冰上打呲溜,一滑一抛,口吸的是一股寒气,鼻呼的是两道热气,小手和耳朵冻得的通红,也不怕冷。上学了,课间休息,学生聚在一起,拍香烟纸,跳格子,跳绳等。放学了回家,放下书包,就门前地上打“打老牛”(即打陀螺)玩。一条鞭子绕着陀螺,朝地上顺势一放便旋转起来,然后,啪啪不停地抽打。旋转的童年,只要有吃饱肚子的食物,丰满的快乐便是驱散寒冷的动力。
   妻收完碗筷,又开始忙午饭了。当庖厨里的锅碗瓢盆不再交响时,中午的一桌饭菜就做好了。有鱼有肉,有炒菜有烧菜,就如过年一般丰盛。妻是信“基督教”的,父母在的时候我是信佛。现在,父母不在了,堂屋里的条桌上,香炉及蜡烛台都撤了。但我也没有随妻信基督教,倒成了个无宗教信仰者。也罢,父母就是我心中崇拜的慈佛。每逢冬至祭祀节日,不忘给父母盛一碗饭,饭碗里挟上几样菜,两双筷子,放在堂屋的条桌上。面朝墙上父母的遗像,心里默默地说:敬请父母用餐,趁热吃了,身子就暖和了,您们在那边要保重身体,儿甚是想念您们。
   父母在世时,祭祀是件很庄严的事。中午,八仙桌上至少有八样菜。用小碗将米饭盛好后,再反倒进另一个碗里,成半圆型。八碗米饭,八双筷子摆好。然后,点香燃烛,堂屋里亮堂堂的,香气缭绕,迎接各位祖宗到来。祖母如是主持人,说:请太爷爷,太奶奶,及各位祖宗入座,用餐!先是父亲对桌子合掌躬身作揖,接着我们兄妹弟三人依次作揖,祖母在旁边一一介绍。然后,我蹲在大门旯旮的小盆旁,烧钱化纸,脸熏得通红。祖母倒了一碗茶水放在桌上,转身面对火焰腾腾的盆子说:这是大孙子代表全家给送钱了,请各祖宗收到钱后,保佑孙儿们无疾无灾,保佑全家和气康宁!纸灰随着火苗飘飞起来。祖母说是祖宗拿钱走了。祭祀完毕,把桌上的八碗米饭又重新倒入锅里,又将那碗茶水在每个菜上浇了一点,一家人才一起吃饭。
   冬至,也是调养田地的时候。父母吃过午饭,给麦田施基肥或撒尿素,增加营养。然后,清理墒沟,确保春天的雨水畅通。数九之寒天,若有几场大雪覆盖冻死害虫,那便是更好的事——蛰伏的麦苗,吮吸着营养素,厚积薄发,来年必有好收成!
   岁月悠悠,爷爷奶奶、父母都不在了。如今,生活条件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大冬的过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然,无论是往昔的,还是现在的,不变的是人间亲情和思念,如冬阳一般温暖。
   节序焕初的冬至,是时来运转之机,万象更新之枢。站在太阳启新的冬至早晨,眺望缕缕祥光,且待阳春布德……

共 26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岁月的长河中,冬至这一节气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的人间烟火气以及满满的亲情思念,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串联起往昔与今朝的生活画卷,散发着独特而温暖的光芒。感谢赐稿晓荷这篇满含深情、内容丰富的佳作,引领我们走进冬至的诸多故事里,去感受它在不同时期、不同层面所蕴含的意义与美好。文章开篇以富有诗意的笔触描绘冬至的来临,从自然景象中展现出其独特的时节韵味,随后引出小时候的冬至童谣,巧妙地抛出 “大冬” 说法的疑问,进而深入探究冬至被称为 “大” 的缘由。从节气的历史渊源,它作为古人测出的阴阳转折点、“四时八节” 之一且在唐宋达到鼎盛,到其在时节交替中的重要意义,如庄稼养护、阳气回升、昼渐长等,再到冬至团聚、祭祀祈祥等人文传统,条理清晰地为我们展现了冬至深厚的文化内涵,让我们仿佛穿越时光,看到这一古老节日在岁月中承载的分量以及人们对它的重视,也体现出中华民族对传统节气文化的传承与敬畏。接着,详细描述了南方冬至包汤圆的家庭习俗,从妻子精心筹备食材、制作馅料的过程,到包汤圆、送汤圆给岳母等细节,充满了生活气息,展现出家庭生活中的温馨与关爱,也体现了冬至作为传承孝道、凝聚亲情节点的意义。其间穿插对冬至吃饺子习俗由来的讲述,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更是将传统文化知识传递给了下一代,凸显出传统习俗在代际间延续的重要性,让我们看到在日常饮食习俗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故事与人文关怀。