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两只叫“盼盼”的忠犬与我家十五年的生死情缘(散文)
两只叫“盼盼”的忠犬与我家十五年的生死情缘
1994年9月,我家开始与狗结缘,到现在已经持续三十年了,先后有四只可爱的小狗由于各种机缘的巧合来到我家,与我们朝夕相伴,成为我家不可或缺的成员。虽然它们品种不同,性格各异,但禀赋是一样的,那就是忠诚,率真、可爱。我家与这四只狗的结缘都不是我们刻意为之的,而是在不同的机缘下,它们仿佛神助一样地带着某种使命来到我家与我们一同生活,同时也都以不同的方式离开,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欢乐与悲伤,演绎出了一个个刻骨铭心的情感故事,以至于时常令我和老伴阿香念叨不已和长吁短叹。本文仅仅讲一下前两个都叫“盼盼”的忠犬在我家前后长达十五年的故事。
一
1994年的春节前,岳父突然被查出罹患晚期胃癌,家里人都很着急。远在苏州的二女儿,孩子们叫她“二姨”,立即赶了过来,与大家一起商量如何给爸爸治病。期间“二姨”询问爸爸有啥想法,老人家说想她家的小狗。因为此前,为了帮助“二姨”家管理公司,岳父曾跟她们一同生活了较长时间,跟她家的小狗感情很深。“二姨”没有办法,就到本市郊区的狗市上,花了三百元钱买了这只刚满月的雄性京吧犬。到家后,就给这只狗取名为“盼盼”,寓意是盼望老人家能够好起来。从此,这只狗就围绕在老人身边,朝夕相伴。
9月,岳父还是不幸离世了。料理完老人的后事后,如何处理这只狗,大家都觉得为难了。因为各家都有各自的困难,不便收留它,但是它毕竟是老人家留下的一个念想啊,又不好随便送人。“盼盼”安静地趴在岳母的怀里,看着大家都一脸严肃的样子,似乎也感受到了在研究与它有关的事情,所以就带着惶恐不安的眼神看着每个人,不论是谁在说话,它都全神贯注地听着,估计它此时的内心一定是极其忐忑与哀伤的。
最后,“二姨”建议,还是让大姐养着吧,因为大姐的生活能力最强,最有爱心,她养着我们最放心。出于对爸爸的怀念,阿香就勉强答应了。这样,“盼盼”就来到我家,开始与我们一起生活了。
当时,我家女儿正在读小学二年级,见家里来了一只小狗就非常高兴,“盼盼”见到她也很兴奋,立即就跳到怀里,跟她贴脸了。看到她俩如此亲密,我跟阿香也很高兴。
只要是女儿在家,她俩就腻在一起。吃饭的时候,“盼盼”有时蹲在姐姐的脚下,有时坐在姐姐的怀里。姐姐每次都挑“盼盼”爱吃的东西喂给它,“盼盼”也是每吃一口都会快速地摇着尾巴表示感谢。
在姐姐写作业时,“盼盼”就趴在书桌上看着,姐姐不时地用铅笔拨弄它柔软的小耳朵,它怕痒,就快速地摇头。姐姐在写字时,笔帽上的彩色小人头一动一动的,撩拨得“盼盼”好奇地用爪子去抓,姐姐拍拍它脑门儿,轻声地对它说:“不要乱动哦。”“盼盼”就老实地趴在那儿不动了。
特别是每天下午接近女儿放学快到家的时间时,“盼盼”早早就趴在门口等着姐姐回来。“盼盼”的耳朵异常灵敏,女儿距离到家还有一段路时,它就开始兴奋了,每次我都是根据它兴奋的程度来判断女儿是否马上就进屋了。女儿一开门进屋,它就立即叫着扑上前去亲热。
晚上睡觉时,“盼盼”先是陪姐姐睡,待姐姐睡着后,不知何时,它又来到我们的房间,跳上床,睡在脚下。有时我睡到半夜,感觉脚下好像有东西压着,知道这是“盼盼”又来了,就把腿收回来,不打扰它。
“盼盼”很会讨人喜欢,会看眼色行事。女儿在家里有时心情不好,不知道因为啥就哭了。阿香说:“盼盼,姐姐不高兴了,快去哄哄。”它立即就爬到女儿怀里,又舔嘴,又舔脸,直到把姐姐哄乐了为止。
“盼盼”的性格很温顺,从不发脾气咬人,有时我们把它惹急了,它也是在发出“呜呜”的警告声后,用嘴含一下我们的手,再就是颤抖着牙齿,轻轻地咬一下,点到为止。来了生人,先是叫几声,我们一制止,它立马就安静了,躲到一边看着。
外出遛它的时候,它总是跑到我们的前面,待有段距离时,肯定要停下来回头看看我们,等我们跟上来后,它才又接着跑。遇到别的狗时,它虽然很高兴跟同伴一起玩耍,但绝不离开我们的视线,发现看不到我们了就立即往回跑,所以,那个年代,遛狗大都是不牵绳的,而我家的“盼盼”从来没有因为这个让我们更多地操心。
