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岁月】潍焦五十年蝶变之旅(散文)

编辑推荐 【金文·岁月】潍焦五十年蝶变之旅(散文)


作者:东夷三子 秀才,178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46发表时间:2024-12-26 16:47:56


   2012年7月20日,潍焦集团控股薛焦。9月28日,山东潍焦集团薛城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潍焦接收薛焦时,困难重重。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倾力支持下,刘良玉带领决策团队,以实业报国的理想追求,以造福员工的社会担当,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迅速确立了稳定老区运行、高起点规划建设新区和做好老区转移的“三大任务”,提出了建设循环经济百亿产业园的宏伟目标,为企业走出低谷、涅槃重生指明了方向。鉴于薛焦生产技术落后、地处城区影响市民生活,潍焦集团本着对社会负责及企业长远发展考虑,响应枣庄市、薛城区“退城进园”号召,决定实施整体搬迁,在20公里外的邹坞镇荒山野坡上建设新厂区。由于煤焦化循环经济产业园在国内没有先例,不能复制,无法模仿,只能靠自己去创新、创造。他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历经三载艰苦创业,投资40余亿元,在面积3平方公里的荒坡山岗建成了全国一流的煤焦化循环经济产业园。
   2015年10月,薛城能源老厂7号焦炉熄灭;2016年3月,8号炉也熄灭,老厂区煤焦化生产全部转移到邹坞循环经济产业园。按照煤焦化产业链条,园区规划建设了18个项目,达到了水、电、污水处理、煤气、蒸汽、空氮气等资源共享、充分综合循环利用,煤炭被“吃干榨净”。园区内企业废气、废水、废渣全部回收利用,实现清洁生产。所有项目均建有污水处理装置,经过处理后统一排到园区污水处理站进行深度处理,处理达标后的中水回用。其他配套脱硫装置、除尘装置、尾气收集处理装置等环保设施也同步建成投运,确保不外排。
   在企业跨越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干部职工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2011年10月27日,刚刚检查完设备的宋建卫喘着粗气来到了10多米高、50多米长、宽近20米的5号焦炉作业平台上。滚烫的热流从炉门处翻滚着扑到脸上,让人觉得热辣难忍。 4号炉仓的煤饼已经成熟变成了红焦(燃烧的焦炭),宋建卫拿着两根直径30毫米的六棱钢来到炉门附近,做好清理炉门的准备。随着炉门的松动,先是一道红光从炉门缝中透出,即便站在5米之外,人的脸上身上已经有一种炙烤的感觉。清理炉门大约用了10分钟,宋建卫的嘴唇已经紧绷、发亮,面向炉火的半边面颊,颜色明显发红。他摘下已经像个软茄子一样的安全帽,大颗大颗的汗珠便从他的头发里滚落下来。像这样清理炉门,对于炼焦工人来说就是家常便饭,由于20分钟就能出一炉焦炭,所以他们的工作量极为巨大,单是一根六棱钢的重量就超过了20公斤。“你是不知道,像我们这些一线工人,几个月脸上、脖子上就要褪一层皮。新来的员工头俩月肯定是要褪一层的,这比在海边被太阳晒可是厉害多了。你看看,安全帽都能给烤软了,这温度得多厉害啊。”对于焦化工人来说,脸上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皮肤黝黑和腮帮子上的高原红,即便是带着厚厚的口罩也于事无补。 整个炉顶是个宽敞的大平台,在炉顶下方坐落着55个焦化仓,脚下熊熊的烈火正在燃烧。这时,宋建卫指着炉顶上一个个锅盖大的铁饼说:“看见这些炉盖没,他们的下面是除尘孔,是直接通到炉仓内部的通道,接下来就是要清理这些地方。”
   要说起炼焦工人的苦,宋建卫有一番自己的见解:“苦,确实很苦,整天在高温下作业,我们就如同在烤箱里上班一样。但是我们觉得值得,曾经潍焦集团肩负着为全市老百姓提供每日必须的生活煤气。现在,虽然市区大部分居民已经使用了天然气,但是仍有部分老百姓还在使用着我们生产的煤气生火做饭,要是没有我们炼焦工人,那些人的一日三餐又要如何保证呢?其实我以前的想法也没有这么高尚,但是当我为此奋斗了半生后才突然发现,有时候,事业背后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工作本身的意义了。”
   据了解,宋建卫1966年生人,时年45岁,从1985年来到潍焦集团,他一干就是30年。据宋建卫讲,这里的工作不是一般的苦,烧伤、烫伤那都是家常便饭。比起以前来,现在条件已经好太多了,他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整个焦化厂是用土窑烧焦炭的,每天繁重的体力劳动,对于一个十八九岁的孩子来说,无异于一场噩梦。那时的他一直认为:只要能离开这个“炼狱”般的鬼地方,不管到那里去都是“天堂”,所以宋建卫曾经三次企图逃跑,可是每次都因为各种原因失败。至于逃跑未遂的理由,他不愿谈起,不过现在看来那都不重要了。现在,宋建卫已经是潍焦集团焦化厂副厂长兼焦化一车间的主任,但仍与一般工作人员一样,他每天也要负责清理炉门、打扫炉顶和指挥出焦、熄焦等工作。由于他与工人们一样每天身穿工作服工作在一线,所以不经介绍没有人知道他还是个“官”。“其实当个主任没什么实惠的地方,路要多走、活要多干、话要多说、责任要多担。”宋建卫说,他一天只是检查设备爬上爬下就要走30里路,要是高温作业,那更是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多年的工作经验练就了宋建卫一身耐高温的本领,如今,他能在温度超过95℃的环境下工作超过15分钟。“一般人在这种环境下,恐怕3分钟嘴唇就已经开始干裂流血了,我这20多年练就的本事,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被人超越的。”宋建卫自豪地说。