回忆童年冬至时光的部分,那充满童趣的 “斗鸡”、滑冰、拍香烟纸、打陀螺等游戏场景,生动地勾勒出往昔冬至里孩子们简单又快乐的生活,即便物质匮乏,却依然能从这些质朴的活动中收获满满的欢乐,这种对童年的怀念之情真挚而纯粹,让我们感同身受,也不禁回忆起自己儿时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同时与现在的生活形成对比,更显岁月变迁下生活的变化。关于冬至祭祀的描述,则庄重肃穆,无论是过去父母在世时严格的祭祀仪式,还是如今对已逝父母的缅怀追思,都体现出祭祀这一传统活动中蕴含的对祖先、对亲人深深的敬重与思念之情,它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更是家族传承与亲情延续的重要纽带,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传统节日里,亲情与思念始终是不变的主题,贯穿古今,温暖着每一代人的心。结尾处提到冬至调养田地以及对来年丰收的期盼,展现出冬至在农事方面的重要性,体现了人们顺应时节、辛勤劳作、期盼美好生活的质朴愿望。而最后对冬至是 “时来运转之机,万象更新之枢” 的感慨,站在冬至早晨眺望祥光、期待阳春的表达,既呼应了前文冬至蕴含的希望与新生之意,又将文章的情感与意境升华,让我们感受到冬至不仅是一个节气、一个节日,更是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与向往,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这篇作品以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巧妙地将冬至的文化渊源、民俗习惯、童年趣事、祭祀追思以及农事活动等诸多内容融合在一起,行文流畅自然,情感表达细腻且富有层次,极具感染力,能让读者沉浸在那充满传统韵味与生活气息的冬至氛围中,引发强烈的共鸣,仿佛亲身经历了这些或欢乐、或庄重、或温馨的冬至瞬间,更加珍视冬至所蕴含的人间亲情与美好期盼。【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25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2-24 14:54:11
  这篇文章恰似一首饱含深情的冬至叙事长诗,用质朴且细腻的文字,奏响了从冬至文化探究到家庭习俗传承、从童年欢乐回忆到祭祀追思缅怀、从农事劳作期盼到美好憧憬展望的动人旋律。对冬至各方面细节、人物情感变化以及生活感悟的描写细致入微,情感真挚淳朴,读来如临其境,仿佛能触摸到那冬至时节里蕴含的深厚情感与生活力量,是一篇触动心灵的佳作。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2-24 14:54:45
  《冬至》行文流畅自然,情感表达细腻且富有层次。作者巧妙地以冬至这一特殊时节为线索,串联起节气文化、民俗活动、童年趣事、祭祀传统以及对生活的期许等诸多内容,全方位展现了冬至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丰富的生活内涵以及对人们心灵的滋养与慰藉,极具感染力,能让读者深切体会到平凡节气背后承载的不平凡故事与深刻情感,引发强烈的共鸣。
3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4-12-24 16:50:49
  欣赏老师佳作,一个冬至引出这么多乡俗和故事,亲切、感人。
静心读书,安心写字。
4 楼        文友:何叶        2024-12-25 18:51:24
  恭喜精品!加油!
何叶
5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12-28 10:11:34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