时间过得很快,在“盼盼”的陪伴下,女儿很快就小学毕业,上初中,考高中了。读高中时,女儿是住在学校附近的,阿香陪着她。家里就剩下我跟“盼盼”了,除了早晚外出遛它一会儿,为它准备吃的、喝的以外,我每天工作很忙,白天就把它自己扔在家里,“盼盼”的孤寂是可想而知的。一家人,只有在周末的时候才能勉强团聚一次,而这时才是“盼盼”最开心的时候。
到了周日晚上,阿香带着女儿返校的时候,能看出来,“盼盼”的情绪极其压抑,一副满脸愁容的样子。她俩走后,“盼盼”就在前厅独自地趴着,从未像以往那样半夜时跳到我的床上,睡在我的脚下。当然也再也没有趴在门口等待谁的动作了。它凄凉的晚年就此开始了。我感觉,随着女儿离开家读高中后,“盼盼”的身体状况下降很快,每天都是没精打采的,吃的也越来越少,大多数时间都是趴在那里昏昏欲睡的样子。
2005年上半年,我们发现,“盼盼”的左后腿靠近屁股的地方长了一个瘤子。我和阿香带它到宠物医院看医生,医生说需要手术,我俩同意手术。“盼盼”很配合,扎针的时候,一动不动,手术醒来后它也很老实。在家里,阿香给它换药时,它也很乖,尽管是疼的,但它从未抗拒过,甚至都没有叫过一声。
2005年8月,女儿考上了南方的一所医学院,就像一只羽翼丰满了的小鸟,飞向了远方。这时,老巢里仅剩下我和阿香与“盼盼”,过起了“我们仨”的日子。但是好景不长,记得是在2006年5月的时候,“盼盼”开始焦躁起来,每天早上外出遛回来后,它依然是烦躁不已,叫着还要出去,我一般是再陪它出去遛一次。这样持续了好多天。突然有一天早上,它遛完回家后,表现出了极其烦躁的样子,拼命地叫着还要出去。我先是打开门放它出去了,等我穿好鞋出去时,它已经没了踪影。我找了好一阵子,都没找到。接着,阿香又出去寻找,到上午十点多也没找到。考虑到“盼盼”已经是12岁的老狗了,在我家也已十多年,正常情况下是能够自己回来的。于是阿香就在家等着它,竖着耳朵听外面是否有狗叫。这样过去了好多天也没有任何的动静。后来听人说,许多动物有这样的习惯,他们知道自己的寿命要结束了,会自己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死掉,而不会死在家里。比如,大象、鹿等动物。看来,“盼盼”属于这种情况的可能是很大的。因为它是一只老狗,而且体型较小,被人偷走卖钱或吃掉的可能性很小,它也更不会找不到家,因为以往有好多次它自己回家的经历。
想到“盼盼”竟然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不禁使我们更加感到心酸。它与我们共同生活了长达12年,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地奉献给了我们家。正是因为有了它,我们家才更加充满了欢乐与温馨。特别是女儿,从上小学、读中学到考上大学,十多年的时间,都是在“盼盼”的陪伴下度过的,陪伴她的成长仿佛就是“盼盼”来我家的使命似的。尤其在理顺女儿情绪方面,“盼盼”的作用要大于我们做父母的说教。女儿没有遭遇到许多独生子女那样的孤独感,没有这方面的心理缺陷,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盼盼”让她树立了亲情意识,懂得了互相关爱、彼此谦让。可以说,在女儿“人之初”的养成中,包含了许多“盼盼”赋予的忍耐、率真和诚实的成分,而鲜有自私自利的劣根。想到这些,我和阿香的心里都对“盼盼”充满了感激。
万没想到,“盼盼”竟然会以这种决绝的方式与我们永别,这又使我们更加增强了对它的怀念。从它来到我家那天起,我们就没把它当做一条狗,而是当做自己的一个孩子来对待的。它给了我们幸福与温馨,我们给了它完整的一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幸运和幸福的,这要感谢上天给我们彼此之间创造的这种难得的生命机缘。
二
“盼盼”离开后,我们一家人长时间沉浸在回忆、思念和各种设想之中,“盼盼”那种快乐的影子总是萦绕在眼前,挥之不去。于是,阿香与我探讨今后还养不养狗了,我俩一致的态度是不能再养了,因为太揪心了。