   据潍坊日报记者潘来奎回忆:2015年9月16日下午,在山东杰富意振兴化工有限公司,来自日本的总经理国武幹生,一见到我,便通过翻译表达了迫切的心情。“首届中日韩产业博览会在潍坊召开,我们感到十分高兴。你们看,公司展台效果图都出来了,就等着到时广招合作伙伴了!”
   作为创始人之一,国武幹生亲眼见证了山东杰富意振兴化工有限公司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历程。“这些年来,我们不断延伸产品上下游产业链,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即使在当前行业整体不太景气的大环境下,我们对前景依然保持乐观。”国武幹生说。2005年成立的山东杰富意振兴化工有限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炭黑油、改制沥青、工业萘三大主导产品销售遍布海内外,其中煤焦油深加工能力成为世界单套装置加工能力最大企业。目前公司把主要精力定位于精密化学品和电池材料,以后还要向自然能源储存动力电池发展。
   “我觉得,作为一个成熟的企业,不应该只关心生产和销售,而应该注重跟上下游客户的沟通,这样才能不断拉伸产业链提高竞争力,否则这个企业的形势将很严峻。”对于产业发展,国武幹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自己在潍坊工作生活将近十年时间,已经把这里当做了第二故乡,对于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第二步:转型发展。2012年,我国经济正处于调整期,受经济形势影响,焦化行业市场低迷、竞争激烈,世界经济虽没完全走出困境,但已经向着好的方向发展。2016年9月份开始,受限产政策影响,焦炭价格已大幅攀升。潍焦集团再一次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带领企业走出困境,成了摆在刘良玉面前的又一道难题。面对这道难题,刘良玉提出了四个支撑,就是要依靠战略支撑、技术支撑、管理支撑和文化支撑,打好组合拳。
   打响的第一枪就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潍焦集团先后关停淘汰“70”型、“66”型焦炉4座,128立方米炼铁高炉2座,甜蜜素、环己胺生产装置各1套。在潍坊市开展“三八六”环保行动之后,2013年6月,主动关停两个项目:投资2亿元的40万吨湿法熄焦项目,投资3.6亿元的3万吨对甲酚项目。直接经济损失5亿元,数百名职工需要分流安置,面对损失,企业不等不靠,投资5亿多元新上苯加氢、PBT、锂电池负极材料、苯酐等转型项目,形成了上下游联通的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向“高、深、精、细”方向发展。
   “以人为本”是潍焦企业文化的基石,在产业转型、实施退城进园过程中,企业没有让一名职工下岗,更没有降低职工收入,并妥善安置了500多名富余职工,另外,接收安置地方破产企业职工200多人,在不给政府增添就业负担的同时,为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面对厂外哗哗流淌的蟠龙河,50年积累的工业文明,铁道游击队红色文化……薛焦腾空的1000亩老厂区用来做什么呢?有人说,地处繁华城区,搞房地产开发来钱最快;有人说,靠近火车站,从事物流最便捷……但是潍焦的决策者们看得更远,谋划得更深,在与清华大学团队联合调研论证基础上,最终确立了在老区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公园,催化出一个不同凡响的“孵化器2.0”:充分保留工业遗迹,加入现代时尚装饰元素,打造创意创业、软件开发、技术孵化、养老、旅游等多种业态的高端平台,实现老厂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将其打造成为推动枣庄城市转型、新兴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这是一次真正的跨行转型。刘良玉认为风险可控,值得冒。它可以使集团轻重资产得到平衡,轻资产带动重工业发展。另一方面,枣庄传统产业偏重,需要新型产业引领转型,改变枣庄城市气质。刘良玉坦言,整个潍焦集团都是煤焦化方面的人才,人才碰到了天花板,企业自身无法突破瓶颈。借助孵化器2.0这个平台,可以引进高端人才和技术,孵化出来的一些项目为我所用,成为集团新的增长极。
   目前,集团公司正按照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生产余热发电,企业自供电比例已达到60%;通过废水集中深度处理,实现了循环补水和废水零排放;充分发挥焦化装置优势,将生产废气洗涤后集中引入焦炉燃烧、将生产废渣掺混捣固炼焦,实现了废气、废渣的内部闭路循环、综合利用。潍焦发展模式得到了潍坊市委的充分肯定,被主要领导批示为:“开展环保行动与力促转型升级高度统一、实现环境改善与经济效益双提升、双促进之典型”。“发展企业、造福社会”是企业的宗旨,企业专门成立了“潍焦慈善基金”,积极参与“慈心一日捐”“夕阳敬老”“爱心助学”抗震(洪)救灾等活动,先后捐款800多万元;2018年昌乐遭受特大暴雨侵袭后,刘良玉同志作为地方龙头企业负责人及昌乐县企业家协会会长,迅速做出反应,号召大家投入抗灾救灾攻坚战中,企业及职工累计捐款510多万元,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传递着正能量。