但是,天不遂人愿。转过年后,也就是2007年夏季的一天上午,阿香正在洗衣服,就听到窗外邻居董婶儿在叫她。她走过去,董婶儿说:“你家窗底下有一只小狗在叫,好可怜啊。”阿香赶忙问:“在哪里呀?”董婶儿蹲下去,从我家的窗下拿出了一个小狗,递给了阿香,说:“你救救它吧,不然它就饿死了。”阿香接过来一看,这狗实在是太小了,还没有手掌大,浑身全是泥土,已经看不出毛的本来颜色了,浑身打着颤,声音低弱地叫着。一看这就是一个出生不久的小狗。她跟董婶儿说:“我不想再养狗了。盼盼走了我还没缓过劲呢。”董婶儿说:“先把它救活再说吧,这小狗多可怜啊。我家有好几条狗,不然我就拿家去了。”说到这,阿香就答应先救它了。她先是给小狗洗了热水澡,把身体洗干净,拿出干净的毛巾把它包裹起来,腾出一个鞋盒子放了进去。接着又拿出纯牛奶给它喝,这才发现,它还不会喝呢。于是阿香又找来一只医用注射器,一点一点地给小狗往嘴里注射牛奶,小狗喝了牛奶后就精神多了。我晚上下班回来看到有个小狗,也觉得挺好玩,仅用两个手指就把它拎起来了,正面一看,这小脸跟猴子差不多,奇丑无比,我就管它叫“小猴子”。经过阿香一个多月的精心侍弄,“小猴子”彻底脱胎换骨了,极其精神,身上的毛是黑白相间的,油光铮亮,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每天在屋里上串下跳的,从阿香的裤腿能直接爬到肩膀上。它很少在自己的窝里呆着,满屋子里到处乱串。我看不出小猴子是什么品种,就问对养狗很内行的人,人家说这是“蝴蝶犬”。养到这个程度,我跟阿香就商量该把它送出去了。先是我打算把它送到我单位在郊区的培训基地去,那里每天都有人值班,喂食照料没问题,阿香也同意。我送过去后没几天,阿香就说要过去看看,结果,小猴子一看到她,就爬到怀里不下来了。阿香心一软,就又把它抱回家了。这样,在家里又养了一些天。最后,感到还是不行,应该把它送出去。这次是送给她单位的一位同事。一天傍晚的时候,那人来领狗了,阿香把小猴子抱过来就给了人家,我把那人送出门外。过了一会儿,我发现阿香怎么哭了呢?我问,你怎么了?她说:“我不想把小猴子送人,我要养它。”我说:“那你就去再抱回来呗。”她哭着就去了。据说,那人刚到家,全家人正在逗狗玩呢,阿香就哭着进屋了,这下把人家搞蒙了,忙问,咋回事儿呀?阿香说,她实在舍不得这个狗,想抱回去。一看这情况,人家也没再说啥,就同意了。回到家后,阿香坚定地说:“这回谁也不给了,咱就养着了。”我说:“可以。但不能再变了。”她说:“不变了。”我说:“那就给它起个正式的名字吧。”她说:“就还叫“盼盼”吧。”就这样,我们就又成三口之家了。
有一天傍晚,我和阿香带着“盼盼”到附近的河堤公园遛弯,天快黑了,往回走时,它突然不见了。我俩怎么呼唤也没有反应,直到天彻底黑下来了,还是没有,接近9点时,我俩就回家了。这一宿也没睡好。第二天我上班了,等下班回到家时,发现“盼盼”在家呢。我问:“什么时候回来的?”阿香说:“上午十点多,我听到外面有狗叫,开开门一看是它。”阿香说:“浑身都是土啊,也不知道它怎么弄的。河堤公园到咱家要过两条主干道,来往的车特别多,它是怎么过来的呢?我给它洗了澡,又喂了吃的。看来实在是累了,吃完后就睡了,到下午才醒来。你看,现在又精神了。”我抱起它,问道:“你去哪儿了?”它瞪着大眼睛看着我,像是害羞的样子,舔了我几下。
这个“盼盼”还有个特别的爱好,就是喜欢花,我家窗台养了几盆花,在花开的时候,它常常把鼻子紧贴着花蕊去嗅花的香味,还一朵一朵地逐个去嗅,都嗅过了才满足地离开。
到了2008年的秋天,我跟阿香看好了一套房子就买了下来。开始装修后,就研究搬家的事了。有一天,我俩商量搬家的事情时,阿香说:“新房子是六楼,跟现在的一楼不一样,“盼盼”上下楼不方便怎么办呢?”我问她:“你啥想法?”她说:“要是有合适的还是送人吧。”我俩说着无心,“盼盼”像是听懂了,第二天就病了,又拉又吐。阿香为它调理了好几天才好转。当时我俩也没想到它偷着听懂了我们的对话。又过了几天,没事的时候,我俩又聊到这个话题,第二天一早,“盼盼”又病了,还是又吐又泄。阿香这才明白,原来是听懂我俩说的话又上火了。最后,阿香当着它的面坚定地说:“今后不管搬到哪儿都带着你。”从这以后,“盼盼”就再也没有毛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