   2012年,他被潍坊市总工会授予“富民兴潍劳动奖章”;2013年,被潍坊市民政局、潍坊市慈善总会授予“潍坊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人士”;2014年,被潍坊市经信委、市企业家协会等联合授予“潍坊市第21届优秀企业家”;2018年,被昌乐县委、县政府授予“昌乐县功勋企业家”。
   作为潍焦集团的二掌柜,在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中,不得不提起任劳任怨、精打细算的公司总经理王读升。1988年山东理工大学毕业后,进入焦化厂备煤车间,一干就是十几年。他不断强化精细、精准管理,高度重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强化经济目标责任制的落实,逐步建成“事有人管、责有人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良好工作格局。为拉长产业链条、提高技术附加值,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与日本JFE化工合资建设了50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4万吨/年萘制苯酐项目,引进德国鲁奇公司技术,建设了6万吨/年PBT新材料项目,获得国家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扶持资金2595万元,实现了由“单一煤加工”向“多元煤加工”的产业转轨,走出了一条焦化企业转型发展的新道路,得到了山东省经信委等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推广。他先后申请“一种焦炉煤气脱硫装置”“一种脱硫废水处理工艺”等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10余项,“膜处理等复合焦化废水回用技术”“区域污水资源化循环利用研究与示范”等13项科技创新成果获得省、市科协表彰奖励;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多篇,先后获得“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第四届山东省优秀工程师”“潍坊市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十二五”以来,焦化行业与上下游的煤炭、钢铁等相关产业进入明显的周期性和结构性调整时期:煤、焦、钢产业生产消费进入负增长;产能过剩,产品供大于求,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煤、焦、钢行业大面积亏损,焦化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潍焦坚持以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为主线,全力应对2014年、2015年持续低迷的市场形势,实施了“走出去”战略,解决了“活下去”的问题。在董事长刘良玉看来,“包括炭基新材料、氢能都是潍焦下一步生存的备胎,因此,我们前期已充分做足了准备,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渡过这次调整期。”
   第三步:高质量发展。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走过40多年漫漫征程的潍焦集团,站在新的起点奏响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2019年11月29日22时,随着最后一孔炭化室红焦推出,服役了12年的4.3m焦炉圆满完成使命,正式停炉退役。
   29日上午9时,集团董事长刘良玉、总经理王读升,在振兴焦化公司总经理杨明正等陪同下,一起登上4.3m焦炉炉顶,向参与停炉的全体干部员工表示慰问,并详细查看推空炉计划进展情况,听取停炉工作情况汇报,叮嘱大家一定要把安全措施落实到位,顺利完成停炉任务。

共 23501 字 5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关于企业发展之路的散文。作者从企业创业开始,讲述了企业由弱变强由小到大的追梦过程。在作品中,不仅讲述了企业生产,而且传递了企业的精神文化,用事实展示了潍焦集团企业发展历程,写得波澜壮阔,有声有色,精彩纷呈,美不胜收。读后令人难以忘怀,更激发了我们追梦再创辉煌的前进动力。推荐欣赏,并建议申报精品。 【金文编辑 王金启】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2-26 16:56:01
  精彩文笔,可做范文!
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2-26 16:56:25
  一路风雨,一路辉煌!
3 楼        文友:东夷三子        2024-12-26 20:52:06
  谢谢王老师的精彩评论!唯有继续努力,方对得起金文圣地这个称誉!
4 楼        文友:东夷三子        2024-12-29 23:10:41
  一路走来,感谢各位老师的赏读和关注!
5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1-01 23:13:29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